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_第1页
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_第2页
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_第3页
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_第4页
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治,开始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面对严峻的形势,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前的两个根本性问题。经过艰难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与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召开。

1927年4月18日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开端。在成立大会上,胡汉民成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仍然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召开,改组的政府,国民党统治实现了暂时的统一。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4月,国民党四派军阀联合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

1928年6月4日5时23分,张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从此,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2、如何认识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呢?看一个政权属于什么性质,主要看它所推行的内外政策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生产力还是束缚生产力。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国民党政府是怎样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呢?首先,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其次,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再次,推行保甲制度。最后,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具体表现:(1)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加入共产党为最大的犯罪(2)共产党的组织不断遭到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许多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被捕、被杀(3)党内伪坚定分子纷纷脱离共产党、共青团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0000人,共产党员26000多人。1927年共产党员人数由579000人锐减至10000人。敢不敢坚持革命?对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坚定的、明确的!——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1)南昌起义(2)八七会议(3)秋收起义(4)广州起义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叶挺1927年7月27日,中共前敌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会议,周恩来传达了党中央临时政治局关于在南昌组织武装起义的决定油画:《南昌起义》1928年4月南昌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这是朱德在起义时用的驳壳枪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行动对敢不敢坚持革命作出的第一个回答。八七会议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在汉口举行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会议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选举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这是邓小平作的八七会议的记录秋收起义1927年10月27日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1927年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文家市湖南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在组织上进行改编,将部队从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确定“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连以上设立士兵委员会。井冈山井冈山中心区—茨坪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13日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怎样坚持革命?——进行武装斗争。道路问题——进攻的方向指向哪里?如何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适应革命形势变化的革命新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实践、探索的艰苦过程,逐步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理论的历程。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应当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呢?这个问题,只有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加以回答。毛泽东说:“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上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1930年初,建立了大小十几块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万人。2、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从1930年10月,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1932年底,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击溃敌军75万;消灭敌军31.6万;俘获敌军19.6万;缴获武器16.57万红军在反围剿中缴获的飞机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土地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对此作了修正,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12月)在根据地军民进行军事上反“围剿”作战同时,国民党统治区的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化界人士还在文化战线上开展了反“围剿”斗争,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化运动。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经历了四次反围剿作战后,中央红军的力量得到了壮大,并在1931年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领导军民进行根据地建设。然而,与此同时,左的思想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扭转了中国革命,为日后的革命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红一方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胜利。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1座县城、250万人口、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鄂豫皖、湘鄂西、湘赣、湘鄂赣等根据地也都得到了发展。1931年11月,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2、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最大的恶果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得不推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这使得红军和根据地损失90%,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100%。左倾的原因:第一,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共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第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第四,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党还处在幼年,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犯了退却中逃跑主义错误。严酷的现实教育了广大指战员,他们开始怀疑、不满错误领导。一些支持过“左”倾错误的领导如张闻天、王稼祥等也改变态度,转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开始确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红军长征的胜利及伟大意义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途经11个省,爬18座山(其中5座雪山,2700里),过草地600里,渡过24条河流,进行重要战役战斗38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1935年11月到1936年10月,共11个月,转战8个省,行程两万余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120多次;红四方面军长征1935年3月到1936年10月,历时19个月,转战4省,行程一万余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80多次;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9月,历时10个月,转战4省,行程近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10余次。胡锦涛在庆祝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讲话:“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第一,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长征途中,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三个全局性问题:引领红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面问题,使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指挥问题,结束“左”倾错误在中央统治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的胜利。第二,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三,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第四,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的领导核心。三、总结历史经验

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南昌起义到百色起义;从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到革命的重新复兴、发展,

实践说明: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国民党新军阀对中心城市统治大大加强的形势下,以城市为中心,先取大城市,以求一举获得革命胜利的苏俄式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到农村去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扩大革命武装,中国革命就能够重新复兴、发展。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提出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初步提出了相机占领某个县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1928年6月,中共六大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1929年9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得着胜利。基本认识中国共产党走武装革命的道路是被迫选择的。毛泽东后来说:“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革命新道路的探索,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革命的结果;在新的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了集体的勇气和智慧。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毛泽东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实践上:大革命后期,毛泽东已经从实践中对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先带领革命的力量开始了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还没有后来那样重视。1924年1月,毛泽东在讨论国民党一大宣言文件时谈到:我们的组织还不够强大,影响还到不了群众,恐怕还不适宜马上提出反对大地主的口号。可以肯定,目前中国农村的阶级分化还远未到开始为土地而斗争的这一步。当时有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可以在城市中推进国民革命的条件。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先生对于农运富有经验,盼即回湘,指导一切。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在理论上:

中国共产党内,是毛泽东最先对这一新道路的探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总结说明,提出理论性概括、分析的。1928年10月—1930年5月毛泽东的四篇理论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做“本本主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条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良好的群众基础3.继续发展的革命形势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5.共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基本内容主要形式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需要正确的思想路线,需要政治上的勇气。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反对教条主义的产物。这一理论的形成,也就标志了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有了新的理论概念和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系统的总结和阐述。。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意义思考题:

“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美国学者的一个研究材料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项研究:1900—1965年,世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62种理论或发现,确定为社会科学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政治学领域,确定了11项。《1929年至1949年,由毛泽东提出的“农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