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高三二轮通史复习世界近代史_第1页
【二轮复习】高三二轮通史复习世界近代史_第2页
【二轮复习】高三二轮通史复习世界近代史_第3页
【二轮复习】高三二轮通史复习世界近代史_第4页
【二轮复习】高三二轮通史复习世界近代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世界近代史部分(14、15世纪~1917年十月革命)1、世界近代史是指:公元14世纪~1917年,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世界近代史与近代化2、近代化:即现代化。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具体表现为:①经济上: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②思想上: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和理性转化;③政治上:专制独裁向民主法治转化世界近代史与近代化经济史:工业化、全球化思想史:民主、科学、理性政治史:民主化、法制化世界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一)总体划分

1、整体时间:14、15世纪~1917年十月革命

2、具体阶段:⑴公元14世纪~16世纪:资本主义兴起(萌芽)时期⑵17世纪~18世纪:手工工场(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⑶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⑷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二)阶段特征和大事件⑴资本主义的兴起(萌芽):公元14世纪~16世纪

【阶段特征】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原始积累;人的解放;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大事件】⑴经济: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⑵文化:文艺复兴(14~17世纪)宗教改革(1517年)近代自然科学(哥白尼、伽利略)⑵手工工场时期: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阶段特征】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启蒙运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大事件】⑴经济: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17~18世纪)⑵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4年)⑶文化:牛顿经典力学体系(1687年)启蒙运动(17~18世纪)⑶蒸汽时代: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特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科技发展迅速,纷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马克思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大事件】⑴经济:工业革命和万能蒸汽机(1765年);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⑵政治:①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1875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德意志统一(1871年)与《德意志帝国宪法》②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第一国际(1864~1871年)、巴黎公社(1871年)⑶科技与文化:生物进化论(1859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流派⑷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件】⑴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电力广泛应用(19世纪70年代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⑵科技与文化: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论(20世纪初)

印象主义、现代主义、影视艺术世界近代经济(14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条线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四个阶段——雏形出现→扩大→初步形成→最终形成四件大事——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史:工业化、全球化横向知识●●●●BC475136818401949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世界手工工场时代14世纪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661945●●●●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根据生产力标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时期根据生产关系标准:近代时期战国时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1)背景条件:①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传播天主教的热情。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④政治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⑤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人们相信地圆学说。(2)过程:①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②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③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④麦哲伦船队: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环球航行)(3)影响:①对欧洲: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②对亚、非、拉地区: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量白银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③对世界: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贸易范围:贸易品种:贸易中心:贸易方式:1、近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落后地区的开发,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2、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加速了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3、全球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世界逐渐连成一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4、从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从新史观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的意义。C4、(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考点2、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一)史实国家主要殖民地域特点结果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非洲东西海岸;亚洲沿海;美洲的巴西巴西外的中、南美洲的大部分、菲律宾北美洲“新荷兰”;亚洲的马六甲、锡兰、中国的台湾、印尼的爪哇16世纪成为殖民帝国16世纪成为殖民帝国18C中期后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17世纪成为海上霸主沿大西洋沿岸建立13块殖民地;在亚洲的印度西、东海岸组织大型商业公司海盗式掠夺(早期);组织商业公司,进行商战,从事黑奴贸易据点;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占地;掠夺金银,开矿;建立大庄园。(二)主要途径:1、海盗式掠夺2、商业战争3、殖民地商业活动和掠夺4、黑奴贸易(三)影响:1、对西欧: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丰厚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技术革命的到来。2、对落后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社会经济陷入停顿甚至倒退,与西欧的差距逐渐拉大。(黑奴贸易)3、对世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特别强调从史观角度评价殖民扩张对待殖民扩张,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要站在文明史观的角度上看待问题,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殖民扩张虽然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殖民扩张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并且推动被侵略地区的落后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1,(2013·北京文综·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3.(2012·重庆文综卷·20)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BD

C

(一)背景: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3、劳动力-圈地运动4、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5、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6、理论基础-自然科学极大发展(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确立)考点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二)概况:1、动力:蒸汽动力;2、能源:煤炭;3、主要发明:棉纺织: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三)特点:1、科学与技术是否结合:2、发展进程:3、工业布局:(四)影响:1、生产力:进入“蒸汽时代”。2、生产方式:确立工厂制。3、阶级结构: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4、经济思想:自由主义。5、经济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导。6、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7、殖民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8、世界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感悟高考1.(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4.(2013·上海单科·18)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第一部《工厂法》。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推动了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结构的变化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C.工人斗争的压力D.工业产值超过农业B

以新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1.从整体史观来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2.从文明史观来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3.从近代化史观来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4.从社会史观来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城市化问题。5.从生态史观来看,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背景: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3、资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对殖民地的掠夺;4、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5、劳动力-城市化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工人素质提高;考点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概况:1、动力:电力、内燃机动力:2、能源:电、石油;3、主要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爱迪生-电灯;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炸药(1867年)(三)特点:1、科学与技术是否结合:2、发展进程:3、工业布局: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形成(四)影响:1、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方式: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3、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4、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导5、社会结构: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6、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7、殖民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强占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狂潮。8、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导致一战爆发.国际工运新特点;列宁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国际工运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巩固政治制度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社会日益分裂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结构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项目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艺术现实主义文学、绘画、音乐艺术文学艺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武力扩张;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殖民扩张美、德等工业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国际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项目时期曾经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国家或集团16~18世纪伴随新航路的开辟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拓展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日不落”帝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美共同主导美国.(2013·上海单科·22)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世界近代政治(17世纪--20世纪)政治史第一部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政治史第二部分:无产阶级推进政治民主化政治史第一部分:

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

考点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内容(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2)发展①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须从多数党中选出,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②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席位。②在宪章运动的推动下,1867年英国进一步降低了选民的财产限制。②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议会改革,又进一步扩大了选民的范围,政治制度逐步完善。2.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合在一起的产物。(2)国王:虚位元首--形式上的权力,礼仪性的职能。(3)内阁: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4)议会:权力中心—立法者,监督者。考点二、美国联邦共和制(1787年宪法)1.背景邦联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2.确立的法律依据--1787年宪法(1)内容(体现原则)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分权制衡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民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举团选出,即先由各州议会选出候选人,再由选举人选举总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2)评价:积极: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1)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2)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3)承认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3.联邦政府(1)建立:1789年(2)构成:国会行使立法权:有权向国民征税,调整国际贸易、征兵及在紧急时期调集民兵;只有国会有宣战权;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方可生效。总统拥有行政权:由选民间接选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对法律拥有最高解释权;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实现了一个转变:规定了三大权力:体现了三大原则:考点三、法国的议会制共和制(1875)1.确立前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2.确立: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议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内阁部长(即后来的总理)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总理)共同向议会负责。

4.确立特点:共和制与帝制多次反复,共和制艰难确立。C

考点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871年宪法)1.确立前提: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2.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3.内容:实行联邦制。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议会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批准预算的权力。4.特点: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政治、经济)【角度警示】德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是虚,专制是实。容克地主阶级领导王朝战争确立的君主立宪是虚,专制是实。皇帝和宰相控制了政府和军队,可随意解散议会,议会立法权形同虚设。A

一、英、美、法、德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的历史特征1.英国(1)制度演变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2.美国(1)联邦制、分权制衡、民主的原则是美国宪法的主要特征。(2)美国通过战争与法律的形式维护了国家的统一。3.法国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斗争异常激烈。4.德国(1)德意志帝国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2)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完善、不彻底的代议制

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统一性的表现(1)一个核心:即代议制民主。如何解决人民行使权力的问题,代议制民主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境下的一种最先进的选择,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和完善普选制。(2)两种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限制王权为目的。(3)三种原则:即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原则。2.多样性的表现(1)法、美共和制的差别: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2)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差异: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宰相是权力中心。规律总结:各国政治制度的形成都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真题实战·学会解题真题实战·学会解题真题实战·学会解题真题实战·学会解题政治史第二部分:

无产阶级推进政治民主化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空想到科学)

2、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革命实践⑴初次实践——巴黎公社⑵首次变为现实——俄国十月革命(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⑶创造性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现代史)无产阶级推进政治民主化(必修一第五单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制度弊端日益暴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无’力量壮大批判吸收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并总结工运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民主理论,它诞生的条件主要有A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A.经济基础B.阶级基础C.理论基础D.实践基础一、为什么求民主?考点五:世界无产阶级求民主的探索--巴黎公社与苏俄的无产阶级民主制度一、为什么求民主?

[材料三]为榨取高额利润,资本家迫使工人每天工作12到18小时,并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年仅五六岁的童工每天竟劳动10到12小时。许多矿工因长期在潮湿、低矮的矿坑中劳动,导致身体发育畸形。19世纪40年代法国工人的平均寿命不到30岁。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资产阶级的统治确立后,各国不断完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民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

无产阶级民主权利根本没有保障

[材料四]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工人群众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却没有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如何求民主(一)民主理论的产生:(二)民主理论的实践:发表《共产党宣言》(1848)爆发巴黎公社(1871)十月革命(1917)1、内容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②指出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使命;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一)民主理论的产生:发表《共产党宣言》拓展1社会主义理论从原来的空想,发展到科学,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表现在哪?《共产党宣言》提到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现实如何?是否不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最“科学”的地方是什么?(二)民主理论的实践:爆发巴黎公社、十月革命1、为什么是巴黎公社首先进行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A.巴黎公社革命是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政治事件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恩格斯普法战争1870--7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卖国镇压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梯也尔如何判断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2、巴黎公社如何尝试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马克思说:“公社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恩格斯说:“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1)政权的产生(2)领导人和阶级成分(3)政策措施3、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结果与经验教训是什么?如何理解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临时政府得到法兰西银行的支持,力量强大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领导C.资本主义上升发展,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经济基础

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C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

恩格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意义巴黎公社的措施,对今天的民主建设有何启迪?

(1)实行人民普选制

(2)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

(3)反对个人专断

(4)实行人民对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的监督权和罢免权

(5)加强法制,把民主制度渗透到实际生活中拓展2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巴黎公社最根本的经验是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权

B.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

D.没收资本家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1、民主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2、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完善必需通过无产阶级求民主的斗争推动。拓展3A1、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1)两大矛盾:民族矛盾——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普鲁士大军压境;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要解除巴黎人民武装公民自卫军。

(2)两个措施:政权建设方面:粉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3)两大败因: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发动农民;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临时政府力量强大,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不成熟(4)两大经验:坚持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5)两大教训:必须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考点五:世界无产阶级求民主的探索--巴黎公社与苏俄的无产阶级民主制度1、革命爆发的偶然性:2、失败的必然性:3、意义的深远性:4、教训的深刻性:史论共识巴黎公社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矛盾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失败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经济基础。关键点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从产生来看,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2)从政权的领导人来看,他们是普选产生的工人阶级的代表。(3)从实行的措施来看,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尝试;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21)《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感悟高考B(福建卷)《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④“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此题考查对巴黎公社概念的全面把握。从背景看①解读正确,从过程和性质看③④解读正确,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从材料中萌芽一词也反映了这点,故选D。【启示】还是强调对历史概念的全面把握。感悟高考(1)十月革命的成功具备什么条件?主观条件:①俄国无产阶级深受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革命性强(阶级基础);②列宁主义的诞生(思想基础);③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组织基础);④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的同盟军——农民(群众基础)。

客观条件:①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经济基础);②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催化剂;2.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政权在一国成功建立①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两个政权并立(性质)②《四月提纲》(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和平夺权)③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发展中的转折点)和平夺权→暴力革命④十月革命结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917.11)外交上:《和平法令》,退出一战经济上:颁布《土地法令》政治上:一切权力归工农代表苏维埃,成立人民委员会(2)十月革命怎样实践并成功?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掌握政权,实现民主(最核心)夺取政权巩固政权(3)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创了新纪元?(1)对俄国: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2)对世界: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理论变成现实;③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指明了新的道路。④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丰富了人类文明的种类,增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这是对人类发展的一个巨大贡献。思考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有什么指导意义?(3)对人类历史: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归纳总结:从不同角度评价十月革命革命史观: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全球史观: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近代化史观: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新课标卷)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得知关键语意是城市的工人、水兵等到农村征粮,体现余粮征集制。故选B。感悟高考(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A感悟高考(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B感悟高考2、国际工人运动两大阶段(自发阶段\自觉阶段)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线索(分5个阶段)4、人类对公平、公正理想社会的追求进程5、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归纳(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1、俄国革命与中国革命的比较(中西对比)拓展归纳俄国十月革命有何特点?中国革命道路和俄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在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走的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①从革命理论看:②从革命道路看

:③从革命阶段性看:④从革命实现方式看:俄国“城市中心论”;中国“农村包围城市”。具体国情不同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不同道路:原因:启示:革命和建设要符合本国的国情,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国际工人运动可分为两个阶段

1、19世纪70年代以前,自发阶段(被动、忍无可忍)斗争目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英国宪章运动和巴黎公社革命属此阶段)2、19世纪70年代以后,自觉阶段(主动,有较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为了什么明确的斗争目标)有组织性、有政党领导、斗争目的以经济目的为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由空想到科学(马思诞生);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由理想变现实(十月革命);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东欧八国和亚洲四国);由一种模式(苏联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如中国特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线索1、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使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经济危机的发生,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工人运动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①19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②1848《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诞生。③1871巴黎公社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2、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使国际工厂主义运动出现了新的特点。①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工人阶级有组织的斗争明显增加②合法斗争成为主要形式,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线索3、20世纪初—30年代中期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苏俄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成。4、20世纪30年代后期—1949①二战后,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②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继十月革命之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最伟大的事件5、20世纪50年代—至今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动荡和艰难曲折的发展进程。①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挫折。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重大成就,说明社会主义事业仍生机勃勃,只是暂时挫折。人类对公平、公正理想社会的追求进程

1、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主要史实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英《权利法案》、美《独立宣言》和法《人权宣言》等

2、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力。主要史实有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工人阶级开展了反对资产阶级的不平等、追求政治权利和改善生活的斗争。主要史实有英法德三大工人运动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理想王国的追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等。

4、文学家和艺术家对资本主义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主要史实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归纳(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经济:15C末16C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西葡等国开始了海外探险,走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历程;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越来越连成一个整体,西葡荷英法等国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由此开始,这也加速了资本主义的成长和工业命名的到来;两次工业革命则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从17C后期开始,英美法德等国先后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在此期间,早期无产阶级运动也开展起来,马克思在工人运动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思想文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步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和近代文学艺术也得到了提升。自然科学领域的数学、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学科,取得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出现了一批科学巨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的几大流派。这些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世界近代思想(14世纪--17、18世纪)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思想史:民主、科学、理性思维导图人文精神的三次演进/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苏格拉底)人文精神的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使人开始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中解放出来(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和理性转化)考点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1)背景:①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繁荣。②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③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④社会现实:天主教会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1)实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2)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

(3)

特点: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4)代表: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被称作“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5)历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6)影响: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文学、艺术、科学的发展;高考演练1.(2012·重庆文综卷·1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高考演练2.(2011·安徽文综·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2.宗教改革(1)背景:(1)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教会压榨。(2)标志: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3)主张:因信称义,教会应从属于国家。(4)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

(5)意义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③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考点二启蒙运动1.背景: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②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③自然科学发展。2.指导思想:理性主义。3.内容: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4.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5.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百科全书派——科学、理性;康德——人权、自由、平等。6.历史作用:①对欧洲: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思想基础;②对世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2)宗教改革中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去创造,提倡人自己的精神。(3)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性,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层面上。主干整合·考点突破公开批判宗教异端,挑战教皇权威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斗争形式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特权罗马天主教会封建神学斗争目标理性主义信仰得救人文主义核心思想17~18世纪16~17世纪14~17世纪时间启蒙运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和舆论准备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冲击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影响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宣扬“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资产阶级化的新教肯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内容启蒙运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主干整合·考点突破【知识拓展】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1.产生背景

(1)中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2)欧洲:经济上,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政治上,欧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思想上,欧洲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2.具体内容(1)中国:抨击封建君主专制,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初步的反封建民主色彩,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未来社会的设计也没有跳出中国古代理想化的明君加贤臣的统治模式。(2)欧洲:批判天主教会,直接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并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3.两者性质

(1)中国: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从本质上并未摆脱传统的儒学范畴,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主张。(2)欧洲: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进行的一场反封建斗争。4.历史影响(1)中国:对封建专制统治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并没有在中国引起深刻的社会革命。(2)欧洲:打击了专制世俗统治,开启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主干整合·考点突破主干整合·考点突破主干整合·考点突破第9讲主干整合·考点突破真题实战·学会解题真题实战·学会解题真题实战·学会解题真题实战·学会解题真题实战·学会解题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进步和文艺术的辉煌

高考导向专题概览考纲扫描1.近现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4)相对论和量子论(5)现代信息技术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备考重点1.科技发展命题可能侧重从科技成就的内容、特点及影响等方面考查;对文学艺术的考查将着眼于文学艺术流派产生的背景、流派特点、成就、艺术价值及影响等.2.高考命题有可能从科教兴国、科技创新角度,突出中外科技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关系等方面影响的角度命题,重视科技成就对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进步作用.3.近代文学艺术的不同流派和代表作品,可从时代背景、反映的社会现实角度来把握,理解文学艺术作品体现的时代特征、艺术特点及艺术价值等;从整体上把握不同时期世界文化的发展历程.1.牛顿经典力学

(1)奠基: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3)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4)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如海王星的发现).考点整合•分层突破考点一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2.生物进化论

(1)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2)内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异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意义: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深化点拨】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中华民族的危亡,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纷纷著书翻译,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同时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相对论和量子论

(1)相对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2)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

4.蒸汽机与电气技术的发明

(1)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蒸汽机用于交通运输:1807年蒸汽轮船、1814年蒸汽机车.

(2)电气时代:1867年,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和利用;爱迪生发明电灯等电气产品.

(3)影响:前者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后者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导致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现代信息技术

(1)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69年国际互联网问世.

(2)意义: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3)消极影响:垃圾信息、网络犯罪、虚拟社会等新问题.

【深化点拨】

三次科技革命的创新标志:(1)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蒸汽时代.(2)发电机和其它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到了电气时代.(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典例1探究一近代主要科技成就的特点及影响考向聚焦•高频探究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关键是分析三位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及影响,寻找其共同点.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冲击了神学世界观,但太阳中心说并非是完全科学的,对技术发展影响甚微;牛顿学说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认识、科技发展产生深远意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极大扩展了物理学应用领域,为人们提供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A、C、D三项不符合哥白尼.【答案】

BD答案

C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考点3、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一)诞生:1、原因:生产力得发展及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2、时间: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3、中心:天文学革命(1)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①贡献——提出太阳中心说(日心说)②影响: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③地位: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2)代科学之父伽利略①贡献:a、天文学:证明日心说的正确b、物理学:发现自由落体定律②影响: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二)正式形成:1、时期:启蒙运动时期(17—18世纪)2、标志: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①贡献a、数学——微积分b、物理学——建立经典力学基本体系②影响:a、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b、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c、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科学基础。(三)发展:----达尔文与进化论1、内容:(1)(核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3)说明一切动植物包括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2、影响:(1)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类和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2)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3)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4)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科学技术①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16~17世纪②牛顿:经典力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7世纪③瓦特:万能蒸汽机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④达尔文:进化论1859年《物种的起源》⑤法拉第、西门子、爱迪生:电的应用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⑥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20世纪初世界近代文学与艺术(14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1、时间: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2、历史背景(1)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年代。(2)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欧洲并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3)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3、代表人物及作品一、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3、代表人物及作品(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拜伦①代表作品:《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唐璜》: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②诗作风格: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现实丑恶,辛辣讽刺社会积弊。一、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3、代表人物及作品(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2)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①代表作品:《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②诗作风格:乐观主义精神——热情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天才预言家”。一、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4、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