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肖勇刚讲义2012一_第1页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肖勇刚讲义2012一_第2页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肖勇刚讲义2012一_第3页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肖勇刚讲义2012一_第4页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肖勇刚讲义2012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肖勇刚讲义2012一第一部分路基工程施工

一、路基干湿类型

1.干湿类型: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2.划分标准:

①原有公路路基: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

②新建公路路基:路基临界高度

二、原地基处理

1.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

2.原地基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草皮等,清除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15cm,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

3.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到规定要求。

4.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

5.路堤填筑时,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成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三、路堤填料的选择

1.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其中强度要求是按CBR值确定,通过取土试验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2.路堤填料的选择

①可直接使用的路堤填料:石质土,如碎(砾)石土,砂土质碎(砾)石及碎(砾)石砂(粉土或黏土),粗粒土,细粒土中的低液限黏质土、砂土、砂性土。

②经过处理后可使用的路堤填料:粉质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粉土、黄土、盐渍土、膨胀土。

③不能用作路基填料的:泥炭、淤泥、冻土、有机土、强膨胀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殖物质的土。

④满足要求工业废渣可用作路基填料,但应注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四、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一)土方路堤施工技术

1.土方路堤填筑方法:①水平分层填筑法;②纵向分层填筑法;③横向填筑法;④联合填筑法。

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清除表土→填前处理→分层填筑土方→整平→碾压→整修。

3.土方路堤压实施工要领

(1)压实机械对土进行碾压时,一般以慢速效果最好。中华考试网()

(2)碾压一段终了时,宜采取纵向退行方式继续第二遍碾压,不宜采用掉头方式,故压路机始终要以纵向进退方式进行压实作业。

(3)在整个全宽的填土上压实,宜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宜由曲线的内侧向外侧。两行之间的接头一般应重叠1/4~1/3轮迹;对于三轮压路机则应重叠后轮的1/2。

(4)纵向分段压好以后,进行第二段压实时,其在纵向接头处的碾压范围,宜重叠1~2m,以确保接头处平顺过渡。

4.施工技术要领

(1)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2)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

(3)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

(4)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5)山坡路堤,地面横坡不陡于1:5且基底符合规定要求时,路堤可直接修筑在天然的土基上。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

(6)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

(7)不同土质混合填筑路堤时,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8)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

(9)凡不因潮湿或冻融影响而变更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

(二)填石路基施工技术

1.填料要求:石料强度要求不小于15MPa,风化程度应符合规定,最大粒径不宜大于层厚的2/3。

2.填筑方法:中华考试网()

①竖向填筑法(倾填法);

②分层压实法(碾压法);

③冲击压实法;

④强力夯实法。

3.填石路堤分层压实法

填石路堤将填方路段划分为四级施工台阶、四个作业区段、八道工艺流程进行分层施工。四级施工台阶是:在路基面以下为第1级台阶,~为第2级台阶,~为第3级台阶,以下为第4级台阶。四个作业区段是:填石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

石方填筑路堤八道工艺流程是:施工准备、填料装运、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路基整修。

(三)土石路堤施工技术

1.填料要求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时,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超过的应打碎。

2.填筑方法

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当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70%时,宜采用人工铺填;当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小于70%时,可用推土机铺填,最大层厚40cm。

五、挖方路基施工技术

(一)土质路堑开挖方法

1.横向挖掘法

①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挖掘浅且短的路堑。

②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挖掘深且短的路堑。

2.纵向挖掘法

①分层纵挖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

②通道纵挖法:适用于较长、较深、两端地面纵坡较小的路堑开挖。

③分段纵挖法:适用于过长,弃土运距过远,一侧堑壁较薄的傍山路堑开挖。

3.混合式挖掘法

适用于路线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的路堑开挖。

(二)石质路堑开挖方式

1.钻爆开挖;

2.直接应用机械开挖:适用于施工场地开阔、大方量的软岩石方工程;

3.静态破碎法:适用于在设备附近、高压线下以及开挖与浇筑过渡段等特定条件下的开挖。

六、路基雨期施工技术

(一)雨期施工地段的选择

1.丘陵和山岭地区的砂类土、碎砾石和岩石地段和路堑的弃方地段。

2.重黏土、膨胀土及盐渍土地段不宜在雨期施工;平原地区排水因难,不宜安排雨期施工。

(二)雨期填筑路堤

1.雨期路堤施工地段除施工车辆外,应严格控制其他车辆在施工场地通行。

2.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

3.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

4.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

5.雨期填筑路堤需借土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3m。平原区路基纵向取土时,取土坑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m。

(三)雨期开挖路堑

1.土质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2.开挖土质路堑宜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应沿坡面留30cm厚,待雨期过后整修到设计坡度。以挖作填的挖方应随挖随运随填。

3.土质路堑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后再压实。

4.雨期开挖岩石路堑,炮眼应尽量水平设置。

七、路基冬期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可冬期进行的工程项目

1.泥沼地带河湖冻结到一定深度后,如需换土时可趁冻结期挖去原地面的软土、淤泥层换填合格的其他填料。

2.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可利用冻结期开挖。

3.河滩地段可利用冬期水位低,开挖基坑修建防护工程,但应采取加温保温措施,注意养护。

4.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可进行开挖作业。

(二)路基工程不宜冬期施工的项目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路基和地质不良地区的二级以下公路路堤。

2.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3.整修路基边坡。

4.在河滩低洼地带将被水淹的填土路堤。

(三)冬期填筑路堤

1.路堤填料,应选用未冻结的砂类土,碎、卵石土,开挖石方的石块石渣等透水性良好的土。

2.冬期填筑路堤,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厚应按正常施工减少20%~30%,且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压实度不得低于正常施工时的要求。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3.当路堤高距路床底面1m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4.挖填方交界处,填土低于1m的路堤都不应在冬期填筑。

5.冬期填筑的路堤,每层每侧应按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规定超填并压实。

(四)冬期开挖路堑

1.当冻土层被开挖到未冻土后,应连续作业,分层开挖。

2.挖方边坡不应一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30cm厚台阶,待到正常施工季节再削去预留台阶,整理达到设计边坡。

3.路堑挖至路床面以上1m时,挖好临时排水沟后,应停止开挖并在表面覆以雪或松土,待到正常施工时,再挖去其余部分。

4.冬期开挖路堑必须从上向下开挖,严禁从下向上掏空挖“神仙土”。

5.每日开工时先挖向阳处,气温回升后再挖背阴处,如开挖时遇地下水源,应及时挖沟排水。

6.冬期施工开挖路堑的弃土要远离路堑边坡坡顶堆放。弃土堆高度一般不应大于3m,弃土堆坡脚到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3m,深路堑或松软地带应保持5m以上。

八、路基改建施工

(一)路基加宽施工技术要点

1.新填土的压实度应提高1~2%。

2.当旧路为翻浆土时,路基的上部分应填筑砂土,或铺筑一层15cm无机结合料。

3.采用粉煤灰加宽路基,压实前铺筑厚度不能超过20~25cm,如用振动压实机械,其层厚可达35~40cm。

(二)路基加高施工要点

1.如果路基内以下的高塑性颗粒超过20~30%时,最好掺入20~25%的砂,并在路基全宽拌匀和压实。

2.旧路槽恢复完后必须整形,做成不小于4%的双向横坡,再分层填筑。

(三)新旧路基连接部处治技术要点

1.新路基填筑

1)地基处治

(1)低路堤处治

尽量利用原状土结构强度。在路基填筑时可铺设土工布或土工格栅。

(2)高路堤处治

施工中为了确保路基稳定、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对高路堤拓宽可采取粉喷桩、砂桩、塑料排水体、碎石桩等处理措施,并配合填筑轻型材料。

2)新填路基

提高和改善填料性质的措施

(1)轻质填料路堤

(2)砂砾石填料

(3)冲击补强

2.新旧路基衔接的技术处理措施

(1)清除旧路肩边坡上草皮、树根及腐殖土等杂物。

(2)将旧土路肩翻晒或掺灰重新碾压,以达到质量要求。

(3)修建试验路,改进路基开挖台阶的方案,由从土路肩开始下挖台阶,改为从硬路肩开始下挖台阶。

九、路基爆破施工

(一)综合爆破施工技术

综合爆破一般包括小炮和洞室两大类。小炮主要包括钢钎炮、深孔爆破等钻孔爆破;洞室炮主要包括药壶炮和猫洞炮。用药量1t以上为大炮,1t以下为中小炮。

1.钢钎炮通常指炮眼直径和深度分别小于70mm和5m的爆破方法。

(1)特点:炮眼浅,用药少;不利于爆破能量的利用;工效较低。

(2)优点:比较灵活,适用于地形艰险及爆破量较小地段(如打水沟、开挖便道、基坑等),是一种辅助炮型。

2.深孔爆破是孔径大于75mm、深度在5m以上、采用延长药包的一种爆破方法。

(1)特点:炮孔需用大型的潜孔凿岩机或穿孔机钻孔,是大量石方(万方以上)快速施工的发展方向之一。

(2)优点:劳动生产率高,施工进度快,爆破时比较安全。

3.药壶炮是指在深~以上的炮眼底部用小量炸药经一次或多次烘膛,使眼底成葫芦形,将炸药集中装入药壶中进行爆破。

(1)特点:主要用于露天爆破,其使用条件是:岩石应在Ⅺ级以下,不含水分,阶梯高度(H)小于10~20m,自然地面坡度在700左右。

(2)优点:是小炮中最省工、省药的一种方法。

4.猫洞炮系指炮洞直径为~,洞穴成水平或略有倾斜(台眼),深度小于5m,用集中药锯炮洞中进行爆炸的一种方法。

(1)特点:充分利用岩体本身的崩塌作用,能用较浅的炮眼爆破较高的岩体,

(2)优点:在有裂缝的软石坚石中,阶梯高度大于4m,药壶炮药壶不易形成时,采用这种爆破方法。

(二)路基爆破施工技术

1.常用爆破方法

(1)光面爆破:在开挖限界的周边,适当排列一定间隔的炮孔,在有侧向临空面的情况下,用控制抵抗线和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使之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坡。

(2)预裂爆破:在开挖限界处按适当间隔排列炮孔,在没有侧向临空面和最小抵抗线的情况下,用控制药量的方法,预先炸出一条裂缝,使拟爆体与山体分开,作为隔震减震带,起保护和减弱开挖限界以外山体或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作用。

(3)微差爆破:两相邻药包或前后排药包以若干毫秒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5~75ms)依次起爆,称为微差爆破,亦称毫秒爆破。

(4)定向爆破:按照指定的方向,将大量土石方搬移到一定的位置并堆积成路堤的一种爆破施工方法,称为定向爆破。

(5)洞室爆破:为使爆破设计断面内的岩体大量抛掷(抛坍)出路基,减少爆破后的清方工作量,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可根据地形和路基断面形式,采用抛掷爆破、定向爆破、松动爆破方法。

2.石质路堑爆破施工技术要点

(1)用推土机配合爆破,创造临空面,使最小抵抗线方向面向回填方向。

(2)炮眼按其不同深度,采用手风钻或潜孔钻钻孔,炮眼布置在整体爆破时采用“梅花型”或“方格型”,预裂爆破时采用“一字型”

(3)在居民区及地质不良可能引起坍塌后遗症的路段,原则上不采用大中型洞室爆破。

(4)确保边坡爆破质量,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光面爆破技术和微差爆破技术,同时配合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减少冲击波影响,降低石料大块率,以减少二次破碎,利于装运和填方。

(5)雨季或有地下水时,可考虑采用乳化防水炸药。

(6)装药分单层、分层装药,预裂装药及洞室内集中装药。炮眼装药后用木杆捣实,填塞黏土。

十、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表层处理法

①砂垫层

②反压护道——反压护道的施工应与路堤本身同时填筑。

③土工聚合物处治

2.换填法

①开挖换填法——该方法对于软基较浅(1~2m)的泥沼地特别有效。

②抛石挤淤法——适用于泥炭呈流动状态,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3~4m的软土。抛投顺序,应先从路堤中部开始,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向两侧扩展。

③爆破排淤法——适用于当淤泥(泥炭)层较厚,稠度大,路堤较高和施工期紧迫时。

3.重压法

①堆载预压法

②真空预压法

③真空预压加堆载预压法。

4.垂直排水固结法

①砂井;

②袋装砂井;

③塑料排水板。(二)基底开挖换土施工方法

1.开挖方式

基底开挖深度在2m以内可用推土机、挖掘机或人工直接清除;深度超过2m时,要由端部向中央,分层挖除,并修筑临时运输便道,由汽车运载出坑。软土在路基坡脚范围以内应全部清除。

2.泥沼基底的换填

(1)在第一类泥沼地区,路堤高度小于3m时,应采取部分挖填的方法,换填深度一般超过2m,横向换填底宽应等于路基面宽;路堤高度大于3m时,一般不予挖除。

(2)在第二类泥沼地区,泥沼深度小于3m时,不论路堤高度多少,均应将泥沼全部挖除,使路堤落到沼底。泥沼深度大于3m时,应考虑部分换填和采取路堤两侧增建反压护道的措施,换填深度不得小于3m。

(3)在第三类泥沼地区,不论泥沼多深,路堤均应落到实底上,或将泥炭皮挖除后,抛填片石沉落到沼底。

(三)粒料桩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整平地面→振冲器就位对中→成孔→清孔→加料振密→关机停水→振冲器移位。

(四)其他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1.旋喷桩

施工工艺流程:整平原地面→钻机定位→钻杆下沉钻进→上提喷粉(或喷浆)强制搅拌→复拌→提杆出孔→钻机移位。

2.粒料桩

施工工艺流程:整平地面→振冲器就位对中→成孔清孔→加料振密→关机停水→振冲器移位。

3.生石灰桩

施工工艺流程:整平地面→振冲器就位对中→成孔→空气压缩机注入生石灰→边振动边拔出套管→振冲器移位→封紧生石灰桩孔。

十一、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

(一)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及主要特征

膨胀土按工程性质分为强膨胀土、中等膨胀土、弱膨胀土三类。

1.膨胀土的填筑

(1)强膨胀土稳定性差,不应作为路填料;中等膨胀土宜经过加工、改良处理后作为填料;对于直接使用中、弱膨胀土填筑路堤时,应及时对边坡及顶部进行防护。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等采用中等膨胀土用作路床填料时,应作掺灰改性处理。

(3)限于条件,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用中等膨胀土填筑路堤时,路堤填成后,应立即作浆砌底护坡封闭边坡。当填至路床底面时,应停止填筑,改用符合规定程度的非膨胀土或改性处理的膨胀土填至路床顶面设计标高并严格压实。

(4)膨胀土作填料时,可采用石灰处治,石灰剂量可通过试验确定,要求掺灰处理后的膨胀土,其胀缩总率接近零为佳。

(5)可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中等膨胀土填筑路堤,但两边边坡部分要用非膨胀土作为封层。路堤顶面也要用非膨胀土形成包心填方。

(三)膨胀土地区路基碾压施工

根据膨胀土自由膨胀率的大小,选用工作质量适宜的碾压机具,碾压时应保持最佳含水量;压实土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土块应击碎至粒径5cm以下。

〔四)膨胀土地区路堑开挖

挖方边坡不要一次挖到设计线,沿边坡预留厚度30~50cm一层,待路堑挖完时,再削去边坡预留部分,并立即浆砌护坡封闭。

膨胀土地区的路堑,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床应超挖30~50cm,并立即用粒料或非膨胀土分层回填或用改性土回填,按规定压实,其他各级公路可用膨胀土掺石灰处治。

十二、滑坡路基施工技术

水多是滑坡发展的主要原因,地层岩性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一)滑坡防治的工程措施

滑坡防治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排水、力学平衡和改变滑带土三类。

1.排水措施:滑坡顶面设置截水沟;在滑动面以外修筑一两条环形截水沟;对于滑坡体下部的地下水源应截断或排出。

2.力学平衡措施:禁止在滑坡体上增加荷载;用刷方(台阶)减重、打桩、反压土方或修建挡土墙以及调治构造物等方法处理。

3.改变滑带土措施:整平夯实山坡,填筑积水坑,堵塞裂隙或进行山坡绿化固定表土。

十三、路基防护工程

(一)类型

1.边坡坡面防护

(1)植物防护

(2)骨架植物防护

(3)圬工防护

(4)土工织物防护。

(二)沿河路基防护

(1)直接防护

(2)间接防护

(二)各种防护工程适用条件

1.植物防护

(1)种草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受雨水冲刷轻微,且易于草类生长的路堤与路堑边坡。

(2)铺草皮:适用于需要迅速绿化的土质边坡。

(3)植灌木:适用于土质边坡和膨胀土边坡,但对盐渍土经常浸水、经常干旱的边坡及粉质土边坡不宜采用。

2.骨架植物防护

(1)框格防护适用于土质或风化岩石边坡。

(2)浆砌预制块防护适用于石料缺乏地区。

3.圬工防护

(1)喷浆和喷射混凝土防护适用于边坡易风化、裂隙和节理发育、坡面不平整的岩石挖方边坡。

(2)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质岩石边坡、周期性浸水及受水流冲刷较轻(流速小于2~4m/s)的河岸或水库岸坡的坡面防护。

(3)浆砌片(卵)石护坡适用于防护流速较大(3~6m/s)、波浪作用较强、有流水、漂浮物等撞击的边坡。

(4)护面墙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

(5)锚杆钢丝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适用于直面为碎裂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以及坡面岩石与基岩分离并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

(6)抹面防护适用于易风化的软质岩石挖方边坡,岩石表面比较完整,尚无剥落。捶面防护适用于易受雨水冲刷的土质边坡和易风化的岩石边坡。

4.土工织物防护

(1)挂网式坡面防护适用于风化碎落较严重的岩石边坡。

(2)土工织物复合植被防护坡面综合了土工织物和植被两类防护的优点,其典型形式是三维土工网(垫)植草防护,主要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1:l,边坡高度小于3m的土质边坡。

(3)其他土工织物防护有草坪植生带、适用于破碎或易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的锚杆挂高强塑料网格喷浆(喷射混凝土),以及土工织物作反滤层的护坡。

5.沿河路基防护工程技术

1)直接防护

(1)抛石:用于经常浸水且水深较大的路基边坡或坡脚以及挡土墙、护坡的基础防护。

(2)石笼

·钢丝石笼:多用于抢修或临时工程,不得用于急流滚石河段。

·钢筋混凝土框架石笼:可用于急流滚石河段。

2)间接防护

(1)护坝:当沿河路基挡土墙、护坡的局部冲刷深度过大,深基础施工不便时,宜采用护坝防护基础。

(2)丁坝:适用于宽浅变迁河段,用以挑流或减低流速,减轻水流对河岸或路基的冲刷。

(3)顺坝:适用于河床断面较窄、基础地质条件较差的河岸或沿河路基防护,调整流水曲线度和改善流态。

(4)改移河道:沿河路基受水流冲刷严重,或防护工程艰巨,以及路线在短距离内多次跨越弯曲河道时可改移河道。对主河槽改动频繁的变迁性河流或支流较多的河段不宜改河。

(三)常用路基加固工程技术

1.重力式挡土墙工程技术

2.加筋土挡土墙工程技术——柔性结构物

3.锚杆挡土墙工程技术

十四、路基排水设置施工

(一)路基地下排水设置与施工

1.排水沟、暗沟

当地下水位较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可采用排水沟或暗沟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沟底宜埋入不透水层内。

2.渗沟

(1)填石渗沟。

(2)管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引水较长、流量较大的地区。

(3)洞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大的地段。

3.渗井

当路基附近的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无法排除,影响路基稳定时,可设置渗井,将地面水或地下水经渗井通过下透水层中的钻孔流入下层透水层中排除。

4.检查井

为检查维修渗沟(目的),每隔30~50m或在平面转折和坡度由陡变缓处宜设置检查井。

(二)路基地面排水设置与施工

1.边沟

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

2.截水沟3.排水沟

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500m。

4.跌水与急流槽

急流槽的纵坡不宜超过1:,同时应与天然地面坡度相配合。

5.拦水缘石6.蒸发池

十五、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和工作要求

1.控制测量

(1)导线复测精度应符合规定。同一建设项目内相邻施工段的导线应闭合,并满足同等级精度要求。

(2)路基施工期间还应根据情况对控制桩点进行复测。季节性冻土地区,在冻融以后应进行复测。

2.高程测量

(1)公路高程测量应采用水准测量。在水准测量确有困难的地段,四、五等水准测量可以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2)水准点复测与加密

①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

②沿路线每500m宜有一个水准点。在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路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路段,宜增设水准点。

3.中线放样

(1)路基开工前,应进行全段中线放样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坐标法进行测量放样。

(2)中线放样时,应注意路线中线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

(3)设计图纸和实际放样不符时,应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

(4)测量放样方法

①传统法放样

a.切线支距法。

b.偏角法。

②坐标法放样

③GPS-RTK技术放样,

第二部分路面工程施工

一、路面基层用料要求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但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强度级或级的水泥。

2.石灰:石灰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覆盖防潮。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磨细生石灰粉。

3.粉煤灰:粉煤灰中Si02、Al203:和Fe20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应超过20%;干粉煤灰和湿粉煤灰都可以应用。湿粉煤灰的含水量不宜超过35%。

4.集料:集料除应符合压碎值要求,还要满足级配要求的规定。

5.水泥剂量: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

6.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土、砾石土或含泥量大的砂、砂砾时,宜掺入一定剂量石灰进行综合稳定,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上时,应按水泥稳定类进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设计。

7.水泥稳定粒径均匀且不含或细料很少的砂砾、碎石以及不含土的砂时,宜在集料中添加20%~40%的粉煤灰或添加剂量为10%~12%的石灰土进行综合稳定。

二、路面粒料基层施工技术

(一)分类

1.嵌锁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

2.级配型——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砾、碎石等。

(二)适用范围

1.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2.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砾,可适用于轻交通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3.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三)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

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未筛分碎石运输与摊铺→洒水使碎石湿润→运输和撒布石屑→拌合并补充洒水→整形→碾压。

(四)级配碎石集中拌合法施工

1.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在碎石场加水湿拌→到现场摊铺→拌合和洒水→整形→碾压。

2.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3.集中厂拌法施工时的横向接缝按下述方法处理:

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靠近摊铺机当天未压实的混合料,可与第二天摊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但应注意此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必要时,应人工补充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4.应避免纵向接缝。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五)填隙碎石施工

1.干法施工

工艺流程:备料→运输粗碎石→摊铺→初压→撒铺填隙料→碾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及扫匀→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洒水→终压。

2.湿法施工

工艺流程:备料→运输粗碎石→摊铺→初压→撒铺填隙料→碾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及扫匀→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洒水饱和→碾压滚浆→干燥。

二、沥青稳定类基层施工技术

(一)分类

包括热拌沥青碎石、沥青贯入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等。

(二)适用范围

1.热拌沥青碎石适用于柔性路面上基层及调平层。

2.沥青贯入式碎石可设在沥青混凝土与粒料基层之间作上基层,此时应不撒封层料,也不做上封层。

3.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适于各级公路调平层。

三、路面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技术

(一)分类及适用范围

1.水泥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稳定细粒土不能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2.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得用做二级公路的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二灰、二灰土和二灰砂不应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二)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水泥: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

2.石灰:应检验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

3.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应超过20%;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或90%通过筛孔,70%通过筛孔)。

(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方法

1.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准备

(1)下承层准备;(2)施工放样;

(3)混合料组成设计。

2.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备料

(1)土料。(2)集料。

(3)水泥:路拌法宜选用袋装水泥、场拌法宜选用散装水泥。

(4)生石灰

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

(5)粉煤灰。

3.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工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摊铺土→洒水闷料→整平和轻压→摆放和摊铺水泥→拌合、干拌→加水并湿拌→整形→碾压→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养生。

4.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工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厂拌混合料→混合料运输→布置基准线钢丝→摊铺→碾压→质检→养生→自检验收。

2)混合料拌合

集中拌合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土块应粉碎,最大尺寸不得大于l5mm;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

3)混合料运输

拌合好的混合料应采用大吨位的翻斗车运输,运输车应备有覆盖苫布以防止混合料因阳光照射失水或雨淋,降低混合料的质量。

4)混合料摊铺

(1)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2)拌合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匹配。

(3)路幅较宽一台摊铺机不够宽时,为了避免形成纵缝,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5~1Om,同步梯队向前摊铺,并同时碾压。

(4)摊铺机应根据供料情况控制行走速度,做到连续稳步前进,以保证摊铺平整度。

5)碾压

(1)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2)当碾压厚度较厚,压实机具不能有效压实整个结构层厚度时,应分两层进行摊铺,但是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cm。

(3)碾压应紧跟摊铺机,及时进行碾压,以防混合料水分挥发,保证结构层在合适的含水量下成型。

6)横向接缝

(1)因故中断超过2h,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2)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等,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3)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

(4)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5)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清理干净;

(6)摊铺机返回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5.无机结合料基层养生

(1)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少于7d。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如养生期少于7d即铺筑沥青面层,则应限制重型车辆通行。

(2)水泥稳定土基层也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

(3)二灰基层宜采用泡水养生法,养生期应为14d。

(4)石灰稳定土养生期间,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

四、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一)沥青路面结构组成

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基层起主要承重作用,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二)沥青路面分类

1.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类

①沥青混凝土路面

②沥青碎石路面

③沥青贯入式

④沥青表面处治

2.按组成结构分类

①密实一悬浮结构

②骨架—空隙结构

③密实一骨架结构

3.按矿料级配分类

①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②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③开级配沥青混合料④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四)按矿料粒径分类

①砂粒式沥青混合料②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③中粒式沥青混合料④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⑤特粗式沥青混合料

5.按施工温度分类

①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②常温沥青混合料

(三)沥青路面用料要求

1.一般规定

(1)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2)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

2.道路石油沥青

(1)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确定。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稠度大、黏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对冬季寒冷的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当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温性能的要求。

当缺乏所需标号的沥青时,可采用不同标号掺配的调合沥青,其掺配比例由试验决定。

3.乳化石油沥青

(1)乳化沥青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人工路面、冷拌沥青混合料路面,修补裂缝,喷洒透层、粘层与封层等。

(2)乳化沥青类型根据集料品种及使用条件选择。阳离子乳化沥青可适用于各种集料品种,阴离子乳化沥青适用于碱性石料。

(3)乳化沥青宜存放在立式罐中,并保持适当搅拌。贮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

4.液体石油沥青

(1)液体石油沥青适用于透层、粘层及拌制冷拌沥青混合料。

(2)液体石油沥青宜采用针入度较大的石油沥青,使用前按先加热沥青后加稀释剂的顺序,掺配煤油或轻柴油,经适当的搅拌、稀释制成。

5.改性沥青

(1)改性沥青可单独或复合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及其他改性材料制作。

(2)改性沥青的剂量以改性剂占改性沥青总量的百分数计算。

(3)用溶剂法生产改性沥青母体时,挥发性溶剂回收后的残留量不得超过5%。

(4)现场制造的改性沥青宜随配随用,需作短时间保存,或运送到附近的工地时,使用前必须搅拌均匀,在不发生离析的状态下使用。

6.粗集料

(1)沥青面层使用的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

(2)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

(3)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彻底清除覆盖层及泥土夹层。生产碎石用的原石不得含有土块、杂物,集料成品不得堆放在泥土地上。

(4)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符合要求,当使用不符要求的粗集料时,宜掺加消石灰、水泥或用饱和石灰水处理后使用。

(5)经过破碎且存放期超过6个月以上的钢渣可作为粗集料使用。

7.细集料

(1)沥青面层的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石屑。

(2)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

(3)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通常宜采用粗、中砂。SMA和OGFC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

8.填料

(1)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

(2)拌合机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但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

(3)粉煤灰可作为填料使用时。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做填料。

9.纤维稳定剂

(1)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纤维稳定剂宜选用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等。

(2)纤维应在250℃的干拌温度不变质、不发脆,使用纤维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身体健康。纤维必须在混合料拌合过程中能充分分散均匀。

(3)矿物纤维宜采用玄武岩等矿石制造,易影响环境及造成人体伤害的石棉纤维不宜直接使用。

(4)纤维应存放在室内或有棚盖的地方,松散纤维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受潮,不结团。

(四)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1.施工准备

(1)选购经调查试验合格的材料进行备料,矿料应分类堆放,矿粉必须是石灰岩磨细而成不得受潮。

(2)做好配合比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

(3)在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恢复中线。

(4)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底面层施工前两天在基层上洒透层油。在中、底面层上喷洒粘层油。

(5)试验段开工前28d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的试验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

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1)设置间歇式具有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合温度装置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

(2)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即150~170℃。集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80℃;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40~165℃。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废弃,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20~150℃。

(3)出厂的混合料须均匀一致,无白花料,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应废弃。

3.混合料的运输

(1)运输车的车箱内保持干净,涂防粘薄膜剂。运输车配备覆盖棚布以防雨和热量损失。

(2)已离析、硬化在运输车箱内的混合料,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的混合料应予以废弃。

4.混合料的摊铺

(1)根据路面宽度选用1~2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并运行良好的高密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

(2)底、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表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

(3)确保所摊铺路面的均匀不间断地摊铺。在摊铺过程中不准随意变换速度,尽量避免中途停顿。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根据气温变化进行调节。一般正常施工控制在不低于110~130℃,不超过165℃,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

(5)开铺前将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加热至不低于65℃。

(6)采用双机或三机梯进式施工时,相邻两机的间距控制在10~20m。两幅应有5~l0cm宽度的重叠。

5.混合料的压实

(1)压路机采用2~3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2~3台重量不小于16t胶轮压路机组成。

(2)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正常施工情况下,温度应不低于110℃并紧跟摊铺机进行;

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和双轮双振压路机振压等综合碾压4~6遍,碾压温度多控制在80~100℃;

终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温度应不低于65℃。边角部分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使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3)碾压顺纵向由低边向高边按要求的碾压速度均匀进行,相邻碾压重叠宽度大于30cm。

(4)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5)不在新铺筑的路面上进行停机,加水、加油活动,以防各种油料、杂质污染路面。压路机不准停留在温度尚未冷却至自然气温以下已完成的路面上。

(6)碾压进行中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关闭振动。

6.接缝处理

(1)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20~3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

(2)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将混合料人工清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

(3)横接缝的处理方法:首先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清理干净后在端部涂粘层沥青接着摊铺。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立即用人工处理。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方向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4)纵向冷接缝上、下层的缝错开15cm以上,横向接缝错开1m以上。

(五)路面改建施工

1.水泥路面改造加铺沥青面层

(1)直接加铺法

(2)碎石化法

2.旧沥青路面再生

(1)现场冷再生法

(2)现场热再生法

①整形再生法

②重铺再生法

③复拌再生法

3.厂拌热再生法

(六)透层施工技术

1.符合下列情况,应浇洒透层沥青:

(1)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

(2)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

(3)粒料的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2.注意事项

(1)透层油洒布后应不致流淌,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

(2)如遇大风或将要下雨时,不能喷洒透层油。

(3)气温低于10℃时不宜喷洒透层油。

(4)透层油布洒后应待充分渗透,一般不少于24h后才能摊铺上层。

(七)粘层施工技术

1.符合下列情况,应浇洒粘层沥青:

(1)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

(2)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

(3)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

2.注意事项

(1)当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禁止喷洒。

(2)喷洒粘层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

(3)粘层沥青喷洒后,一定要等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后才能铺筑上层沥青混凝土。

(八)封层的施工技术

1.封层的作用:一是封闭某一层起着保水防水作用;二是起基层与沥青表面层之间的过渡和有效连接作用;三是路的某一层表面破坏离析松散处的加固补强;四是基层在沥青面层铺筑前,要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因天气或车辆作用出现水毁。

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沥青面层上铺筑上封层:

(1)沥青面层的空隙较大,透水严重。

(2)有裂缝或已修补的旧沥青路面。

(3)需加铺磨耗层改善抗滑性能的旧沥青路面。

(4)需铺筑磨耗层或保护层的新建沥青路面。

3.注意事项

(1)稀浆封层铺筑后,必须待乳液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型后方可开放交通。

(2)稀浆封层施工气温不得低于10℃。

五、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

1.水泥

(1)特重、重交通路面宜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的路面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低温天气施工或有快通要求的路段可采用R型水泥。

(2)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

(3)采用机械化铺筑时、宜选用散装水泥。

2.粉煤灰和其他掺合料

(1)应掺用质量指标符合规定的Ⅰ、Ⅱ级干排或磨细粉煤灰,不得使用Ⅲ级粉煤灰。

(2)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灰,进货应有等级检验报告。

3.粗集料

(1)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2)用做路面和桥面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集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合成级配的要求。

4.细集料

(1)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特重、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使用河砂。

(2)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规范的规定,路面和桥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也可使用细度模数~之间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

5.水

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

(1)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

(2)含盐量不得超过;

(3)pH值不得小于4;

(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

6.外加剂

(1)有抗冰(盐)冻要求地区,必须使用引气剂。

(2)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混凝土宜选用减水率大、坍落度损失小、可调控凝结时间的复合型减水剂。高温施工宜使用引气缓凝(保塑)(高效)减水剂;低温施工宜使用引气早强(高效)减水剂。

(3)处在海水、海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环境的或冬季洒除冰盐的路面或桥面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中宜掺阻锈剂。

7.钢筋

(1)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

(2)传力杆钢筋加工应锯断,不得挤压切断;断口应垂直、光圆。

8.钢纤维

(1)单丝钢纤维抗拉强度不宜小于600MPa。钢纤维的最短长度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1/3;最大长度不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2倍。

(2)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宜使用防锈蚀处理的钢纤维;宜使用有锚固端的钢纤维。

9.接缝材料

(1)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面板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好的胀缝板。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塑胶、橡胶泡沫板或沥青纤维板;其他公路可采用各种胀缝板。

(2)填缝材料应具有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抗嵌入能力强、耐老化龟裂,负温拉伸量大,低温时不脆裂、耐久性好等性能。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优点: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有利于夜间行车;有利于带动当地建材业的发展。

缺点: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有接缝;开放交通较迟;修复困难。

中华考试网()

(三)施工方法

1.小型机具铺筑

2.轨道摊铺机铺筑

3.滑模机械铺筑

4.三辊轴机组铺筑

5.碾压混凝土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1.模板及其架设与拆除

(1)模板与混凝土拌合物接触表面应涂脱模剂。

(2)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方可进行。

2.混凝土拌合物搅拌

(1)应根据拌合物的粘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合时间。

(2)外加剂应以稀释溶液加入,其稀释用水和原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合加水量中扣除。

3.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

4.混凝土摊铺

(1)摊铺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润湿,但不能有积水。

(2)混凝土入模前,先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1cm范围内,制作混凝土检测抗压抗折强度的试件。

(3)摊铺过程中,间断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当摊铺到胀缝位置时,应按胀缝设计要求设置胀缝和安装传力杆。

5.混凝土振捣(小型机具施工)

(1)在待振横断面上,每车道路面应使用2根振捣棒,组成横向振捣棒组,沿横断面连续振捣密实,并应注意路面板底、内部和边角处不得欠振或漏振。

(2)振捣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

(3)在振捣棒已完成振实的部位,可开始用振动板纵横交错两遍全面提浆振实,每车道路面应配备1块振动板。

(4)振动板移位时,应重叠100~200mm,移位控制以振动板底部和边缘泛浆厚度3±1mm为限。

(5)缺料的部分,应辅以人工补料找平。

(6)振动梁振实,每车道路面宜使用1根振动梁。振动梁沿纵向拖行使表面泛浆均匀平整。

6.整平饰面

(1)每车道路面应配备1根滚杠。振动梁振实后,应拖动滚杠往返2~3遍提浆整平。

(2)拖滚后的表面宜采用3m刮尺,纵模各1遍整平饰面,或采用叶片式或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遍压实整平饰面。

(3)在抹面机完成作业后,应进行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缺边、掉角。

7.纵缝施工

(1)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可采用平缝加拉杆型。

(2)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时,应采用假缝拉杆型纵缝,即锯切纵向缩缝。

(3)钢筋混凝土路面、桥面和搭板的纵缝拉杆可由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

8.横缝设置与施工

(1)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在缩缝处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型。

(2)普通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宜等间距布置。最大板长不宜大于;最小板长不宜小于板宽。

(3)在中、轻交通的混凝土路面上,横向缩缝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型。

(4)在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费广场,邻近胀缝或路面自由端的3条缩缝应采用假缝加传力杆型。

(5)横向缩缝的切缝方式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

9.胀缝设置与施工

(1)普通混凝土路面、钢筋混凝土路面和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胀缝间距视集料的温度膨胀性大小、当地年温差和施工季节综合确定。

(2)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板应与路中心线垂直,缝壁垂直;缝隙宽度一致;缝中完全不连浆。

(3)胀缝应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施工,也可采用预留一块面板,高温时再铺封。胀缝板应连续贯通整个路面板宽度。

10.抗滑构造施工

(1)摊铺完毕或精整平表面后,宜使用钢支架拖挂1~3层叠合麻布、帆布或棉布,洒水浸湿后作拉毛处理。

(2)当日施工进度超过500m时,抗滑沟槽制作宜选用拉毛机械施工。

(3)特重和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硬刻槽。凡使用圆盘、叶片式抹面机精平后的混凝土路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必须采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沟槽。

11.混凝土路面养护

(1)机械摊铺的路面宜采用喷洒养生剂同时保湿覆盖的方式养生。也可采用覆盖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袋、草帘等洒水湿养生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生方式。

(2)养生时间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一般养生天数宜为14~21d。

(3)混凝土板养生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

12.灌缝

(1)缝壁检验以擦不出灰尘为灌缝标准。

(2)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养生期,低温天宜为24h,高温天宜为12h。加热施工式填缝料的养生期,低温天宜为2h,高温天宜为6h。在灌缝料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六、中央分隔带及路肩施工技术

(一)中央分隔带的开挖

当路面基层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中央分隔带的开挖,先挖集水槽后挖纵向盲沟,一般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

(二)防水层施工

沟槽开挖完毕并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即进行防水层施工,可喷涂双层防渗沥青。防水层也可铺设PVC防水板等。

(三)纵向碎石盲沟的铺设

反滤层可用筛选过的中砂、粗砂、砾石等渗水性材料分层填筑,目前高等级公路多采用土工布作为反滤层。

(四)埋设横向塑料排水管

(五)缘石安装

1.路缘石应在路面铺设之前完成。

2.预制缘石应铺筑设在厚度不小于2cm的砂垫层上,砌筑砂浆的水泥与砂的体积比应为1:2。

(六)土路肩施工

1.准备下承层。

2.施工流程:备料→推平→平整→静压→切边→平整→碾压。

路堑段的路肩是开挖出来的,当开挖到设计标高时,路肩部分宜停止开挖,路面部分继续开挖直至路床顶面。

(七)硬路肩施工

第三部分桥梁工程施工

一、桥梁的组成

(一)桥梁由五个“大部件”与五个“小部件”所组成。

五大部件:桥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桥台、墩台基础。

五小部件:桥面铺装(或称行车道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或防撞栏杆)、伸缩缝、灯光照明。

(二)相关尺寸术语

1.净跨径梁式桥是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用l0表示。对于拱式桥是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2.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也称桥梁孔径(∑l0),它反映了桥下宣泄洪水的能力。

3.计算跨径对于具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用l表示。拱圈(或拱肋)各截面形心点的连线称为拱轴线,计算跨径为拱轴线两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4.桥梁全长简称桥长,是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以L表示。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的全长。

5.桥梁高度简称桥高,是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桥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桥梁施工的难易性。

6.桥下净空高度是设计洪水位或计算通航水位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以H表示,它应保证能安全排洪,并不得小于对该河流通航所规定的净空高度。

7.建筑高度是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公路(或铁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或轨顶)标高,对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又称为容许建筑高度。桥梁的建筑高度不得大于其容许建筑高度,否则就不能保证桥下的通航要求。

8.净矢高是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脚截面下线最低点之连线的垂直距离,以f0表示;计算矢高是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以f表示。

9.矢跨比是拱桥中拱圈(或拱肋)的计算矢高f与计算跨径l之比(f/l),也称拱矢度,它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10.涵洞是用来宣泄路堤下水流的构造物。通常在建造涵洞处路堤不中断。为了区别于桥梁,单孔跨径不到5m的结构物,均称为涵洞。

二、桥梁的分类

(一)按桥梁的结构分类

按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桥等四种基本体系。

1.梁式体系:梁作为承重结构是以它的抗弯能力来承受荷载的。

2.拱式体系:拱式体系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肋(或拱箱),以承压为主。拱是有推力的结构,对地基要求较高。

3.刚架桥:整个体系是压弯结构,也是有推力的结构。

4.悬索桥:是指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悬索桥是大跨桥梁的主要形式。

5.组合体系

(1)连续刚构

(2)梁、拱组合体系

(3)斜拉桥(二)桥梁的其他分类三、桥梁基础分类

(一)桥梁基础分类

桥梁基础分为:刚性基础、桩基础、管柱、沉井、地下连续墙等,其中桩基础又包括沉入桩、灌注桩。

(二)适用条件

1.刚性基础:适用于各类土层。

2.桩基础

桩基础适用条件如下:

·荷载较大,地基上部土层软弱,适宜的地基持力层位置较深,采用浅基础或人工地基在技术上、经济上不合理时。

·河床冲刷较大,河道不稳定或冲刷深度不易计算正确,如采用浅基础施工困难或不能保证基础安全时。

·当地基计算沉降过大或结构物对不均匀沉降敏感时,采用桩基础穿过松软(高压缩)土层,将荷载传到较坚实(低压缩性)土层,减少结构物沉降并使沉降较均匀。

另外桩基础还能增强结构物的抗震能力。

·当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较高时。

3.管柱可适用于各种土质的基底,尤其在深水、岩面不平、无覆盖层或覆盖层很厚的自然条件下,不宜修建其他类型基础时,均可采用。

4.沉井适用于各种土质的基底,在深水、无覆盖层或覆盖层很厚的自然条件下,均可采用。

5.地下连续墙适于作为地下挡土墙、挡水围堰、承受竖向和侧向荷载的桥梁基础、平面尺寸大或形状复杂的地下构造物,及适用于除岩溶和地下承压水很高处的其他各类土层中施工。

四、桥梁基础施工方法

(一)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的内容包括:基础的定位放样、基坑开挖、基坑排水、基底处理以及砌筑(浇筑)基础结构物等。

1.准备工作

2.基坑开挖

3.基坑排水

(1)集水坑排水法。(严重流沙除外)

(2)井点排水法。(土质较差有严重流沙现象,地下水位较高,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

(3)其他排水法。对于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可采用板桩法或沉井法。此外,还可采用帐幕法。

4.基底检验和基底处理

5.基坑开挖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

(1)基坑深度过大,而坑壁坡度较陡。

(2)对于湿土而言,坑壁坡度陡于该湿度下土的天然坡度。

(3)地下水以下部分开挖,土质易坍塌却没有增设加固措施。

(4)基坑四周没有设置截水沟、排水沟拦截地表径流。

(5)弃土位置距基坑太近甚至放在基坑四周。

(6)在粗、细砂质土层中,水的渗流会挟带细砂颗粒流动,破坏土体结构,引起基坑壁坍塌。

(7)施工延续时间过长。

(8)施工所用大型设备在坑周边重复作业或振动较大等。

6.边坡失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避免影响坑壁稳定。

(2)坑顶边缘应有一定的距离作护道,堆载距坑缘不小于,动载(包括机械及机来通道)距坑缘不小于,垂直坑壁坑缘边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堆置弃土的高度不得超过。

(3)挖基经过不同土层时,边坡可分层而异,只视情况留平台。

(4)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坑缘顶面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

(5)对地质情况发生变化的地层应及时增设支护;水文地质条件欠佳时应提前采取加固措施。

(6)基坑自开挖起,应抓紧连续不断施工直至基础完成,施工时间绝不可延续太长。

(7)基坑应尽量安排在少雨期施工。

(二)桩基础

1.沉入桩施工

1)施工要点

开锤前应再次检查桩锤、桩帽以及送桩与桩的中轴线是否一致;当桩尖已沉入到设计标高,但沉入度仍达不到要求时,应继续下沉至达到要求的沉入度为止。沉桩时,如遇到:沉入度突然发生急剧变化;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桩不下沉,桩锤有严重的回弹现象;桩顶破碎或桩身开裂、变形,桩侧地面有严重隆起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锤击,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2)锤击沉桩的停锤控制标准

(1)当贯入度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而桩尖标高未到达设计标高时,应继续锤入左右(或锤击30~50次),如无异常变化即可停锤;若桩尖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得多时,应报有关部门研究确定。

(2)当设计桩尖标高处为一般黏土或其他松软土层时,应以标高控制,贯入度作为校核。当桩尖已达设计标高,而贯入度仍较大时,应继续锤击,使其接近控制贯入度。

(4)在同一桩基中,各桩的最终贯入度应大致接近,沉入深度不宜相差过大。

从沉桩开始时起,应严格控制桩位及竖桩的竖直度或斜桩的倾斜度。

2.钻孔灌注桩施工

1)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序

主要工序: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以及灌注水下混凝土等。

(1)埋设护筒:护筒能稳定孔壁、防止坍孔,还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起到钻头导向作用等。

(2)泥浆制备:泥浆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

(3)钻孔

方法:正循环回转法,反循环回转法,潜水电钻法,冲抓锥法,冲击锥法。

(4)孔径检查与清孔

(5)灌注混凝土

2)灌注桩质量检验与质量标准

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其一、宜对各墩台有代表性的桩用无破损法进行检测,重要工程或重要部位的桩宜逐根检测;其二,对质量有怀疑的桩及因灌注故障处理过的桩,均应进行检测。

3)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质量应符合:

(1)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

(2)桩身混凝土无断层或夹层,钻孔桩桩底不高于设计标高,桩底沉淀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

(3)桩头凿除预留部分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混凝土层;需嵌入承台内的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4)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1)钢筋笼上浮

·原因分析

混凝土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筑速度太快;钢筋笼未采取固定措施。

·防治措施

当浇筑混凝土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应放慢浇筑速度。当钢筋笼被埋入混凝土中有一定深度时,再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入深度,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笼下端有相当距离时再按正常速度浇筑。此外,浇筑混凝土前,应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也可防止上浮。

(2)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桩身混凝土质量差是指桩身出现蜂窝、空洞、夹泥层或级配不均的现象。

原因分析:

·浇灌混凝土时未边灌边振捣,使桩身混凝土不密实。

·浇灌混凝土时或上部放钢筋笼时,孔壁土塌落在混凝土中,造成桩身夹泥。

·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掌握不严,下料高度过大,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桩身级配和强度不均匀。

防治措施:

·浇灌混凝土时应边灌边振捣。

·浇灌混凝土时或上部放钢筋笼时,注意不要碰撞土壁,造成土体坍落。

·认真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浇灌混凝土时设置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

五、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方法

(一)承台施工

1.开挖基坑

2.承台底的处理

3.模板及钢筋

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预埋钢筋的位置要准确、牢固。

4.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1)水泥:选用水化热低,初凝时间长的矿山水泥,并控制水泥用量。

(2)砂、石:砂选用中、粗砂,石子选用~的碎石和卵石。夏季砂、石料堆可设简易遮阳棚,必要时可向骨料喷水降温。

(3)外加剂:可选用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延缓凝结时间。

(4)按设计要求敷设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应固定好。

(5)如承台厚度较厚,一次浇筑混凝土方量过大时,在设计单位和监理同意后可分层浇筑。

5.混凝土养生和拆模

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再进行拆模。

(二)钢筋混凝土墩台施工

1.在承台顶面准确放出墩台中线和边线,标出主钢筋就位位置。

2.在配置第一层垂直筋时,应使其有不同的长度,以符合同一断面筋接头的有关规定。

3.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墩台身高度不大时,可搭设木板坡道,中间钉设防滑木条,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浇筑。当墩台身高度较大,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m时,要使用漏斗、串筒。

5.混凝土应分层、整体、连续浇筑,逐层振捣密实,轻型墩台需设置沉降缝时,缝内要填塞沥青麻絮或其他弹性防水材料,并和基础沉降缝保持顺直贯通。

六、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技术

(一)逐段悬臂平衡施工

平衡悬臂施工可分为:悬臂浇筑法与悬臂拼装法施工。

(二)、逐孔施工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预制拼装法;另一种方式是现浇法。

(三)顶推法施工

按顶推装置和顶推工作可分为单点顶推和多点顶推法。

(四)转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