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短文诗五首》课件_第1页
第3课《短文诗五首》课件_第2页
第3课《短文诗五首》课件_第3页
第3课《短文诗五首》课件_第4页
第3课《短文诗五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短诗五首新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又称为白话诗、自由诗、现代诗。特点:形式新、语言新、观念新。第一课时月夜沈尹默yǐn走近作者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朗读诗歌

月夜

沈尹默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1、诗中所描写的“霜风”“明月”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通过对“霜风、月光”景物的描写①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夜晚②渲染了清冷、幽远的氛围;③烘托人物孤独的心情;④为后文抒发追求人格独立和追求自我意识做铺垫。2、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显示出“五四”时期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我”是一个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我”不畏惧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我”期待通过诗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3、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形象?4、“却没有靠着”最能表现诗的主旨,试说说你对此的感悟。

表现出环境的萧瑟,人物的孤独。面对艰难处境诗人表现出的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他与高树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

《月夜》写在霜风与月光下“我”与一株树并排立着,阐述了“做人要自立,不依靠别人”的道理。表现了“五四运动”前期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对自由的渴望。诗歌主旨返回诗歌主旨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走近作者朗读诗歌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1944年11月20日

“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作者跋山涉水凭吊萧红墓,可见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赏诗悟情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而且,还表示萧红长眠地下,已无法慰解自己的寂寞。“红山茶”怎么理解?(1)暗指“萧红”之名,(2)隐喻和赞扬生命的灿烂。戴望舒以一束红艳如火的山茶花,表达了对萧红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同时寄托对她的深情悼念。(3)象征她山茶花般热烈、红艳的生命。所蕴含的意义正是萧红一的写照——凌寒高洁、冷艳不群、坚忍不屈、执著奔放。②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③我等待着,长夜漫漫第三句诗中诗人在等待什么?“长夜漫漫”有什么含义?“我等待着”等待的是革命曙光的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长夜漫漫”,写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怎么理解“却”?“却”表示天人阴阳相隔,表达了作者的伤悼之情。也表明诗人体悟到了逝者看透世事的安详和达观。④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诗歌主旨《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悼亡诗。寄托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对现实的无奈、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以及险境中的坚守等复杂情感。断章卞之琳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是徐志摩的学生。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走近作者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朗读诗歌赏诗悟情1、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2、怎么理解诗歌中的“你”?

“你”不再指诗歌情境中具体的个体,而是可以指称任何人、人类的全体——“你”既可以是楼上的人,也可以是桥上的人;既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没读过诗的芸芸众生。“你”、“楼上人”、无数个“你”,无数个“楼上人”,共同组成这个世界。3、诗人描绘了两个小画面,蕴含着什么哲理?蕴含的哲理: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断章》中,诗人通过描绘四幅人物与事物的画面,用简单的意象,带给我们丰富的哲思,启迪我们:宇宙中的事物是相互依存、普遍联系的,可以相互转化,并不是绝对和孤立存在的;这个事物和那个事物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诗歌主旨第二课时风雨吟芦荻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他的诗以含蓄凝练的语言表现现代生活,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走近作者朗读诗歌

风雨吟

芦荻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1、“卷”“奔”两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突出风雨气势之猛烈、磅礴,描绘出了此时“大地”的动荡、不安和被裹挟的状。赏诗悟情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

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风雨”更深层次的涵义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2、诗中的“风雨”有哪些含义?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风雨之大、之猛,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3、“郊原如海,房舍如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年轻舵手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感到忧虑,同时又具有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5、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诗歌主旨

诗人描绘了狂风席卷一切、暴风雨铺天盖地的画面,表现一个像年轻舵手一样敢于破风斩浪、勇往直前的有志青年,面对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中国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担忧。统

一聂鲁达聂鲁达,智利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1945年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1971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走近作者朗读诗歌

统一

聂鲁达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1、如何理解“繁多是个谎言”?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因此繁多是生物存在的表象,表象掩盖了事物本质,他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赏诗悟情2、为什么说“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花”是美好的,它代表美丽、和平,“整片大地”指的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整个世界没有战争,人人平等,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表现了诗人为人类和平统一而奋斗的博大胸怀。3、诗人在诗中是如何表现万物都是“统一”这个哲理。“所有的叶”、“所有的花”、“所有的树”都是多。“一片叶”“一朵花”“一棵树”都是一。多与一是对立的。“繁多”是个性,“统一”是共性。作者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统一”这个思想。诗歌主旨

这首诗歌以叶、花、果为喻,指出“繁多是个谎言”,揭示了万物皆有共性,对立之中存在着统一。隐喻着世界上所有的人也是一样的,表达了诗人致力于人类平等,世界和平统一的理想和信念。

形式新: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是一般会遵循一定的韵律,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语言新: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外语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观念新: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几首短诗反映了社会生活、人生感悟、个性心灵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意象新:从生活中选取新的意象入诗,如“红山茶”“舵手”等;对古典意象推陈出新,赋予新的含义,如《月夜》中“霜风”“月”“树”,因“呼呼”“明明”“顶高”等修饰语,意蕴有了新的变化。对比阅读这几首短诗,寻找共性,说说新诗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课堂小结《月夜》——意境美《萧红墓畔口占》——情感美《断章》——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风雨吟》——象征:风雨大地“我”《统一》——推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课堂练习(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月

夜沈尹默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1.这首诗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写的是深秋季节的一个夜晚,北风呼啸,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寒气袭人。诗人在严寒中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显示出“五四运动”前夕一代青年

.

的精神和

的思想。

独立奋进

个性解放2.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两句诗的深刻含意。“我”和“顶高的树并排立着”,互为风景,互为映衬。“我”处在寒风孤独中,却并不靠那高树,显示出“我”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自我意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一句中的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2.四句诗都很平易,但语淡情浓,字外有音,如“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一句中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走“六小时”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寂寞”写出诗人生活在敌占区中,又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心境无比孤寂、悲凉。蕴藏着诗人痛惜好友的早逝,希望好友仍然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