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当前的问题和完善对策【论文8000字】》_第1页
《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当前的问题和完善对策【论文8000字】》_第2页
《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当前的问题和完善对策【论文8000字】》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当前的问题和完善对策目录TOC\o"1-2"\h\u27523浅谈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1172351、刑事和解的含义及特征 256972.刑事和解的目的 2116612.1缓解对立矛盾、促进沟通交流 266152.2.保障自愿性、规范监督 2223003.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337903.1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 3305643.2刑事和解适用的条件 4133294.采取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 4272434.1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4212934.2刑事和解能够使犯罪人正视犯罪 4170614.3降低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 5203474.4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5199515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缺陷 6326715.1.社会观念认同度不足 6203755.2.和解过程可能会诱发司法腐败 6112715.3刑事和解的办案效率有待提高 7326085.4.刑事和解的监督机制有待加强 787766完善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对策 876506.1加强刑事和解的违约救济机制 832196.2丰富刑事和解的赔偿方式 8124726.3完善刑事和解的适用阶段 9300976.4完善刑事和解的社会监管机制。 919803结论 925707参考文献 1020383致谢 12摘要:刑事和解是指刑事案件发生后,经由司法机关帮助使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沟通来解决纠纷。刑事和解制度一方面能节约司法资源,另一方面又能做到“案结事了”,因此它在刑事诉讼中的存在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刑事和解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诉讼的不足,在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也存在系列的问题和缺陷,因此还需要从加强刑事和解的违约救济,丰富刑事和解的赔偿方式,完善刑事和解的适用阶段和社会监管机制等方面去不断优化和完善,以保证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能更好发挥有效机制,维护社会和谐。关键词:刑事调解机制;刑事和解制度;问题;完善1、刑事和解的含义及特征刑事和解,是指在符合法定条件的公诉案件中,加害人真诚悔罪,通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的谅解,被害人与加害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经国家专门机关审查确认后对加害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刑罚或从轻处罚的一种制度。刑事和解的特征:一是双方自愿性。加害人认罪悔罪态度真诚,自愿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寻求受害人谅解。被害人对赔偿数额满意,自愿与加害人和解;二是适用范围有限性。刑事和解适用于情节轻微、危害性小且有具体被害人的刑事案件;三是协议合法性。和解协议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2.刑事和解的目的2.1缓解对立矛盾、促进沟通交流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与加害人处于对立立场,在加害人对受害人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的前提下,仅依靠双方出于自愿而达成和解的几率很小。引入刑事调解机制,有利于缓解双方矛盾,促进冲突的解决。一方面调解人是与案件无关的第三人,与双方没有利害关系,往往出于力求公正公平解决案件纠纷的态度加入二者之间。第三方的加入缓和了双方对立的态度,第三方调解人员可以分别单独与受害人和加害人沟通,再将双方意见汇总,进而推动双方自愿化解纠纷。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双方自愿化解纠纷是和解的必要前提。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没有经过审判前,处于在押状态的比例较高,这会引起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沟通渠道更不顺畅。引入刑事调解机制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一问题。2.2.保障自愿性、规范监督国家刑罚权的威严是不容挑战的。即使刑事和解注重被害人与加害人两方自主达成和解,但刑事和解程序依然属于刑事诉讼法范畴内。被害人与加害人双方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和解,来保障国家刑罚权的权威性。我国的法律审查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事前审查、事中审查和事后审查。刑事和解的审查方式是最后一种——事后审查,这种审查方式是对最后结果的审查,是一种静态审查。在刑事诉讼和解程序中引入调解机制,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就可以在结果出来前,提前参与到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双方的和解程序、内容、结果进行观察了解。一旦存在任何一方强迫对方达成和解的行为,第三方调解人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并报告司法机关,实现对刑事诉讼程序的动态监督。与此同时,公众参与性是调解机制的显著特征,各行各业的具有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加入调解是调解机制的自身特色,也是其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在我国的法律解释以及实务中,都肯定社会公众对于刑事和解调解程序有着极大的作用。在社会公众的参与下,我国的刑事和解调解程序变得更加透明与公正,社会监督的优势就被体现出来。3.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3.1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刑事和解的协商内容主要是民事事项。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事项进行和解,并且可以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是否要求或者同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理进行协商,但对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定罪量刑等依法属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职权范围的事宜不得协商。这是基于国家刑罚权的要求。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根据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四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主持制作的和解协议书,当事人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经审查,和解自愿、合法的,予以确认,无需重新制作和解协议书;和解不具有自愿性、合法性的,应当认定无效。和解协议被认定无效后,双方当事人重新达成和解的,人民法院应当主持制作新的和解协议书。对于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不得撤销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从而终结刑事诉讼进程。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符合非监禁刑适用条件的,应当适用非监禁刑;判处法定最低刑仍然过重的,可以减轻处罚;综合全案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刑事处罚。3.2刑事和解适用的条件刑事和解的启动需要满足下列条件:第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加害人真诚悔罪,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被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自愿和解。第二,必须适用于特定的案件类型。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第一类指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三百二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不属于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雇凶伤害他人的、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涉及寻衅滋事的、涉及聚众斗殴的、多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以及其他不宜和解的”情形。第二类指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渎职犯罪因不具有具体的被害人,损害的是国家形象和人民的利益,不适用刑事和解。另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得和解。4.采取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4.1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法官不应仅仅刻板地适用法律,法官可以并应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智慧,通过审判以及司法主导的各种替代纠纷解决办法,有效解决纠纷,努力做到案结事了。由于刑事案件发生后,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往往充斥着仇恨和报复心理,极易再次引发对抗冲突。而司法权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对加害人的说服教育,令其真诚悔过并通过经济赔偿的方式,实现对被害人利益的直接补偿,能起到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作用。从单纯地以刑罚的方式回应被害人某种程度上的报复心理,转化为民事责任的承担,对于经济上并不富裕的犯罪人来讲,也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剥夺感,具有“准刑罚”的作用。这样既不会加重加害人的暴戾心理,也能更有效地安抚被害人物质上和精神上受到的创伤,从而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4.2刑事和解能够使犯罪人正视犯罪刑事和解以双方自愿为前提,以说理教育为手段,直接作用于犯罪人的内心,使其良心发现,知错能改,这种内心的悔悟力量远比外部的强制力更强大、更持久,并深深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刑事和解制度是随着构建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的理念而产生的。充分考虑每一个案件所具有的个体特征,补偿受害人的精神、物质损失,促使犯罪人早日回归社会,避免因私力救济的不足陷入早期同态复仇的恶性循环,更好地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刑事和解理念与刑罚个别化乃至去刑罚化理念有着密切的理论渊源。与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当原则所追求的普遍正义不同,它更加关注具体案件当事人的意愿,尊重纠纷双方的合意,在实质上追求的是一种具体的个案正义。从解决纷争、恢复和谐关系的目的来看,它是以一种灵活务实的方式追求每一个具体个案的圆满解决,在实现刑法目的的基础上也更加考虑社会效果。4.3降低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首先,通过建立证人作证豁免制度,通过给予罪行轻微者一定程度的司法豁免,获得其实质性配合和帮助,从而突破侦查腐败犯罪案件过程中取证的困境,直接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诉讼效率。由此节约出来的司法资源,可以用来追诉案件中有着更为严重罪行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他更严重的犯罪案件。这对于加强我国的廉洁制度建设,提高治理打击腐败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当前司法机关面对堆积如山的刑事案件,既需要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又需要尽可能地缩短处理案件的时间,提高诉讼效率。“迟来的正义非正义”正是追求效率价值的体现。但这二者往往又是矛盾冲突的。因此通过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来实现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打击犯罪的成效。4.4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刑事和解既重视被害者利益,又促进犯罪者复归社会,并致力于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体现了恢复性司法理念。首先是恢复被害人遭受的物质和精神伤害,其次是恢复犯罪人的守法生活,预防其重新犯罪,再次是恢复被破坏的社区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刑事和解,加害人自愿主动地对被害人进行赔偿、道歉,同时通过社区服务等方式对其他社会居民进行补偿,有助于消除被害人、社区居民对加害人的恐惧感,淡化被害人、社区居民和加害人之间的隔阂,恢复平和的社区关系。恢复性司法以经济赔偿作为手段,在恢复性司法程序中被害人获得赔偿的可能性增加,赔偿的数额较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数额也较多。加害人也希望通过赔偿获得被害人的原谅,这又反过来促使双方积极参加恢复性司法程序,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总之,愈合社会关系、信任关系,是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5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缺陷5.1.社会观念认同度不足在我国刑事案件中,由于被害人与加害人处于矛盾的对立面,双方之间充满偏见,往往缺乏和解的意愿。一方面,被害人出于受到加害者迫害的原因,追求让加害者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不愿意和解;另一方面,加害者在证据确凿、足以被定罪前,出于侥幸心理,不会主动向公安、司法机关交代罪证,更不会主动向被害者寻求谅解,致力于双方以和解的程序结案。此外,基于加害者心理,若是积极向被害人先行寻求和解的机会,会将自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而不利于后期的交流交锋。因而,完全依靠双方自愿达成和解的概率很小,在没有第三方介入促进沟通的情形下,力求被害人与加害人自愿达成和解的实操性不强。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刑事案件通过和解结案的比例较小。一方面有被害人与加害人双方情绪激动、不愿赔偿的心理;另一方面也与多数当事人对刑事和解制度没有深刻正确的认知有关。在刑事案件发生后,通过和解结案,要求双方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案件范围内自愿和解。而实践中,许多当事人不清楚案件是否在能够进行刑事和解的范围内。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没有第三人告知案件当事人和解的程序和实体规范,刑事和解制度设立的最初的意图——化解双方矛盾、缓和社会纠纷,得不到有效实现。5.2.和解过程可能会诱发司法腐败运用刑事和一定要适度适当解,必须杜花钱赎罪和司法腐败等行为发生。由于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花钱赎罪的腐朽思想,而刑事和解相关的法律对很多细节都没有做出很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这更容易让司法部门的有些工作人员为了以权谋私,而钻法律的漏洞,带来的系列司法腐败负面新闻,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也严重玷污了国家的司法形象和法律的公平公正性。在刑事和解案件中,要避免公权力的介入,但在实际情况中,警察和其他执法人员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案件处理中,司法人员往往只考虑是否满足刑事和解的硬性条件,而对当事人的和解意愿没有充分考虑在内,就建议采取和解措施。因为双方和解,司法机关便对案件事实的调查不再采取积极态度,这无疑也助长了犯罪者的威风,放纵了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甚至还出现一些司法人员为尽快处理案件或是主动接受加害人的财务,强迫受害人接受和解的恶劣行为。因此这样的协商和解行为大多掺杂了司法人员的主动意志,也无法达到公平公正的刑事和解目的。这也让司法和公安机关在是否执行立案、逮捕、起诉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裁量权利,增加了司法何公安机关处理案件时的随意性和纵容态度,因而从一方面也造成了损害司法公正和滋生司法腐败的恶劣行为发生。5.3刑事和解的办案效率有待提高由于刑事和解制度存在适用规范性不够统一的弊病,因此会带来实际的和解效率的地低下。比如,在具体的和解制度适用过程中,对于刑事和解在何时进行,各方专家、各地法院各持己见,意见大不相同。有些认为,和解制度只能适用于审查起诉阶段;也有些人认为,刑事和解制度能够适用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对于如何处理刑事和解的结果,目前还没有完全一致的做法。举例来说,湖南某检察机关对刑事和解案件的结案办法有如下几种,一是不批捕,二是不起诉,三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后提出减轻或从轻的建议;而无锡某检察机关结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处刑轻缓化,二为非刑罚化。多方面适用规范性的不统一,造成了案件结案方式不一致,让法律应有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办案效率。5.4.刑事和解的监督机制有待加强我国刑事诉讼和解程序并不完善,其中应备的监督机制没有有效建立。实践中常常会有刑事和解制度被滥用,国家司法机关的公正性被挑战的情形。拥有拍板能力的机关没有对滥用情形做出制止,刑事和解程序的合法性就难以得到保证,以致于滥用权力,以公谋私的情况频出。在实践中,出于为增加案件完结的效率,或出于谋求某些方面的便利条件,在刑事和解程序中主办案子的司法人员,会采用诱导性手段来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而被害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缺乏保障自己合法权利的意识,往往会选择与加害人达成和解。任何一个优秀的制度若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制约,其制度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也难逃这个定律。6完善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对策6.1加强刑事和解的违约救济机制建立受害人权利有效救助机制就是为了帮助那些在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由于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过少或者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导致的受害人一方生活困难、医疗费数额过多等一系列问题而对其提供的生活救助。与外国完善的救助机制相比我国的救助机制还停留在探索阶段。金钱一直是达成和解的必要条件,也对各种刑事程序与刑期的影响过大。这样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导致贫富差距影响量刑公正,如果要降低这种现象就必须建立受害人权利的救助机制[],在充分保障刑事案件受害人及其家属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对刑事案件被告人进行严厉打击,降低民事赔偿情节对缓刑适用率的影响力。应当关注到现在民事赔偿对达成刑事和解的影响过大,行政机关就要及时对违约救助机制进行完善,以保障被害人自身的合法权益,降低民事赔偿的影响,让双方当事人能够基于真正的意思表示达成和解,也让法官能够依据其他的案件事实进行刑罚的裁量。现在“恢复性司法学说”已经成为了主流,全世界都关注到了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必要性,我们也应当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风格的交通肇事被害人救助机制。6.2丰富刑事和解的赔偿方式民事赔偿情节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并没有具体的体现,但如今法律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在法律面前每一个人都享有着同等的待遇,但法律也承认合理的差别[]。但是如果规定的不够具体的话,则会导致民事赔偿对于达成刑事和解以及量刑规定适用的混乱,也就会出现在情节相同的情况下量刑幅度差异过大的问题。而且量刑作为一种精细化的法律行为,其最终的量刑结果就是要充分保障被告人的人权,只有这样的量刑结果是更为合理的,所以要不断丰富刑事和解的赔偿方式,只有制定足够细致和完善的赔偿规定,才能够才能发挥其调节量刑结果的功能。在外国许多国家都对民事赔偿情节法定化予以了规定,量刑规范化的关键在于“建立更具操作性而且合理的量刑情节适用规则[],如《德国刑法典》规定:“如果被害人支付了合理赔偿数额那么法院在判处刑罚的事后会适当减轻处罚”,《意大利刑法典》规定:“被告人对被害人进行了刑事赔偿并达到一定的理想状态那么是对其减轻、从轻处罚以及对外假释的必备条件”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向好,民事赔偿已经作为必备的一项量刑情节广泛存在于刑事和解的各个阶段,作为法定情节予以规定是大势所趋。6.3完善刑事和解的适用阶段此外,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和完善刑事和解的适用阶段,从而做到不枉不纵,达到刑法惩罚罪犯与教育的最初目的。但以“风险刑法”理论为根据,适当加重目前重度刑事案件的刑罚力度,增强国民对法律的信仰。。第一,要规范刑事和解的适用阶段,不应该过分关注民事赔偿这一要素,而应该对犯罪情节及刑事案件后犯罪人的各种行为,如刑事案件的严重与否、危害结果、认罪认罚的态度与是否逃避抓捕等各个情节予以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发生了刑事案件时,能够让,刑事案件犯罪者积极救助被害人,最大程度上避免损失,也可以让潜在的犯罪者者打消“现代赎罪银”的固有观念。最后在考虑是否对被告人适用刑事和解时,要综合全案的量刑结果对其适用刑罚并重点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方面以及犯罪后的可以减轻赔偿的情节。因为这些行为体现出了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较低,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潜在的保护了未来可能的刑事案件的受害者。6.4完善刑事和解的社会监管机制。刑事和解制度不仅会对被害人与加害人的民事责任进行认定,对于双方的刑事责任的确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维护刑事和解制度的合法性、自愿性原则,因此,相应的社会监督机制必须得到有效建立。对于调解主体的监督可以来自于司法机关的监督,也可以来自社会公众的监督,同时调解主体内部也应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于调解主体的违法行为,在查证属实后必须追究相应的责任,暂停或者取消其作为调解主体的资格,更为严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结论近年来,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都在着手研究和讨论刑事和解制度,刑事和解制度已成为我国刑法理论界的一项研究热点。同时,刑事和解制度化的地方性实践也大量存在,由于没有统一的立法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