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葛亮诫子书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传世。作者简介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问鼎逐鹿。建安十三年(208),诸葛亮出访东吴,舌战群儒,最终促使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并经赤壁一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而后为刘蜀集团运筹策划,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直至病逝于五丈原军旅之中。他有济世爱民之心,经天纬地之才,“智绝千古”,特殊是隆中决策,高瞻远瞩,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可谓“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引后世多数英雄竞折腰,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作者简介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化问题也特殊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安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诫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化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主动进取。背景简介教材解读这篇作品是诸葛亮写给自己儿子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安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诸葛亮这位历史伟人的高风亮节。目标导学: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2、留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自学研讨一1、读准字音2、划分朗读节奏
夫(fú)淡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ú)读准字音,熟读成诵自学研讨一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划分朗读节奏自学研讨二(同桌沟通)1、依据课下注释以及课后资料,理解全文补充注释:诫:警告,劝诫。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夫:语气词,文言虚词的一种,用于句首。如“夫”、“盖”。表示将发争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以:用来。修身:修养身心。广:扩展。成学:成就励精:激扬年与时驰:年华意与日去:意志;岁月遂成枯落:最终;枯败;凋零。
比照注释,翻译课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有道德修养的人,以安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育自己的品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互文)不安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解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通译全文表目的,来内心恬淡,不慕荣利达到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必需静心专一,才能须要学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懈怠就不能激扬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通译全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能,不立志就不能成就学业。才能,才识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年华随时间而奔驰,意志随岁月而消逝,于是年老志衰,通译全文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哀痛地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懊悔又怎么来得及呢!其次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做到会背会翻译2、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安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自学研讨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绽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A.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B.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加了论述的效果。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要有志,二要淡泊安静。这就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完整意义。这就是诸葛亮的治学之道。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原来宽。(陆游)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拓展延长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开奢侈。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安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私人贷款合同样本
- 2025年卸气柱项目发展计划
- 饮料加盟合同范本
- 5 走近我们的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买房时的合同范本
- 门店拆除工程合同范本
- 8 蝴蝶的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美的购销安装合同范本
- 4 日月山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私人包车带司机协议
- 《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解读与培训
- 学校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实施方案
- 殡仪馆管理制度
- 2025年医院财务工作计划(2篇)
- DB32T 4969-2024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监督管理平台基础数据采集规范
- 2025年大连长兴开发建设限公司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物理学的发展史》课件
- 2025年广东广州市海珠区官洲街道办事处政府雇员招聘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道路交通安全法》课件完整版
- 《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