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淀粉及其淀粉制品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中国淀粉及其淀粉制品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中国淀粉及其淀粉制品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中国淀粉及其淀粉制品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第4页
中国淀粉及其淀粉制品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淀粉及其淀粉制品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淀粉及其淀粉制品行业概况

(1)定义

淀粉指用玉米、薯类、豆类及其他植物原料制作淀粉和淀粉制品的生产;还包括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或酸法转换得到的糖品生产活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国把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归入农副食品加工业(国统局代码13)中的其他农副食品加工(C139),其统计4级码为C1391。

(2)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制造的分类

淀粉及淀粉制品包括淀粉、淀粉制品和淀粉糖。

淀粉:以谷类、薯类、豆类以及各种可食用植物为原料,通过物理方法提取且未经改性的淀粉,或者在淀粉分子上未引入新化学基团且未改变淀粉分子中的糖苷键类型的变性淀粉(包括预糊化淀粉、湿热处理淀粉、多孔淀粉和可溶性淀粉等)。包括谷类淀粉、薯类淀粉、豆类淀粉和其他类淀粉。

淀粉制品:以薯类、豆类、谷类等植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的食用淀粉为原料,经和浆、成型、干燥(或不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如粉条、粉丝、粉皮、凉粉等。

淀粉糖是以谷物、薯类等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生物技术经过水解、转化而生产制成的淀粉糖,包括葡萄糖、饴糖、麦芽糖和异构化糖等。

(3)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制造的特点

虽然目前淀粉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淀粉生产利润逐渐缩小,但由于市场对淀粉深加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迫使淀粉生产企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品结构,走淀粉深加工之路。

淀粉及淀粉制品行业当前主要的基本特点有:

1、企业规模在扩大,地域性和季节性差距在减小

随着市场对淀粉需求的不断增大,我国企业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大型生产企业也不断增加。由于淀粉及淀粉制品主要的原料是谷类、薯类、豆类这些植物,过去在我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随着储藏技术、交易市场建设规模、物流体系的不断建设,现在可做到“旺季不乱、淡季不淡”。

2、产品多样化,产品用途向多行业渗透

除了在烹饪时作为食用淀粉外,淀粉还可以制成多种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淀粉糖及其衍生物、改性淀粉和淀粉发酵产品三大类。如今这些淀粉深加工产品在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改性淀粉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产品用途广泛,其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推广。

3、生产逐渐趋于专业化、标准化

随着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不断出台,企业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在国家、行业标准基础上制定了更加严格的企业标准,涵盖了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工艺、产品、检测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保证了自身产品的高品质。高度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也为产品创新、品质提升、工艺改良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中国淀粉及淀粉制品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2020-2026年中国淀粉工业市场运行潜力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淀粉行业市场规模约878.92亿元,同比2017年的833.45亿元增长了5.46%,近几年我国淀粉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近些年,国内淀粉均价持续走低,从2014年的4.8元/千克下降至2018年中国淀粉均价2.78元/千克,下降幅度高达42.08%。

近几年,国内淀粉行业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从2012年的2252.69万吨增长到了2018年的3009.3万吨,如下图所示:

三、中国淀粉行业产品细分结构现状

从目前国内淀粉及淀粉制品的生产来看,玉米淀粉是中国淀粉市场最为主要的产品,占我国淀粉产品产量的90%以上,近几年有所波动,但总体稳定,木薯淀粉产量不断走低,主要受产品竞争力不如东南亚等国家影响。马铃薯淀粉虽然增长相对较快,但产品占比依然较小,小麦淀粉在2018年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占比大幅提升至2.77%。

从淀粉制品来看,淀粉的深加工产品占比最大,其次为淀粉糖(液体)、固体糖与变形淀粉。糖醇产量近几年减少相对显著。

从产品需求来看,中国的淀粉产品需求最大的依然是玉米淀粉,但近几年,其需求量占比逐渐降低。其次是木薯淀粉,木薯淀粉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市场需求强劲,但国内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且价格相对较高,因此产品大量进口,较为稳定。

(1)变性淀粉市场现状

2018年我国变性淀粉产量达到165.87万吨,进口量为42.04万吨,出口量达到9.46万吨,据此计算,2018年我国变性淀粉需求量达到了198.45万吨。近几年我国变性淀粉供需平衡走势如下图所示:

(2)小麦淀粉市场现状

2018年我国小麦淀粉产量达到83.35万吨,进口量为0.12万吨,出口量达到0.35万吨,据此计算,2018年我国小麦淀粉需求量达到了83.12万吨。近几年我国小麦淀粉供需平衡走势如下图所示:

(3)玉米淀粉市场现状

2018年我国玉米淀粉产量达到2814.91万吨,进口量为0.25万吨,出口量达到51.91万吨,据此计算,2018年我国玉米淀粉需求量达到了2763.25万吨。

近几年我国玉米淀粉供需平衡走势如下图所示:

(4)马铃薯淀粉市场现状

2018年我国马铃薯淀粉产量达到59.2万吨,进口量为4.87万吨,出口量达到0.18万吨,据此计算,2018年我国马铃薯淀粉需求量达到了63.89万吨。近几年我国马铃薯淀粉供需平衡走势如下图所示:

(5)木薯淀粉市场现状

2018年我国木薯淀粉产量达到26.27万吨,进口量为200.86万吨,出口量达到0.07万吨,据此计算,2018年我国木薯淀粉需求量达到了227.06万吨。近几年我国木薯淀粉供需平衡走势如下图所示:

2009-2018年我国木薯淀粉进出口统计

(6)麦芽糖市场现状

2018年我国麦芽糖产量达到112.17万吨,进口量为2.2万吨,出口量达到46.63万吨,据此计算,2018年我国麦芽糖需求量达到了67.74万吨。近几年我国麦芽糖供需平衡走势如下图所示:

四、中国淀粉及淀粉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1.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为了实现原料和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逐级利用和多向利用,生产不同形式和用途的商品,实现资源的高效化利用和“零排放”。淀粉加工、深加工企业不断集中,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清洁生产技术及工艺已经广泛引入淀粉加工、深加工过程,科学合理地组合、搭配生产项目。淀粉、酒精、变性淀粉加工业也逐渐从中小企业为主转变为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各环节之间由合同、契约联系到合作协作,到互相参股、统一经营的集团化、一体化关系,形成更紧密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以实现持久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成为淀粉加工、深加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加工原料向专用化方向发展

随着市场和加工用途的细分化,淀粉加工、深加工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专用的原料品种,促进了淀粉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即在淀粉生产中采用适合的育种技术、栽培技术、防治病虫害技术等,确保向加工环节提供品种种类适合、品质良好、无公害、无农药等有害物质残留的优质原料,已经成为淀粉加工、深加工业向农业生产领域延伸的一大趋势。在我国,已有淀粉加工企业建立专用的原料品种和相对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生产有机淀粉出口国外。我国还有可鲜食的食用淀粉品种,既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是一种安全、天然、优质的食用淀粉加工、深加工原料。不同品种可发挥专用化作用,从而带动整个淀粉产业链的健康、高效发展。

3.加工产品向多元化、系列化发展

淀粉加工产品包括淀粉、酒精、变性淀粉、淀粉糖等,是应用广泛的基础性材料,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其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系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