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_第1页
常熟市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_第2页
常熟市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_第3页
常熟市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_第4页
常熟市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页常熟市一中2023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考试试题常熟市第一中学2023-2023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试卷第一局部根底知识〔3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①fěi翠()②cāng茫(〕③旁yì()斜出④争yán()斗艳2.下面的句子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后改正。(4分)展示中国开展新茂,汇萃世界文明精华。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之夜,歌声水影,美不盛收。璀璨夺目的焰火,映照着“中西合壁〞的建筑物轮廓;梦幻灵动的展示,演绎着穿越时空的多元文化。中国人以海纳百川的气魄,为世界举办这场为期184天的文明交流盛宴,让外宾惊羡,令世界动容;让中国骄傲!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名(1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高斋闻雁来。〔________?闻雁?〕②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鹤?〕③____,泥香带落花。〔葛天民〔?________?〕4.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8分〕那是怎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在晨风中轻轻〔〕着。当我一步步走近它时,才看清了,它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柔藤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看过一些枯枝〔〕地直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西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因找不到支撑,散落在地上,把荒草吞没。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4分〕备选词语:摇晃摇曳顽强孤寂〔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修改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两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续。〔2分〕5、在全球经济一片低迷中,中国的房价却不断上涨。阅读下面三那么材料,探究中国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6分)材料一:在实业经济尚未全面恢复的情况下,除了传统的房地产国有企业,那些原本从事钢铁、电子、粮食、能源等行业的国有企业,也纷纷进军房地产行业,并频频制造“地王〞。在2023年住宅类地块总投资中,国有企业占到了71%,远远超过民营企业的29%。材料二: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土地出让金年终盘点报告?称,2023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1.5万亿元。土地出让金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材料三:根据国家××局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进入房地产业的信贷资金超过8000亿元。宽松的政策环境,如包括二套房贷优惠在内的一系列救市政策,降低了购房本钱、交易本钱,扩大了购房群体,使市场需求增多。第二局部阅读理解〔6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复6-9〔15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6.解释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策之不以其道〔〕〔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3〕买其首五百金〔〕〔4〕鸣之不能通其意〔〕7.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1分〕8.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4分〕9.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阅读?海燕?,完成10-12题〔共12分〕①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傲慢地飞翔。②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③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④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⑤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⑥蠢笨的企鹅,害怕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傲慢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⑦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⑧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⑨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⑩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傲慢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在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傲慢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10、本文歌颂的对象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鸭、海鸥和企鹅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他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里的闪电是什么意思?“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傲慢地飞翔。〞一句中的“闪电〞又是什么意思?〔4分〕12、在7-16小节的描写中,充满了剧烈的斗争。请联系具体内容说明:斗争的双方是谁?分别有什么特点?斗争的结果如何?请在文中找出一句证明。〔4分〕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3-16题。〔10分〕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郝铭鉴①这些年来,关于社会阅读率的调查,有关部门做得很认真,很细致,逐年公布。每次都会引起一阵惊呼,建立中国读书节的建议也随之提出,一浪高过一浪。毫无疑问,这一调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变迁,看出民族的精神走向,为出版方案的制订、文化政策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照系。然而,我们应该明白,阅读力是阅读率的根底。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所以,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②所谓阅读力,笔者认为,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阅读力的现状为何?个人不敢妄加判断,但我也不想讳言,确实看到了一些“不祥之兆〞。③比方,在中学教材里,鲁迅正面临挑战。他的文章虽不如“谣传〞那样“大幅削减〞,但确实“有所调整〞。?药?啊,?为了忘却的纪念?啊,这些传统篇目已淡出视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据说是因为中学生“读不懂鲁迅〞。校园里流行的一首顺口溜便是证据:“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当年鲁迅的文章一经刊载,读者奔波相告,先睹为快;而今鲁迅却成了一种障碍,一种压力。世事变迁,让人感慨系之。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有种种原因,但阅读力的下滑,应该算做一条吧。④比方,在不少“选秀〞场合,经常会传出语文笑话。古人说过,“读书必先识字〞,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外语说得很溜,汽车开得很酷,电脑玩得很转,恰恰是“识字〞这一环节成了弱项。什么叫“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做出租车的车费;什么叫“狡兔三窟〞抓一个狡猾的兔子要挖三个洞……这类让人喷饭的答案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可以说是喜剧;出现在一群人身上,那么成了悲剧。凭借这样的语文水平,阅读自然便成了奢侈。⑤比方,出版市场上“图〞书大受青睐,不仅有动漫、绘本,还有“画说〞、“图解〞。我们迎来了一个“读图时代〞。出版物形态的改变,反映了出版技术和出版观念的进步,我们是应该举双手欢送的;但是从阅读主体来说,那么不能一概而论,不排除其中有阅读力下滑的因素。有些人之所以读图,是因为他们只能读图。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阅读率虽在保持,阅读力却在萎缩。⑥笔者以为,保护阅读力、提升阅读力也应该是一项当务之急。阅读力当然是在阅读实践中形成的,问题是这种阅读实践不能被娱乐牵着鼻子走,而应该是一场知识挑战,一种思想训练。让我们从认真读书开始吧。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和网民聊天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平安,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⑦“多读书吧〞,温总理的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明天。〔选自2023年12月11日?解放日报?,略有改动〕13.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第②段中的“不祥之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分项列举。〔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⑥段引用了温家宝总理的话,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联系以下材料并结合全文,选出以下关于提升阅读力的做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1〕调查显示,2023年,全国只有5.6%的国民知道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2〕每年的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新闻出版总署也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3〕当下,与功利性的阅读相比,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阅读时常面临为难的局面。而各种“升职记〞“营销三十六计〞“商战孙子兵法〞之类图书却受到都市白领追捧。A.加强舆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身边的阅读活动,自觉参加到阅读活动中来。B.建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C.重视阅读实践,把知识积累和思想训练结合起来,让娱乐远离我们的阅读实践。D.摒弃功利化阅读,多读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一21题。(13分)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①南京云锦,被誉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一座里程碑。这一由历史沉淀出的华美织物,在上海世博会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②南京云锦雍容华美,内涵丰富。它用材考究,极为奢华,大量使用金线、银丝、孔雀羽等昂贵材料,生产出来的面料可谓“寸锦寸金〞。在封建社会曾成为御用贡品。从色彩上看,整个织物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相传玉皇大帝为装饰天宫,命织女们日夜织锦,朝为锦云,暮为绮霞。当人们仰望那满天的霞光异彩时,无不为织女们的心灵手巧而赞叹不已。传说归传说,但南京云锦确如彩云般绚烂多姿,瑰丽华美。从图案上看,形象各异,寓意鲜明。它吸收了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精华,既有象征高洁的莲花,也有寓意多子的石榴;既有龙凤麒麟这等祥禽瑞兽,也有喜鹊鹦鹉之类喜庆小品;既有祈盼长寿的仙翁寿叟,也有活泼可爱的顽童婴孩……无怪乎明末文人吴梅村赞曰:“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③南京云锦工艺高超,巧夺天工,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其织造非常独特,须在5.6米长、4米高、1.4米宽的木质提花机上,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方能生产。从设计图稿到完成织物,整个过程如同电脑运算一般精确而复杂。“挑花结本〞、“通经继纬〞等独特织锦工艺,至今尚不能为现代机器所替代。正在世博会上展出的?九龙图?,更藏玄机。如果变换角度和光线,正中的那条墨绿祥龙便能显现紫、蓝、绿、棕、黑等不同色彩,金翠交辉,奇丽夺目,其精妙的制作工艺唯南京云锦独有。④当然,南京云锦的织造也特别耗时费力。据介绍,两名熟练织工在木织机上配合无间地工作,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诗云:“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这是说织造缭绫的;如果用来形容云锦,那么要“扎扎千声不盈寸〞了。要是织造大型艺术云锦,消耗的心力更是无法估计。就连六巡江南的康熙皇帝,幸临曹雪芹祖上任职的江宁织造府时,也在诗中感慨“终岁勤劳匹练成〞。⑤南京云锦在继承中创新。以世博桔祥物“海宝〞为主题的南京云锦装饰画上,设计师以深浅不一的蓝色,勾勒出8个生动活泼的“海宝〞形象。每个海宝的色彩造型各异,甚至连勾边的蓝色都有细微区别,让见惯了传统型云锦的人们眼前为之一亮。还有一幅不到一平方尺的云锦,上面惟妙惟肖地织出一座牡丹花掩映的世博中国馆“东方之冠〞。其花色的变化,斗拱结构的光影明暗比照,无不精细入微,配合左上角的世博会会标及主题词,颇具收藏价值。这幅小型云锦装饰画,在牡丹这一雍容华贵的传统形象中,巧妙地融入“上海世博会〞的现代元素,为南京云锦的传统工艺焕发青春活力提供了借鉴。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世博会上尽显风采的南京云锦,不正是南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一张城市名片吗?17.阅读第②节,说说南京云锦的“雍容华美,内涵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18.第③节介绍?九龙图?有什么作用?(2分)19.第④节画线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20.以下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第②节插入天女织锦的传说,表现了云锦的瑰丽华美,增强了阅读趣味。B.第④节引用“扎扎千声不盈尺〞,意在形象地说明云锦织造的精细考究。C.由历史沉淀出的南京云锦,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D.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思路介绍南京云锦,条理清晰,结构严谨。21.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南京云锦“焕发青春活力〞?(3分)阅读?花盆里的狗尾草?一文,完成22-26题。〔16分〕春天的时候,买一盆杜鹃回来。当时卖花的花贩,正停在巷口,他的身旁,是一拖车的花花草草,仿佛一个春天降落了。我一眼看中这盆杜鹃,花开得俏俏的,叶绿得饱饱的,实在惹人怜爱。问花贩:“这花不会死罢?〞花贩有些生气:“死?我种的花,怎么会死?大前年人家买我的杜鹃,今年还长得好好的呢。〞立即羞惭了,觉得自己很小人似的,笑笑赶紧掏钱,价也不还地就买下。一路捧着它回家,像迎了个小女儿回来。阳台收拾得极干净,让它守着阳光最好的地方。日日跑去看,殷勤地给它喂水,像惦着一个心爱的人。花却在我的频顾望中,一朵一朵谢了。有的才含苞,也不肯开,抢着凋落。原本饱满的叶,也一日一日无精打采起来,终究,一片一片地萎了下去。花盆里,只剩秃秃的枝,轻轻一碰,断。他说:“随便移到盆里的花,哪里能成活?〞不肯信,那么灿烂明艳的一盆,怎么说没就没了?不舍得扔掉它,心中怀着期待,希望某天它会重新抽枝发芽,又盛开出一盆粉红来。后来,花没等来,却等来几株草。尖尖的绿脑袋,钻出盆中的土,有些探头探脑的意思,是些狗尾草。狗尾草迅速长高,迅速茂密起来,简直有些迫不及待,欣欣喜喜地伸着绿胳膊绿腿儿,花盆便满满地绿起来。这草,太熟悉了。乡下的草,最疯长的,要算它。不择地的肥沃与否,种子吹到哪儿,就长到哪儿。甚至长到茅草房的屋顶上去,在屋顶上开花,毛茸茸的一枝一枝,上面缀满细细密密的籽。像翘起的狗尾巴。起风的时候,它们在屋顶上舞蹈,柔软且欢快。一些断壁残垣上,大多也长着这种草。秋末的时候,狗尾草呈褐黄,一方夕阳照着,断壁残垣瞬间有了温度。暖着。女孩子爱美,乡村的日子艰难,却不能湮没美的向往。几个女孩儿,倚着墙角,拔下墙头的狗尾草,用它编戒指,十指全套上,简直富有得很了。记得一个叫田芳的女孩,家里特别贫穷,跟着瞎眼的父亲过生活,没少挨人欺负。她竖着套着狗尾草戒指的十个指头,一字一字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