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大二附院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安医大二附院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安医大二附院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安医大二附院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安医大二附院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國建築第四工程局第六建築工程公司CHINACONSTRUCTION4THDIVISIONN06.CO.PAGEPAGE138安医大二附院医疗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1编制说明………………………11.2编制依据…………………11.3建筑设计概况…………………31.4结构设计概况…………………3第二章施工部署…………………42.1工程施工目标…………………42.2施工指导思想………………42.3管理组织机构…………………42.4施工准备………………………6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93.1总平面布置原则……………93.2现场设施……………………93.3现场平面的管理………………93.4现场用电布置…………………103.5现场用水布置…………………13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134.1施工工艺流程…………………144.2施工测量………………………144.3基础工程……………………184.4主体结构………………………324.5脚手架工程…………………504.6建筑屋面………………544.7建筑装饰装修………584.8建筑给水、排水………………754.9建筑电气及智能建筑……………………904.10通风工程…………………974.11防渗漏工程………………1044.12季节性施工………………105第五章资源配置…………………1135.1劳动力配置…………………1135.2材料需用计划…………………1155.3主要测试仪器配置……………1155.4机械设备配置…………………116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1176.1施工进度计划…………………1176.2工期保证措施…………………118第七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207.1项目文化………………………1207.2项目形象设计…………………1227.3施工现场卫生管理……………1257.4消防保卫措施…………………1267.5环保及防止扰民措施…………128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1338.1质量目标………………………1338.2质量保证体系…………………1338.3质量管理措施…………………1418.4工程的质量检验………………1448.5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568.6产品保护措施…………………1588.7工程服务及回访………………160第九章安全保证措施……………1639.1安全生产总目标……………1639.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639.3安全技术管理…………………1699.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729.5安全奖罚制度…………………173第一章工程概况1.1编制说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综合楼工程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芙蓉西路,由安徽医科大学投资,合肥市勘察院勘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其中我司承建的B区由南、北座及附楼组成,总建筑面积100500.00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11085.00m2。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对工程整体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主要工程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劳动力和材料供应计划、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和布置等诸多因素,尽可能作充分考虑,突出实用性、科学性,在施工时将编制详细的施工专项方案。1.2.编制依据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⑵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其指定的图集、招标答疑。⑶工程所涉及主要的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规程、法规。主要规范、标准、法规一览表类别名称编号或文号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4-200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2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9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9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法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强制性条文1.3建筑设计概况建筑设计概况一览表层数地下1层层高首层5.5m地上附楼5层主楼19层(局部4层)标准层3.9m装饰外墙二次装饰楼地面水泥砂浆(面层二次装饰)墙面水泥砂浆粗抹灰(面层二次装饰)防水地下室高分子防水涂料、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SBS卷材防水屋面1.4结构设计概况结构概况一览表基础桩基持力层③层土入持力层深度1000mm已完成基础独立柱基础、条形基础主体结构形式框剪结构填充墙240粘土空心砖,M5混合砂浆合理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二级抗震烈度7度,抗震等级一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地下室C55,S8柱、墙地下室-一层C55二层-五层C50六层-十三层C45十四层以上C40板、梁、楼梯地下室-六层C40七层-十四层C35十四层以上C30构造柱、圈梁C20第二章施工部署2.1工程施工目标2.1.1质量目标:确保“黄山杯”。2.2.2安全目标:确保达到“合肥市安全文明标准工地”。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和机械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2‰以内,实现“五无”(无死亡、无重伤、无坍塌、无中毒、无火灾)目标。2.2.3工期目标:本工程确保在承诺工期(520)内完成。2.2施工指导思想2.2.1在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公司的企业宗旨为: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建设祖国,福利员工;核心理念为:追求阳光下的利润最大化;企业精神为:铸造精品,超越自我;经营理念为:竞争无情,商机无限,市场唯大,经营为先;质量观为: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中国建筑,服务跨越五洲;环境观为:建筑与绿色共生,发展与生态协调;安全观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生命的保障。

2.2.2组建由有一定施工经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经济、材料等各类管理干部组成的项目经理部,在整个工程中实行项目法施工,作到统一计划协调,统一现场管理,统一组织指挥,统一物资供应,统一资金收付,统一对外联络等六个统一。2.2.3发挥公司知识密集的优势,动员科技干部和广大职工,解放思想,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施工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更好实用的新成果。2.3管理组织机构2.3.1施工管理机构系统图项目副经理:靳茂林生产副经理:杨辉侯项目经理:刘根仁保卫组:宋红明动力组:周传友质安组:戴湘华技术组:宋红波材料组:王裕康综合办:钟开方技术总工:陈岳龙项目副经理:靳茂林生产副经理:杨辉侯项目经理:刘根仁保卫组:宋红明动力组:周传友质安组:戴湘华技术组:宋红波材料组:王裕康综合办:钟开方技术总工:陈岳龙预算组:刘照平预算组:刘照平计划组:杜水泉2.3.2项目领导层由一名项目经理、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组成,其中:⑴项目经理:为现场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工程各项管理工作。⑵项目副经理:分别负责土建与安装工程的生产调度、机械设备管理、材料供应与劳动力调动等。

⑶项目总工程师:技术攻关、内业资料、预结算、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等。2.3.3项目管理层由各专业工长和内业管理人员组成,成立以下各专业管理部门:⑴工程施工部:负责全部施工管理,主要由各专业工长组成。⑵质量安全部:负责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⑶技术管理部: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⑷物资部:负责组织材料进场、周转材料与料具的租赁管理以及机械设备对内租赁、现场电器设计布置、机具的操作与维修保养等。⑸成本计划部:负责工程档案资料、预算、任务结算等管理。⑹综合办公室:负责职工住食宿、现场卫生、保卫、业余娱乐等。2.3.4项目作业层⑴基础施工队:主要负责土方挖运,基坑防护等。⑵结构施工队:负责结构的施工,分钢筋班、木工班与砼班等。⑶装饰施工队:负责装饰工程施工,分瓦工班、油漆班等。⑷安装施工队:负责安装工程施工,分电工班、管工班等。⑸普工班:为现场零散用工。⑹防水专业班:主要负责工程的防水施工。⑺二线技术班组:包括塔吊班、电工班、机修班、焊接班等。⑻后勤服务班:主要为炊事班与警卫班等。2.4施工准备2.4.1施工准备过程表过程名称责任者过程输入(工作依据)工作内容过程输出产品/活动可能需要的记录组建项目部分支机构项目策划岗位设置人员调配责任落实人员到位明确责任项目管理方案合同、项目策划分支机构合同项目策划介绍业主要求、说明合同、项目策划的要求项目获得合同、项目策划等有关要求交底记录办理施工许可分支机构法规要求办理施工许可有关手续取得相关的审批手续施工许可证;食堂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技术准备项目技术负责人地勘报告图纸、规范合同项目策划体系文件组织图纸会审项目获得有关产品特征的信息图纸会审记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等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环境管理方案》等技术文件过程识别技术负责人图纸、企业工艺标准、体系文件等确定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关键工序、特殊工程一览表物资计划项目经理图纸、施工组织方案等物资需用计划及各项资源进场计划物资需用计划及各项资源进场计划分包方进场分支机构或项目经理进度计划分包合同组织分包方进场分包方进场分包方进场验证记录、安全生和消防保卫协议分包方进场验证(人员资格)合格分包方就位物资进场采购部门物资采购计划采购合同物资标准规范安排物资进场物资进场物资进场验证记录进货验证合格物资待用/不符合物资退场或降级使用安排物资存储、发放物资入库、出库物资出入库记录施工设备进场设备管理人员项目策划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设备规定等安排施工机械进场设备进场设备进场验收记录、检测报告设备安装经认可的设备待用设备验收、检测设备维修保养适宜的设备能力现场总平面布置项目经理图纸“红线桩”总平面布置图工程定位测量建筑物定位线、现场标准水准点、坐标点、测量控制网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四通一平”水、电、道路布设、平整场地等水、电设施验收记录建造施工临时设施办公区、生活区等验收记录开工手续项目经理合同施工许可证办理开工手续开工报告2.4.2施工技术准备⑴作好调查工作①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情况调查。②地上、地下情况的调查。③各种物资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⑵作好与设计的结合、配合工作①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规划局等做好轴线、标高的引测。②根据设计方案,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进行事先调研工作。③组织学习、内审施工图:全面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的全部内容,领会设计意图,准备进行施工图会审。④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组织进行全面的交底,各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操作工人认真学习,并要求落实。⑤编制施工图预算、材料需用计划;并作好劳动力、材料及机械台班需用量分析。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总体施工部署指导下,进行必要的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好、快、省、安全地完成。2.4.3施工现场准备⑴根据给定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建筑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设置场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⑵做好“四通一平”工作:确保水通、电通、路通、通讯通和场地平。⑶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工作。⑷根据材料需要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堆放。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3.1总平面布置原则3.1.1施工现场道路的布置须满足材料运输的要求。3.1.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能够配合施工进度的要求。3.1.3临时设施尽量一步到位,避免出现挪位现象。3.1.4材料的堆场以方便施工和运输为原则。3.1.5满足方便生产、有利于生活、安全防火、环保和劳保要求。3.2现场设施(详见总平面布置图)3.2.1根据该工程的具体位置,及现场情况,绘制总平面布置图。3.2.2现场办公室、生活区按文明施工的要求,与施工现场隔开。3.2.3现场办公室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办公室,现场会议室,活动室等。3.2.4设配电房、钢筋加工车间、木工加工车间、现场材料库等。3.2.5进入装饰及安装阶段,现场车间撤销,设装饰、安装材料堆场。3.3现场平面的管理3.3.1为了搞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为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以下措施加强现场平面管理:⑴施工平面由项目副经理负责,日常工作由各工长分片区包干管理,未经同意不得任意占用场地或改变场地用途。⑵现场道路做好砼路面,排水明沟用砖砌并保护畅通。⑶现场出入口应挂出入制度、工程简介、安全管理制度,保卫人员要维持好工作秩序和纪律。⑷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电缆、架空电线有醒目标志,并加以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坏、移动。⑸每周五下午的生产例会上按《文明施工管理实施细则》表总结评比,奖优罚劣。⑹凡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需出示有关部门所签放行条,警卫进行登记方可,所有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堆放或改动。⑺现场在两处出入口设门卫,所有人员凭出入证出入,甲方等有关单位发给特别通行证,无关人员禁止入内,保卫全天值班,特别加强夜间巡逻,防止偷盗现场材料,维持良好工作秩序和劳动纪律,禁止打架斗殴等行为发生。⑻施工垃圾处理,现场施工垃圾采用层层处理,集中堆放,专人管理,统一搬运的方法。楼层垃圾用施工升降机空闲时间吊运并由专门班组搬动至堆放地点,并及时运出场外。3.4现场用电布置3.4.1配电⑴施工现场配电间内设总配电柜一台(P0)。低压倒引入配电柜的导线采用BV铜芯塑料线截面为70mm2,三相四线引入,配电间四周打接地极(镀锌钢管φ40,长2.5米)三根,接地极用25×4镀锌扁钢搭接焊通再与配电柜基础连接,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Ω。⑵第一回路(N1)为生活区照明用电。此回路导线BV型铜芯塑料线为BV-3×10+2×6,穿PVC管理地引入二级配电箱P1,从P1箱再分别向办公室、宿舍及室外灯箱等供电。⑶第二回路(N2)为钢筋对焊机供电。供电导线BV截面为25mm2,采用三相五线用BV-3×25+2×16导线穿PVC管(φ50)埋地引至配电箱P2。⑷第三回路为木工及钢筋其他加工设备供电。导线截面采用用BV-3×25+2×16穿PVC管(φ40)埋地引入配电箱P3。⑸第四回路为施工现场及设备供电。此回路导线截面为35mm2铜芯线,利用BV-3×25+2×16穿PVC管(φ70)埋地引入配电箱P4。再分别从P4用五芯电缆为塔吊等设备及施工现场的三级配电箱供电。3.4.2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电缆敷设①本工程室外电缆采用埋地敷设,埋地深度不得小于0.6m,电缆敷设必须符合要求。②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等易受损伤的场所应加以钢管保护。(2)电器选择原则①所用电器必须是国家鉴定质量可靠的定型合格产品,电器必须完好无损,绝缘良好,严禁使用破损电器。②配电箱内的电器应与配电线路一一对应,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并做到电器额定值与用电额定容量相适应。③总配电柜和开关箱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的漏电动作时间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段保护功能。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秒。④专用保护零线必须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紧密,与工作零线分开。(3)接地装置施工现场除利用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作为总配电柜重复接地,还应在现场保护零线中端和末端各作一组重复接地,不应少于三处,并满足接地电阻R<10Ω的要求。(4)用电设施的运行及维护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经医生检查无妨碍从事电气工作的病症。②经过必要的电气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掌握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5)变压所(配电所)值班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①熟悉本变压所(配电所)的系统、运行方式及电气设备性能。②持证上岗,掌握运行操作技术。③能认真执行本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④变电所(配电所)值班负责人或单独值班人,应由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⑤变电所(配电所)值班人员单独值班时,不得从事检修工作。⑥(配电所)内必须配备足够的绝缘手套、绝缘、绝缘垫、绝缘台等安全工具及防护设施。⑦设施的运行及维护。必须配备足够的常用叫气绝缘工具,并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电气性能试验。电气绝缘工具严禁挪做它用。⑧各种电气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每次巡视检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应记入运行日志内。(6)高压配电装置、低压电器和变压器,有人值班时,每班应巡视检查一次,无人值班时,至少应每周巡视一次。①应每班巡视检查1次。②巡视和检查,每季不应少于1次。③车间或工地设置1KW以下的分配电和配电箱,每季度应进行1次的停电检查和清扫。④500V以下的铁壳开关及其他不能直接看到刀闸的开关,应每月检查一次。室外施工现场供用电实施除经常维护外,遇大风、暴雨、冰雹雪、霜、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巡视和检查:巡视和检查时,必须穿绝缘靴且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⑤投入运行或大修后投入运行的电器设备。在72小时内应加强巡视,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按正常周期进行巡视。⑥供用电设施的清扫和检修,每年不宜少于2次,其时间应安排在雨季和冬季到来之前。(7)设备或线路的停电检修,应遵守下列规定:①一次设备完全停电,并切断变压器和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开关或熔断器。②线路切断电源并经验电确无电压后,方可装设接地线进行工作。③工作地点均应变悬挂相应的标示牌。④在靠近带电部分工作时,应设监护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设备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变符合有关规定:(8)电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需要用电时,必须提前提出申请,经用电管理部门批准,通知维护班组进行接引。②引电源工作,必须由维护电工进行,并应设专人进行监护。③施工用电用毕后,应由施工现场用电负责人通知维护班组,进行拆除。④严禁非电式拆装电气设备,严禁乱拉乱接电源。⑤配电室和现场的开关箱和开关柜应加锁。⑥电气设备明显部位应设“严禁靠近,以防触电”的标志。⑦接地装置应变定期检查。⑧施工现场大型用电设备、大型机具等,应变有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3.4.3防止触电措施⑴要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范和操作规程。在检修电气设备前应先切断电源,并用试电笔确认无电后才能进行工作,不得带电作业。⑵各种运行的电气设备(包括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及所有配电系统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紧密联接。⑶要经常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温升过高或绝缘下降,应及时查明原因。⑷临时线路及设备的绝缘必须良好。⑸临时变压器应挂警告牌。⑹在潮湿环境中施工,应采用36伏及以下电压的照明。⑺电动机械、电气照明设备拆除,不应留有可能带电的电线,如果电线必须保留,应将电源切断,并将裸露电线端部包上绝缘胶布。⑻操作高压电源时,应使用安全用具。⑼停电工作时,必须在切断电源的开关上挂出“有人工作,不准合闸”的警告牌子,并将不带电部份接地。3.4.4电气防火注意事项⑴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灭火器,并放在合适位置。⑵配电房要整洁,禁止堆放杂物、工具等易燃、易爆物品。⑶各种配电箱应设置在道路通畅便于操作的地方,周围禁止堆放任何杂物、易燃易爆物品。⑷导线接头要紧密牢固,作好绝缘防护,避免短路而产生电弧。⑸生活照明灯具避开易燃物,灯具插座不得安挂在床头、蚊帐边。⑹宿舍内不得使用电炉、电水壶、电炒锅等家用电器。3.5现场用水布置3.5.1由业主提供的水源接二路Φ50镀锌钢管环绕工地,隔25M设置一自水龙头或分接支口。(供水设置详见施工用水用电组织设计)3.5.2在施工现场内沿施工道路开设200×300的明沟,在出水口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流入院区管网。3.5.3按施工现场排水图施工下水管道和排水沟,其断面构造及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排水沟与市政排污水管道接驳前应设三级沉淀池。现场的主排水沟沿施工道路布置,排水沟净宽为200,排水坡度为1‰-2‰,其他临时设施前的排水沟与主排水沟相连,穿道路处须予埋暗管。搅拌站处的泥水须经过沉淀后方可排入排水沟。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4.1施工工艺流程在本工程的整体施工流程时,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平面分区,立面分层”的原则,抓紧施工结构工程,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地下及地上结构的施工,为后面的安装工程、装修工程、屋面工程以及其他业主指定分包的工作内容提供作业面。4.1.1总体安排施工准备→基坑施工→基础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室内外装饰→室外总体⑴±0.00以下结构测量、验线土方开挖→(基坑支护→细部放线→挖地梁、凿桩头→)做垫层→(砖模、抹灰→砼底板、承台施工→)基础结构施工基础结构验收土方回填⑵±0.00以上结构定位放线→细部放线、复核→绑扎柱钢筋、预留、预埋、隐蔽工程→搭满堂架、支梁模板→梁板钢筋绑扎、预留、预埋、隐蔽验收→清理→墙、柱梁板砼浇筑→修整、养护4.2施工测量4.2.1工程施工测量特点⑴施工测量的主要问题是控制竖向偏差,也就是各层轴线如何精确地向上引测的问题。按照规定,竖向误差在各层内允许偏差不大于5mm,全楼的积累允许偏差限值不大于20mm,由此保证轴线竖向传递的精确度和采取相应的测量方法,成为整个施工测量的关键所在。⑵根据工程特点,对工程轴线的传递采用内部控制为主,外部为辅,多向复合检核控制,充分利用现有的测量设备和工程本身的有利条件。⑶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作量极大,为保证工程的进行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按照规范要求。设立合理的测设点,满足精度及复核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使主要的控制点能稳固地保存到工程竣工。⑷由于工期紧,采用立体交叉作业流水施工,施工分项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衔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设手段。4.2.2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在总的测量控制网建立完毕后,根据现场情况关键控制点或控制点的引桩用混凝土加以保护,并标明醒目的警告标志以防破坏。为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以上测量成果在测设完成以后,应组织测量人员会同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及时进行复核。测量控制点的做法详见附图4-2,混凝土护桩的桩顶为300×300㎜,桩底为700×700㎜。测量控制桩位做法4.2.3施工过程测量(1)内容①基础施工测量包括基槽开挖的抄平放线、基础放线、±0.000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在这些工作中,±0.000标高线的测定对确保槽底标高正确无误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适当考虑沉降测量。②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③在土方开挖阶段的和定位按工程定位放线图进行控制,当地下室垫层浇筑完毕后,利用外控网测定地下室墙柱等位置轴线。(2)基础轴线定位①首先利用轴线定位外控网,采用经纬仪定出同一纵、横轴方向的构成两条相互垂直线的三个点位。②将仪器移至基坑内,相互校核正确后,利用相邻的控制点位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利用该点或线进行其它部位的轴线、墙、柱等构件的定位,弹出边框控制线。③在钢筋或模板施工时,可利用控制点及经纬仪,检查模板与插筋的位置的正确性。(3)基础标高的引测①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②采用水准仪将永久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但是施工时检验或校核的标高控制点只能以一处为标准。4.2.4上部结构施工阶段的测量定位(1)上部结构垂直度的控制①使用激光铅垂仪进行轴线竖向引测,首先选定控制点,将控制点选在1层及第8层、第15层。经测角、量边核准后,得引测控制点,组成控制网。将建立的控制网作为施工全过程中竖向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在以上各层楼面浇筑砼时,在对应于控制点的位置处均预留150×150mm垂线投递孔,并在留孔处四周砌200mm高阻水圈,以阻挡投点时施工用水流洒在仪器上。为减少激光束衍射而产生的误差,利用最有效可靠的测程(30~40m),分段进行投点。②投测时,将仪器置于控制点,调平,让激光束垂直投测到新测楼面留孔处放置的有机玻璃平板(300×300)接受靶上,记下激光束的光斑圆心位置,则可进行所测楼面的放线工作。(2)上部结构标高引测①±0.00以上的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部向上竖直测量,在建筑物四周共设二处,以便于相互校核。施测要点:②起始标高线用水准仪根据水准点引测,必须保证精度。③由±0.00水平线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④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并采用铝合金直尺以硬铅笔划水平线,以确保精度。⑤当高度超过一尺长时,应精确地定出第二基点,由第二基点向上量测。⑥标高引测后,在楼层结构墙柱部位做出相应标记,而后以此为基准点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楼层结构施工标高控制。4.2.5测量定位放线的主要要求(1)本工程测量定位放线的形式,因受建筑物布置形状、施工条件、外界影响等因素的制约,宜选择以内控法为主测量定位放线方式,而外控只是用于地下室工程及基础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及辅助测量定位放线。(2)采用较为先进的测量仪器是保证本工程测量定位放线精度的关键。而采用一般测量工具如长尺、锤铊等,只能用作局部测量定位,同时须接受主控网的检验复核。(3)测量定位放线的人员应专一,并且具有较高的测量定位放线水平及专业技术知识。(4)增加投点次数,加强各环节的检验,是保证本工程垂直度控制精度的又一关键。(5)以结构实际形心与设计形心坐标之差作为建筑物的垂直度控制的评价标准,以准确及时反映建筑物测量定位放线精度。对各种因素所影响的测量定位放线精度程度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及时调整、修正控制参数。(6)施工人员在投测段变更时要注意对偏差的及进进行检查纠正,以取得更好的测量定位放线结果,测量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对测量结果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方法与措施。4.2.6验线工作为保证工程测量精度、明确责任和防止错误,在每次放线前,主管施工员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测量人员根据交底情况画出书面的测量放线示意图,然后据此进行测量放线(包括控制轴线和标高)。待控制轴线投测完毕和控制标高引测完毕后,测量人员自己首先进行复核,在复核无误后放线记录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和内部监理复核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在所有线均放出后,再请监理及甲方进行验线。⑴验线所用的仪器、工具应另行备量,按计量法进检定。⑵验线人员、仪器、测设方法要尽量以放线时有所区别。⑶验线的主要部位:原始坐标基准点及定位条件。所建立的轴线控制网。原水准点及辅助水准点。4.2.7沉降观测由建设单位委托安徽省建筑工程勘察院进行沉降观测。4.3基础工程4.3.1土方开挖及支护⑴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的施工顺序:工程定位测量→施工放线、验线→土方开挖→人工清底→地基验槽→转入垫层和基础施工。①土方开挖放坡坡面与水平夹角为450,在机械开挖过程中,由项目派专职测量人员严格控制标高,以免超挖;工人积极配合机械,并铲平放坡坡面,以便做护坡。②基坑开挖时,坡顶外围设200×300排水沟,坡边至水沟用水泥砂浆抹面。排除地表水,防止地表雨水流入基坑,冲击坡面。并在沿边设置防护栏杆(材料选用Ф48钢管)。③在挖土过程中,随每层土方开挖在基坑周边设排水沟、集水井(1000mm×1000mm×1000mm),排水沟宽300mm,深300mm,并按3‰的坡度排向集水坑,集水坑内的水要及时抽走,以防止破坏基坑,土方挖至基坑底,排水沟及集水井用砖砌筑。④机械大开挖至地下室底板垫层,(预留300人工清理),然后放出细部的开挖边线,人工挖槽。⑤在土方开挖时,不在已开挖的基坑边进行其它施工活动。注意地表水的合理排放,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或渗入边坡。观测边坡,发现失稳先兆(如产生裂纹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修复边坡。出土应从基础标高引测图已开挖部分向未开挖方向后退,不应沿已开挖边坡顶部出土。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挖土的标高。(见标高引测图)⑵基坑支护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大放坡。⑶基坑降水利用沿基坑四周的明沟及中间修筑的排水沟和集水井作为排水通道,确保雨季正常施工。降水井每隔20米设置;做法用240×240墙砖砌筑φ100内径,集水井深度以超过承台深1000为准。在基坑外沿四周砌筑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降水井派专负责看护抽水,保持坑底干燥。4.3.2地下结构4.3.2.1地下室钢筋施工㈠底板钢筋施工⑴施工顺序:绑扎地梁、承台筋→绑扎底板筋→安放钢筋支架→绑扎底板面筋→放墙、柱线→焊墙、柱定位箍或水平筋→插墙、柱钢筋。⑵钢筋配料:由专人负责,加工时按料单下料,并保证成型后的形状,尺寸准确,钢筋成型后分类挂牌堆放。⑶垫块制作:底板垫块采用与底板砼强度等级相同的防水砼制作的砼块作为钢筋保护层,垫块几何尺寸为100×100×保护层厚度。⑷钢筋制作:钢筋下料制作和绑扎时,严格执行设计图和施工验收规范,不合格的半成品严禁绑扎成型⑸钢筋运输:钢筋的运输用塔吊直接吊入绑扎现场,吊装时应避免将制作好的材料撞弯、变形,应选择合理的吊点。⑹钢筋绑扎:地下室底板筋必须按设计间距在垫层上弹线摆放,保持间距大小,底板筋应在交叉点全部绑扎。底板钢筋绑扎完毕进行柱墙插筋时,为确保上部柱墙位置准确,将柱墙轴线和边线在面筋上弹出,插筋后在柱墙插筋边点焊定位框(定位框用12钢筋制作),并在离底板面高600以上绑扎两道箍筋或水平筋预以固定。⑺钢筋连接:底板钢筋采用搭接焊,焊缝长度5d(10d)+20mm,确保焊缝长度足够。焊接前清除焊件表面铁锈及杂质。并先将钢筋焊接部分预弯,使两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用两点定位焊固定。焊接时,优先考虑双面焊(5d),若操作位置受阻可采用单面焊(10d)。对焊接头要求钢筋端头顺直,端头处于同一轴线上。对焊前将端部15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清除干净,避免因接触不良而烧伤钢筋。⑻钢筋支撑:地下室底板为双层配筋,为防止面筋下挠,在底筋网片绑扎完后,设置钢筋支架,再绑扎面筋,支架用钢筋(底板厚2000mm处用Ф22、底板厚1200mm处用Ф14)制作成钢筋马凳,形式如下图,间距1000×1000摆放。㈡地下室墙柱钢筋施工⑴钢筋连接:墙、柱坚向钢筋对于直径大于或等于16MM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直径小于16的钢筋采用绑扎接头连接,接头应避开受力最大部位,即核芯区上下各600MM范围内不应接头,在接头区段应使接头位置相互错开35d,并按设计要求,在柱结点上下规定范围内进行箍筋加密,柱墙坚筋绑扎完成后,加焊水平定位箍,确保位置正确,预防钢筋发生偏移。⑵墙筋网绑扎: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相邻绑扎点的扎丝要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双层墙筋之间设12“”型铁,作拉筋,间距600呈梅花形布置,以保证两层钢筋的间距的位置。⑶保护层: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控制,规格为50×50×保护层厚度,制作垫块时预埋铁丝作绑扎。摆放间距1000mm。㈢地下室顶板梁板筋施工⑴垫块制作:梁板钢筋保护层垫块用水泥砂浆预制,规格50×50×保护层厚度。梁筋垫块每隔800交叉设置,分别在梁的底部和两侧面,板筋垫块1m2放一个,垫在主筋下角并绑牢。⑵钢筋连接:板筋全部采用绑扎连接;梁筋直径大于或等于16mm采用单或双面搭接焊,小于16mm采用焊接或绑扎连接。⑶钢筋绑扎:梁筋绑扎时,主梁与次梁同时进行。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筋在下,双层配筋梁,直接用直径25mm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以保证两层钢筋间距准确。箍筋弯钩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在不同架力筋上。板筋铺设前,先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和分布筋间距,按间距摆放受力筋,再放分布筋。单向板板筋除外围两面三刀根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中间点可隔点交错绑扎,但双向板钢筋相交点应全部绑扎。板上的负弯矩筋要按要求摆放,并确保位置正确。⑷钢筋支撑:上下层板筋之间安放小马凳,间距1000mm,并与上下层钢筋绑牢,使之连成整体。负弯矩筋处的马凳适当加密,并尽量靠近支座处。⑸看护:砼浇捣时,派专人负责钢筋修理和纠偏工作。4.3.2.2地下室模板工程本工程模板工程中模板全部采用九夹板,规格为1830×920×18,主要用于大面积剪力墙和楼板模板。支撑为50×100木方和钢管支设体系。⑴砖胎膜土方开挖及支护完立即进行人工破桩头,在施工时要注意保证桩表面的平整。同时进行砖胎模施工。砌筑工程垂直运输用溜槽将砖、砂浆运至砌筑地点,砌筑砖胎模用M5水泥砂浆,MU7.5机砖。用1:2.5水泥防水砂浆抹光。待面层干燥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⑵投测轴线基础底板砼浇筑完毕后,即可进行墙、柱放线工作,根据定位桩将轴线引测到基础底板上,然后用墨斗弹出轴线位置,用油漆作好标记。引放墙、柱边线,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⑶墙、柱、梁板模板安装根据墙柱边线,安装模板,墙面可临时安装、加固,柱模可先进配置,到现场只需整面安装校正,墙、柱均采用九夹板,50×100木方和钢管模板支撑体系,全部散装散拆,以适应墙、柱模板一次支模以及截面尺寸的变化。木方坚向设置间距300。⑷墙坂施工缝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板止水带,留设在底板上口500mm处,施工缝使用4厚钢板宽20cm,钢板采用双面满焊,搭接长度20cm。砼浇捣时,应加强接缝处的振捣,使新旧砼结合充分密实。其他部位的施工缝,如柱脚、墙身接头处等,每次施工前必须除去砼浮浆并仔细凿毛,用水冲洗干净,浇砼前还应充分浇水湿润。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板止水带,留设在底板上口500mm处。⑸对拉螺栓外墙壁防水对拉螺栓用φ14@400HYPERLINKmailto:Φ10@500的对拉螺栓拉结。对拉螺栓中部加止水环与对拉螺栓满焊(对拉螺栓安装见下图)。间距2M以下为400×400,2M以上为400×600,第一道螺栓距底板面高度700(内墙500),墙模校正后必须与满堂架拉结牢固。柱模必须在施工前预先配制编号到现场安装,背楞用50×100木枋间距300,对拉螺栓竖向距离400一道。对拉螺栓大样图⑹柱模支设柱模板下部固定采用在柱主筋上加焊Φ16限位短钢筋,其尺寸与柱截面长、宽相等以控制模板内部尺寸,柱模底部间隙用砂浆填嵌密实,防止漏浆。柱模校正后与满堂脚手架进行拉结,然后进行校正达到允许偏差范围内后方可浇筑砼。⑺顶板支模板底模均采用九夹板。九夹板铺设在500×100木方上,木方中-中间距为250。木方支承在调节好标高的满堂钢管脚手架上,脚手架立脚点杆间距为1200双向,扫地杆距地200,第一步距2000,以上每步步距均为1200。剪刀撑每6000设置一道并双向设置。⑻坑井侧模利用固定钢筋支架作模板的搁置点,采用钢管扣件对撑限位的形式。在坑井砼浇筑时强调砼的前后左右部位的整体对称浇筑,以尽量减少其移位。对于直接支设在垫层的钢支撑,必须有完善的止水措施。(9)对于筏板间高低跨间的吊模,采用筏板主筋作为对拉螺栓的固定点,在砼浇筑至高低跨时,先行浇筑低部位的砼,而后进行高跨部位砼浇筑,这样有利于不胀模。(10)考虑到木板模板对于地下室外墙是较好的保温养护材料,因而地下室外墙模板拆除至少应待其砼终凝并养护7天后进行。外墙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进行地下室外墙的防水涂膜的施工工作,以便基坑及时回填。(11)看护:砼浇筑时派专人看模,发现问题及时修整。4.3.2.3地下室砼施工⑴砼供应①供应商选择:泵送砼对原材料质量要求较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在确定砼供应厂家之前,要作详细的调查和对比,包括厂家的设备力量,原材料的质量,产地及供应情况,产品的质量以及价格等方面作全面分析,最后经业主、监理等单位共同考核后确定,厂家确定后,根据设计要求,按配合比进行试配、试压、合格后正式采用。②质量控制:砼供应过程中,除对厂家进行定期质量跟踪检查外,对砂石、水泥、外加剂及掺合料等也随机进行资料和实物抽查。砼送至现场,试验人员对其坍落度、和易性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收料人员检查每车砼出厂和运至现场的时间,砼强度等级、工程名称和数量等。保证不合格产品不进入施工现场。⑵商品砼的主要技术要求①砼配合比要求:地下室底板及地梁砼C40S8、外墙采用C40S8防水砼浇筑。因地下室底板厚度较大,因此必须注意延缓水泥水化热高峰,增强砼的抗裂性,减少内外温差,以保证砼强度与抗渗要求。②砼坍落度及水灰比要求:砼坍落度控制在12-18cm之间,水灰比在0.4-0.55之间,砼浇筑时严格控制坍落度,控制用水量,确保砼质量。⑶地下室底板砼施工底板砼的浇捣是整个地下室的施工的重点工作之一,其浇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下室工程的质量优劣和使用要求,为此,要求在底板砼浇筑前,必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做到分级交底,使各施工人员和操作工人清楚每项设计要求、技术要求、措施及方法,做到周密组织、层层把关,确保底板砼的施工质量①砼浇捣布置底板整体浇筑,考虑输送泵为主,塔吊辅助运输。采用商品泵送砼浇筑时,现场留出砼运输车进出及调头的场地和通道,专人指挥车辆进出,砼输送管沿地坑内搭设的临时斜道接入浇筑点。施工时,可视现场情况搭设溜槽或使用塔吊辅助砼浇筑。浇筑过程中,材料部门协调好砼及运输车的调配工作,确保砼运输供应连续正常,并预备好发电机,以备急用。②浇捣方法采用多斜面浇筑技术,沿底板和地梁由远到近自下而上逐层沿砼的流淌方向连续浇筑,在前一层砼初凝之前将后一层砼浇灌完毕,沿砼推移方向逐段拆卸泵管。浇捣时,砼自由流淌长度控制在3-5m左右,减少砼暴露面积和时间,避免产生施工冷缝。③砼表面处理砼浇筑前,在板面竖向钢筋上抄出1500mm高标志,并用红油漆标明,用以控制板面标高。砼浇捣后以标志处往下量出底板面标高,拉线用长括尺将砼表面找平,木蟹打抹,找好标高并使表面粗平,再用铁板压实收光,砼初凝前再用木砂板将表面砂毛,保证成型美观。④砼的养护砼浇捣后,采取蓄热保温养护法,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即在砼表面砂毛后,紧接着在其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厚度较大的区域可加盖一层麻袋后再覆盖塑料薄膜,砼终凝后,每隔4小时揭开覆盖物喷水养护,三天后,减少喷水次数,以保证砼面湿润为准,覆盖养护时间以测温结果确定,一般在七天以后,水化热峰值和砼内部温度下降后再撤去覆盖物进行浇水养护。在砼强度未达到1.5Mpa前不得上人作业,砼浇水养护不少于14天。⑤砼的测温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厚度为400mm。按大体积砼施工要求设置测温孔。测温采用专用砼测温的热偶式半导体液晶显示温度计,直接在孔内测试的方法。为了便于操作,和减少温度损失,孔内盛10cm深的水,温度计从孔内提出来时应尽快读数,两孔的测温应同时进行。砼温度上升阶段,即从砼入模后12h至3天内,每两小时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小时测一次,并及时作好记录和绘制温度曲线。值班工长要随时掌握砼的温差,如发现异常,立即采取保温措施。测温工作结束后,用高标号砼将孔堵塞。⑥底板砼施工注意事项砼输送管在板面筋绑扎完后,注意钢筋成品保护。浇捣前检查泵管接设是否牢靠,检查用电线路是否畅通(包括发电机及其接线),检查照明、振动棒运转是否正常。以上检查工作要在浇捣前一小时以前完成并确保正常。根据砼工程量的大小,确定运输车的数量是否能够满足砼浇筑速度的需要,材料部门做好砼及运输车的协调调配工作。商品砼运至现场,严禁向内加水增加坍落度,试验人员应严格监督。砼车下料完毕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现场。浇捣前清理完现场的垃圾、杂物、用水冲洗干净。浇捣时,振动棒要做到“快插慢拨”,每点振捣时间20-30秒,至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和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准。分层浇筑时,振动棒要插入下层砼100mm左右,并加强边角和交接处的振捣,以防漏振或振捣不密实。砼抗压试块每浇100m3做一组,不足100m3做一组,一次连续浇筑1000m3以上,每200m3做一组。防水砼做抗渗砼试块,每500m3至少做一组。⑦施工缝处理防水施工缝主要设置在地下室外墙底板面上500mm处。由于涉及防水问题,因此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详细做法见附图。施工前先凿去缝内砼浮浆及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砼浇捣时,应加强接缝处的振捣,使新旧砼结合充分密实。其他部位的施工缝,如柱脚、墙身接头处等,每次施工前必须除去砼浮浆并仔细凿毛,用水冲洗干净,浇砼前还应充分浇水湿润。⑧后浇带施工施工时后浇带部分模板不拆除,后浇带砼施工时在混凝土中加适量高性能外加剂,梁板筋在后浇带处须连续,楼板处需加设加强筋,两侧砼用双层钢板网隔开(见附图)。后浇带砼待两侧砼施工完60天后浇筑。其间后浇带处暴露筋需涂刷素水泥浆(内掺107胶)进行防锈保护。后浇带施工前,认真清除表面浮浆,并凿毛和湿润,后浇带浇筑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上覆草袋进行潮湿养护,并指派专人随时浇水,保持一个潮湿养护,待砼达到强度后,再拆去后浇带的支架模板。⑨预防大体积底板出现有害裂缝措施Ⅰ设计方面在底板、墙板交接处增强构造钢筋,防止裂缝开展。外墙板是抗渗防裂的薄弱环节,减少水平构造筋的直径,缩小水平间距。Ⅱ材料方面a.由于本工程结构砼采用商品砼,为保证工程质量要求砼供应商在原材料选用、设计配合比、砼外加剂及搅拌运输等环节满足以下标准。b.在满足砼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中、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c.碎石粒径不大于30mm,含泥量小于1%,并采用连续级配的掺配比例。d.细砂采用中粗河砂,含泥量小于3%,其粗细率以2.6-2.8为宜,并严格控制细砂含量。e.建议在砼中加入适量外加剂,减少水化热,增加砼的初凝时间及砼的可泵性。f.砼设计配合比应满足砼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要求,水灰比小于0.55,砂率为0.4-0.42,坍落度控制在14-18cm,搅拌后砼应用砼搅拌车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灰浆流失及坍落度变化,并保证入模温度控制在15-20℃。Ⅲ施工方面a.砼浇灌前准备钢筋、模板按设计图纸安装、绑扎,且必须固定牢靠,模板表面涂脱模剂,模板应严密,不得漏浆。浇筑砼之前,底板不得有积水。模板与钢筋间所有杂物必须处理干净。b.砼振捣采用“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连续浇筑方法。利用砼自然流淌成一斜坡浇筑砼,避免输送管道经常拆除或接长,提高泵送效率、简化砼的泌水处理,并保证上下层砼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根据泵送时形成的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台振动器,第一台布置在砼的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的密实,第二台布置在砼坡底处,确保下部砼的密实。为防止砼集中堆积,先振捣料口处砼,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提高砼的极限抗拉强度,防止砼出现裂缝。振捣时间为10~30秒,以砼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振捣时,快插慢拔,振点要分布均匀,间距40cm。采用二次振捣技术。砼入模后经第一次振捣,在砼未初凝、下一层砼浇筑前将振动棒二次插入振捣,进一步振实砼,并赶出气泡。二次振捣后,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在用木抹子反复搓压,使其表面密实,最后用铁抹子压光,防止砼表面龟裂。Ⅳ地下室柱、墙、梁板砼施工①地下室柱墙梁板砼采用一层整体一次性浇筑方法施工。②柱墙砼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1000mm,且上下层间不超过砼初凝时间,分层插深至下层500mm,再缓慢上提振实。下料应按先边、角后中部,先外墙后隔墙的顺序,避免在同一处集中下料太多,遇洞口处,应先将洞底砼振实,沿洞口对称下料然后两边同时对称均匀振捣,以保证墙身和洞口的垂直和几何形状。③梁板砼浇筑时,先将梁内砼浇至板底,然后与板砼一起浇筑。随着梁内砼斜面的不断延长,板面砼可连续向前浇捣。浇捣主次梁交叉处砼时,若钢筋太密集,振捣有困难时,可用直径30mm的小振动棒振捣。板面砼浇捣时,其虚铺厚度比板略高些,具有一定工作面即开始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振捣时方向与浇筑方向垂直来回振捣。④每段砼浇筑一次完成,不留施工缝。加强关键部位的振捣,如柱、墙脚、节点核芯区等。⑤砼浇筑前,专业人员负责预留孔洞、闸合及预埋件的检查,复核、清除模板上的杂物、浇水湿润模板。⑥每段砼振捣前应确定好砼的流向和泵管的布置,并在板面上铺专门人行通道,避免在板筋上任意踩踏。⑦砼浇捣时,派专人检查模板用支架的稳定和牢固程度,如发现有变形、下沉情况,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砼初凝前修理好再继续施工。⑧严格执行泵送砼施工的技术规程,保证电力供应正常,确保浇筑连续进行,避免产生施工冷缝。⑨砼振捣密实后及时进行压实、收光和砂毛工作。⑩砼竖向构件在常温下浇水养护14d。4.3.3地下防水工程4.3.3.1高分子防水涂膜⑴基层处理①基层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松动、起砂、起皮、分层等现象,对于露筋、孔洞可采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修补抹平。②基层不得有渗漏与积水,应事先将渗漏堵塞,积水清除。③不得有其他工种交叉施工,更不允许在操作面上设置施工通道。④混凝土面层上的疙瘩、起皮、分层等应铲除干净,并用清水冲洗。⑤墙体接缝应将水泥砂浆及松散部位剔凿干净,并用高压水枪冲刷缝隙中的砂浆、浮土,支模浇注混凝土。⑵配料按工艺流程中的重量比(液料:粉料:水)进行取料,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直至料中不含团粒,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加水量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斜面、顶面或立面上施工,为了能挂住足够的了应不加或少加些水;平面施工,为了涂膜平整可多加些水。一般条件下,涂料可用时间约为3小时,涂层干固时间约为2~6小时。⑶打底层涂刷时要尽量均匀,不得留白漏刷,不得出现堆积、气泡等现象,涂刷一定要揉透充分与基层融化。底层施工完毕后,涂层表面达到指干(手指角摸不粘手)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⑷附加涂膜层穿过墙、顶、地的管根部,地漏、排水口、阴阳角、变形缝并薄弱部位,应在涂膜层大面积施工前,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强涂层(附加层)。在涂膜附加层中铺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涂膜操作时用板刷刮涂料驱除气泡,将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阴阳角部位一般为条形,管根为块形,三面角,应裁成块形布铺凤,可多次涂刷涂膜。⑸下涂层:下涂层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刮板、刷子或长把滚筒进行涂刷。材料涂刷施工时施工缝的留设尽量壁开,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50mm。⑹增强层增强层采用50~100g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涂布工序必须与上一道工序(下涂层)施工连续操作,铺贴时必须平整、无褶皱、空鼓、气泡等现象。无纺布的纵横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如遇搭接部位在节点处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⑺上涂层:上涂层及施工工艺与下涂层相同。在此特别提示,下涂层、无纺布以及中涂层三道工序必须同时连续的操作施工,不能间隔,使其与涂层形整体。⑻面涂层面涂层要尽量做到均匀一致,不得有局部沉淀现象,并要重复多次涂刷,保证涂层与涂层之间不留气泡,充分粘结。若防水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必须加涂一层或数层。在立面防水施工中,若保护层为水泥砂浆时,为了方便施工,可在防水层最后一遍涂覆后,立即撒上干净的中粗砂。4.3.3.2高分子防水卷材①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附加层→热熔铺贴卷材→热熔封边→做保护层②基层清理: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清理干净。③涂刷基层处理剂:在基层表面满刷一道冷底子油,涂刷应均匀,不透底。④铺贴附加层:管根、阴阳角部位加铺一层卷材。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将卷材裁成相应的形状进行铺贴。⑤铺贴卷材: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按铺贴长度进行裁剪并卷好备用,操作时将已卷好的卷材,用直径30的管穿入卷心,卷材端头比齐开始铺的起点,点燃汽油喷灯或专用火焰喷枪,加热基层与卷材交接处,喷枪距加热面保持300mm左右的距离,往返喷烤、观察当卷材的沥青刚刚熔化时,手扶管心两端向前缓缓滚动铺设,要求用力均匀、不窝气,铺设压边宽度应掌握好,满贴法搭接宽度为80mm,条粘法搭接宽度为100mm。⑥热熔封边:卷材搭接缝处用喷枪加热,压合至边缘挤出沥青粘牢。卷材未端收头用橡胶沥青嵌缝膏嵌固填实。4.3.4回填工程土方回填采用自卸式汽车进行土方倒运,用打夯机进行夯实。回填土的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GB50204-2002以及其他的相关规定进行。考虑到本工程的施工工期紧,施工任务重,基础施工完毕后不立即进行基础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工作在1F主体结构模板拆除完毕后进行。⑴.准备工作为保证回填工作按要求保质、保量、尽快完成,回填前必须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①须清除坑底钢管、扣件、木方及层板等建筑材料,并坑底充分夯实。②回填土前,应先会同业主、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质监站对基础部分工程进行各项检查,作好隐蔽记录和办理验收手续。③回填土前,已拆下的模板等零星材料必须码放整齐,并且距临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④回填和地上结构施工不得立体交叉作业,若两者相碰时,必须在1层平面用钢管搭设双层隔离棚,并铺设竹笆防护。⑤回填土质量:回填土中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优先选用现场基坑开挖中的原土。⑥运土及夯实机械的选用:每个施工区域采用运输采用2~4台翻斗汽车进行土方倒运,一台铲运机配合进行铺土,回填土的压实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⑵.施工方法①施工前,先浮土清除,基坑的边坡必须稳定。填土区如有表面滞水时,应采取排水措施,以保证基坑无积水。已填好的土如遭受水浸泡应把上层稀泥铲除后,再进行下道工序。填方区应碾压成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②对于无法采用机械施工的区域采用汽车运土和用手推车送土,人工用铁锹、耙等工具进行填土,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垫,分层夯实,用打夯机械夯实时,基坑上部较宽处可采用碾压机压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30cm,可用样桩控制分层厚度。回填时最佳含水率为8-12%,分段施工时,每铺好一层土,应经密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回填。③必须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倾斜度应大于1:1.5)。夯迹重叠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下、墙角等重要部位。最后填土高于自然地面5cm。④人工夯实填土时,夯前应初步平整,夯实时要按照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每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坑时,行夯路张应由四边处开始,然后再夯中间。对于基础边缘及墙角等打夯机械夯实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木夯夯实。⑤蛙式夯机夯实:填土初步整平,厚度不宜大于250,打夯机依次打夯,均匀分布不留间隙,夯打遍数不少于3遍,两台夯机同一线路夯实距离不得小于10m。对于大面积的回填土方,利用运土工具铲运机来压实填方,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轮式铲运机进行,每层填土的最大厚度按照具体土质选用:当采用粉质粘土时不应超过500mm;采用粉土时不超过800mm;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不小于250mm,车轮子下沉量不超过20mm时,其密实度则达到要求。⑥利用结构柱子进行回填土标高的控制,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在每根柱子上用红油漆标出+0.5m的标高线,以便于加强对回填土的面层标高的控制。⑶.质量控制与检验室内外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基础的土方回填应该按照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6.3土方回填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①填土应严格控制含水量,施工前应检验,当土的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范围时,应采用翻松、晾晒、风干等方法降低。若铺土后发现含水量小于最优含水量时,可洒水湿润。最优含水量控制:简单检验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②土料运至施工现场应有专职人员检验土质和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用插钎检验铺土厚度。通过试验求出土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达到设计密实度要求时的合理夯实遍数,以此指导施工。③为了确保按照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进行土方回填,在土方回填施工前,应进行土方回填的碾压(夯击)试验,从而确定合理的铺土厚度、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⑷.施工注意要点①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②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③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④雨天应不进行土方回填的施工,如确实须在雨天进行,必须满足有关的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⑤土方回填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有关轴线和标准高程桩点。防止碰撞下沉。4.4主体结构4.4.1钢筋工程⑴钢筋接头方法所有竖向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板筋采用冷搭接,接头位置按设计要求进行;梁水平筋接头位置如梁支座负筋在支座边缘l0/3范围内和梁底筋在全跨范围内(l0为梁净跨),接头采用对焊及现场搭接焊,根据现场绑扎要求而定,如接头在其它位置可采用冷搭接。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接头百分率不超过设计要求。⑵准备工作①原材料验收及堆放㈠进场的钢筋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或进口商检报告。收料人认真检查产地、批号、规格是否与合格证相符。外观检查合格,经确认无误后方可收货。钢筋送检应在监理公司人员的见证下按批、按规格、按同一货号取样送检。国产钢筋只作力学性能试验,进口钢材必须作力学性能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㈡钢筋分规格堆放,并挂牌标明钢筋直径、级别、试验情况,并设专人管理。㈢钢筋表面应洁净,如有铁锈、污渍等,使用前应清除干净。②试焊:对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钢筋在正式焊接前,应进行试焊,一方面考核焊工的水平,另一方面确定焊接参数,以保证用于工程的焊接接头质量。③做保护层垫块: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梁,25mm;柱,35mm;墙板,15mm。垫块平面尺寸为50×50mm且柱垫块中埋入绑扎铅丝。⑶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前审查钢筋下料单中钢筋的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留设位置是否正确。钢筋切断和弯曲时要注意长度的准确。弯曲后平面上应没有翅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对于Ⅱ级钢筋不能反复弯曲。钢筋加工好后按类别、直径、使用部位挂牌,分类堆放整齐。⑷钢筋绑扎①柱钢筋绑扎㈠竖筋连接好后,按箍筋间距,在竖筋上用粉笔划线标出柱箍绑扎位置,套一层柱箍,注意柱箍的弯钩应交错布置在四角上。在梁柱节点区的柱箍可先预置,待梁水平筋穿插后再绑扎。墙水平筋绑扎先在两端竖筋上标出分格线后再按线绑扎。墙拉筋梅花型布置。㈡柱钢筋在出板面处需焊定位柱箍。定位柱筋、定位墙水平筋与板面筋或梁筋点焊固定,然后柱竖筋与定位柱箍绑扎牢固,出板面再绑2~3道墙柱箍筋,以利于固定。㈢柱钢筋绑扎后,挂好保护层垫块。清扫柱根部电渣压力焊渣。②梁筋绑扎先放上下水平筋,两头插进支座。套梁箍(弯钩交错布置两侧)按事先划好的分格线绑扎梁箍。梁钢筋用钢管或木枋抬起以便于箍筋绑扎。当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时,两排钢筋之间垫直径25mm短钢筋,间距1m。有吊筋处,先放入吊筋,再绑扎此处箍筋。梁中吊筋和鸭筋不得置于梁纵筋外侧,梁绑扎成型就位前,梁底部放置足够的保护层垫块。③板筋绑扎㈠在底模上或板两端梁面筋上划出板筋布置线,按线绑扎上下层板筋。板上层筋用φ12@1000×1000撑铁支撑,梅花型布置,以保证上层钢筋位置正确。板底筋交叉点处放置垫块,间距不大于1m。板筋绑扎好后拉通线检查板筋是否顺直。㈡板上有预留洞口处,当洞口尺寸≤300时,钢筋绕过洞口,不切断;当300<洞口尺寸≤800时,按施工图设计施工洞口加强筋。㈢板中予埋管应在板钢筋之间,若予埋管上方无钢筋时,则应沿管长方向加设钢筋网,按施工图设计要求施工。⑸注意事项①移位纠正:在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负责钢筋就位工作,如发现钢筋位移或松脱及时纠正。②预埋件、套管安装:钢筋绑扎好后,预埋件、套管就位,与周围钢筋点焊固定。按设计要求在周边绑扎加强钢筋。4.4.2模板工程⑴模板体系及配置要求①木模板一般采用φ48×3.5钢管和100×50木枋以及对拉螺杆体系进行加固,对于1800×4800的柱子采用槽钢进行加固,具体的加固措施根据实际的设计情况经过计算和优化后最终确定,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②木板边要找平刨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钢模板要平直,不得有变形和翘曲现象。③配制完成后,不同部位模板要进行编号,分别堆放。⑵支模流程满堂架——柱模——梁板底模——梁侧模——梁柱接头模。⑶柱模竖楞50×100木枋间距约250,横楞为每道两根脚手管,与对拉螺杆相对应。对拉螺杆采有Ф14钢筋制作,竖向间距约500。满堂架的水平支撑外,还需搭设二道斜撑(底部一道,中部一道),以保证柱子垂直,不位移。柱支模示意图⑷梁板模梁板模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模板背楞木方间距约300。立杆间距约1.2m×1.2m。支撑架水平杆用2道,裙房3道,适当增加剪刀撑。梁高度均大于600,需加对拉螺杆,纵向间距500,横向间距视梁高度而定。当梁跨度大于4m时,按跨度约1/400适当起拱。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⑸楼梯模板现浇砼楼梯采用木模板,钢管脚手架支撑与主体施工同步进行,为上下提供方便。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装平台梁及基础模板,再装楼梯斜梁或楼梯底模板,然后安装楼外帮侧板,外帮侧板应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套画出踏步侧面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挡木,在现场装钉侧板,并用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为每三个踏步设一个。楼梯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要注意粉刷厚度和饰面厚度,防止出现踏步高度不等。梁板支模图⑹模板施工要求①模板使用前要刷脱模剂,拆除后要清除表面混凝土及铁钉。②模板搭设按设计要求进行,扣件紧固,支架稳定。③模板拼缝密实,有缝隙处用白铁皮补缝。④墙、柱模支好后,检查位置是否正确,吊垂线检查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拉通线检查是否顺直。达不到要求进行整改。⑤梁板模支好后,用水准仪检查平整度情况,符合要求及标准才准下道施工。⑥在封模前,检查预埋件、预留洞是否遗漏。位置是否正确。杂物是否清除。⑦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要求才准拆模。悬挑梁、板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底模。⑧在混凝土浇筑中如发现变形、松动现象及时修整加固。(7)模板设计及验算①设计原则1)实用性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模板构造简单,支拆方便。2)安全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坍。②墙、柱验算1)、荷载设计值a、砼侧压力标准值F1=0.22γctoβ1β2V1/2=0.22×24×5.71×1.2×1.15×21/2=58.84KN/m2F2=γcH=24×3=72KN/m2取两者中的较小值F1=58.84KN/m2设计值为F=58.842×1.2×0.9=63.07KN/m2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为2KN/m2设计值为2×1.4×0.9=2.52KN/m2以两项荷载合计:63.07+2.52=65.59KN/m22)、验算:a、九夹板验算:q=0.16N/mm2=(0.05884+0.00252)×10=0.613简图:b、强度验算:M=kql2=0.10×0.61×3002=5490N.mmW=bh2/6=10×182/6=540mm3b—板宽取10mm、h—板厚为18mm面板最大的内力为:σ=M/W=5490/540=10.17N/mm2<f=15mm2c、挠度验算查施工手册挠度系数为0.6773)、木肋计算:a、简图:q=0.061×300=18.3N/mmb、强度验算弯矩系数为0.125M=0.125ql2=0.125×18.3×5002=571875N/mmW=5×1002/6=83.3cm3I=417cm4E=900N/mm2σ=M/W=571875/(83.3×103)=6.87N/mm2<11N/mm2c、挠度验算ω=0.912×ql4/100EI=0.912×18.3×5004/(100×9000×417×104)=0.01mmd、对拉螺栓计算:M12螺栓净截面积A=76mm2对拉螺栓的拉力N=F/×内楞间距×外楞间距N=0.061×500×500=15250N故对拉螺栓的应力σ=N/A=15250/76=200.66N/mm2<215N/mm2③、板的验算1)、荷载设计值:a、模板自重:0.30KN/m3×0.018=0.0054KN/m2b、砼自重:24KN/m3×0.12=2.88KN/m2c、钢筋自重:1.1KN/m3×0.12=0.132KN/m2d、施工人员及设备自重:2.5KN/m2Σ=[1.2×(0.0054+2.88+0.132)+1.4×2.5]×0.9=6.4088KN/m22)、验算(Ⅰ)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