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典型高考题荟萃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eb67ffb55110aa48fc237cf1a7f4ba/73eb67ffb55110aa48fc237cf1a7f4ba1.gif)
![自然灾害典型高考题荟萃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eb67ffb55110aa48fc237cf1a7f4ba/73eb67ffb55110aa48fc237cf1a7f4ba2.gif)
![自然灾害典型高考题荟萃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eb67ffb55110aa48fc237cf1a7f4ba/73eb67ffb55110aa48fc237cf1a7f4ba3.gif)
![自然灾害典型高考题荟萃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eb67ffb55110aa48fc237cf1a7f4ba/73eb67ffb55110aa48fc237cf1a7f4ba4.gif)
![自然灾害典型高考题荟萃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eb67ffb55110aa48fc237cf1a7f4ba/73eb67ffb55110aa48fc237cf1a7f4b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①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③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④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⑤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⑥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自然灾害的特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种类多:洪涝干旱地震的危害最大2、频率高:3、分布范围广:西北华北春秋多干旱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洪涝灾害东北西南地区冬春多旱,多森林火灾西南西北华北多地震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多低温冻害冰雪灾害东部沿海多台风风暴潮4、地区差异大: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损失大西部地区地域辽阔,高寒干燥面积大,生态系统脆弱,灾害类型多样,但损失小分析下列四则案例,分析它们各自所具有的自然灾害特点?A.日本神户在1955以前的几十年中有记录的赤潮仅5次,而10年后的1965年,一年发生了44次,至1975年高达300多次。灾害的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大,以往20年间,自然灾害已造成大约300万人死亡。
B.英国科学家预测,如果1906年发生在旧金山那样的大地震,再次在旧金山或洛杉矾发生,死亡人数将达l.1万和l.4;经济损失将达550亿美元,综合损失是1906年的数十倍。l995年1月17日发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的灾害经济损失之最。A案例: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B案例: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C.我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l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水灾l029次,较大的旱灾l056次,几乎水旱灾害年年有之,残废万人以上的灾害l0~20年出现一次。D.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北纬40°41′,东经122°50′)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级7.3级,震源深度l6~21千米,震中烈度为IV度强。4日10时30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了临震预报,省政府和震区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C案例:自然灾害频率高、强度大、损失严重D案例:自然灾害具有可减轻性。三年发生一次饥荒,六年就有一次疫疾,十二年就发生一次大灾荒.
①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一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②中国正好位于这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有何特征?为什么?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主要原因是由于(1)由受灾体地域分异控制,我国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农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
(2)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发达,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2.自然灾害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主要原因是由于(1)由受灾体地域分异控制,我国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农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
(2)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发达,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2.自然灾害特征: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主要原因:(1)由受灾体地域分异控制,我国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农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2)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强盛,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种类的区域分异及原因
地域分异原因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受夏威夷高压实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地震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区;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华北、西北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地域分异原因滑坡、泥石流西南为多发区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低温冷害东北地区为多发区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台风东南沿海为多发区濒临西北太平洋自然灾害种类的区域分异及原因
问题: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何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问题:
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何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问题:我国因灾死亡牲畜比较多的省区有哪些?内蒙古、西藏、四川、新疆等,主要是西部地区。讨论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一下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有何区域分异特点?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黑河腾冲人口密度大,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灾情严重人口稀少,以畜牧业为主,灾情主要表现为牲畜灾情。灾种:雪灾、旱灾、虫灾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西北部东南部⑵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解析:影响成灾次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灾害天气、区域内生产生活的变化情况。
⑵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材料: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是“世界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柱状统计图”。据图回答问题。(1)描述1950~2001年自然灾害损失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说明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1)灾害损失越来越重,1995年后有下降的趋势。不断加重的原因可能是:①重大灾害发生次数增多;②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①重大灾害次数减少;②防灾、抗灾能力提高。(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年份灾害损失差异很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不同年份重大灾害发生的次数不同。(3)、要减轻灾害损失,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3)①遵循自然规律,避免人地关系激化;②研究灾害发生规律,及早预报;③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等。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图13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平原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公路北侧)山高(坡度大,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坡长,(2分)且土层深厚、含水量大(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护);(2分)冬季气温低于0℃,土层冻结,有积雪;(3分)初春升温快,冻土层和积雪快速融化。(3分)【解析】从泥石流发生条件并结合图文信息来分析:土源丰富(土层深厚)、坡度大(公路北侧山地海拔较高且坡度长)、水源丰富(出春,气温回升快,山上积雪和冻土融化,提供水源)等。2004年7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侵袭,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暴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①城市绿化面积少,对雨水的调节功能差②交通堵塞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④排水不畅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②③⑤C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但没有损失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D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东西两坡在暴雨时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________坡,原因是什么?东坡度较大,又缺乏植被保护。(3)随着城市化发展,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2)该城镇在地下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若继续发展下去,将造成怎样的后果?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并引起建筑物坍塌,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塌方。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水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洪水水位抬高。读图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读图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3月11日,是日本9.0级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2011年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新华网莫斯科2013年2月14日电俄罗斯紧急情部部门14日说,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当天发生7.3级地震,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给当地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1)试分析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4分)(2)分析比较两次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差异巨大的原因。(6分)(1)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日本发生的地震震级高,临近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的关东平原,次生灾害严重,造成的损失较大;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损失较小。(09·海南)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
答案(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公路被毁。认真阅读地质剖面图是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原因的关键。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
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10分)
N02000m1000河流500等高线/m居民点【解题思路】原因:结合材料和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居民点位于河流下游谷地河边,江南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可推出该居民点易遭受洪灾的原因为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由于该居民点地处河流下游谷地河边,所以要避免洪灾影响只能迁往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要不迁走只能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l)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办公环境下的家校协同教育模式探讨
-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变化与影响
- 算法优化在嵌入式办公系统中的实践案例
- 针对学习障碍学生的专业辅导课程设置
- 个人仓储租赁合同模板
- 上海市商品买卖合同范本
- 买卖合同争议解决协议书模板
- 不动产附负担租赁合同
- 个人培训机构与教师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析
- 个人借车合同范本
- 2024美团简化版商家合作合同标准文本一
- 2025年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休闲食品加工技术》 课件 1 休闲食品生产与职业生活
- 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
- 2025年新生儿黄疸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 广东大湾区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课题申报书:数智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实践路径研究
-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制度
- H3CNE认证考试题库官网2022版
- 感统训练培训手册(适合3-13岁儿童)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