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寒假巩固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寒假巩固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寒假巩固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寒假巩固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寒假巩固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知识梳理】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局部抗战▲1、原因:①历史原因:日本的既定国策(蓄谋已久);②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③直接原因:受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④有利时机: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可乘之机;⑤客观原因:英、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日本侵略。侵华进程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伪满洲国:1932年3月,吉林长春;长城沿线:1933年;华北事变: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北平学生,一二九运动(1935.12.9)各方反应: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对日不抵抗;共产党:▲1935年8月1日,《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3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军。▲西安事变:(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2)结果:蒋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3)意义:①是扭转时局的关键;②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二、全面抗战开始▲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即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党外合作)(1)通电全国:1937年7月8日,中共发出抗战宣言;(2)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的第二次谈话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3)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下旬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4)军队改编: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进行军队改编;(5)实现合作: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拓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特点和历史意义特点:(1)广泛的民族性;(2)国共两党各有政权,在军队方面有合作;(3)无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具体的政治纲领;(4)处于有利且复杂的国际环境中;(5)复杂性;(6)长期性;意义:(1)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2)有利于人民力量的壮大;(3)为后来中共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和政权建设等方面提供经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三阶段防御阶段:1937、7—1938、10相持阶段:1938、10—1945、8反攻阶段:1945、8—1945、9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党——片面抗战)1、重要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评价:①国际:是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抗战:粉碎日军速战速决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③敌后: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有利条件;④精神:正面战场中爱国抗战官兵的英雄事迹,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增长中华民族志气,促进全国人民的团结进步,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敌后战场的抗战(共产党——全面抗战)《论持久战》(1938年)(1)内容: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2)影响:从思想上武装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2、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领导百团大战,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的作战目标,▲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影响: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3、国民党反共高潮:皖南事变(1941年)4、敌后根据地建设①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②政治上:实行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③思想上:开展思想整风运动,对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④军事上: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背景: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4国为首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表现:1943年,中、美、英3国首脑,开罗会议,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拓展】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日战场与英美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远超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总和;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中国贡献: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打通西南国际运输线。四、抗战胜利1、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1)内容: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解放人民,建新民主主义中国;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③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2)影响:使全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2、进程:1945年5月,德国投降;——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密苏里”号上举行投降签字仪式;——10月25日,台湾光复。3、意义①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重要影响;②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③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④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⑤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4、抗日胜利原因: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特点:全民性;双重性;两个战场、两条路线并存;中共是中流砥柱;以弱胜强;持久性;国际性。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背景:国际: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对华“扶蒋反共”的政策;国内:①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②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2、重庆谈判:时间:1945年8月~10月10日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全面内战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粉碎全面进攻:①1946年7至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2)粉碎片面进攻:①陕北解放区:彭德怀——西北野战军,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②山东解放区:陈毅、粟裕——华东野战军,孟良崮战役消灭国民党第74师。三、国统区的统治危机方面表现影响经济危机滥发纸币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信任危机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政治危机1946年11月-12月,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影响:国统区逐步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全国土地会议(1)时间:1947年夏;(2)地点:河北西柏坡;(3)内容: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4)意义: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掀起土地改革的群众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2、刘邓大军千里跃近大别山:1947年6月,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3、战略决战(1)背景: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进一步发生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初-1949年1月,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平津战役:1948年11月下旬-1949年1月,基本解放华北全境。(3)整体意义:基本摧毁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时间、地点1949年春、河北平山西柏坡内容①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②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乡村③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④“两个务必”意义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5、北平和谈: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但国民党最终拒绝签字,谈判破裂。6、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原因与意义(1)原因:国民党: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故能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2)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典例练习】1.抗战胜利后,中共对土地政策进行了调整:从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从“耕者有其田”到试办土地公债,从试办土地公债到平均分配土地。这些政策的调整()A.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B.为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C.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D.导致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巩固练习】1.吕思勉于1923年出版的《白话本国史》,分析认为宋金和议在所难免,岳飞等“将骄卒惰”,且岳飞的战绩多有虚夸;主和的秦桧“有实力肯负责任”“手段过人”。1935年该书被教育部查禁,理由是“妄陈警说,持论悖谬”。教育部的做法是基于()A.培养爱国精神以抵御外侮的需要B.军阀割据局面危及社会的现实C.蒋氏独裁统治和愚民教育的目的D.政府对国共谈判难奏效的判断2.下面材料表明()1937年7月10日,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对国民党提出的政治主张:一、提前召集国民代表大会,制定全国上下一致遵守政治纲领,俾全国各阶层力量,能迅速集中,各方政治意见能彻底融洽,以树立政府之坚实抗战基础。二、实现最低限度之民主政治,以增强人民对政府之依赖,并使人民得以自由发挥其抗战能力。……七、对广大战区中之劳苦人民,自由职业者,中小手工业者,失业公务人员等须有妥善之救济方法。八、除汉奸外,宜从速开释全国政治犯,并取消以前有碍民众活动之各项特殊条例。A.求同存异、团结抗战的民族凝聚力B.用各种手段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C.国人拥护国共合作,积极参加抗战D.对于战争期间劳苦民众疾苦的关注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要建立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并形成纲领草案,但国民党均予以否决。国民参政会也因为国民党将其性质定为咨询机构,使其成为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的可能性不复存在。这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分散性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名存实亡C.国民党维护一党独裁的统治D.国民党反对第二次国共合作4.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任意修改教科书,如删除书中“报国仇”等字句,删除“抗战受伤的追忆”等诗文,篡改地理教材里的国界线(把自近代以来被其侵占的他国领土都圈定在日本版图内)等。这些行径意在()A.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B.消除沦陷区人民的民族意识C.实现对沦陷区的长期占领D.控制沦陷区的文化教育活动5.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了抵抗日军进攻的持久作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下表所列历史解释错误的是()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寇部分会战一览表会战意义①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余人,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②忻口会战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③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④第三次长沙会战抗战防御阶段中国军队拼死抵抗,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A.①B.②C.③D.④6.20世纪上半期的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20年代“党中有党”、30年代“国中有国”、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的阶段。这其中,对20世纪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出现的背景是全面抗战的爆发②反映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③“一国”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④其中一“制”是抗日民主制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取消领事裁判权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重点之一。经与英美等国多次谈判,1930年达成取消的初步协议。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才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的桎梏。这一变迁折射出()A.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B.国内国际政局的变动C.民众主权意识的觉醒D.国际法得到普遍认可8.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强调:“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而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毛泽东旨在()A.为当时中国革命指明正确方向B.说明抗日战争具有持久性特征C.联合爱国人士反抗国民党统治D.配合中国共产党进行重庆谈判9.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毛泽东认为人民是工人、农民、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从地主阶级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开明绅士;抗日战争时期他认为凡参加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涵盖在人民范畴之内。据此可知毛泽东()A.将区分敌友作为民主革命首要问题B.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调整人民范畴C.进一步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D.将统一战线看成是革命的领导力量10.1946年,中国大法官梅汝璈在参加东京审判时为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曾进行激烈斗争,捍卫了民族尊严。他后来回顾时说:在进行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中,立场必须合理合法。其中“合理”主要指()A.法官个人的专业权威B.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C.中国在抗战中的贡献D.中美两国的合作关系11.《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该曲曾在开国大典上作为背景音乐,也曾伴随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并多次被改编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影视等作品,受到各地群众喜爱。2009年,《东方红》入选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该作品()A.体现了艺术性与革命性、人民性的结合B.彰显了时代性与历史性、世界性的统一C.诠释了“双百方针”的深刻内涵与意义D.说明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不断发展12.1938年,国民政府对经济行政管理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中央经济行政机构编制由战前3684人减至1561人,精减率达58%;1939年,国民政府又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法规,加强对财政经济的统制和管理,实施战时经济统制政策。这些举措旨在()A.改变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B.促进大后方社会经济发展C.适应民族战争的形势需要D.通过经济储备增强战斗力13.1944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针对“英美大资产阶级有无革命性”的咨询,指示“多研究实际而少争论名词”,不能套用战略策略的简单公式。这一指示的作出主要是基于()A.日本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B.国内阶级力量的分合变化C.营造持久抗战的舆论氛围D.巩固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14.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飞、博古等人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后,从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民主人士、国民党要员等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有悼文指出:“他们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各界()A.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统治C.希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企盼国家实现和平民主15.1947年2月,毛泽东在《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中指出:目前各方面情况显示,中国时局将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即是全国范围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展到新的人民大革命的阶段。现在是它的前夜。我党的任务是为争取这一高潮的到来及其胜利而斗争。毛泽东的分析主要是基于()A.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B.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C.社会主要矛盾急遽变化D.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启新洋灰公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私营水泥企业,其前身为“唐山细棉土厂”,由开平矿务局首任总办唐廷枢于1889年创办,因亏累甚巨,不久停闭。1906年由“北方实业之父”周学熙利用旧址重办,改名为启新洋灰公司,购置丹麦史密斯公司先进的回转窑、球磨机等设备代替立窑等落后设备,生产“龙马负太极图”牌(俗称马牌)水泥。1914年兼并湖北水泥公司,曾分别与华商、中国两水泥公司联营,一度称冠中国,垄断水泥市场。1939年到1940年,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开始介入启新,被挟持的启新洋灰公司对日本的侵华战争实质上起了帮助和支持的作用。1946年,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造成了交通梗阻,启新水泥滞销,厂内熟料堆积如山,散灰满仓,生产陷于瘫痪。——摘编自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启新洋灰公司史料》材料二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由于战局恶化,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的过程。据统计:到1940年6月沙市、宜昌失守时,沿海沿江迁入四川的民营工厂共计245家,物资总约9万余吨。这批迁川厂矿企业分属的行业系统是:冶金工业1家;机械工业103家;电气工业18家;化学工业40家……迁川厂矿主要来自上海(104家)、汉口(90家)、南京(10家),其余来自南北各省。——摘编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厂企内迁档案选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

参考答案【典例练习】1.【答案】A【解析】据材料“从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从‘耕者有其田’到试办土地公债,从试办土地公债到平均分配土地”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为巩固统一战线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为获得农民对战争支持,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故政策的调整是适应了解放战争的需要,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抗战胜利后,故已经完成了民族战争的胜利,排除B项;农村生产资料依然是私有制,排除C项;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因此中共对土地政策进行了调整,D项因果错误,排除D项。【巩固练习】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正值华北危机,中日民族矛盾尖锐,禁止质疑岳飞和为主和派翻案,是有利于培养青年爱国精神以抵御外侮的,故选A项;军阀割据局面发生于1912—1928年,排除B项;吕的观点属于正常的史学探讨,允许其出版和禁止其出版都与愚民教育无关,排除C项;国共谈判发生于抗战结束后,排除D项。2.【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了解抗日战争期间除国共两党外,中间政派的抗日努力。材料第一条、第二条和第八条,主要表达了用各种手段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抗日,第七条表达了对于战争期间劳苦民众的关注,这些主张均表现出鲜明的爱国和反帝反封建的立场,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八项抗战主张类似,表现了各党派求同存异、团结抗战的民族凝聚力。A项符合题意,B项和D项分别体现部分条款的意思,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3.【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国民党否决了中共提出的建立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并形成纲领草案的决议,这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组织形式,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分散性,故选A项;“名存实亡”说法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在全面抗战中起到重要作用,排除B项;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各党派参政议政的咨询机构,材料不涉及国民党维护一党独裁专制,排除C项;国民党反对建立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不是反对第二次国共合作,排除D项。4.【答案】C【解析】题目的考查方向是“意在”,即把握事物的本质,所以选C项;A、B、D项都是服务于实现对沦陷区的长期占领这一罪恶意图。故A、B、D项均错误。5.【答案】D【解析】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41年抗战相持阶段,而不是发生在抗战防御阶段,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淞沪会战发生后,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余人,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6.【答案】C【解析】20世纪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即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中共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共同抗日,故出现的背景是全面抗战的爆发,故①正确;20世纪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国共共同抗日,说明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故②正确;“一国”应该是南京国民政府,而不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故③错误;中共在边区政府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7.【答案】B【解析】据材料“经与英美等国多次谈判,1930年达成取消的初步协议。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才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的桎梏”,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争取取消领事裁判权,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最终实现,这反映了国内国际政局的变动,故选B项;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促使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思想失望,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当时中国政府的收回利权举措,与民众觉醒关系不大,排除C项;“普遍认可”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据材料“而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可知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确立了中国实现民主主义目标,为当时中国革命指明正确方向,故选A项;1945年4月抗战即将取得胜利,因此并不会说明抗日战争具有持久性特征,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联合爱国人士反抗国民党统治,而1945年4月抗日战争还未结束,排除C项;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期间重庆谈判,时间不符,排除D项。9.【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毛泽东适时调整了人民的范畴,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探讨民主革命首要问题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得不出毛泽东对于统一战线作用的认识,故D项错误10.【答案】C【解析】据材料“在参加东京审判时为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曾进行激烈斗争”结合所学可知,东京审判时的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是依照二战的贡献排列,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东京审判时为入场顺序是按国家排列,不可能按个人排列,排除A项;据所学,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是排在英国之后的,但东京审判时为入场顺序却排在英国之前,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梅汝璈斗争的是参加东京审判时为入场顺序,与中美关系无关,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据材料“《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该曲曾在开国大典上作为背景音乐,也曾伴随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并多次被改编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影视等作品,受到各地群众喜爱。2009年,《东方红》入选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诞生在革命年代,体现了其革命性;该曲曾在开国大典上作为背景音乐,并多次被改编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影视等作品,体现了其艺术性;受到各地群众喜爱,体现了其人民性,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到《东方红》这一陕北民歌的发展情况,没有明确这首民歌在世界的影响力,故“世界性”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材料仅涉及到《东方红》一手歌曲,故“双百方针”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材料仅涉及到其在国内的发展情况,没有明确歌曲内容及音乐该作品具体的专业音律等相关内容,故“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央经济行政机构编制由战前3684人减至1561人……加强对财政经济的统制和管理,实施战时经济统制政策”结合所学可知,1938年全面抗战已经开始,政府精简人员是为了减少开支,实行统制政策是为了集中财力进行抗战,故选C项;据所学,1938年武汉会战改变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使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A项;据所学,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统制政策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据所学,经济储备只能保证前线的物资供应,不能增强军队战斗力,排除D项。13.【答案】D【解析】据材料“‘英美大资产阶级有无革命性’的咨询”“不能套用战略策略的简单公式”,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改变了过去采用单纯阶级分析法来分析英美大资产阶级的革命性问题,在当时有利于团结抗日民主力量共同抗战,缓和阶级对立,故选D项;材料主要分析的是对英美等国的评价,与日本发动战争的性质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分析的是对英美等国的评价,国内阶级力量的分合变化主要体现在国共双方之间,排除B项;中共中央改变了对英美大资产阶级的评价有利于团结更多的抗日力量,而营造持久抗战的舆论氛围主要体现在坚定抗战信念,排除C项。14.【答案】D【解析】据材料“他们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可知中国社会各界认同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谈判时期和平民主建国的主张,因此指出“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体现了当时社会各界希望国家实现和平民主,故选D项;1946年抗战已经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生了变化,排除A项;1946年4月,内战还未开始,中国社会各界对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