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规程规范讲座_第1页
最新规程规范讲座_第2页
最新规程规范讲座_第3页
最新规程规范讲座_第4页
最新规程规范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路翔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2012年岗前培训课件最新执行标准、规程、规范一、现行公路工程评定、施工、检测有关

标准、规范、规程纵向:法律—法规—七部委令—部门规章横向:按照时间顺序,后颁布的制约之间的。(一)有关标准1、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2、JTGF80/2—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3、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4、JTGG10—2006《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一、现行公路工程监理有关

标准、规范、规程(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1、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JTG/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4、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5、JTGF7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6、JTG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一、现行公路工程监理有关

标准、规范、规程(三)有关试验规程1、JTG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2、JTG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释义手册)3、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4、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混凝土试验规程》一、现行公路工程监理有关

标准、规范、规程5、JTGE50—2006《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6、JTG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7、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四)有关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一、现行公路工程监理有关

标准、规范、规程(四)水泥国标1、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2、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3、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

氏法)》

4、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5、GB/T208-19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6、GB/T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7、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8、GB748-2005《抗硫酸盐水泥》GB/T749-2008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一、现行公路工程监理有关

标准、规范、规程(五)钢筋国标1、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2、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扎带肋钢筋》(代替GB1499—1998)4、GB/T20065—2006《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5、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一、现行公路工程监理有关

标准、规范、规程(六)有关设计规范(根据设计文件,相关的设计规范都得掌握)二、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根据检评标准结合标段及工程实际划分)(一)一般建设项目单位工程划分:1、路基工程2、路面工程3、桥梁工程(特大、大、中桥每座)4、互通立交工程(桥梁每座、主线路基路面工程、每条匝道工程)5、隧道工程6、交通安全设施7、机电工程8、房屋建筑工程9、环保工程(以上针对每标段及时划分好列出明细表开始从资料中实施)二、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根据检评标准结合标段及工程实际划分)(二)分部工程划分(以路基工程和桥梁工程为例)路基工程:(1)路基土石方工程(2)排水工程(3)小桥及符合小桥标准的通道(每座)(4)涵洞、通道(5)砌筑防护工程(6)大型挡墙二、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根据检评标准结合标段及工程实际划分)桥梁工程:(1)基础及下部构造(每桥或每墩台)(2)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3)上部构造现场浇注(4)总体、桥面系和附属工程(5)防护工程(6)引道工程三、工程质量评定(一)工程质量评分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评定的需要,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将建设项目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分为合格与不合格,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逐级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独立抽检,对工程单位检评资料进行签认,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三、工程质量评定(一)工程质量评分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①基本要求(该项很重要,但目前重视不够)②实测项目(已重视)③外观鉴定(该项很重要,但目前重视不够,描述不具体)④质量保证资料三、工程质量评定(二)检查项目合格率计算在公路工程中,压实度、混凝土各种强度、砂浆抗压强度、半刚性基层和低基层的材料强度、路面结构层厚度、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等这些指标评定时,要用数理统计方法要评定,剩下指标计算用单点合格率。三、工程质量评定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性项目(在标准中以“△”标识),其合格率不得低于90%(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低于95%,机电工程为100%),且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值,否则必须进行返工处理。实测项目的规定极值是指任一单个检测值都不能突破的极限值,不符合要求时该实测项目不合格。三、工程质量评定(三)交工验收等级对分项工程:不合格<75分合格≥75分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合格<90分合格≥90分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在交工验收时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加固、补强或返工、调试,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但计算分部工程评分时按其复评分值的90%计算。三、工程质量评定(四)竣工验收质量等级评定:(从分部工程开始评定,单位、合同段、建设项目逐级评定)

不合格<75分;

75分≤合格<90分;优良≥90分。四、数据的整理方法在公路工程中,压实度、混凝土各种强度、砂浆抗压强度、半刚性基层和低基层的材料强度、路面结构层厚度、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等这些指标评定时,要用数理统计方法要评定,评定时要计算:1、测定值的平均值X均=∑Xi/N2、标准差:S=√{∑(Xi-X均)2/(N-1)3、变异系数:CV=(S/X均)×100四、数据的整理方法4、绝对误差:mx=S/√N5、精度:PX=mx/x均6、评定一个路段代表值(现场规程P135)五、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标准密度应做平行试验,求其平均值作为现场检验的标准值。对于均匀性差的路基土纸和路面结构层材料,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补标准密度试验,求得相应的标准值,以控制和检验施工质量。(检评标准P145,强调标准密度取值问题和目前存在问题)五、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对于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压实度评定:①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SMA98%)②最大理论密度的92%(SMA94%)③试验段密度的98%(SMA99%)以上标准最好选用2个进行评定,如果两个发生争议,以合格率低作为评定结果。六、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路面各类配合比设计参看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以抗弯拉强度设计为主,抗压强度最为参考成型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通过钻芯取样,对芯样测试劈裂强度,在进行换算抗折强度作为参考进行评定。抗折强度(Mpa)4.04.55.05.5抗压强度(Mpa)25.030.035.540.0七、沥青混凝土路面需注意问题(一)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各设计阶段的目的和内容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目的:计算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按此配比调试冷料仓供料比例,以求供料均衡;内容:各种材料的比例合成,确定目标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目的:设计出可供正式施工用的配合比;内容:拌和站的拌和参数调试的确定。3、生产配合比调试阶段:目的:验证设计的生产配合比是否可行,并进行必要的微量调整;内容:试验段的铺筑,拌和站试拌,取料进行试验检测,确定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试铺:确定摊铺、碾压参数,并在路面完全冷却后进行各指标的检测,以评定试验段是否成功。七、沥青混凝土路面需注意问题(一)、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各设计阶段的目的和内容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1、按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2、目的: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经过试验确定合理的目标配合比,目标配合比要使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在满足规范要求下要充分考虑经济性;3、因为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对各种矿料进行烘干、除尘、加热,并进行了二次筛分,所以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不能直接用于施工,它只是用于计算各种材料用量的依据和拌和站冷料流量确定的依据。七、沥青混凝土路面需注意问题生产配合比的确定:由于拌和楼内的筛子长度有限,更兼有倾角的影响,集料不能充分筛分,流进各热料仓的集料不是按机内各筛孔尺寸准确分级。因此还必须从各料仓取样进行筛分试验,根据筛分试验结果再次进行配合比合成计算。决定各热料仓的供料比例。按确定的生产配合比在拌和站上进行试拌(干拌,不加沥青)并将干拌的混合料取出进行级配检测,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七、沥青混凝土路面需注意问题生产配合比的确定步骤:1、依次启动拌和楼引风机、烘干筒、热料提升机、振动筛,集料皮带等;2、按标定好的冷料仓转速启动各冷料仓皮带运输机;直到各热产仓存满料后停止;3、依次打开各热料仓,将热料接出,并分开堆放,冷却后分别进行筛分试验;4、按热料筛分结果再次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出各热料仓的供料比例,此比例用于拌和楼试拌使用。七、沥青混凝土路面需注意问题(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中细节对质量的影响

1、碎石场

a、由于试验人员没有统筹考虑,生产的碎石规格不对;严重时会导致不能够设计出合格的配合比,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规格满足设计要求,则会出现大量的废料,这些废料造成碎石生产、运输、拌和等方面的浪费。

b、碎石场生产的碎石不均匀、规格出现差异;一是由于碎石机筛分用的筛子分批购置,分批购买的筛孔尺寸有微量的差异造成生产的碎石规格不均匀;二是由于下雨等影响,造成碎出的碎石筛分不充分而不一致;三是由于碎石生产中不及时转运等原因导致不同规格的碎石相互混淆;这种情况会造成拌和机产量下降;七、沥青混凝土路面需注意问题(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中细节对质量的影响

2、拌和站

a、拌和比例失控或不严格按照确定的拌和参数操作;

b、拌和站部分小构件损坏而不及时更换;

c、出料次序不科学;

d、每日拌和工作结束后洗拌缸不细致;

e、对拌和场的矿料,特别是细料不加覆盖;七、沥青混凝土路面需注意问题(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中细节对质量的影响

3、试验室

a、对拌和的混合料抽检力度不足;

b、对完成路段的铺筑效果不及时观察;

c、已完成的成品路面相应的试验检测指标完成不及时,质量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

4、摊铺、碾压

a、不严格按照确定的摊铺、碾压参数进行施工;

b、对路面摊铺边缘、纵向施工缝、加宽部分的摊铺、碾压不细致;

c、横向施工缝不仔细;七、沥青混凝土路面需注意问题(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中细节对质量的影响

5、组织方面

a、试验、拌和、摊铺等各环节勾通不到位,导致工作脱节;

b、每日拌和产量与施工长度等数据无人汇总;

c、各种有关施工的信息反馈不及时;

总之,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需要试验人员、碎石场工作人员、拌和站操作人员、摊铺机工作面所有人员等许多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八、现行《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

》质量管理行为项中对监理单位、人员要求序号抽查指标项标准或要求评分1监理实施细则、监理计划完善、有针对性

2监理工程师资格、到位符合合同要求,及时岗位登记3试验室管理符合合同要求,人员到位、设备齐全,管理规范4标准试验、配合比设计验证审批及时规范、资料齐全5中间交工验收及质量评定及时,规范八、现行《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

》质量管理行为项中对监理单位、人员要求序号抽查指标项标准或要求评分6抽检

及时,规范7旁站、巡视到位、记录齐全准确

要文字性文件或记录,内容具体详细8日志记录

记录真实、人手一册、每日连续

重点强调容易出现的问题9质量监理指令

指令闭合

重点强调安全和质量指令即内容的具体性、全面性、闭合性,必要时附检测报告(不合格和合格)10资料虚假

扣3分

11人员资格虚假

扣3分

八、现行《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

督查办法》评分方法质量管理行为评分为10分制,评定时:(1)评分分五个档次,分别为好(9、10分)、较好(7、8分)、一般(6分)、较差(3、4、5分)、很差(0、1、2分)。(2)各单位质量管理行为督查评分为各项抽查指标项评分的平均值减去应扣除分数。强调:今后对每个单位评最后得分,排名次,年终交通厅要进行信誉等级评价(对于监理单位,在《督查办法》的质量管理行为、施工工艺、工程实体质量三大块中直观评定好象只有质量管理行为,实际上所监理施工单位的综合分数也直接影响监理单位业绩。八、现行《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

督查办法》评分方法今后对于监理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和实时公布,强化企业和个人履约意识和责任。对独立抽检和平行试验及现场检验频率不足,旁站、巡视检查走过场,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监理指令不及时,事前监理能力差,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监理实施细则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措施加强监理工作。九、列举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一)土方路基1、路基施工临时排水重视不够,边破冲刷,路基范围内积水。2、土石方填筑分层摊铺有时高程、大面平整度控制不严,无路拱,碾压不到位(部分农村公路由于投入的施工机械力量薄弱)。新旧路的连接部位、两个填方工段的结合部位,高填方、半填半挖路基填方部分的压实仍是压实度控制的薄弱部位。3、对三背回填重视不够。一是填料不符合要求;二是工作面与压实方式不正确;三是现场回填压实工艺控制不严。4、施工过程中环保重视不够。九、列举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5、试验段数据总结不全面,不客观(或无试验段)。6、对路基实际填料不做CBR和回弹模量,按设计文件(估算的回弹模量)计算的的允许弯沉值,不符合实际情况。7、中线偏位测试方法不正确。高等级公路路拱度(横坡)用3m尺测定(顺便讲一下中线偏位的测定方法)8、标准试验、原材料、过程检测试验资料归类、及时性、真实性问题。九、列举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二)砌筑工程⑴砌筑工程质量控制不严,砂浆配合比现场控制不严谨,现场无计量工具。⑵沉降缝设置不垂直贯通,有时存在假缝现象。⑶浆砌工程砂浆养生不够重视,失养现象较普遍。⑷砌筑工艺粗糙。勾缝空鼓、假缝现象较严重。⑸海拔高、寒冷地区的部分浆砌排水沟、桥涵锥坡等砌筑工程早期损坏现象较严重。⑹抹面砂浆、勾缝砂浆强度合格率不是很高。九、列举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三)桥涵混凝土工程

⑴钢筋加工、绑扎、焊接不规范。主要是钢筋间距控制不严格、钢筋除锈不彻底、钢筋加工尺寸不准确、绑扎点不够,焊接不规范导致钢筋轴线偏心、焊接搭接长度不均匀等。⑵砼工程质量控制不稳定。一是现场原材料控制不严;二是现场配合比控制不严;三是浇注前对模板、预埋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检查不够,且砼外观边角漏浆,蜂窝麻面现象较多;四是对部分涵洞进出口标高控制不严,指使进出水口不畅。五是不做混凝土工程试验构件。⑶钢筋保护层厚度预留不规范,合格率偏低。九、列举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四)路面工程

⑴有的路面材料存放不符合要求,主要是个别标段沥青拌合站料场硬化不到位,路面料污染较严重,不同粒料常有相互混杂和被污染情况。⑵部分面层料加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基层材料级配控制不严。⑶铺筑路面各层前对下承层的准备工作重视不够,一是垫层整修工作较差,二是基层表面清扫、透层油透入深度不足、补洒透层油等工作常被忽视。九、列举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⑷对水稳基层养生不够重视或有些单位养生方法达不到要求,加之对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施工期间对交通管护不重视,基层表面松散或部分路段没有形成板体,强度低等现象,钻取芯样松散,不成型或半成型,很多路段在铺筑面层前基层表面遭到破损或松散,基层顶面1~2cm范围松散、养生条件差、成型不佳等问题依然存在。⑸分幅铺筑时,仍形成接缝处基层的松散带不能彻底处理,水稳基层中间20~40cm松散层清除不彻底,甚至个别路段不做处理即铺筑面层因而留下质量隐患。⑹摊铺工艺控制不严;层间污染严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碾压各环节温度控制不够严格。八、列举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⑺沥青表处路面由于交通量小,三号料粘接较差,散失现象较严重;路面成型较差,尤其是路面边缘。⑻级配砾石掺灰路拌法施工存在掺石灰量不均匀现象;基层、面层大面平整度、路拱度控制较差,各结构层高程控制不严,试图在下层中调试。⑼水泥混凝土路面部分砂石材料规格欠规范、堆放二次污染现象较严重;切缝时间掌握不及时;很多路段保湿养生期达不到要求;路面水泥混凝土板块出现程度不同的断板现象;路拱度合格率低。通村砂路路面平整度较差,合格率低。九、列举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⑽路面“事后”检测现象严重。⑾试验段数据不可靠、不科学,不能指导施工⑿还存在对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和掺灰基层)检测弯沉问题。⒀基层大雨过后铺筑基层,留下隐患。⒁路段地形复杂处(弯道、坡陡)铺筑工艺差,早期破坏现象严重。⒂路肩松软,压实欠佳。九、列举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五)三大材料经对三大主材(钢筋、水泥、沥青)抽查结果看,钢筋、沥青材料各项指标合格,水泥安定性指标不稳定,水泥主材有时候存在因供不应求,刚出炉存放期达不到要求,安定性尚未稳定的水泥直接用于工程中的现象(最近两年比较突出);自采砂石材料规格尺寸、级配、含泥量等指标控制不够严,堆放不规范,污染较严重;钢筋、钢铰线存放不精心、防锈措施不力。九、列举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六)农村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农村公路设计周期短,深度不足,实施过程中问题较多。2、因资金问题,对公路的安全保障设计考虑比较少,部分公路防排水、抗灾设计深度不够。3、施工、监理单位主要人员变更较多,或频繁更换,有些更换人员业务素质较差,这对保证工程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4、试验外委多(且部分取样无代表性),导致试验工作与现场施工脱节,无法指导施工;部分施工、监理单位试验仪器设备简陋,无法满足施工过程中测试要求。九、列举施工工艺和实体质量存在的部分质量问题5、农村公路关系行车舒适、可靠性的质量指标合格率较低(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