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现实思考论文7900字一、加快农民进城的紧迫性
我国经济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就是20多年间有1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占农村总从业人员的30%左右,使乡镇工业取代国有工业,成为我国工业中的主要组成局部。但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那么逐渐地减缓,并在近几年因市场变化而出现倒流趋势。仅1997、1998年两年统计,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就净增366万人,1999、2000、2022年每年至少也有净增100多万人。出现上述情况并不意味着资源配置效应的潜力告终。主要依据是:尽管已有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领域,但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迅速增长,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还有3亿多,同改革初期相比,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100多万。农业与非农业的边际生产率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我国国民经济经过20多年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已经呈现质的变化,即绝大局部商品的供应已经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大多数乡镇企业在市场导向下经过多年的开展已经饱和,不再有超常开展的空间;而高技术含量的生产领域虽然市场广大,却需要乡镇企业进行重大结构调整,不可能再以低技术和粗放经营的方式跨进结构升级这道门坎。况且,80%以上分布在村落的乡镇企业,由于不足所必需的公共根底设施,不足技术和管理人才,远离城市集中地带,难以再走“离土不离乡〞的道路。我国乡镇企业开展正面临着一个调整期,这就不可能再以从前那样的超常速度增长着。与此相联系,乡镇企业可纳农村残余劳动力的能力趋于下降。从“七五〞期间年均925万人,降到“八五〞期间年均719万人,降到1996年674万人,再降到1997年的400万人。在今后的假设干年中,如果不可能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前面所说的资源配置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不复存在,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显著放慢。
我国经济改革以来的一、二十年间,数以千万计的农村残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并因此带动了乡镇企业高速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城市化的开展,但这种替代终究是有限度的。农村人口城市化规律是不可阻挡的,限制城市化是积累矛盾,加剧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转移残余农业劳动力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说明,农业残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残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取得史无前例的进展,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仍然十分迟缓,这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其明显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后果,集中反映在最近几年前者速度大幅度回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趋缓。这就要求必须因势利导地解决这种不协调问题,并使之相互促进,以开创中国残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
要有效地解决我国残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开展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现代化进程不可短少的原动力,也是推动农业残余劳动力转移不可短少的原动力。社会经济开展的一般规律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是产业结构变迁引起就业区域结构变迁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我国的工农业产值结构已由建国初期的3:7转移为7.5:2.5,而城乡人口结构乃为3.6:6.4,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并且独立于城市化进行的,使得迅速增长着的残余农业劳动力无法被城市二、三产业所吸收。1952年至1978年,我国城市工业所能提供的新的就业岗位只有3723万个,而同一时期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全国城乡劳动力共增加19127万人,大局部新增劳动力不得不被安置于农村,这就必然严重地制约着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市场取向改革以来,我国市场化程度有了显著的进展,并且与工业(尤其农村工业)协调开展的道路根本上打通。这些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和残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也正是市场化因素不断强化的结果。然而,在依靠市场机制和农村工业化力量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与残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城市化滞后的矛盾又日益突出出来。
二、是进小城镇抑是进大中城市
关于我国城市化与城镇化问题,国内外学术界都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是,对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这就很难对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作出正确的答复。我们认为,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甚至不是城市化的主流。开展小城镇是我国特定条件下城市化战略的一局部而不是全部,开展小城镇是城乡二元体制下被迫作出的选择,而不是最正确的选择。确立这样的一种观点,才能正确认识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换句话说,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的特殊性,在相当程度上是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开展小城镇战略联系在一起。在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被破除的背景下,大中城市的开展从一开始就同农村问题的解决无关。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开展小城镇战略时,又总是同解决农村问题联系在一起。我国现阶段农民进城方式和条件,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在城乡别离或城乡分割体制尚未打消的背景下,人们往往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辨别为两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与此相适应,在农民进城上,也可以划分为进大中城市和进小城镇这两种方式。当城市化还没有根本实现的情况下,必然是进大中城市和进小城镇并重(目前两者人口各占一半),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进小城镇的人数还会比进大中城市的人数多得多。当城市化演变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城镇化就会逐渐被城市化所代替。届时,农民进城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进入大中城市,或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远远超过小城镇。
我国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源于农村工业化是在城市化严重滞后的背景下运行的。农业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是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方式。残余农业劳动力就地向乡镇企业转移,比起旧体制下农民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不足必要的劳动力流动机制,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初级形态的劳动力市场,毕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残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就业空间上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封闭性指的是面向农村,就地转移。分散性指的是92%的残余劳动力转移是分布在村落,向小城镇集中的不及8%。应当这样看,即小城镇建设对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开展,还将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目前仍然有大量分布过散、不足规模效益的乡镇企业,迫切需要改善布局和根底设施条件。但由于企业自身和外界条件的限制,它们大多数还很难向大中城市集中,而小城镇的进入门坎那么要低得多。但是,和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的集聚效益差,二、三产业开展规模小、档次低,对投资的吸引力和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很有限,不应对它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寄予过高的冀望。我国小城镇的开展速度很快,目前总数已突破60000个,但每个城镇平均人口(指非农业人口)只有2000人左右,作为吸纳农村残余劳动力主要载体的初衷始终未能到达。大中城市可以吸收大量的乡村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可以发明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扩大小城镇的规模,提升小城镇的档次,客观上要求小城镇建设必须同大中城市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示例在与大中城市一定距离内和交通干线附近形成小城镇群带,可以有效利用大中城市对周围地区的扩散和带动效益,并减轻其膨胀压力。事实上,目前有些小城镇所表现出来的规模和效益,有相当局部来自邻近大中城市开展的可能性。应当认识到,农民进入小城镇,是在传统的城乡分割制度安顿下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今后我国新增就业岗位,将有很大一局部集中于第三产业,如果绝大局部人口集中于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开展将严重受阻。我国城市化已经演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小城镇数量扩张已经根本完成,今后开展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建设质量上。还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经济增长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往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开展起来的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在乡镇企业中有相当一局部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资产重组和产业转移,小城镇是无法满足这一结构重组要求的。大中城市不但比拟容易提供乡镇企业进行调整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人力资源、市场条件等,而且还将为第三产业开展提供广大的市场。统计资料说明,我国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高达45%,而20万人口下列的小城市,其比重仅占2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城市化开展战略,在继续为小城镇开展(扩大规模、提高档次)提供必要条件的同时,把城市化政策的重心,从消极限制向积极激励开展大中城市。与此相联系,农民进城的方式将越来越由集中小城镇转向集中大中城市。
与农民进城方式相联系,在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二元市场,即进城农民的就业市场与城市居民的就业市场同时存在。从相对意义上,这两类市场是相互分割,相互独立的。由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养老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转移到城市的农民还不可能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条件,还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进入同等待遇的职业领域并获得制度性工资。在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上,进城农民所从事的多为城市劳动者不去竞争的岗位,并领取比城市居民相对低得多的劳动报酬,相对少得多的社会福利。这种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就业限制和歧视,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完全打消。至于城市中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领域,农民进入的时机也很少。这种制度上的市场结构差别,目前起着缓解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就业的冲击力的作用。与此相联系,我国农村残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就业性质一般是属于非正规就业。所谓非正规就业,指的是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它包括非公有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差遣就业、包生产或效劳工程的外部工人等。相对于传统的国有、集体单位的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稳定性较弱,流动性较强,加上非正规部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要被城市居民所普遍接受,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适应性过程,使得这种就业岗位大都留给进城的农民。
三、制约农民进城的制度性与结构性障碍
农民进城的条件,首先取决于城市门槛的上下。要形成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条件,就必须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1980年国务院作出“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开展中小城市,积极开展小城镇〞的方针,其中的一个考虑,就是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门槛相比照较低。从理论上说,要把一个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大约需要三种根本投入:(1)生产资本投入,为发明一个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资本投入;(2)生活资本投入,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属在城市安家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本投入;(3)根底设施投入,就是生产与生活所必需的水、电、路、汽等根底设施。这三种根本投入大中小城市的差异不是很大。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越是中心城市,政府的补贴越高,大中城市建设的制度性本钱所占比重很大,而小城镇那么近乎等于零。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居民所享受的而农民又享受不到的社会福利(或国家财政补贴),大城市最多,中等城市次之,小城镇最少。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发明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条件,尤其是进大中城市的条件,就必须打消附着在城乡户籍上的各种待遇差异(包括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养老制度等),实现城乡一体化。由此可见,为了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就必须从基本上突破传统方案经济体制的束缚。在传统方案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是由政府负担的,城市居民的高福利、高保障是由政府负担的。受政府财政资金的限制,政府很难把对城镇居民的义务扩大到农民身上。因为农民的大规模进城,意味着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政府所作出的反馈,自然是限制农民进城,即妨碍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因势利导地促进方案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逐步实现城镇建设市场化,使城镇化建设从以往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诱导型,即不依赖于国家投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诱导先富起来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解决城镇开展中的人口集聚、经济开展和建设资金三大问题,使城镇化步入快车道。
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难点,就是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重地滞后于农村城市化的开展。这就必须逐步改革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籍制度。其具体内容是: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如实地反映公民的职业和身份状况的本来面目,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只有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才有可能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明条件。以往那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开展的要求,它从制度上梗塞了农村人口城市化途径,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农村残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使这种转移能够比拟顺利地进行,政府一方面要为增强这局部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发明条件,另一方面还要为这局部劳动者的生存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效劳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包括养老、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包括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在内的就业效劳体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和就业效劳体系严重滞后的现象,已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以及农村残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这是我国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局部农民尚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已经进城的农民享受不到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在住房、医疗、教育、劳动就业、养老等方面,身份没有变化的农民只能自己承当高额费用,导致在许多已经开展起来的小城镇,出现进城农民又回到农村“人口回流〞现象。
我国农民进城的条件,除了要受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其他非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约束。世界上那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残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根本上都是发生在经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之前。也就是说,在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工业规模急剧扩大,需要劳动力大量增加,为大量残余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良好机遇。当经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之前,社会上大局部农村人口已经进入城市,大局部劳动力已经在工业中就业。尔后,国民经济开展的根底,主要不再依靠绝对规模的扩大,而是依靠效率或效益的提高。但是,与世界上那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同,我国实行的是赶超型的工业化开展战略,即不是发挥劳动力资源富余的优势,反而选择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化为开展重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一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外延型工业化阶段中,残余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是与工业中技术、资本和对劳动力排挤同时发生的,农业残余劳动力转移遇到很大的障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趋向回落。这固然和改革进程的深化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放慢有很大的关系,但就国内因素而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和经济结构不合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国民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根底上。但是,与我国经济转型相联系,或由我国经济转型派生出来的,那么是就业问题的锋利性,以及为解决就业问题所必须应对的就业模式的转变。方案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短缺经济〞。当我国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个长期被压抑的需要迅猛释放的阶段。但是,伴随着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结构也随之由以往的供应主导型转变为需求主导型。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在方案经济体制下运行的国有企业,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加上经营机制转换滞后,大量产品积压,生产能力严重闲置,致使相当一局部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伴随着市场竞争力度的加大,这种结构性矛盾必将进一步加剧,进而由工业制造业本身结构调整所形成的结构性失业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使以往传统体制下,以低效率为代价的大量隐蔽性失业显性化,即转化为公开性失业。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角度,这种变化是积极的、必要的、进步的,从缓解由此带来的公开失业压力的角度,这又是改革所必须付出的时机本钱。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到各地城市打工的农民约有8800万人,而城市劳动力市场总体上是供大于求,不少城市下岗失业人数越来越多,不得不采取本地市民就业优先的原那么,并采取各种强制性伎俩限制外来农民工就业。现在全国不少城市在招项目序、招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