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94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城市特点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接管各大城市后,中国共产党废除了保甲制度。参照乡村经验,不少城市建立了市、区、街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街政府成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这种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城市“集中”的特点。不久,街政府被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进一步探索城市基层管理模式。1954年,国家颁布条例,规定在城市基层设立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居民委员会,正式确立街居体制。通过街居体制,无单位、无组织的群众被全部纳入政府管理范围。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化。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扩大了居委会职能,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各种工作委员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走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以上材料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及其意义。【答案】(1)背景:中共在解放区基层治理总结经验教训;国民党政权崩溃,保甲制度弊端丛生;城市三级政府制度效率低下;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制定和颁布“五四宪法”。
(2)变化:居委会职能扩大;社区式管理渐趋主流;新型社会组织出现参与社区管理;基层管理民主化程度提高,协商式民主逐渐发展。
意义:提高了基层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创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扩大基层民主,保障民主权利。【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信息“从194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城市特点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共在解放区基层治理总结经验教训;由材料信息“接管各大城市后,中国共产党废除了保甲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国民党政权崩溃,保甲制度弊端丛生;由材料信息“这种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城市‘集中’的特点。不久,街政府被撤销”得出:城市三级政府制度效率低下;由材料信息“1954年,国家颁布条例,规定在城市基层设立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居民委员会,正式确立街居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制定和颁布“五四宪法”。(2)“变化”,根据材料二信息“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扩大了居委会职能,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各种工作委员会”得出:居委会职能扩大;由材料信息“‘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得出:社区式管理渐趋主流;由材料信息“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得出:新型社会组织出现参与社区管理;由材料信息“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得出:基层管理民主化程度提高,协商式民主逐渐发展。“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提高了基层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创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扩大基层民主和保障民主权利等角度分析。无1.(2021·湖南高三二模)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暂停民法典的起草,转向先分别制定单行法,1998年八届全国人大决定恢复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决定加快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21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A.国家治理体系趋于完备 B.法制建设适应经济发展C.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 D.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完善2.(2021·湖南高三其他模拟)在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周恩来提出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与国民党政府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体制;建国后在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上,周恩来又提出在确立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实行社会主义、农奴制两种社会制度的体制。这些主张A.为“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借鉴 B.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C.有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3.(2021·湖南衡阳市八中高三其他模拟)1948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政权——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根据《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设立了民政部、司法部、劳动局、财经委员会、法院等工作机构。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A.标志着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B.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做出有益探索C.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D.丰富了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4.(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竞赛)下表节选自《枣庄市志·大事记1950—1985》,这反映了1950年4月14日怿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推举或各民主党派自行选派)1951年5月16日怿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1954年7月7日怿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A.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B.五四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C.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 D.统一战线组织进入新阶段5.(2021·湖南高三一模)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A.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B.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C.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D.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6.(2021·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三月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制度,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已经建立B.和平改造所有制的指导方针正式确立C.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7.(2021·湖南高三月考)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A.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C.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8.(2021·湖南高三月考)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多时间中,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和各项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同时普遍召开了各级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积累了民主生活的经验。这意味着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趋于成熟C.民主政治建设有了一定基础 D.社会主义制度受到普遍欢迎9.(2021·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近年来,各地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A.开辟了选拔国家公务员的有效途径 B.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的广泛性 D.培养了农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能力10.(2021·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二模)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从1962年开始,铁道部、外贸部联合开通“一趟快车”,把货物从内地不同省市经深圳运抵香港和澳门,保证港澳市场蔬菜、鱼、肉等农副产品供应稳定,这一政策长期实行,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这说明A.香港和澳门]得到祖国强有力地支持 B.港澳地区与内地经济联系十分紧密C.港澳地区成为内地对外贸易的窗口 D.“一国两制”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11.(2021·湖南高三二模)新中国在起草1954年宪法时,既参考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宪法,也借鉴了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些宪法,还请了一些法律顾问和语言学专家从严谨性和语言文字上为新宪法把关。材料反映出新中国宪法A.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B.力图实现公平正义C.具有博收慎取精神 D.在借鉴中走向完善12.(2021·湖南常德市·高三期末)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13.(2021·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江苏省第一次农村基层选举前,从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小学校中抽调人员建立工作组,集中学习1953年《选举法》和群众工作方法。选举启动后工作组下乡蹲点,“进行选举动员”“督促检查选举活动,保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顺利召开”。这些举措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B.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C.有利于土地改革开展 D.贯彻了依法治国方略14.(2021·湖南长沙市·长沙一中高三月考)观察下面表格《前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及构成》(部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第一届(1954年)第二届(1959年)第三届(1965年)第四届(1975年)代表总数1226122630402885中共党员66870816672217民主党派274284565238无党派284234808A.全国人大召开以来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数基本稳定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无党派代表人数明显增加C.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D.“文化大革命”冲击的结果是中共党员所占比重明显增加15.(2021·湖南郴州市·高三一模)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继续存在。最重要的民主党派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党(后改为中国农工民主党)、致公党、民主建国联盟、中国人民救国会。这反映了新中国()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 D.为即将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准备16.(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竞赛)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当时中国大陆这样做的缘由除了加强两岸联系、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外,另一直接原因是A.全国拨乱反正的需要 B.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的需要C.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需要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需要17.(2021·湖南岳阳市·高三一模)如表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决策类型变化表,它反映了我国决策类型五年计(规)划决策主体决策方式“一言堂”决策“三五”(1966—1970)“四五”(1971—1975)国家主要领导人个人决策咨询决策“七五”“八五”“九五”政府内部+外部精英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商决策程序化决策“十五”、“十一五”政府+外部精英+公众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商决策A.人民民主遭到一定的削弱 B.基层民主体系的不断发展C.社会主义民主的日臻完善 D.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力减弱18.(2021·湖南永州市·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中国,基层治理问题从来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农经济民主的发展,农民要求实现政治民主的愿望越发迫切。早在1979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村村主任韦焕能开始探索村民自治制度和村民委员会体制。村民自治制度和村民委员会体制开始萌芽,其直接使命是解决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家庭经营农户的重新组织问题。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确定“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1998年,全国人大正式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改变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千部的做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制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成员可连选连任。2010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把基层乡村自治纳入法治轨道,进而使中国的乡村社会自治获得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摘编自仝志辉《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前瞻》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层治理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层治理改革的历史作用。19.(2021·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欧洲观念"古已有之,但是欧洲观念具有政治内涵,却是进入近代以后的事。14世纪的几次大旱灾、1348年的大瘟疫和百年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主权国家的形成所导致的地区间冲突使欧洲人民饱尝战争之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伊拉斯谟的《基督教理》和莫尔爵士的《乌托邦》,这三部作品标志着以"统一"为特征的近代"欧洲观念"的最早形成。如何缔造一个享有永久和平的欧洲成为18世纪欧洲政治思维的重点。卢梭主张欧洲各国将主权转让给一个联盟,这个联盟并将"保证主权国家免遭不负责任的和不正义的权力觊觎者及臣民反叛的颠覆"。康德的联邦主义方案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出发,将永久和平推向一个世界主义历史发展观的高度,使永久和平的理论范围更加广泛,推理更加缜密。——摘编自吴素敏《近代"欧洲观念"——欧洲一体化运动的理念先导》材料二1939年2月13日,顾颉刚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掀起"中华民族"性质的大讨论,参与其中的著名学者不下十余人。顾颉刚认为,"民族"是"在一个政府之下营共同生活的人",而中华民族实则就是中华民国的全体国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巩固中华民族理论构建成果的同时,形成"民族平等"的政治话语。但至20世纪80年代,"民族问题"再次成为国家治理的客观问题。曾经参与1939年论辩的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学者们一致认为,该理论"将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把汉族的研究与少数民族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中华民族构成的全局和中国的民族问题作了高层次的宏观的新概括"。——摘编自刘永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论辩与中华民族理论的建构》(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观念"的思想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观念"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议题出现的意义,并简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的原因。20.(2021·湖南长沙市·长沙一中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0年6月朝鲜战争发生,在此前后,国民党丢失大陆,远东局势使美国对台政策发生了变化。1948年以前,战后台湾应由国际管制的主张未被美国决策层重视。1948年冬,国民党败局渐成必然,美国越来越担心台湾落入敌手,开始思考这一设想。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逐渐考虑到整个远东局势,要杜绝可能增强苏联力量的因素,要确保台湾不为社会主义阵营所得。在美国操控下,旧金山和约仅规定日本“放弃”台湾,而未言其他。对日和约的模糊措辞,使美国将“台湾地位未定”状态坐实。蒋介石对“托管”台湾的坚决抵制,多少阻滞了美国将台湾交给联合国的想法。自然,大陆方面的反对亦不可忽视,在这一点上两岸是一致的。同时,在“托管”后的处置上美国没能与英联邦等盟友达成一致。因此“托管”一事除在特定时期被美国高层试图推进过,其他时候只是水下暗潮。但这依然给中国带来巨大伤害:部分美方人士暗中“有节制地”纵容所谓“台湾人的呼声”,作为“托管论”的背景音;美国对台湾地位的模糊化处理,也为分裂势力提供了发挥空间。50年代,“托管”成了“台独”者的普遍主张。中美建交后,美国虽不再发表有关“台湾地位未定”的声明,但仍强调对台湾主权问题“不采取立场”,表明其并未从根本.上放弃该立场。——摘编自冯琳《朝鲜战争前后美国对“托管台湾”态度的演变》(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提出“托管台湾”的背景。(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托管台湾”计划造成的影响。21.(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家稳定、社会清明。材料一御史台和谏院是宋代的监察机构,监察制度有了重大发展:制定御史回避宰执法,监察官员“进退从违皆出宰相”转为皇帝选任。御史直接上章皇帝且无需告知长官。提高监察官员品级,期满后,多可升迁为执政。设置尚书都省、都司御史房“弹纠御史察案失职”。——摘编自贾玉英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材料二1912年南京临时国民政府规定参议院由各省都督府所派参议员组成,有检查临时政府之出纳、提出质问书于国务员等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后设立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以立法院为最高立法机关,以监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摘编自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党内和政府内相继建立了有较大权威性的党的纪检机关、人民检察和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长期共存”,共产党要接受人民的监督,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法律。——邵景均《新中国反腐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监察制度的变化。(3)比较材料三和前两则材料,说明新中国监察制度的变化。22.(2021·湖南长沙市·长沙一中高三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公开的先下达内阁,以次及于部院,层层下达,叫做“明发”;机密的不经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由驿传递,直达督抚,叫做“廷寄”。地方督抚重要的奏折,也不经内阁,径送军机处,直达皇帝。自雍正以后,“咸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从而使公文转运、行文关系发生了变化。——摘编自李晋《清朝中央高度集权制的形成与“廷寄”文书制度的建立》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20日在首都北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1954年)(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在公文转运中的实际地位,说明“廷寄”制度的作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体现的进步意义。(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先进之处。参考答案1.B【详解】据材料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法典的制定进程不断推进,即法制建设在适应经济发展,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法制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迎合,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A【详解】材料反映出周恩来早在抗日时期和建国初期,就曾提出过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构想,这与改革开放后的“一国两制”构想一脉相承、内涵一致,说明材料中这些主张为“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借鉴,故选A;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周恩来提出的构想,推动和维护了团结抗日的局面,与祖国统一大业无关,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内政,没有涉及到对外交往的内容,故排除C;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而且西藏和平解放后并未践行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与奴隶制并存的体制,而是废除了农奴制,故排除D。3.B【详解】从材料中的“根据《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设立了民政部、司法部、劳动局、财经委员会、法院等工作机构”等信息可以看出,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在新政权建设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从而为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借鉴,故答案为B项;中共工作重心开始转移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之后,排除A项;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在1949年1月三大战役胜利之后,排除C项;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在1949年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的,是在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之后,排除D项。4.C【详解】1950年到1954年间,山东枣庄怿县在选举、选派代表,连续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基础上,召开县人民代表大会,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创造了条件,反映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C项正确;各界代表大会并不是基层民主制度,A项错误;五四宪法是在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人大上才制定出来的,材料不能说明五四宪法具有社会主义性质,B项错误;统一战线组织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D项错误。5.C【详解】与1982年宪法相比,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对社会保障问题的规定,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对象、内容与时俱进、制度规范不断强化,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C项符合题意;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排除;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排除。6.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信息可知,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故D项正确;当时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刚刚起步,谈不上完善,故A项错误;1953年三大改造已经开始,指导方针之前已经确立,故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才完成,故C项错误。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54年宪法7.A【详解】数轴显示文革时期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最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有关法律文献增长速度最快,说明我国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故A项正确;数轴体现出民主政治法制化,并不能说明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故B项错误;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是1992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属于民间选举形式,和“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8.C【详解】材料中强调在完成相关任务后,普遍召开了各级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这积累了民主生活的经验,为之后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的基础,故C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于1954年,与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这一时间不符合,排除A;趋于成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排除D。9.C【详解】近年来我国各地保证了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在90%以上,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C项正确;“村委会”不属于国家机关,选举村干部不是选拔国家公务员,A项错误;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已经明确了农民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项错误;农民参加基层管理与“行使国家权力”不符,D项错误。10.A【详解】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大陆各地的农副产品运往港澳,说明祖国支持香港、澳门的发展,关心当地人民生活,意味着香港和澳门得到祖国的强有力支持,A正确;题干反映的大陆对港澳的支持,不能得出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结论,排除B;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一国两制”当时还没有实行,排除D。11.C【详解】依据材料中“参考”、“借鉴”和“把关”等信息可知,新中国宪法具有博收慎取的精神,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宪法还未正式颁布,谈不上完善,D选项错误。故选C。12.A【详解】“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共商建国大计”可知,这是第一届政协召开的场景,体现了民主精神,选项A正确;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诞生时间是1954年,第一届政协时间是1949年,排除B;人大制度确立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是在1954年,选项C、D排除。13.A【详解】人民民主原则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题干信息“选举启动后工作组下乡蹲点,“进行选举动员”“督促检查选举活动,保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体现了这一原则,故选A项;题干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不能够扩大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土地改革在1952年就已经结束,排除C项;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14.D【详解】从表格中的时间和数据信息来看,“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共党员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和比重都有较大提高,故答案为D项;A项中的“基本稳定”与表格数据不符,排除;无党派代表人数在1959年减少了,排除B项;“文革”期间,民主监督的机制被破坏,排除C项。15.A【详解】人民民主专政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政权。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存在的民主党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联盟和政治力量,说明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故A符合题意;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强调无产阶级下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相结合的,以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的的国家政权,故B不符合题意;民主党派并非是工农联盟,故C不符合题意;新中国要完成三大改造才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D【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79年,这一年中美建交,这也是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的原因,选项D正确;拨乱反正与祖国统一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A;选项B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198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17.C【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我国五年计划由最初“一言堂”决策,到内部决策以及集思广益决策,说明民主决策方式逐步发展,故C选项正确;“人民民主遭到一定的削弱”只符合材料中的“一言堂”决策时期,即“文革”时期,没有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故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决策体制,并非基层民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决策体制,不能体现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力减弱,D项错误。18.(1)特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纳入法治化轨道;采用直接民主方式。(2)作用:调动了人民参政积极性;增强了人民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保障了经济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详解】(1)特点: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确定”得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据“伴随着农村经济民主的发展,农民要求实现政治民主的愿望越发迫切”得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根据“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村村主任韦焕能开始探索村民自治制度和村民委员会体制”、“全国人大正式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改变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得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根据“把基层乡村自治纳入法治轨道,进而使中国的乡村社会自治获得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得出纳入法治化轨道;根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制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得出采用直接民主方式。(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层治理改革可从调动了人民参政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保障了经济社会建设的顺利、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作答。19.(1)思想特征:主张从政治角度实现欧洲联合;主张实现永久和平;从理念层面上进行设计,具有空想性。背景:古代"欧洲观念,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促进了思想解放;战争和疫病等给欧洲带来深重的灾难;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意义:驳斥了制造民族分裂的各种言论;激发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信心;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观念。原因:新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决策的实行,营造了和平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抗战时月考华民族是一个,理念得到继承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需要;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需要。【详解】(1)思想特征:根据材料“如何缔造一个享有永久和平的欧洲成为18世纪欧洲政治思维的重点”可知,主张从政治角度实现欧洲联合;根据材料“康德的联邦主义方案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出发,将永久和平推向一个世界主义历史发展观的高度,使永久和平的理论范围更加广泛,推理更加缜密”可知,主张实现永久和平;从“欧洲观念”的设计来看,从理念层面上进行设计,具有空想性。背景:根据材料“‘欧洲观念’古已有之,但是欧洲观念具有政治内涵,却是进入近代以后的事”可知,古代欧洲观念,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伊拉斯谟的《基督教理》和莫尔爵士的《乌托邦》”以及卢梭、康德等信息可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促进了思想解放;根据材料“14世纪的几次大旱灾、1348年的大瘟疫和百年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主权国家的形成所导致的地区间冲突使欧洲人民饱尝战争之苦”可知,战争和疫病等给欧洲带来深重的灾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意义:根据材料“‘民族’是‘在一个政府之下营共同生活的人’,而中华民族实则就是中华民国的全体国民”可知,驳斥了制造民族分裂的各种言论;根据《中华民族是一个》提出的时间可知,激发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信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是一个》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观念。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入;从政策层面看,改革开放决策的实行,营造了和平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月考华民族是一个,理念得到继承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需要。20.(1)背景: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台湾回归中国;中国爆发内战,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与美国关系密切;美苏展开冷战,争夺远东利益;联合国成立初期受到美国的操控。(2)影响:导致了台湾问题复杂化;伤害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造成国共关系进一步恶化(或造成了中国的分裂);便利了美国在亚洲与苏联冷战,遏制社会主义阵营;打击了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利于美国赢得霸权;激化了远东地区的矛盾,危及地区和平。【详解】(1)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台湾回归中国;根据材料“1950年6月朝鲜战争发生,在此前后,国民党丢失大陆,远东局势使美国对台政策发生了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爆发内战,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与美国关系密切;根据材料“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逐渐考虑到整个远东局势,要杜绝可能增强苏联力量的因素,要确保台湾不为社会主义阵营所得”可知,美苏展开冷战,争夺远东利益;根据材料“在美国操控下,旧金山和约仅规定日本‘放弃’台湾,而未言其他。对日和约的模糊措辞,使美国将‘台湾地位未定’状态坐实”可知,联合国成立初期受到美国的操控。(2)影响:从题干主旨来看,美国“托管台湾”计划导致了台湾问题复杂化;根据材料“蒋介石对‘托管’台湾的坚决抵制,多少阻滞了美国将台湾交给联合国的想法。自然,大陆方面的反对亦不可忽视,在这一点上两岸是一致的”“依然给中国带来巨大伤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托管台湾”计划伤害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造成国共关系进一步恶化;从冷战格局来看,“托管台湾”计划便利了美国在亚洲与苏联冷战,遏制社会主义阵营;根据材料“在‘托管’后的处置上美国没能与英联邦等盟友达成一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做法打击了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利于美国赢得霸权;从地区和平来看,美国的做法激化了远东地区的矛盾,危及地区和平。21.(1)特点:监察机构自成体系;皇帝垂直管辖;监察机关专门化;监察官地位提高;行政权不得干预监察官选任;弹劾权相对独立;设置机构监督监察官员行为。影响:监察官员行为,维护统治秩序相对稳定;打击贪污,防范政治腐败,缓和阶级矛盾;减少决策失误,维护统治者威严。(2)变化:临时政府时期,参议院行使监督权力,没有专门监察机构;南京政府时期,监察院负责监察,立法院负责立法等事务。(3)变化:发扬人民监督;党内和行政内部监督方式并行;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完善法律制度规范【详解】(1)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佐乐米贴鼻子课件
- 养老院老人洗浴卫生管理制度
- 养老院老人紧急救援人员培训制度
- 2024年用人单位劳动协议管理实施规定版B版
- 《服务政策说明》课件
- 2024年版:工程造价调整补充协议
- 美容护肤课件2
- 2024年煤矿采矿权互换合同
- 《出色的老师》新课件-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科-专业资料
- 2024年版跨国企业外国员工聘用协议范本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册15例
- 教师专业成长(课堂PPT)
- 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知识
-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培训课件
- 日标法兰尺寸表
- 绘本PPT:可怕的大妖怪
- 【打印版】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及解析
- EN1779-欧洲无损检测标准
- 【数据结构】A类停车场管理系统
-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ppt
- 机械原理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