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来到学校(王栋生)_第1页
我们为什么来到学校(王栋生)_第2页
我们为什么来到学校(王栋生)_第3页
我们为什么来到学校(王栋生)_第4页
我们为什么来到学校(王栋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为什么来到学校2011年3月一,什么是“学生时代”?人在一生中获取教养最多的时期人在一生中获取教养最多的地方。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年代,性格、学养形成的年代,寻找终生友情的年代。教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文明的人。我们来学习是我们的精神需要。我们有为这个社会服务的责任。我们不否认个人奋斗的价值,但我们必须要认识个人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在这一阶段,要有自己的梦想学校,是个可以做梦的地方要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二、青年应当有什么样的精神选择?拒绝平庸“想大问题,做小事情”要始终有“黎明”的感觉我们读书是为了达到理想的境界:做一个品格高尚、精神明亮的人。独立的精神——社会责任感自由的思想——创造人格高贵的气质——教养风度平等的意识——公民道德三、正确理解读书的作用:阅读改变人的精神世界,“打好精神的底子”一个人的阅读积累决定了他的未来“人就是他吃下去的东西”“热爱”是作为一个人的最高禀赋兴趣是最重要的动力广泛地阅读,从中领悟到乐趣阅读,是基本能力,不止是一个学科的任务为什么要阅读经典著作?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只有读经典最“合算”什么是经典?一个历史时期语文与人文的最高成就,它能给我们最多的经验与启示。经典常读常新致师大附中2005届语文老师的一封信老师们:你们好!我是2005届的一名毕业生,我叫巫怀宇。半年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十一月,回想当初,忽然记起一个作文题,叫《幸福的高三》。幸福的高三。如果这句话成立,那么我觉得我最幸福的莫过于高三读了许多我渴望一读的书。依然记得一模期间读完《寻找家园》,二模期间读完《阳光碎片》,三模期间读完《精神自治》,五一放假买了两本书——《守望的距离》《西方文学十五讲》,又在四模之前读完了……我高三期间买的书的扉页上都有这样一行字:“此书于2005年×月×日购于××书店,距高考还有××天。”

好书之于高三,如同星光之于暗夜,泉水之于荒原。还有《春风化雨》,十二月党人,左拉与左拉们……高三时,我每天读两遍《山峦》,直到现在还能背下来。我想我是注定要接受这份火光的照耀的。大地万物,瑟缩着、哑默着停滞不前,但灵魂却依然生长;学术界被冰封在象牙塔之下,但就在暗流中,依然有许多低沉长叹的声音,许多沙哑咆哮似的悲鸣。我问从前几位同学,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如果真的有附中精神,那一定是“大语文”。我有一个上海室友,当我跟他讲述江苏高考的形势后,他异常气愤;而当我说我怀疑素质教育在南师附中还能坚持几年时,他却问我:

“你们的语文老师还会坚持吗?”“会,他们一定会。”我说。“那你们南师附中就不会彻底滑到应试教育的泥淖。”听完他的话,我真想好好拥抱他。精神若不飞翔就失去了意义,而世上最可怕的垄断莫过于对知识的垄断,犹如焚书,所以,今天我向你们求助。当我走进大学,面对这么大的图书馆真不知如何选择。一本本去试太浪费时间,而教授们又都不推荐书目。只觉得自己的生命在无端

地浪费,因此我求助于你们。而我的几位朋友也有同感。我准备建立一个书目推荐链,由你们把好书推荐给我,然后我再转发给他们。一首诗中这样写着:“有一次,当我们别离,你曾对我说,不要消逝在黑暗里……”而我相信飞翔是精神的生命,传播是书籍的本质,有股光明不是太阳的外延,而是本体。祝老师们:桃李满天下学生巫怀宇(其余签名略)2005.11.12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教会思考不要太在意结果,而要学会享受过程“在别人思维停滞的时候,你的大脑在前进”

自我控制的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强“有所为”——一件事能否做到底“有所不为”——对自己负责,也对所有的人负责四、我们应当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像儿童一样睁大眼睛去发现世界“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有问题的开启思维,学会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似是而非的现象中寻找本质“学习的过程就是尽快摆脱教师的过程”五,热爱的禀赋学会“热爱生命”,珍惜每一天,学会“忍耐”。世上好多事都是“不得已”要有坚定的生存意识,要认识人的伟大,永远珍爱生命。读书,为的是构造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今天你读什么样的书,明天你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的?绝大部分是从阅读中获得的。大量的阅读会改变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从狭隘到宽容……打好精神的“底色”什么叫“打底子”?我们除了所生活的世界,还有一个世界需要我们认识。这就是通过阅读认识的世界。高贵的气质来自教养,教养来自于精神底子,取决于他站在什么样的精神高地上。我们需要有高贵的文化来熏陶自己。经典是一个历史时期文明文化、语言、文学的最高成就,即“语文和人文的最高成就”。一部经典名作的精神,其中的人物故事,作者的身世经历等等,可能会跟随我们一生。这些经典有可能把我们的记忆和作品一同带到遥远的年代,又能引导我们更深刻地观察当今。这些阅读经验让我们的积累变得丰厚,从而使我们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阅读的“眼光”也非同一般。美国中学生必读的书。

1.莎士比亚:《麦克白》、《哈姆雷特》等

2.美国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等

3.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芬》

4.《圣经》

5.荷马:史诗《奥德赛》及《伊利亚特》

6.狄更斯:《远大前程》及《双城记》

7.柏拉图:《理想国》

8.斯坦培克:《愤怒的葡萄》

9.霍桑:《红字》

10.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11.梅威尔:《墨比·狄克》

12.奥威尔:《1984》

13.索洛:《沃尔顿》

14.弗洛斯特:《诗歌》

15.惠特曼:《草叶集》

16.菲兹杰拉德:《伟大的盖茨比》

17.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1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0.狄勒里:诗作

21.陀思妥也夫斯基:《罪与罚》

22.福克纳:各种著作

23.赛林格:《麦田守望者》

24.德·道克威尔:《美国的民主》

25.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26.爱默生:诗文

27.马基维利:《王子》

28.弥尔顿:《失乐园》

29.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30.维吉尔:《伊尼德》

在阅读中提高想象力。保持阅读的好奇心,去探索与发现。每天都能从生活、阅读中发现一些新的、有趣的、有意思的东西。想象力是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书籍中的一切往往高于生活。我们在读书之后会有更多的体验与思想感悟,因而才会“越读越觉得自己可怜”,这可能是读书带来的唯一的“负面影响”。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三分之二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因为,说实在的,思考习惯的养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苏霍姆林斯基

在阅读积累中学会整理、整合,发现共同的东西。不断地尝试变换思维角度,注意改进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品质。从短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