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规模、市场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_第1页
2021年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规模、市场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_第2页
2021年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规模、市场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_第3页
2021年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规模、市场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_第4页
2021年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规模、市场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规模、市场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一、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2021年中国手机出货量达3.51亿部,较2020年增加了0.43亿部,同比增长13.96%,手机输入法经历了从物理键盘到触屏输入,从拼音打字到语音输入,从单一到智能化及个性化的革新,并随着AI、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升级,第三方输入法将手机的输入效率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手机输入法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不断更新迭代,从早期手机时期嵌入在硬件系统中,到后来在安卓、苹果系统中独立为第三方应用,从最原始的单纯打字到现在不断丰富的输入服务,手机输入法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第三方输入法中得到广泛应用,用户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规模达7.78亿人,较2020年增加了0.22亿人,同比增长2.91%。

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机输入法带来新的发展方向,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便利用户的使用,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的语音输入已覆盖各年龄段用户,而Z世代用户在AI功能使用率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用户,在20岁及以下的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中,AI功能使用率达79.5%,而在21-25岁用户中也达到了72.8%。

拼音无疑是当前最易上手、最主流、最受大众喜爱的输入方式之一,随着技术发展,拼音输入愈发智能,常用语可以自动联想,误按键还能帮忙纠正,社交互动是使用拼音输入最普遍的场景,比例达68.9%,网上购物、内容搜索、在线办公场景中使用拼音输入的比例均超过50%。

随着厂商对语音技术的深耕,我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语音输入功能愈加丰富,应用场景更广泛,自春节假期以来,我国三大输入法日均语音使用量均突破10亿次,语音输入保持快速增长,环比增幅高达19.0%。

手写符合汉字输入习惯,使用几乎没有门槛,近年来手写输入的识别率大幅提升,功能体验更加完善,不仅支持叠写连写,还加入手写补全、手绘表情等新功能,让手写不再是“中老年"专属输入方式。

二、市场格局

目前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主要有搜狗输入法、讯飞输入法、百度输入法等,从上线时间来看,搜狗输入法上线时间要早于讯飞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

2021年春季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高达78.9%,而我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累计活跃用户市场份额方面,搜狗输入法、讯飞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占整个市场份额的95%以上,三足鼎立格局更趋稳固。

主流第三方输入法的性别分布,男性多于女性,其中百度输入法男性占比相对更高,2021年搜狗输入法女性占45.8%,男性占54.2%;讯飞输入法女性占45.4%,男性占54.6%;百度输入法女性占44.5%,男性占55.5%。

而用户年龄分布方面,讯飞输入法25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达31.7%,略高于其他两款输入法,用户更年轻。

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全国范围内应用广泛,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江苏和浙江三省的用户活跃用户占比相对较高,主要第三方输入法活跃用户区域分布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下沉渠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发展前景

随着智能手机广泛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较2020年同期增加了0.46亿人,同比增长4.69%,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对于中文输入的需求巨大,语言文字作为信息化的载体,承接了人与信息的关系,手机输入法更是连接人与信息不可或缺的媒介。

随着5G时代到来中国5G手机出货量大幅攀升,2021年中国5G手机出货量达2.66亿部,较2020年增加了1.03亿部,同比增长63.19%,占手机出货量的比例达75.78%,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新模式有效满足网民工作学习等切实需求,为全社会“重启"和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助力,手机输入法的应用场景相应拓宽,无形中也加速了我国移动数据流量增长,第三方输入法通过提供行生品设备,拓宽业务范围和使用范围,通过物联网形成软件和硬件的生态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