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携手共进(2016中考历史复习交流研讨)_第1页
以“史”为鉴 携手共进(2016中考历史复习交流研讨)_第2页
以“史”为鉴 携手共进(2016中考历史复习交流研讨)_第3页
以“史”为鉴 携手共进(2016中考历史复习交流研讨)_第4页
以“史”为鉴 携手共进(2016中考历史复习交流研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史”为鉴携手共进——2016年中考历史复习研讨合肥四十五中张勇祥一、近年来我省中考试题特点1、依据考试纲要,突出双基。2、坚持图文并茂,灵活生动。3、坚持课改理念,与时俱进。4、坚持关注热点,追踪周年。二、过去五年考试内容回顾2009年朝核问题与爱因斯坦改革与革命中美关系台湾问题2010年革命与改革国际关系(中美关系)科技革命上海世博会2011年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全球化三次科技革命与日本2012年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国家的崛起与世界和平2013年大众传媒的影响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模式中国梦(民族复兴)三、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题型基本不变:单项选择题、组合列举题判断改错题、材料解析题、分析与探究题。共五大题,17小题左右。2014年判断改错题不一定会继续2013年的变化,从整段史实描述中找出错误并改正的那种题型仍有可能出现。分值分布中古及安徽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2009年12分30分28分2010年12分29分29分2011年12分30分28分2012年12分28分30分2013年11分30分29分四、命题的新变化和新视角从“以分为本”到“以生为本”从“教师命题”到“师生命题”从“呆板严肃”到“灵活亲和”从“小视角少情境”到“大视角多情境”

从时政的视角来命题;从生活的视角来命题; 从图片的视角来命题;从设计的视角来命题;从开放情境的视角来命题;

五、试题简析

1、严格依据考试纲要命题,加强对历史知识理解迁移能力的考查【例1】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例2】上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A.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B.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基础C.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实现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例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学发展更显风骚。(1)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且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______。(2)“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评价的是宋代词人______。(3)堪称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是______。2、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体现试题的时代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例4】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例5】下列现实生活中涉及到的科技发明,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A访问互联网B用手机打电话C用数码相机拍照D在电灯下看书【例6】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陵D中山陵【例7】写出下列历史大事距今多少周年?

(1)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_____周年。

(2)遵义会议召开_____周年。

(3)联合国成立______周年。

(4)万隆会议召开_____周年。3、试题选材体现社会热点,创设开放性、探究性试题

【例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此,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弘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一路逐梦风雨兼程】(1)小华同学在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逐梦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3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1945年8月______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底______完成1978年底______召开【梦想绽放给力前行】(2)在小组讨论中,小明同学就上述卡片所填的三个重大事件分别从“开始复兴”、“制度确立”、“伟大转折”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扼要说明。(6分)【同心筑梦气势如虹】(3)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通过探究和交流,你感悟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3分)5、联系社会现实,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试题的思想性、教育性【例11】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科技革命与日本”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回眸历史】图一:1853年佩里舰队到达日本港口图二:日军轰击重庆图三:广岛原子弹爆炸⑴图一中舰只所使用的动力是______;图二中飞机是第______次科技革命的产物。(2分)【论从史出】⑵同学们通过探究“三次科技革命对日本的影响”,分别得出“耻辱与振兴”、“疯狂与罪恶”、“伤痛与崛起”的结论。请结合上述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6分)“耻辱与振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疯狂与罪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伤痛与崛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史明智】⑶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只答观点未说明理由不得分)(4分)

*16六、2014年科学备考策略1.制定计划,有序复习

复习的时间紧、内容多,这就需要我们制定好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计划要有一学期的整体计划,另外还要有阶段性计划,每一周的复习计划,甚至每一堂课的计划。制定好计划以后,应严格执行,坚决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打乱。制定计划应注意以下几点:(1)重点内容、重点章节需要重点把握,时间上应有所侧重。(2)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3)确定好单元检测的时间以及次数。*17计划应包括:新课完成计划(一般在来年的三月中旬完成);一轮复习计划(先八年级后七年级和地方史再九年级内容,四月底完成);二轮长效与短效专题复习(五月底完成)最后冲刺复习(主要是考试技巧、考试心理、预测性检验等)*182.对中考试题要有深度的研究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将近三年来中考考点按时间进行梳理,把握历史中考的命题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也是有效进行中考备考的捷径。*19①整理中考试题举例:2012、2013年中考试题知识点分布及2014年中考预测简表(此处限于篇幅,具体内容略)*20②明确中考试题命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试题结构上、呈现方式上和命题规律上。③把握历史中考试题的命题趋势a基础性:突出对学科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科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这不仅是中考命题趋势决定的,而且更是历史学科的知识地位决定的。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涉及的内容都是主干知识,在平日复习也不宜过度拓展。b能力性:突出对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21中考虽是两考合一,但毕竟要为高中选拔人才。中考的终极目标价值取向就是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学生最薄弱方面,也是最需要训练的。3.关注热点、周年问题,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在日常复习中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引导学生多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并有意识地把这些热点与历史基础知识相结合、相联系。有强烈的时代感、与现实联系密切,但注意历史学科的特点,不要搞成时事政治,注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和历史现实反思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的教学与联系。以下是整理2014年周年事件简表。*221.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提倡汉服、使用汉语,全面推进了北魏政权改革。孝文帝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2.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3.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4.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1794年,“热月政变”,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2.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3.1804年,德国的作曲家贝多芬创作了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4.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的封建王朝复辟。5.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他们汲取了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6.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俄国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7.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1874年,英国人在上海修筑了吴淞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客运铁路。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3.1894年,日本出兵朝鲜,发动侵华战争。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4.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5.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1914年8月,日本加入协约国作。3.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通航,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国际航运水道。它的通航,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缩短5000~1.4万千米,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4.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标志着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开始。1924年5月,黄埔军校建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的建立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1.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开始。2.1944年6月,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面夹击的局面。3.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性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和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1.1954—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试验成功。3.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4.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5.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6.1974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1.1984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2.1984年,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洛杉矶夏季奥运会上获得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3.1994年,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同两位以色列领袖会面,并就巴勒斯坦自治问题达成协议,为此他们三人被共同授予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304.注重基础知识专题化、综合化复习,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将知识进行系统化、专题化整理,可以使学生真正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进行专题、综合复习最好采用表格法、结构图法、列举法。如:“中国科技与思想文化”、“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对外政策”、“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农村政策”等等,就可以运用以上方法进行归纳和对比,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315.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技巧与规范为使学生在中考取得优异成绩,还必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技巧。例如,解答材料分析题和材料式开放题,要做到:一“读”,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二“找”,从材料中找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三“答”,围绕设问,组织文字解答,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四“活”,灵活联系现实;五“美”,文字简洁通顺,答题规范,卷面美观。*326.了解高中教材体系及高考命题趋势,与高中教学和高考方向接轨。近年中考命题出现向高中教学靠拢,与高考接轨的趋势,所以,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有必要了解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教材体系、高考方向。例如,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这样的体系,更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类似的事件学会归纳、对比。另外,近年高考命题材料题中的材料来源越来越丰富,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和中考复习阶段,应根据课程标准灵活地补充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中考和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37.充分利用备考资源⑴了解和把握历史学术研究最新成果;了解和把握新史学观点,有助于我们激发新的教学热情。⑵分类整合各类复习资料市面上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什么“世纪金榜、创新设计、三维设计、优化设计、导与练、全程攻略、名师对话……”,这些资料从名字上看,可谓应有竟有,从质量上看,可以说是良莠不齐,但是拥有总比手里什么资料都没有,或难得有两三种资料要好。有了足够的复习资料,也就有了选好题的基础,没有足够备考资料供复习参考,是不可能做到好题。*34⑶充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热点问题与热点是有区别的。热点往往具有突发性和时效性,它能轰动于一时,但不能影响于长久。现实热点,其受关注的程度有高低之分;其时效性有短期和长期之别;在中考试题中的表现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热点问题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能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起稳定作用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当前的热点问题往往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相关。是近年带有普遍意义的国内外大事,是人们也包括中学生普遍关心的大事。*35对待热点问题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要科学选择。所谓科学选择要注意科学取舍,并不是一年来发生的国内外大事都是热点。一般而言,每年“两会”和党的会议上反映的社会热点、历史上深远影响的。在中考当年是周年的事件的需要注意;一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诸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科技革命问题、中国与东盟合作等长久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更需要重视。*36对待热点问题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二、要理性思考。所谓理性思考就是将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资源有机整合,寻找结合点、交叉点和渗透点,逐步形成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这是初三最后阶段进行热点问题复习、实现学科内资源有机整合的关键。关注社会热点,重点放在关注当今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反映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命运与趋势的热点问题,如中美关系、战争与和平、和谐社会等。关注体现国家意志,关系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如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等。与这些热点有关的历史内容应是我们后期复习重点关注的内容。三、及时总结及时渗透。社会热点问题要及时进行知识联系与分析,形成材料。将研究成果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如基本知识拓展、热点创新试题。*378.关注作业、试卷批改,及时纠正问题重视作业、试卷批改记录,有利于摸清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到新旧知识间的衔接及新知识的传授。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点⑴明确批改记录的内容;⑵记录好完成较好的学生;⑶记录反馈出来的知识缺陷(知识认识误区、容易犯错的知识点);⑷根据作业批改记录调整教学*389.勇于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落实“三讲”、“三不讲”(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减少课上满堂灌,课下题海战术的低效率复习方式。中考是以能力立意、素质立意为主,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潜能,是否能灵活处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能力和学科素养上不去,不可能考出好分数,因此,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要认真研究复习课的规律,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910.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和方法指导。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如预习、记笔记、整理积累的习惯,学会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科体系,完善知识树、知识网络、学科框架、知识图表等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有针对性组织答案、答案序列化条理化、书写布局规范化的习惯,指导学生建立典型题、错题本,整理、归纳易混易错知识点与典型题目,不断进行知识积累与提升;督促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落实好学习常规的检查,使学生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稳步提高。11.根据记忆遗忘规律,适当安排复习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复习古代史忘了现代史,复习了现代史忘了古代史,复习中国史忘了世界史,复习世界史忘了中国史。这反映的就是遗忘规律。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里遗忘的速度很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一周后变化就不大了。不过记忆的保持量是越来越少的,如果是表示遗忘的话,遗忘的量就越来越多。从遗忘进程的规律我们应该得到启示,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做到及时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多内容就忘记了,再去复习就是事倍功半,不如趁还没遗忘或忘的较少的时候赶快复习,这样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处理方式的间歇式短循环复习方法。具体操作是:在复习一个板块的内容时,间歇地安排另一个板块的检测,以督促学生在课下自行复习。比如:我现在开始复习中国现代史下册的内容,就告知学生两个星期后检测世界史的内容。待开始复习世界史时,又告知学生,两个星期后我要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如此等等。*4312.积累一定量的标签式(开放性)答案201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的内容仍以课标知识为依托,不会“超纲”,单项选择题备选项的迷惑度仍不会很高,但为了体现中考的选拔功能,会出现一些主观性开放试题,应该积累一定量的主观性答题方案,以备选、套用。这些答题方案的储存不要以个体为单位,应该以“类”来区分,它往往可以回答同一类的主观性问题。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许多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可以照抄照搬,还是需要改头换面或是加加减减的。*4413.感情沟通

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多沟通,使学生更加信任老师。一个微笑,一次鼓励,甚至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宽慰的话语都会如一股清泉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没有了,充满在校园里的是朋友间的和谐氛围。只要我们一直关爱学生,学生终将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

*4514.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是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要求每次备课都要有主讲人,讲完复习思路后,大家讨论再确定还有什么内容补充,集思广益,必将事半功倍。*46七、如何进行总复习前的“过渡”1.教师方面:首先做好总复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教师、学生使用的复习讲义、练习、试卷等)、精细备课(由浅入深、由慢到快)、做好学生复习阶段思想工作(复习态度、克服畏惧心理)2.学生方面准备好复习用教材(尽早准备);笔记要系统完整,注意与以往笔记内容区别;历史复习中对教材的运用要做到“读懂、读精、读深”。*47八、我校历史复习经验介绍一、基本情况介绍学生人数、课程安排、毕业班历史教师工作量、教学安排、考试安排、教学评价*48二、教研工作早安排★提出复习要求,制定中考目标,加强总体指导1.认真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