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泉州中下游配套项目回填造地工程外走马埭垦区_第1页
中化泉州中下游配套项目回填造地工程外走马埭垦区_第2页
中化泉州中下游配套项目回填造地工程外走马埭垦区_第3页
中化泉州中下游配套项目回填造地工程外走马埭垦区_第4页
中化泉州中下游配套项目回填造地工程外走马埭垦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化泉州中下游配套项目回填(造地)工程

(外走马埭垦区)四期A区地块取泥工程

海洋环评报告书建设单位:中交泉惠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6年10月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名称:中化泉州中下游配套项目回填(造地)工程(外走马埭垦区)四期A区地块取泥工程;建设单位:中交泉惠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内容:外走马埭北支航道东侧海域内疏浚取泥,取泥西北至外走马埭北支航道及中化1#泊位港池东边,东至华润码头东端,南至东#2〜东#8泊位码头前沿线,取泥区范围217.4015hm2,疏浚至-6.0m水深,预计疏浚取泥578.22万m3。建设地点:外走马埭北支航道及中化1#泊位港池东边,东至华润码头东端,南至东#2〜东#8泊位码头前沿线;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周期:5个月。图1.1-1本项目位置示意图工程建设背景泉惠石化工业区规划面积33.8km2(含滞洪区面积2.5km2),包含惠安县辋川镇、东桥镇、净峰镇的部分区域及整个外走马埭围垦区,其中外走马埭垦区已于2013年由国家海洋局批准为造地工程用海,目前该围垦区正开展分期回填(造地)工作。由于园区附近缺乏土石方填料,为满足围垦区的造地工作,拟通过湄洲湾港区底泥疏浚获取泥沙作为四期A区地块的回填物料来源,四期A区位置见图1.2-1。外走马埭作业区东#2〜东#8泊位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280万吨,拟建设4个3000吨级、3个5000吨级液体化工品泊位,工可报告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查。但东#2〜东#8泊位从外走马埭支航道进港的连接水域水深在0〜-3m之间,根据规划泊位规模,需要疏浚至底标高为-6.0m才能满足船舶进港要求。为合理取用外走马埭南侧泥沙,以满足外走马埭垦区四期A区地块部分回填物料需求,中交泉惠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拟于西北至外走马埭北支航道及中化1#泊位港池东边,东至华润码头东端,南至东#2〜东#8泊位码头前沿线,合计217.4015hm2的范围内进行疏浚取泥工作,拟疏浚至-6.0m水深,预计疏浚取泥578.22万m3。

图1.2-1外走马埭垦区回填(造地)工程分期图工程建设方案平面布置取泥西北至外走马埭北支航道及中化1#泊位港池东边,东至华润码头东端,南至东#2〜东#8泊位码头前沿线,取泥区范围217.4015hm2,疏浚至-6.0m水深,以满足外走马埭支航道进出港船舶通航的水深需要。预计疏浚取泥578.22万m3,全部吹填至外走马埭大堤后方垦区四期A区地块内,以满足该地块部分回填物料需要。根据地质探勘分析显示,取土区土质大多为淤泥、灰色砂混淤泥,取泥区取泥后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化泉州中下游配套项目回填(造地)工程外走马埭垦区四期A区吹填。四期A区围区面积约92.88万m2,路基面积约9.71万m2,合计面积约102.59万m2,吹泥区吹填控制标高为+4.5m,需填方约600万m3。取泥区距吹填区平均吹距约1950m(其中单船浮管约600m,沉管约350m,岸管约1000m),最大吹距约2550m。吹泥管平面布置根据挖泥船的总扬程、临时隔堤的形状、吹泥距离、吹填高程、潮位变化、征海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来选定吹泥管线的位置。当出泥口四周标高达到要求后,管线向前延伸。吹填区吹填尾水通过双水门排出围区外,然后通过外走马埭大堤上的闸门排出工程区。通过测算,在最高吹填强度下所需的排水能力约为1.8万方/小时。取泥区平面布置见图1.3-1。图1.3-1取泥区平面布置图取泥区施工方案本工程拟采用1艘3500m3/h绞吸船对取泥区进行疏浚和吹填施工,疏浚时序为先近后远。疏浚、吹填施工期为5个月,详细施工方案如下:开工展布挖泥船定位:目前采用的定位方法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DGPS)定位。挖泥方法定位桩台车横挖法:采用定位桩台车横挖法作业时,挖泥船先将台车位置收到初时位置(即零位)。进点时,将台车的钢桩对准挖槽中心线(或用定位方法),一旦挖泥船到达起点位置,将台车上钢桩缓速插入河底作为主桩,提起副桩,根据水文、土质等条件确定挖泥船前移距离(即台车每次顶推挖泥船向前的距离)。挖泥船完成一次前移距离土方后,将挖泥船横移到中心线位置,将绞刀架提升至原河底标高,按动液压缸工作按钮,液压缸活塞顶出,使挖泥船按规定前移距向前。当台车走完行程,船不能再前移时,挖泥船横移到完成中心线,将副桩落下,起主桩,将台车收进到初时位置,然后再将主桩插入河底,起副桩,台车完成一个运行行程,开始第二运行行程。该方法是利用左右横移锚的交替收放,实现左右摆动挖泥。图1.3-2绞吸船挖泥施工示意图分条、分层施工因本工程取泥施工工程量大,施工范围大,故本工程取泥施工需采用分条、分层施工。分条、分层根据工程要求、挖泥船性能、土类、泥层厚度、施工安全、提高工效、保证工程质量等具体情况而定。取泥施工的分条间距根据船舶实际情况定为90〜100m,分层厚度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土质和挖泥厚度再进行确定,必要时也需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施工质量。挖泥施工质量控制(1)挖深控制水尺零点位置:绞吸挖泥船绞刀开挖的起点位置,称为零点。为便于施工,一般采用假定位置(如以绞刀的吸口中心为零点假定线),开工前,驾驶员应首先校正挖泥船水尺零点,以避免由于水尺不准造成超挖或欠挖。施工中,必须掌握挖泥船前后吃水的变化,以防止造成超深过多或发生漏挖出现浅点。校正挖泥深度:由于主机功率、土质、挖泥、排泥距离等诸多因素都将影响挖泥船吸口的有效吸入半径,从而直接影响挖深的变化。因此,对每一个工程开工前或施工地点土质发生较大变化时,都必须有计划地进行试挖验测,确定水尺的修正值,然后正式开挖。控制横移速度:施工中,挖泥船驾驶员会根据土质变化情况控制横移速度。对应淤泥、软土和较松散砂等土质,当挖到设计深度一层时,若横移速度过慢,往往会造成超深;对应基建性较硬土质,开挖时横移速度过快则会造成设计深度以上的必挖土吸不净而产生浅点。所以正式施工之前,应通过试挖,求得挖到设计一层深度时的合理匹配的横移速度。控制前挖后淤:施工中,若遇有自然回淤较大的施工区域,较容易产生前挖后淤现象。因此,需增挖备淤超深,其备淤超深量则应根据施工期长短及期内回淤量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由于回淤量与施工期长短成正比,故挖备淤深度应考虑在施工期内采取“先深后浅”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施工。控制水位和波浪的影响:施工中,为确保设计挖深,涨潮时,深度控制上可将绞刀提前“下一点,宽度控制上可将绞刀“多摆一点”。落潮时,应将绞刀提前“起一点”,或“少摆一点”,以此适应潮位变化对施工的影响。在施工一段时间后,基本可以掌握每小时涨、落潮的大致数值,以较为准确地把握桥架下放深度的增与减。为消除波浪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波浪大时挖上层,波浪小时挖下层,当波浪超过船舶设计的抗波浪等级时,应停工。待波浪减弱后再继续施工。开挖挖槽、边线质量控制:当挖砂性土时,因质重不易吸清,故换边动作应慢一些,让边波坍方吸完后再回向摆动;当挖淤泥、较软的泥土时,换边动作应快一些,防止边线吸得过深过多,造成超挖。;若边线泥层厚,换边和横移速度都应慢些,泥层薄则换边动作和横移速度都要快一些;开挖硬质或粘土时横移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来讲快到边线时摆动速度都不宜快,防止控制不好造成超宽。(2)边坡开挖控制边坡开挖拟定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台阶法挖泥,即:台阶分的越多,开挖线越接近设计边坡。若开挖阶梯较多,则可先开挖非边坡部分泥层,而后再集中力量开挖分层的台阶。吹填施工方案吹泥管线布设疏浚区距吹填区平均吹距约1950m(其中单船浮管约600m,沉管约350m,岸管约1000m,),最大吹距约2550m(其中单船浮管约600m,沉管约350m,岸管约1600m),详细布设和施工方案如下:(1)浮管布设浮管在吹填施工开始10天前由水路调遣进场,在10天内完成管线的拼接布设工作。先在工程附近水域水深较好处组装成段,然后拖运至现场拼接。(2)沉管布设本工程拟在取泥区到吹填区之间,外走马埭大堤外侧布设350m左右的沉管。沉管先在水深达到吃水要求的地方组装、连接,然后用锚艇在风浪小、流速慢、高平潮时候拖运至铺设区就位完毕后,将沉管的一端与水陆管架头相连接,沉管另一端的自浮橡胶管与施工所需的浮管及浮管与施工船舶进行对接并确认密封后,卸下沉管上所有抛设的锚缆,令施工船舶开车打清水至排泥管出口清水为止。(3)岸管布设岸管经汽车陆运进场,在吹填施工开始前10天内完成管线的拼接布设工作。在海堤外侧布设水陆管架头,管架头设置牢固,管架与沉管用橡胶软管连接,沉管用八字钢丝绳固定在岸上,防止因漂动将接头拉脱。管线跨围堤时,要采取一定的坡面保护措施,用两层袋装碎石铺设成一条2m宽的保护层,再用一层反滤布覆盖在袋装碎石上,然后进行管线跨越护岸的铺设。管线穿越堤顶道路时,要做好放坡段路面,保证车辆的通行。本工程岸管由北向南沿重件道路延伸,东西方向采用岔管分流,以减少接管及延伸管线的时间,提高船舶的时间利用率。吹填区平整(1)尾水排放吹填时要控制每级放水和沉淀间隔时间,若吹填出泥口远离水门,可采用边吹边放水的方法,提高吹填效率。(2)出泥口布设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吹填出泥口和吹填管线的具体位置,尽可能均匀分布吹填出泥口,以及在施工中经常移动管线。水门布置(1)排水工艺:本工程排水强度较大,设计采用钢水门箱集水+钢管排水的水门方式进行。钢水箱采用专用装配式箱形钢结构,排水管采用直径800mm钢管。水门在围堤施工时预埋,现场布设双水门2座,二期工程水门布设位置均在东侧堤中段(水门轴线桩号分别为E0+395及E0+405)。四期A区吹泥在北侧堤(4AN1+450)上设置3座双水门。(2)水门需在形成封闭围区前基本施工完毕,具备正常排水能力。堤身段排水管需采用无纺布包裹管壁,管壁与周围堤身压实紧密,防止堤身排水管漏水淘刷;排水管埋设时需考虑堤身不均匀沉降的影响,防止钢管搭接处由于差异沉降过大造成断裂漏水;排水管埋设时须满足坡度要求,保证排水管排水通畅,加强巡视,防止出现淤堵现象;排水管外侧干砌块石平台两侧设置抛石子埝,减少水流冲刷。(3)排水路径及排水强度:四期A区吹泥区吹填尾水通过双水门排出围区外,然后通过外走马埭大堤上的闸门排出工程区,最高吹填强度下所需的排水能力约为1.8万方/小时。施工机具与施工人员吹填作业前先进行清表作业,绞吸式挖泥船连同附带管线和锚艇在计划开始时间7天前进场;岸管由陆路进场,并计划在开始吹填10天前完成拼接布设工作;浮管和沉管在开工10个工作日之前由水路进场,计划在开始吹填10天前完成拼接布设工作。接管线所用的水上挖机和陆上挖机在吹填泥开工前12天进场并在2天之内调试好相关机械设备,为接吹泥管线做好准备。主要施工器械使用计划见表1.3-1:表1.3-1本工程施工机具及进场计划表器械名称数量备注绞吸式挖泥船1绞吸船(新海鳄)连同附带管线一同进场锚艇1锚艇用作交通艇岸管2500m计划在开始吹填10天前完成拼接布设工作浮管1000m计划在开始吹填10天前完成拼接布设工作沉管400m计划在开始吹填10天前完成拼接布设工作陆上挖机2进场后2天之内调试好相关机械设备水上挖机1进场后2天之内调试好相关机械设备本工程高峰期施工人员约30人,其中陆上施工人员20人,海上施工人员10人。8施工进度本工程吹填取土区土质均为淤泥质,土质较软,施工中拟投入一条3500m3/h绞吸式挖泥船,取土施工需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分区分层进行。3500m3/h绞吸船的生产效率为2800m3/h,每天生产时间按18h计算,每月平均施工天数为23天,绞吸式挖泥船月产量约为115.9万m3/月。本工程总吹填量约为578万m3,则完成全部吹填泥工作需5个月(约110个有效天)。工程分析施工期污染源分析水污染源分析本工程水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取泥过程底泥扰动产生的悬浮泥沙、吹填过程溢流口产生的悬浮泥沙、施工船舶含污油水和岸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1)悬浮泥沙源强本工程采用1艘3500m3/h绞吸式挖泥船进行取泥施工。根据《天津港北航道一期疏浚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浅析》一文,天津港北航道采用1600m3/h绞吸式挖泥船,挖土质为淤泥、粉质粘土和细粉砂,挖泥船在作业点附近的悬浮泥沙的浓度约为250〜500mg/L,产生的悬浮物源强为2.15kg/s。根据本工程勘探资料,工程区沉积环境主要成分为中砂与粗砂,含泥约10〜15%,淤泥含量相对较少,与天津港相比砂多泥少,可悬浮比例也较小。类比天津港北航道疏浚源强,本评价3500m3/h绞吸式挖泥船的悬浮物产生源强取2倍1600m3/h的源强为4.3kg/s;(2)回填尾水排放源强本工程疏浚物通过吹泥管直接吹填至中化泉州中下游配套项目回填二期工程围堰内。疏浚物经由吹泥管道上岸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很少,对海水水质环境影响很小。吹填过程主要的污染来自尾水排放,类比厦门市海沧大道吹填工程泥沙入海源强可知,吹填物经二级沉淀后,第一沉淀池池内水体明显比第二沉淀池来的浑浊,吹填泥沙过程经过护岸的倒滤层,并经过围堰的多级沉淀池沉淀后,至溢流口时,出水水质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本工程疏浚物总量为478万m3,即吹泥量约为478万m3,吹填淤泥浓度以12.5%、含水率以87.5%计,则估算尾水量约为3824万m3,二级沉淀池排海海水泥沙浓度约为0.005%,经沉淀池处理后流失入海的泥沙总量约为1912m3,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工程疏浚吹填时间需4个月(合100天),每天以16小时计,则泥沙流失速率约为1.195m3/h、排水速率约为6.64m3/s,溢流口排海泥沙含泥混水的SPM约为44.8mg/l,则算得溢流口悬浮物的排放速率约为0.30kg/s,可知本工程疏浚物吹填造成溢流口的悬浮泥沙产生量较小。由于中化泉州中下游配套项目回填二期工程严格按照先围堤,后吹填的施工工序,吹填尾水采用水门排放,吹填尾水由吹填区排入外走马埭垦区水域,再经外走马埭大堤上的水闸排入外海。因此吹填排出的尾水中所夹杂的悬浮物对海域环境的影响范围很小。(3)施工船舶污水本工程仅需1艘3500m3/h绞吸船进行取泥施工,根据对施工单位的调访,该绞吸船工作人员为10人。本工程采用的3500m3/h绞吸船约3000t,根据《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舱底油污水产生量约0.81t/d,含油量为2000〜20000mg/L;船员生活污水量以100L/d・人计,排污系数按80%计,则船舶生活污水的发生量约为0.8m3/d。施工船舶产生的油污水、生活污水不得直排入海,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接收处理。(4)陆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工程建设高峰期每天配置陆域施工人员约20人,施工期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用附近村民房屋,用水量按100L/d・人计,排污系数按80%计,则污水量约1.6t/d,施工时间为10天,生活污水产生总量约16t,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SS、氨氮等。大气污染源本工程主要施工机具为绞吸船,施工船舶将排放一定的大气污染物,施工船舶产生的大气影响主要是柴油机所排放的NOx、SOx、COx、CH化合物等污染物气体。由于施工船数量少,对大气的影响是局部和较小的,本评价将着重提出施工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措施。噪声污染源10本工程施工噪声源主要来施工船舶,将不可避免地对工程区附近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类比同类工程施工现场监测资料,在距挖泥船的60m监测的噪声级约为68dB(A),工程区附近无居民,因此船舶施工对周围声环境几乎不产生影响,本评价将着重提出施工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措施。固体废物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路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施工船舶生活垃圾。本工程施工高峰期陆上施工人员为20人,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0kg/d计,则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2t/d,施工时间为10天,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0.2t,主要为塑料薄膜、纸类、果皮、厨余物等。船上施工人员为10人,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0kg/d计,则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1t/d,施工时间为5个月,合计约1.5t。综上,本工程固体废物产生量约1.7t。施工期污染源源强综上所述,施工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1.4-2。表1.4-2施工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种类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物源强拟采取的排放方式水取泥施工SPM4.3kg/s自然排放陆域回填溢流口SPM0.0448g/L沉淀后排放路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COD0、SS、氨氮1.6m3/dCODCr(400mg/L)SS(220mg/L)氨氮(30mg/L)夜间生活污水可就近排进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排放系统;施工场地生活污水由简易厕所收集后与附近农村生活污水一起处理。船舶含油污水石松0.81m3/d石油类(2000mg/L)由港区提供船舶油污水接收船接收后,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施工船舶生活污水CODCr、SS、氨氮0.8m3/dCODCr(400mg/L)SS(220mg/L)氨氮(30mg/L)大气施工船舶废气NOx、SOx、COx、CH自然排放噪声施工船舶等效声级约68dB(A)*自然传播固体废物施工场所、施工船舶生活垃圾等0.03t/d收集处理*距挖泥船的60m处监测值。营运期污染源分析11本工程为外走马埭围垦区四期A区地块的取泥工程,仅涉及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四期A区地块回填后的工程建设及其环境影响将由届时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开展,不在本评价内容之内。非污染环境影响源及其影响分析本工程对环境产生的非污染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悬浮泥沙对周围海域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对外走马埭航道通行的影响以及对水文水动力和冲淤环境的影响。(1)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本工程施工悬浮泥沙将对周围海域的浮游动植物、鱼卵、仔鱼等产生短期影响。(2)对工程附近海域水动力条件和冲淤环境的影响本工程取泥疏浚后将造成工程区附近海域流场、流速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对周边海域水动力环境、冲淤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另外,项目建设过程中散落入海的泥砂在海流、波浪的作用下运移、扩散、沉降,也可能会造成附近海域的局部淤积。(3)社会影响工程建设将对周边的养殖,小渔船、港口、航道等造成影响。122、环境现状评价海水水质海洋三所于2015年5月5日和2015年5月12日以及2015年9月8日和9月13日分别在项目附近海域设置20个海洋水质站位,依据《福建省海洋环境功能区划》,本次调查站位的1、2、3、6、7、8、9、11、14、15、16、17、18号位于FJ071-C-II泉州湄洲湾三类区,水质执行二类标准,4、5、10号站位位于FJ069-D-III湄洲湾斗尾四类区,水质执行三类标准,12、13、19、20号站位位于FJ067-B-I莆田东南海域二类区,水质执行一类标准。调查海域水质环境整体较好。除了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其他调查要素均符合相应的海水水质标准要求。其中调查海区春季大、小不同潮期海水样品中总无机氮含量全部符合相应的海水水质标准,并且全部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或.2mg/dm3)。秋季小潮样品中除了19号站表层外,所有样品符合相应的海水水质标准,超标率为2.22%,19号站表层超标倍数为0.12倍。秋季大潮样品除了19号表层外,所有样品符合相应的海水水质标准,超标率为2.44%,19号站表层超标倍数为0.06倍;调查海区春季大、小两个不同潮期海水样品中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均符合相应的海水水质标准要求并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或.015mg/L)。秋季小潮样品中,超标率为11.11%。超标站位为14号表层、15号站中层和底层、19号表层、底层,超标倍数分别为0.77倍、4.07倍、0.73倍、0.27倍和0.30倍。秋季大潮样品超标率为12.20%,超标站位为3号表层、19号表层、中层、底层和20号站位表层,超标倍数分别为0.30倍、0.67倍、0.4倍、0.2倍和0.27倍。沉积物环境海洋三所于2015年5月14在评价海域进行了现状调查,设置12个沉积物站位,除3、5、6、14、18号站位执行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中二类沉积物标准要求外,其他站位均执行一类沉积物标准。132015年5月调查海域所有调查站位均符合沉积物一类质量标准,从总体上看,评价海域的沉积物质量良好。生物质量2015年5月和2015年9月对项目附近海域生物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海区春季生物样品贝类中除习见蛙螺的重金属锌、镉参数含量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二类标准,其它参数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秋季生物样品中除缢蛭的重金属铅和锌含量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二类标准,其他参数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春、秋两季鱼类和甲壳类生物质量均符合相关标准。综上,调查海域生物质量良好。海洋生态环境(1)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2015年4月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2.20mg/m3,变化范围介于1.78〜3.63mg/m3之间;底层叶绿素a平均值为2.28mg/m3,变化范围介于1.73〜3.63mg/m3之间。调查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19.34mgC/(m2・h),变化范围在7.90〜35.15mgC/(m2・h)之间。2015年9月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的平均值均为1.81mg/m3,变化范围均介于0.90〜2.41mg/m3之间;底层叶绿素a平均值为1.92mg/m3,变化范围介于1.08〜2.43mg/m3之间。调查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16.83mgC/(m2・h),变化范围在5.57〜39.57mgC/(m2・h)之间。(2)浮游植物春秋两季共记录浮游植物114种(类)。春季调查共记录浮游植物6门44属77种,秋季调查共记录浮游植物5门41属77种。春季该海域优势种主要有八异刺硅鞭藻和柔弱拟菱形藻秋季该海域优势种主要有中肋骨条藻和柔弱拟菱形藻。调查海区两季主要优势种在水体中集中为少数物种,种间个体数量分配并不均匀。春秋两季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密度总量平均为76.22x103cells/L,其中春季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密度平均为49.48x103cells/L,表层浮游植物密度高于底层,表、14底层分别为58.68x103cells/L和35.66x103cells/L;秋季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密度总量平均为102.95x103cells/L,表、底层分别为104.05x103cells/L和101.75x103cells/L。(3)浮游动物调查海域两个季度共记录鉴定到种的浮游动物共计72种。其中春季(5月)航次鉴定到种的浮游动物为25种,秋季(9月)航次记录到种的浮游动物61种。两季平均生物量为307.6mg/m3,平均总个体密度为89.8ind/m3。春季的平均生物量(258.0mg/m3)和平均总个体密度(59.7ind/m3)都明显低于秋季(357.1mg/m3;119.9ind/m3)。在平面分布上,春季二者(95.8〜509.0mg/m3;17.0〜337.0ind/m3)均以测区的西北部的量值最大;秋季二者(204.2〜530.7mg/m3;39.2〜211.1ind/m3)的最高值则分别出现于测区西南部或测区东南和西南部。(4)潮间带底栖生物春、秋两个季度调查所获得的样品,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15种,春季物种数(97种)〉秋季(55种)。总平均栖息密度为300个/m2,春季平均栖息密度(451个/m2)>秋季(150个/m2),其中各个生物类群的密度均是春季大于秋季。总平均生物量为70.7g/m2,春季平均生物量(123.3g/m2)>秋季(18.2g/m2),其中各个生物类群的平均生物量均是春季大于秋季。(5)潮下带大型底栖生物工程附近海域春季(5月)共有大型底栖生物10门120种,秋季(9月)共有大型底栖生物9门93种。大型底栖生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269ind/m2,春季平均总密度为388ind/m2,秋季大型底栖生物的平均总密度为150ind/m2。大型底栖生物的平均生物量为58.55g/m2。春季大型底栖生物的平均总生物量为109.0g/m2,秋季大型底栖生物的平均总生物量为8.1g/m2。(6)鱼卵、仔稚鱼春季调查张网调查时间在2015年5月15日〜20日,秋季游调查张网调查时间在2015年9月10日~15日。两次调查共记录浮性鱼卵和仔稚鱼36种(含未定种),其中数量较高的种类鱼卵为鲾属和仔稚鱼是美肩鳃鳚。调查期间春秋两季鱼卵平均为434.7ind/100m3,其中春季(5月)数量高达861.8ind/100m3。秋季(9月)数量降至7.6ind/100m3。仔稚鱼均值为3.0ind/100m3,15其中春季数量平均为0.6ind/100m3,秋季上升至3.0ind/100m3。分布上,春季鱼卵(6.4〜3348.5ind/100m3)密集区位于调查区西部水域;秋季鱼卵(0-43.4ind/100m3)以调查区中部水域较为密集。春季,仔稚鱼(0〜4.0ind/100m3)主要分布在测区西北部水域;秋季,全区仔稚鱼(0〜20.5ind/100m3)以测区东南部水域数量最高。(7)游泳动物春秋季两航次游泳动物调查共出现游泳生物108种。各季节游泳动物种数分别为:秋季169种,春季136种。其中,鱼类最多,为58种,占总种类数的53.7%;其次蟹类为27种,占25.0%;其三虾类为14种,占13.0%;其四虾蛄类为3种,占2.8%,其五头足类为6种,占5.6%。05月份春季调查航次共出现游泳生物66种,09月秋季调查航次共出现游泳生物87种,两个调查航次均出现的相同种类有45种。春秋两季平均重量密度指数380.867kg/km2,平均尾数指数密度为46.822x103ind./km2;其中,春季平均重量密度为419.867卜8/阵2,平均尾数密度为22.444x103ind./km2;秋季平均重量密度为341.867卜8/阵2,平均尾数密度为71.200x103ind./km2o大气环境2015年2月4日〜2月10日谱尼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区周边进行了连续7天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共布设7个监测点,分别为尖屿岛、大屿岛、中化厂区、石化区、北湖村、内幕村、东桥镇和热电联产项目厂址,监测项目为SO2、NO2、TSP、PM10、PM25。2013年1月22日~1月28日厦门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杜厝村对SO2、NO2、PM10和PM2.5等四个项目进行了连续7天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2013年9月23日~9月在杜厝村对TSP进行了连续5天的监测。各测点SO2、NO2小时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SO2、NO2小时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041mg/m3和0.044mg/m3,占二级标准的8.2%和22.0%。各测点SO2、NO2、PM10、PM”、TSP日均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SO2、NO2、PM10、PM25、TSP日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033mg/m3、0.036mg/m3、160.077mg/m3、0.049mg/m3和0.212mg/m3,占二级标准的22.0%、45.0%、%、65.3%和70.7%。环境取泥区现状为海域,南侧为外走马埭大堤,其余三侧均为海域,主要噪声源为自然噪声(海浪声和风声)和1-8#泊位营运噪声。2016年,验收单位于20159月1-2日,后建、珩海、杜厝和3个村庄进行噪声测量。监测结果表明,附近村庄的声环境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173环境影响评价水动力和冲淤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将疏浚底泥至-6.0m,根据数模结果表明,本取泥工程实施后落急时挖泥区海域流速有所减弱,流向有所变化,工程后挖泥区内流向略向北偏转,而挖泥区外外走马埭进港航道北侧水域落急流向略向南偏转。工程后涨急时流态变化接近于落急时,即挖泥区内海域流速有所减弱,流向略有变化,流向变化方向基本上与落急时相反,挖泥区内涨急流向略向南偏转,而挖泥区外外走马埭进港航道北侧水域落潮流向略向北偏转。本工程实施后,取泥区水域年淤强约10〜25cm/a,具体影响未:外1#、外2#泊位停泊水域泥沙年淤强约15〜20cm/a,回旋水域泥沙年淤强约2〜15cm/a;走马埭进港航道水域泥沙年淤强约2〜10cm/a;东1#〜东8#泊位停泊和回旋水域泥沙年淤强约2〜25cm/a,进港支航道泥沙年淤强约15〜25cm/a;尖屿等3个无人岛东北侧水域泥沙年淤强约2〜20cm/a,周边其他水域泥沙年淤强小于2cm/a;对外走马埭1#〜8#泊位、东9#〜东16#泊位和华润电厂取排水口的冲淤环境影响基本没影响。一般而言,工程后头两三年内泥沙年淤强较大,每年的泥沙淤积将逐渐减少,直至多年后达到淤积平衡状态。取泥区一次台风(12级,2天,波高取3m,含沙量约2〜3.5kg/m3)工况下,可能产生的淤强约11cm。水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悬沙迁移扩散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所产生的SPM增量超过10mg/l的海域面积为7.857km2,扣除已征海域后面积为3.250km2;超过100mg/l的海域面积为2.500km2,扣除已征海域后面积为0.019km2;超过150mg/l的海域面积为2.591km2,扣除已征海域后面积为0.001km2。18项目施工作业在一定范围内对周边海域的海水水质影响较大,但影响时间较短,在施工结束后4〜5h后,海水水质基本可恢复到原有的水平。施工船舶污染物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施工过程将使用1艘3500m3/h绞吸船,将产生0.81t/d的舱底油污水和0.8m3/d的船舶生活污水,若直接排入海域,将对海域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船舶应认真执行《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交海发[2007]165号),禁止向沿海海域排放油类污染物。船舶所产生的油类污染物须定期排放至岸上或水上移动接收设施进行处理。船舶除机舱通岸接头(接收出口)管系外,船舶的油污水系统的排放阀以及能够替代该系统工作的其它系统与油污水管路直接相连的阀门应予以铅封。建议施工船舶与经泉州海事部门认可的海上污水接收和船舶垃圾接收处理单位签订协议。通过有偿服务,落实施工船舶舱底含油污水和垃圾接收处理。在落实上述措施情况下,施工船舶正常情况下不会对海域环境造成直接影响。陆域生活污水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陆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1.6m3/d,施工时间为10天,生活污水产生总量约16t,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SS、氨氮等。本工程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用周边村庄民房,夜间生活污水可就近排进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排放系统,施工现场设置简易厕所收集生活污水,定期与附近农村生活污水一起处理。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取泥区表层沉积环境主要为淤泥层。在取泥之后,表层沉积环境为粉质粘土。沉积环境将由淤泥底质变成粉质粘土。由于取泥区每年都会有缓慢的淤积,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淤积之后沉积环境才会恢复。取泥区内的沉积物环境质量较好,符合清洁疏浚物的标准,吹填至外走马埭垦区四期A区地块后,一般情况下,其化学溶出物有限,对工程区周边既有的沉积物环境产生的影响甚微,不会引起海域总体沉积环境质量的变化。19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施工过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悬浮泥沙泥沙入海对海洋生物、海水养殖等造成的影响。(1)对浮游生物的影响比照长江口航道疏浚悬浮泥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的试验结果,当悬浮泥沙浓度达到9mg/L时,将影响浮游动物的存活率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疏浚过程泥沙入海将对悬浮物增量超过10mg/L海域范围内的浮游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施工期悬浮泥沙预测结果可知,施工作业的悬浮物浓度增值大于10mg/L最大影响范围为7.857km2的水域,在这一范围内,将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施工引起的环境影响是局部的,且这种不良影响是暂时的,到施工结束后的第12小时基本恢复到正常值。浮游生物群落的重新建立需要几天到几周时间,游泳生物由于活动力强,也会逐渐恢复其原有群落结构。(2)对底栖生物的影响施工期间产生的悬浮泥沙最终将沉降至海底,覆盖原有的底质。对于生存于底质表层的底栖动物(如虾类),会因缺氧窒息和机械压迫而死亡;对于常年生存于底质内部的底栖动物(如沙蚕、有壳软体类),绝大多数仍能正常存活;对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底栖动物(如鳏虎鱼),在受到惊扰后,会迅速逃离受污染的区域。本工程取泥将造成取泥区内底栖生物量直接损失127.18t。(3)对鱼卵仔鱼的影响施工期间,高浓度悬浮颗粒扩散场对海洋生物仔幼体会造成伤害,主要表现为影响胚胎发育,悬浮物堵塞生物的鳃部造成窒息死亡,大量悬浮物造成水体严重缺氧而导致生物死亡,悬浮物有害物质二次污染造成生物死亡等。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对悬浮物浓度的忍受限度不同,一般说来,仔幼体对悬浮物浓度的忍受限度比成鱼低得多。根据渔业水质标准要求,人为增加悬浮物浓度大于10mg/L,会对鱼类生长造成影响。本项目施工期间,将会对海洋生物的仔幼体产生不良影响。(4)对游泳生物的影响游泳生物主要包括鱼类、虾蟹类、头足类软体生物等。海水中悬浮物在许多方面对游泳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是水体中悬浮微粒过多时将导致水的混浊20度增大,透明度降低现象,不利于天然饵料的繁殖生长,其次水中大量存在的悬浮物也会使游泳生物特别是鱼类造成呼吸困难和窒息现象,因为悬浮微粒随鱼的呼吸动作进入鳃部,将沉积在鳃瓣鳃丝及鳃小片上,损伤鳃组织或隔断气体交换的进行,严重时甚至导致窒息。由于成鱼具有相对较强的避害能力,在海水混浊时,成鱼一般会自动避开。而虾蟹类因其本身的生活习性,大多对悬浮泥沙有较强的抗性,因此施工悬浮泥沙对该海域游泳生物的影响不大。(5)工程建设导致海洋生物量损失的估算根据2015年5月和2015年9月的现状调查结果,工程海区浮游植物两季细胞平均丰度为76.22cells/m3,浮游动物两季平均总生物量为89.81血加3,鱼卵两季平均数量约为434.7ind/100m3、仔稚鱼平均数量约为3.0ind/100m3,游泳动物两季平均重量密度为380.867kg/km2。本工程取泥施工时间为5个月,T取值为10,疏浚底标高为6m;超标影响范围生物平均损失率取值参照《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附录B确定,平均水深取6.0m。由此计算可知,本工程施工作业可能造成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损失量分别为6.83x109个和8.05x109个;造成鱼卵的损失量约为5.13x108粒;仔稚鱼可能的损失量约为3.54x106尾;游泳动物成体的损失量约为2.84吨,详见表3.4-1。表3.4-1入海悬浮泥沙造成的各类生物资源损失量超标面积(km2)各类生物平均损失率(%)及生物资源密度鱼卵仔稚鱼成体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各类生物损失率(1<Bi<9)3.26615%15%5%10%10%各类生物损失率(Bi>9)4.59125%25%10%20%20%生物资源密度434.7ind/100m33.0ind/100m3380.867kg/km289.8ind/m376.22cells/m3一次性平均受损量4.27x107ind2.95x105ind237.05kg6.71x108ind5.69x108cell持续性损害受损量(1=8)5.13x108ind3.54x106ind2.84t8.05x109ind6.83x109cell21本工程取泥造成的悬浮泥沙影响在取泥施工结束后很快结束,依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生态损害补偿按3倍计,鱼卵生长到商品鱼苗按1%成活率计算,仔稚鱼按5%计算;结合工程水域调查出现的渔获物种类组成、主要种类个体重量,并参考临近水域主要种类渔获个体重量,本次评价商品鱼苗单价按照0.2元/ind.计,每吨游泳动物按2.0万元估算,每吨底栖生物的产值按1.5万元估算,结果表明,本工程取泥施工造成海洋生物资源损害的经济损失为907.5万元,详见3.4-2。由于本工程取泥区均为已确权海域,在各征用海域过程中已计算相应的海洋生物资源损害的经济损失,因此本工程实际应支付的生态补偿费用应扣除取泥区内各海域使用权人支付的生态补偿费用,或于各海域使用权人协商共同支付。表3.4-2施工期造成的海洋生物经济损失估算项目生物持续性损失量鱼卵仔稚鱼成体底栖生物生物资源损失5.13x108ind3.54x106ind2.84t127.18t损失量(以3年计)1.54x109ind1.06x107ind8.52t381.54t单价0.2元/ind0.2元/ind2.0万元/t1.5万元/t换算比例1%5%100%100%经济损失合计307.53万元10.61万元17.04万元572.31万元周边海洋活动影响分析对海水养殖的影响取泥施工影响主要涉及2片养殖区,因由惠安泉惠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已先行启动热电联产工程(含配套码头)用海申请工作,已先行进行了养殖调查工作,并确定了受其项目建设影响的养殖范围、品种以及补偿的方式、标准和补偿款额,并已与养殖户签订海域退养补偿协议书。本取泥工作应在其补偿清退的基础上,对取泥施工影响到的养殖范围进行养殖品种、养殖面积的调查,并确定养殖补偿方式、标准和补偿款额,与养殖户签订退养补偿协议,在区泥开工前完成征用赔偿清退,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做好被征用养殖人员转产转业工作。对已批泉惠石化工业区热电联产工程(含配套码头)用海的影响22已批泉惠石化工业区热电联产工程(含配套码头)用海项目包括热电厂循环冷却水取水口构筑物用海、排水口构筑物用海、码头用海,,均未开工建设。取水口构筑物用海在本取泥区西南面,距离280m,不会产生影响;排水口构筑物用海在本取泥区西南面,取泥区边缘紧靠排水口,取泥浚深后有利于温排水的扩散,但对排水构筑物的基础稳定性会有一定影响,但由于排水构筑物尚未建设,只要调整排水构筑物的工程结构方式或构筑物基础形式即可。取泥区边缘紧靠其排水口构筑物,取泥浚深后有利于温排水的扩散,但对已设计的排水构筑物基础稳定性是否有影响、排水构筑物的工程结构方式或构筑物基础形式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应与惠安泉惠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工程技术方面的沟通。对码头和航道的影响分析本取泥区的东北部与港池用海区重叠,但码头尚未建设、港池尚未浚深,取泥疏浚正好有利于港池水深条件的改善,应做好沟通解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4主要环保对策措施减小悬浮泥沙与吹填对水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与建议①在取泥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船舶数量、位置,设计好挖泥进度,建议采用悬浮物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