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媒介生物概述
刘旭红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1/20231媒介生物的概念
害虫:有损人类利益的“虫子”,包括节肢动物(如昆虫、蛛形类),广义上指有害生物。卫生害虫:有损人类健康的“虫子”,广义上指有损人类健康的生物。病媒害虫—能传播疾病的“虫子”,广义上指病媒生物。病媒生物—即媒介生物,能传播疾病的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1/20232
媒介生物的危害一影响休息二损害财物三传播疾病2/1/20233常见媒介生物主要包括三大类群(从动物分类学上分)蚊、蝇、蟑螂、跳蚤等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蜱、螨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鼠类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
2/1/20234常见媒介生物
常见的病媒昆虫有: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虱子、跳蚤、蚂蚁等,另外还包括蠓、蚋、虻、白蛉等。常见病媒蛛形类有蜱、螨等。2/1/20235
1.蝇类蝇类习性:边吃、边吐、边排泻,对食物造成严重污染;传播多种疾病:主要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肝炎、脊髓灰质炎、砂眼、结核病等;
蝇蛆病:某些蝇类的幼虫可寄生于人畜的组织、器官和腔道等处引起蝇蛆症。2/1/20236
2.蚊类蚊子的吸血特性,是其传播疾病的基础,主要传播疟疾、登革热、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2/1/202373.蟑螂蟑螂的习性:边吃、边吐、边排泄,不但污染食物,也传播多种疾病;传播疾病:痢疾、副霍乱、肝炎、结核、白喉、猩红热、蛔虫等。蟑螂还能分泌和排泄出有异臭的物质,使人闻到就恶心,甚至呕吐。2/1/20238
4.蚤
大多数蚤在同种或不同种动物的个体间转移,造成某些疾病的传播流行,如传播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绦虫病等。2/1/202395.蜱
蜱大小与体虱相仿,它叮咬人畜,吸血,能传播多种疾病,如森林脑炎、蜱媒出血热、斑疹伤寒、鼠疫等。其危害多在农村,特别是牧区、林区,在城市环境危害较小,但近年来的“宠物热”加剧了其危害。2/1/202310
6.虱子
寄生于人体的虱子(主要是体虱)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重要传播者,此外,它还能传播回归热、战壕热及造成沙门氏菌的感染。2/1/2023117.臭虫臭虫对人的最大危害是吸血骚扰,多数人被叮咬后皮肤发生红肿,有的会发生丘疹,其痒难忍。2/1/202312
8.螨类
较常见的有革螨、恙螨、蠕形螨、疥螨、粉螨、尘螨等类群,其中以革螨种类较多,分布较广泛。2/1/202313常见蝇类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
蝇种分布危害识别特征家蝇又称舍蝇、饭蝇全国各省区,室内最常见蝇种可传播痢疾、伤寒、肠炎、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等,还可引起人畜的蝇蛆病体形中等,长5~8毫米,灰褐色,胸背有4条黑色等宽纵纹,腹部正中有黑色纵纹
市蝇又称山蝇
哈尔滨以南,全国各省区可传播痢疾、伤寒、肠炎、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等,还可引起人畜的蝇蛆病体形比家蝇略小,体色稍淡,胸背有2条黑色纵纹,前端分叉,腹部正中有黑线,两边有银灰色厩腐蝇又称大家蝇除台湾、广西、贵州等省区不详外,其它各地均有分布可传播肠道传染病体形较大,灰褐色,胸背有2条黑纵纹,其两侧有4块黑斑巨尾阿丽蝇又称青蝇除宁夏、青海、西藏和新疆不详外,其它各地均有分布可传播肠道传染病等体形大,中胸背板前部有3条纵纹,正中一条较宽,腹部背面有深蓝金属光泽2/1/202314
蝇种分布危害识别特征大头金蝇又称红头蝇西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哈尔滨一线及以南各地夏秋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者,可传播寄生虫卵、包囊体大,长7~11毫米,有亮绿色金属光泽,复眼鲜红色。胸背无黑色纵纹,两颊部为橙黄色丝光绿蝇又称绿豆蝇
全国各省区传播肠道传染病及人体寄生虫病的包囊或虫卵,可引起人体蝇蛆病体形中等,青绿色,有金绿色金属光泽,胸背无纵纹,背鬃发达,排列成纵行2/1/202315表2—2常见蚊种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蚊种分布危害识别特征中华按蚊
除新疆、青海、西藏外的各省区 嗜吸人、畜血液,是我国平原地区间日疟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者成蚊体中型,灰褐色,翅前缘脉上有2个大白斑,下颚须上有4个白环。中胸背板隐约可见5条浅色纹 淡色库蚊北纬30度及其以北地区,室内优势蚊种嗜吸人血,兼吸禽畜血液,是斑氏丝虫病及流行性乙性脑炎的传播者体形中等,淡褐色,喙与足深褐色,无白环,中胸背板无白色条纹,腹节背板基部有直线壮灰白横带窄卵按蚊嗜人亚种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和云南等地嗜吸人血是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重要传播者个体较小,与中华按蚊形态极相似。翅的第5纵脉第2分支末端无翅穗白斑 致乏库蚊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室内优势蚊种嗜吸人血,兼吸禽畜血液,是斑氏丝虫病及流行性乙性脑炎的传播者体形中等,淡褐色,与淡色库蚊极相似,腹节背板基部有圆弧状灰白横带2/1/202316
蚊种分布危害识别特征三带喙库蚊除新疆、青海、西藏外的各省区嗜吸猪、牛等畜血,兼吸人血,是流行性乙性脑炎的主要传播者,另外还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病等
体形中小,深褐色,喙的中段有一白环,腹节背板基部有淡黄狭带
白纹伊蚊北起沈阳宣化向西经宝鸡成都雅安到西藏察隅一线的以南以东地区
是登革热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要传播者,另外还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病等
体型中小,黑色间有白斑,中胸背板中央有一纵向的白色条纹,后足各节有白环
埃及伊蚊广东、广西、海南等东南沿海地区及台湾,家栖蚊种嗜吸人血,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者,也是黄热病、委内瑞拉马脑炎、基孔肯雅病毒病等的传播者
中小体形,黑色,中胸背部有4条白色纵线,后足各节有白环2/1/202317
9.白蛉
有中华白蛉、中华白蛉长管亚种、硕大白蛉吴氏亚种等。白蛉刺吸人及动物血液,能传播人及动物的多种利氏曼病、白蛉热、卡利翁氏病、白蛉皮炎等。2/1/202318
10.蚂蚁
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种类很多,我国已发现300余种。侵入居室的蚂蚁主要有5种:(1)小家蚁:它又称小黄家蚁、棕黄家蚁,是居室内最常见种,分布全国。(2)广大头蚁:分布于华北、华东地区。(3)印大头蚁:主要分布于华南、西南地区局部地区超过小家蚁。(4)洛氏路舍蚁:分布各地,室外营巢,常入室窃食。(5)剑颚臭蚁:它又称银灰臭蚁,主要分布东南沿海地区,室外营巢,有时侵入室内,受惊时能放一种臭气。2/1/202319
蚂蚁的危害:1、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如伤寒、痢疾、鼠疫等杆菌等;2、侵入建筑物、居室造成食物污染,爬上人体咬人;3、对医疗器械的污染影响外科手术,甚至造成术后病人的败血症。2/1/202320常见媒介生物—啮齿类啮齿类:是哺乳动物中最为活跃和重要的类群,它们繁殖快,适应强,是长期进化过程的佼佼者。多为人类疾病的病原体宿主,疾病的传播媒介。2/1/2023211.世界啮齿类
目前,全世界有2000余种,占整个哺乳动物种属的40%以上。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约1500种。啮齿类携带的病原体达200种。目前已知鼠可传染的人类疾病约160种。已知能使人致病的主要有细菌12种,病毒13种,立克次体5种,寄生虫7种。按其病原体大致可分为五类: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螺旋体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2/1/2023222.我国的啮齿类
有180余种,已查明可传播疾病者为78种。其中危害严重的约30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危害最严重的有:褐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小家鼠等,除小家鼠以外都是重要疾病的媒介。2/1/202323
黑线姬鼠:
体形似小家鼠,但个体较大。背中央有一黑色条纹。尾较长,超过体长之半。毛色棕褐,浅棕或略带棕红色。多栖息于草地、灌丛、田野间。为农业害鼠。传播疾病,为姬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的重要宿主。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国外见于朝鲜、东欧、中欧、西欧及原苏联。2/1/202324
褐家鼠(大家鼠)
体长约175mm,尾长明显短于体长、耳短而厚。后足长30mm以上、体背棕褐色至灰褐色,腹面灰白色。褐家鼠栖息生境十分广泛,多与人伴居。仓库、厨房、荒野等地均可生存,食性杂,植物性、动物性食物均有。在居民点主要盗食粮食和各种食物。全年均可繁殖。毁坏衣物、家具、粮食、农作物,传播疾病,是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的宿主。除西藏外,分布于全国各地。几乎遍及全球。2/1/202325
黄胸鼠(屋顶鼠)
成年鼠一般体长170-200mm,体重200-250克。口鼻较尖,耳大而薄亦长,向前折可达到眼部。栖息于建筑物的上层,如屋顶、天花板。主要分布在华南各省及其沿海地区,喜欢在木结构的房屋中生活,是南方家鼠型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2/1/202326
我国媒介生物性疾病概述2/1/202327媒介生物性疾病的概念媒介生物性疾病:即由媒介生物(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一般指完全或主要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媒介生物性疾病习惯上称虫媒传染病。媒介生物性疾病均为传染病。2/1/202328媒介生物性疾病的传播类型
机械性传播
生物性传播
间接传播
2/1/202329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分类1.按病原分类:包括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寄生虫病、朊病毒病等。2.按致病部位分类:包括呼吸道疾病、肠道病、皮肤病等。3.按疾病症状分类:包括出血性疾病、非出血性疾病等。4.按媒介类型分类:主要包括虫媒病、鼠传疾病等。细分又包括蚊传、蜱传、蝇传、蚤传、鼠传疾病等。2/1/202330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地位法定传染病在我国39种法定传染病中,有鼠疫、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脑、钩体病、斑疹伤寒、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布病、炭疽、狂犬病等12种是媒介生物性疾病,占了近半数。其发病数约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数的5%--10%,但死亡数约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死亡数的30%--50%。2/1/202331
新发传染病1973年以来新发现的病原微生物已达27种,其中已证实在我国较大范围内引起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原菌有:莱姆病螺旋体、O157:H7大肠埃希氏菌、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嗜肺军团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斑点热立克次体、纽扣热等。其中莱姆病、斑点热立克次体、纽扣热等均为媒介生物性疾病。2/1/202332媒介生物性疾病的趋势如鼠疫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肾综合症出血热目前已发病1,416,503例,死亡45,813例,占世界病例总数的90%以上;血吸虫病人76.2万人,病畜54.3万头,现有钉螺面积34.7亿平方米一些新发现传染病,如莱姆病和登革热,在我国的分布也日趋广泛。2/1/202333
我国重要媒介生物性疾病鼠疫: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我国西部的内蒙、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存在广泛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人类主要是通过染菌的鼠蚤叮咬,或经呼吸道而感染。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在我国属法定的甲类传染病。2/1/202334流行病学
传染源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鼠间鼠疫传染源(贮存宿主)有野鼠、地鼠、狐、狼、猫、豹等,其中黄鼠属和旱獭属最重要。家鼠中的黄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是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各型患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以肺型鼠疫最为重要。败血性鼠疫早期的血有传染性。腺鼠疫仅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吸血时才起到传染源作用。2/1/202335传播途径
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内大量繁殖,形成菌栓杜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病菌就会随吸进的血反吐而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蚤粪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少数可因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或兽皮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粘膜受到感染。肺鼠疫患者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流行。2/1/202336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2/1/202337流行特征
1、鼠疫自然疫源性世界各地存在许多自然疫源地,野鼠鼠疫长期持续存在。人间鼠疫多由野鼠传至家鼠,由家鼠传染于人引起。偶尔因捕捉旱獭、考察、施工、军事活动进入疫区而被感染。
2、流行性本病多由疫区籍交通工具向外传播,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大流行。
3、季节性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情况有关。人间鼠疫多在6-9月。肺鼠疫多在10月以后流行。
4、隐性感染在疫区已发现有无症状的咽部携带者。2/1/202338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1982年WHO建议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我国目前危害人们健康较为严重的、应该重点防制的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流行广泛,遍及全球。我国除青海、西藏未证实外,其它省(区)均为流行性出血热的自然疫源地。我国是世界上受其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共发病1,416,503例,死亡45,813例,占世界病例总数的90%以上。2/1/202339流行病学
1.流行分布本病流行较广,主要分布于欧亚两大洲。我国于30年代开始流行于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后逐渐向南、向西蔓延,近年来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2.传染源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黑线姬鼠是亚洲地区的主要传染源,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东北林区的主要传染源是大林姬鼠。城市的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实验动物的主要传染源是大白鼠。2/1/202340
3.传播途径
可能有以下两种:(1)虫媒传播尽管我国从恙螨和禽刺螨中分离到汉坦病毒,但其传播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2)动物源传播近年来国外研究证实通过带毒的鼠排泄物可传播本病,已引起重视。2/1/202341
4.易感性
人类对本病毒并非普遍易感,感染后发病与否与病毒的型别有关。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儿童发病者极少见。发病血清抗体在2周可达高峰,持续时间较长,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2/1/202342
5.流行特征和疫区分型
本病流行有一定地区性,但可扩展而产生新疫区。病例多散发,局部地区爆发,多发生在集体居住的工棚和野营帐篷中。国内疫区有河湖低洼地、林间湿草地和水网稻田等处,以前者为最多。感染与人群的活动、职业有一定关系。2/1/202343
疫区分型:
姬鼠型,主要分布于亚洲,流行于秋冬季;家鼠型,分布较广,流行于春夏季;田鼠型分布于北美。家鼠型主要分布于城市和农村;混合型,是指同一疫区兼有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流行。
2/1/202344斑疹伤寒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两种。该病是由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组传染病。斑疹伤寒是一组古老的病种,在历史上该病曾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解放后至今,该病曾出现过三次大的流行,我国西部地区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新疆、甘肃、云南、四川、贵州。2/1/202345流行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是唯一宿主,主要呈人—虱—人循环。该病传染性强、症状较重、病死率高,对人群危害大。2/1/202346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2.传播途径人虱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以体虱为主,头虱次之。虱粪中的立克次体偶尔可随尘埃经呼吸道、口腔或眼结膜感染。3.人群易感性人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4.流行特征本病流行与人虱密切相关。故北方寒冷的冬季较易发生。战争、灾荒及卫生条件不良亦引起流行。2/1/202347地方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又称鼠型斑疹伤寒,是由莫氏立克次体经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鼠—鼠蚤—人循环在鼠间传播。其临床特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症状较轻,病程较短,死亡率极低。2/1/202348流行病学
1.传染源家鼠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鼠受感染后,立克次体存在其血液内,此时鼠蚤吸血,莫氏立克次体随血入蚤肠繁殖,蚤粪中立克次体可通过瘙痒的抓痕侵入人体或病原体随尘埃经呼吸道、口腔或眼结膜感染。人食入被鼠尿、鼠粪污染的食物亦可感染。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有交叉免疫力。2/1/202349莱姆病
莱姆病(Lymedisease)是一种新发现的蜱传螺旋体感染性人兽共患病。主要经蜱叮咬人、兽而传染。其病原体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器官的损害,严重者终身致残甚至死亡。2/1/202350
在我国,莱姆病已成为一种对人群健康危害相当严重的常见病。调查证实莱姆病在我国广泛分布,至少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人群存在莱姆病的感染,人群平均感染率高达5.06%。17个省(市、自治区)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包括北京郊区)。2/1/202351
重疫区主要分布在东西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燕山、六盘山、天山、阿尔泰山等地区,估计我国莱姆病的每年新发病例不会少于2万例。尤其是媒介生物蜱的带菌率高,主要传播媒介全沟硬蜱的带菌率高达40%-50%,二棘血蜱的带菌率达16%-40%。2/1/202352流行病学
1.传染源贮存宿主为啮齿动物和蜱类,患病和带菌动物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莱姆病主要通过节肢动物蜱叮咬为媒介而在宿主动物与宿主动物及人之间造成传播。我国主要是全沟硬蜱和嗜群血蜱。全沟硬蜱是北方林区优势种蜱,其带菌率为20%-50%。而粒形硬蜱和二棘血蜱可能是南方地区的重要媒介。2/1/20235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进入或居住于林区及农村的人群中,男性略多于女性。流行特征本病分布广泛,遍及世界五大洲,但以美国及欧美各国为多。我国于1985年在黑龙江省海林县发现本病以来,已有23个省、自治区报告伯氏螺旋体感染病例。已证实18个省、区存在本病的自然疫源地。主要流行地区是东北林区、内蒙古林区和西北林区。林区感染率5%-10%,平原地区在5%以下。2/1/202354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疾病,也称为日本乙型脑炎,广泛流行于亚洲大部分地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在我国分布于除青海、新疆和西藏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但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地区。2/1/202355流行病学传染源及贮存宿主主要传染者是家畜、家禽。猪是我国数量最多的家畜,由于它对乙脑病毒的自然感染率高,而且每年因屠宰而种群更新快。因此,自然界总保持着大量的易感猪,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100%,马90%以上,为本病的重要动物传染源。2/1/202356
2.传播途径本病经蚊虫叮咬而传播。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现已被证实者为库蚊、伊蚊和按蚊的某些种。国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3.易感人群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多数人通过临床上难以辨别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而免疫。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但因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近年来报道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再次患病者甚少。2/1/202357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现今发病数最多,分布最广的虫媒病毒病,其中登革出血热有较高的死亡率。在我国,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海南、台湾以及广东、广西部分沿海地带,分布范围比较狭窄;白纹伊蚊分布范围较广,北至辽宁,西至西安都有白纹伊蚊的踪迹。我国广东、海南等省、区从1976-1991年曾约有14次规模不等的登革热流行,随着气候变暖和交通便利,近年发现病例的省区有向北扩展的趋势。2/1/202358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六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占大多数,可能是重要传染源。2.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我国广东、广西以白纹伊蚊传播为主,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2/1/202359
3.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4.流行特征地方性季节性突然性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2/1/202360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血清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钩体对人的毒害作用很大,菌体含有溶血素,游脂物质及类似内毒素的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损伤和破坏凝血功能。钩体有很强的钻透力,通过皮肤粘膜可很快钻进人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病。2/1/202361流行病学
1.传染源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我国南方及西南地区以带菌鼠为主,北方和沿海平原以猪为主。
2.传播途径
疫水传播:鼠、猪带菌尿液污染环境,人与疫水接触,如游泳、捕鱼、稻田作业,而钩体经皮肤、粘膜进入体内,特别是洪水和暴雨时带菌的粪尿随水漂流,扩大钩体的污染面,人们在抗洪防涝时往往形成爆发流行;
直接接触传播:在家属饲养过程中,解除病畜的排泄物、污染物受到感染;其它还有消化道传播、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等。2/1/202362
3.流行特征病例相对集中于夏秋季收稻时或大雨洪水后,在气温较高地区则终年可见。本病以青壮年农民多见,其它接触疫水机会多的渔民、矿工、屠宰工及饲养员等,也可散发的病。2/1/202363恙虫病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1927年日本学者首先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病原体,并命名为恙虫病立克次体,也称东方立克次体。1931年定名为恙虫病立克次体。2/1/202364流行病学1.传染源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和贮存宿主,如褐家鼠、黑家鼠、黄胸鼠、田鼠等。此外野兔、家兔、家禽及某些鸟类也能感染本病。鼠类感染后多为隐性感染,但体内保存立克次体时间很长,故传染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觉的选择性微电影分库周欣然
- 住院病案首页管理制度
- 伽马刀术后病人护理
- 学校教师师德培训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集合之间的关系
- 医疗图文排版
- 《高分子材料》课件
- 介绍高适课件
- 《奇特的植物》课件
- 《光敏电阻及其应用》课件
- 2023届上海杨浦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写作:经典永无可替代
- 换药,拆线课件
- 生物武器1课件
- 中药服用方法课件
- 国开电大 管理概论 形考任务一(画组织结构图)
- 七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
-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练习 课件20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DB63-T 241-2021草地毒害草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 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介绍PPT课件(带内容)
- 结直肠的锯齿状病变及其肿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