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汽车市场和产品准入制度-090219_第1页
国际汽车市场和产品准入制度-090219_第2页
国际汽车市场和产品准入制度-090219_第3页
国际汽车市场和产品准入制度-090219_第4页
国际汽车市场和产品准入制度-0902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汽车市场

和产品准入制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2009年2月一、国际市场总体情况国外主要汽车市场分类(一)发达国家市场北美(美国、加拿大)欧洲联盟亚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其它地区市场俄罗斯、乌克兰等其它欧洲国家拉美(墨西哥和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南亚(印度)、中东、西亚(伊朗)、中亚(哈萨克斯坦)南非、北非(阿尔及利亚)及其他非洲国家国外主要汽车市场分类(二)一体化市场已成熟完善的一体化市场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海湾合作组织(GCC)尚在发展中的一体化市场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南美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东部及南部非洲共同市场(COMESA)

非一体化市场我国2007年整车出口前10名国家俄罗斯107791伊朗30675哈萨克斯坦16867越南35846阿尔及利亚34223乌克兰47091南非39752叙利亚52629英国19702沙特阿拉伯7327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特点(一)市场管理和运作比较严格规范,法律、法规体系健全、透明;多数由一个或二个政府部门管理;遵守国际经济贸易的惯例和相关规则;汽车产品准入的技术要求相应较高且各有不同,需分别对应,相互借鉴与协调不断加强;除法规外,NCAP等对市场也有很大影响;市场开放度较高但竞争全面,制造商责任重,团体组织作用也很突出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特点(二)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共同体市场;市场运作规范和制度对其它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新能源车辆市场潜力较大。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特点(一)市场管理和运作不够规范、透明;不能严格遵守国际经济贸易的惯例和相关规则;一体化市场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但发展潜力较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技术要求相对不高,体系还不够健全;直接采用联合国或欧洲联盟ECE/EC汽车技术法规;按照地缘特点,直接认可已通过某一发达国家或地区认证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特点(二)汽车产业普遍欠发达;部分国家开放市场和投资,吸引国际跨国公司投资建厂,形成汽车出口导向型产业;其它国家汽车产业普遍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自身市场需要。资源型国家汽车市场发展迅猛;部分国家二手车对市场影响较大;新能源车辆市场潜力较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应对措施同时应对国内、国际市场;对国际市场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市场开发要有主动性、前瞻性、总体规划和部署;重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我国企业应重视发达国家市场充分认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重要性和存在的困难世界主流市场竞争激烈,汽车发展历史长法规复杂多样,技术要求高中国企业品牌认知度低,技术质量水平有差距发达国家市场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耐心对各国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对应全面客观的市场分析提高产品技术开发水平,使产品满足法规和市场特点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加强行业协作和国际合作我国企业应了解和应分析研究的议题

各市场的基本情况(产销量、保有量、进出口);市场汽车产品的细分;汽车市场的显著特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税费政策、汽车工业发展政策(整车、CKD)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制度、技术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关;仓储物流、运输、销售网络的构建、保险、售后服务要求新能源汽车轿车柴油化(欧盟);乙醇汽油(南美巴西、美国);生物柴油(欧盟、巴西);电动汽车(美国、日本、欧盟、其他市场);氢能和燃料电池;燃气汽车(LPG、CNG)汽车产品的准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体系产品管理和监督制度型式批准(TypeApproval)/自我认证(SelfCertification)车辆注册(Registration)生产一致性(ConformityofProduction)在用符合性(In-serviceconformity)召回(Recall)车辆报废回收技术要求(安全、环保、节能、防盗方面技术法规、标准)技术法规和准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随着国际经贸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各地区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框架下不断协调,使得财政、税收、海关等领域的规定和政策构成贸易壁垒的作用将逐渐减小;在技术领域的汽车产品技术法规和产品准入制度将成为最主要的贸易壁垒;企业开拓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时,了解和研究需要满足的汽车技术法规、产品准入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关、流程等),以及它们变化发展。国际典型的汽车批准制度和技术法规汽车产品的型式批准制度,为欧洲、日本和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采用;汽车产品自我认证制度,主要为美国和加拿大采用,目前韩国在其汽车产品管理体制中引入。该制度的特点是政府在汽车产品上市后,对其实施包括召回制度在内的严格后续监督和控制。国际上典型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ECE汽车技术法规体系;EEC/EC汽车技术指令体系;美国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日本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总结随着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步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发达国家市场是我国汽车企业未来要对应的主流市场,需要认真应对和长期努力对各国法规要逐项充分研究和了解发展趋势,并深入进行市场分析和技术开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行业团体作用,维护行业利益,提高中国企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主动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在国标的基础上比对研究现行的欧盟技术法规和标准比对研究美国技术法规和标准开拓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注意非法规的市场因素开发研制新能源汽车右舵车辆欧洲联盟汽车排放法规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市场轻型车辆排放法规马来西亚2009年直接采用欧4泰国2012年1月开始实施欧4伊朗2008年3月21日--欧3;2012年3月21日--欧4印度2010年4月,印度11个大城市实施国4(欧4);全印度实施国3(欧3)土耳其2008年1月开始实施欧4南非2010年1月直接采用欧4埃及进口的汽油轿车必须安装催化转换器,怠速排放:CO4.5%HC900ppm墨西哥排放限值分别基于美国的Tier1、Tier2和欧3、欧4,厂家自行选择满足;Tier2(欧4)自2007年开始逐步实施(25%、50%...)智利全国范围内实施美国Tier1或欧3;在首都区对柴油车实施美国加州Tier1或欧4阿根廷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欧4汽油车油耗5(l/100km)柴油车油耗4.5(l/100km)

120gCO2排放欧盟政府对CO2排放进行立法企业自愿措施恐无法达到要求的目标;欧盟政府决定对CO2排放进行立法,法规草案已出台;2012年达到平均120g/km的目标值(130g/km车辆措施,10g/km其它措施);2012起对达不到目标的企业罚款(5欧元/第1克;15欧元/第2克;25欧元/第3克;95欧元/第4克);企业可以分步达到目标值(65%、75%、80%、100%)2020年达到平均95g/km的目标值;欧盟指令新增加的技术部件和要求所有车辆必须装用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M1类车辆必须装用轮胎气压检测系统(TPMS);对车辆轮胎增加滚动阻力要求、滚动噪声要求、湿抓地要求;M2、M3、N2、N3类车辆必须装用提前紧急制动系统;M1和N1类车辆选装该系统;M2、M3、N2、N3类车辆必须装用车道离驶报警系统;M1和N1类车辆选装该系统;欧盟汽车技术指令的其它发展发布2008/89/EC(76/756/EEC修订本),要求自2011年2月7日起,M1和N1类车辆须安装专用的白天行车灯;自2012年8月7日起,其它类车辆须满足该要求;对氢能源机动车辆发布新技术法规;

对行人保护发布新技术法规。二、巴西汽车市场

及产品准入管理巴西市场基本情况(一)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位于南美洲的中心位置,除了智利和厄瓜多尔外,和南美洲的所有国家都接壤;南美共同市场(MERCOSUR)正式成员国(其它包括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委内瑞拉),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为其联系成员;近年来,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经济发展迅猛,与我国、印度、俄罗斯被国际社会并称为“金砖4国”。巴西市场基本情况(二)在汽车工业方面,巴西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采取宽松的外资引进政策,其汽车工业主要是国际跨国公司在巴西的工厂和车型,自主品牌的发展水平较低;国产化率要求:前三年:50%,以后60%;2007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97万和246万辆;

巴西市场基本情况(三)海关关税:对轿车35%;对载货车14%--35%(大部分为35%);对零部件0—19.5%(大部分为14%—19.5%);对于在巴西投资建厂的企业给予关税优惠:乘用车辆:24.5%;商用车辆:22.5%;零部件40%减免;进口税:整车:35%;零部件:14%、16%、18%;工业产品税(IPI):整车:5%--25%;零部件4%--6%;联邦征收,加入车价;商品流通税:17%--25%(各州征收,加入车价);社会团结和安全贡献税(PIS/CONFINS):8.26%;巴西市场基本情况(四)港口税费海关经纪人联盟强制征收:2%(或最低140美元;最高280美元);海关经纪人平均费用:700美元;装卸费:最高400美元/集装箱;货主航运税:海运运费的25%;入库及领班:0.65%;港口及仓储费:依时间和港口决定(一般最高2—4%)巴西和阿根廷相互以零关税进口车辆协议;禁止二手车的进口,禁止柴油轿车的进口;巴西对汽车产品的准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巴西计量、标准化和工业质量国家研究院(Inmerto);巴西国家运输委员会(Contran)

巴西国家环境委员会(Conama)巴西环境和可再生自然资源研究院(IBAMA)巴西国家公路委员会

巴西国家石油局(ANP)巴西对汽车产品的认证管理认证管理机关:巴西计量、标准化和工业质量国家研究院(Inmerto),隶属于巴西发展、工业和外贸部,负责巴西汽车及国民经济中其它涉及安全环保产品的管理;该部门没有对汽车产品建立完整的认证批准制度,只对汽车产品建立了部分认证批准,包括:⑴车辆辅助车轴;⑵车辆轮胎;(我国已有轮胎厂家获得Inmerto认证,产品进入巴西市场)⑶天然气车辆的部件及系统;⑷车辆的排放认证(已形成的最完整认证体系)巴西对汽车产品的认证管理(续)巴西汽车排放认证:被称为机动车辆排放符合性认证国家规划,简称为PROCONVE;最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具体的法规为巴西国家环境委员会(Conama)决议;对重型柴油机车辆的排放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PROCONVEP6阶段(欧4)的排放指标;对轿车和轻型车辆自2009年开始实施PROCONVEL5阶段巴西汽车技术法规体系通用技术法规汽车制动技术法规汽车视野、安全玻璃和防盗装置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车辆重量与尺寸车辆碰撞保护车辆灯光和反射器车辆的注册与牌照板座椅、安全带、头枕、头盔车辆轮胎与车轮其它安全法规特种车辆和燃气车辆摩托车与轻便摩托车巴西弹性燃料车辆巴西政府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推广汽车产品使用乙醇燃料,尤其是在乘用车和轻型车辆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基本上所有的轿车和轻型车辆都燃用不同比例的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已基本不推出燃用纯汽油的车辆,可以燃用任何比例的乙醇--汽油混合燃料车辆,即弹性燃料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