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韵学概论》课件绪论及第一章_第1页
《汉语音韵学概论》课件绪论及第一章_第2页
《汉语音韵学概论》课件绪论及第一章_第3页
《汉语音韵学概论》课件绪论及第一章_第4页
《汉语音韵学概论》课件绪论及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一、什麽是音韵学二、如何知道语音是变化的三、研究音韵学的意义和功用一、什麽是音韵学汉语音韵学,通常简称音韵学,又称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的学科。音韵学有广狭之分。广义的音韵学研究对象包括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广义的音韵学包括共同语和方言的语音研究。狭义的音韵学研究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狭义的音韵学研究共同语的语音。音韵学的核心内容是古代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的研究,通常提到的音韵学多数也是这个意义上的。现代音韵学现代音韵学已经摆脱了经学的束缚,吸收了现代语音学、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是音韵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但是音韵学不等同於汉语语音史,在学科体系中,音韵学仍然占有独立的地位。这是因为:第一,汉语语音史并不是音韵学的全部内容;第二,音韵学有着自身的传统和术语体系。总的来说,音韵学是汉语历史音系学而不是汉语语音史。清代的音韵学清代学者把音韵学分为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三个分支。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为主要材料,研究魏至隋唐的语音系统。古音学以《诗经》用韵和谐声字为主要材料,研究先秦两汉的语音系统。等韵学分析发音方法和语音结构,用等韵图的形式加以表现。20世纪以後,以反映近代北方语音系统的韵书、韵图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开始兴起,有的学者称之为“北音学”。二、如何知道语音是变化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语音的变化在文字上会有所反映。借词也可以反映语音的变化。方言是由於语言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造成的,通过方言的比较同样可以看出语音的演变。历代音韵学的研究成果本身就反映语音的变化。韵文也反映语音的变化。三、研究音韵学的意义和功用第一,音韵学是汉语史和古代汉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研究音韵学有助於更好地认识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第三,审定和规范汉字读音离不开音韵学。第四,现代汉语方言是在不同时期由古代汉语分化形成的,研究方言也必须借助音韵学。第五,古文字和古文献研究也离不开音韵学。第六,音韵学对古代文学、历史等学科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章:音韵学基础知识本章目录第一节反切第二节四声第三节韵书第四节字母第五节等韵图第一节反切反切,又称反语、反音,是用两个汉字拼出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具体的方法是取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上字)的声母和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下字)的韵母(包括声调)拼合成一个字音,比如“都宗”可以切出“冬”的读音。反切最初用“某某反”的格式,唐代讳“反”字,改为“某某切”,也有用“某某翻”或“某某纽”的,如唐玄度《九经字样》“盖”字注“公艾翻”、“公害翻”。反切法的出现汉字的注音是从汉代开始的,最初用“譬癋”、“读若”等方法。《颜氏家训·音辞》说:“逮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熹《释名》,始有譬癋假借以证音字尔。”譬癋就是比拟,也就是用读音相近的字来比照,有时还对发音做一些描写。到汉末出现了直音法,就是直接用同音字来注音。服虔、应劭都为《汉书》做过“音义”,原书都已经亡佚了,但是在颜师古的《汉书注》中还保留了不少。反切注音出现在汉末。安然《悉昙藏》引武玄之《韵诠》说:“服虔始作反音。”颜师古《汉书注》中引了服虔、应劭的反切。反切的作用与不足反切的出现是汉字注音法一个重要的进步,用反切法基本上可以准确地给每一个汉字注出读音。反切出现以後,为古书做音注的各种“音义”类的著作也随之盛行起来。不过反切法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用反切来拼音时需要把上字的韵母去掉,把下字的声母去掉,对於不熟悉音韵的人来说并不是很方便。第二,由於同声母字或者同韵字的限制,反切的用字有时难免使用生僻字,实际上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古代的反切如果用今天的读音来拼的话,有些与实际读音并不相符,比如“古,公户切”,“寒,胡安切”;有些甚至是普通话没有的音,比如“东,德红切”,“皆,古谐切”。这是语音变化造成的。不仅今天如此,《切韵》中的反切,到宋以後就已经有一些不符合当时的读音了,比较典型的是“类隔切”。所谓类隔切,就是重唇音与轻唇音互切或者舌头音与舌上音互切的切语。比如:悲,府眉切;丕,敷悲切;皮,符羁切;桩,都江切;贮,丁吕切。类隔切相对的就是音和切”,上面举的反切在《集韵》中都改为了音和切:悲,逋眉切;丕,攀悲切;皮,蒲糜切;桩,株江切;贮,展吕切。第二节四声“四声”是指汉语“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声调是通过音高的变化(或伴有音长等其他非音质特徵的变化)来区别字音的手段,比如“天”和“田”,声母和韵母相同,仅仅是通过声调的不同来区分的。汉语的声调是一个音节之内音高的变化。四声中的入声比较特别,出现在入声韵中,入声韵带有塞音韵尾,因此入声与其他三声的区别不是单纯音高的区别。入声短促,所以又称为“促声”。相对入声,平、上、去三声称为“舒声”。此外,“平仄”也是四声中的重要概念,平声以外的上、去、入三声称为“仄声”。平仄的概念对於诗词格律尤其重要。“四声”的发现最早发现四声的是南北朝时的周閧、沈约等人。《南史·陆厥传》:“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罣、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閧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并,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世呼为永明体。”《南史·周閧传》:“(閧)始著《四声切韵》,行於时。”《梁书·沈约传》:“(约)又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平上去入”这四个调类的名称大概最早是由周閧开始使用的。隋刘善经《四声论》说:“宋末以来,始有四声之目。沈氏乃著其谱论,云起自周閧。”沈约“四声”在近现代周颙、沈约等人虽然发现了四声,但是限於当时的条件,还无法对四声的调值做科学准确的描写。《文镜秘府论·四声论》引沈约《答甄公论》说:“昔周孔所以不论四声者,正以春为阳中,德泽不偏,即平声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炽如火,即上声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离本,即去声之象;冬天地闭藏,万物尽收,即入声之象。”这种以四时之物象摹拟四声的办法显然是不科学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赵元任发表《中国言语字调的实验研究》,刘复发表《四声实验录》,开始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汉语声调,才揭示了声调的本质。“四声”的标注在四声的标注上,传统有四角标圈的办法。具体的方法是从汉字的左下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在四个角上标圈,依次表示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方言中,有的调类分阴阳,就在圈下加短横来表示阳调,还有的方言某个调类不分阴阳两个,比如阳江话有四个入声,就通过改变圈的方向来加以区别。如下图:四角标圈法标注的是调类,对於调值还不清楚的古音来说非常适用。另外,在方言的比较上,使用四角标圈法也更容易看出方言之间调类的对应关系。第三节韵书韵书是按韵编排的字典。这里的“韵”就是“押韵”的“韵”,韵书的编撰目的也主要是方便人们写诗作文时选字押韵。汉语中,押韵首先要求“韵基”(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从《诗经》等早期诗歌来看,押韵的字声调也大多相同,但是不那麽严格。齐梁以後,随着四声理论的兴起,诗歌创作中对於声调越来越重视,在近体诗当中,押韵对於声调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切韵》以来的“正统”韵书都是按四声分韵的。韵书出现的几方面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发展四声理论的诞生反切法的广泛运用发展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成书於隋仁寿元年(601年),不过其原本也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是後来的各种修订本(之前最早的有魏时李登所撰的《声类》,还有晋代吕静的《韵集》,但都早已亡佚。)根据《切韵序》,之前的各种韵书都多少带有方音的成分,而《切韵》的意图是要起正音、规范的作用。在其刊行以後很快就取代了前代的各家韵书,六朝韵书渐渐地都亡佚了。然而“随珠尚飛,和璧仍瑕”(孙愐的《唐韵·序》),《切韵》一书收字太少,训释也过於简单。因此,唐代陆续有人对《切韵》进行修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王仁籧的《刊谬补缺切韵》、孙愐的《唐韵》和李舟的《切韵》。到了宋代,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和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两次下诏,敕令由陈彭年、丘雍等人对《切韵》进行修订。大中祥符元年修订完成,定名为《大宋重修广韵》,一般简称《广韵》。《广韵》的注释较为繁琐,因此,元代又对其注释进行了删改。一般称宋代原本为繁本,元代删改後的为简本。《切韵》到《广韵》的体例从《切韵》到《广韵》,编排上虽然有些调整,但是总的体例并没有改变:一是按四声分卷。平声字多,分作二卷,上、去、入各一卷,共五卷。二是卷内分“韵”。每韵取一个代表字为标目,即“韵目”。三是韵内按同音字分“小韵”(或称“纽”)。小韵首字下用反切注音,并注明小韵的字数。第四节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也就是从同声母字中选择一个作为这个声母的代表,比如用“端”代表[t]声母。古人发明反切是为了注音,并没有明确的分析语音系统的意图,而且反切最初都是随文作注,分散在古书的注释当中,所以同一个声母的字不一定会使用相同的反切上字。陆法言撰《切韵》,也仍然没有将同声母字的反切上字统一起来的意识,而且书中的切语本身就有不少是摘自前人的字书、韵书,也难以统一。产生字母出现在唐代与佛教的传播有关。当时的僧人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接触到梵文,梵文是一种以辅音为中心的拼音文字。受梵文的启发,将汉语的声母归纳出来。用汉字来作为代表字,就是字母。最早的字母是唐末僧人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见於敦煌发现的《守温韵学残卷》。三十六字母到了宋代,有人在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将其增补为三十六个,形成了音韵学上影响深远的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代表的是唐宋间汉语读书音的声母系统。第五节等韵图等韵图也称“韵图”,是一种声韵配合表。等韵图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韵镜》、《七音略》为代表,是分析《切韵》(《广韵》)音系的。第二阶段以《切韵指掌图》、《四声等子》和《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简称《切韵指南》)为代表,这些韵图仍然沿用《切韵》(《广韵》)的韵目和早期韵图的基本框架,但是结合实际语音对音系进行了合并简化。第三阶段以明代徐孝的《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简称《等韵图经》)为代表,完全摆脱了《切韵》音系,根据实际语音编排。一、《韵镜》和《七音略》《韵镜》是南宋张麟之刊行的,撰者不详。该书在国内一度失传,近代才从日本传回。《七音略》是南宋郑樵所撰《通志》中的一卷,非郑氏所作,而是抄录现成的韵图。《韵镜》和《七音略》内容基本相同,应该是同一来源。《韵镜》和《七音略》都是四十三张图,称为“四十三转”。转是辗转的意思,就是指声韵辗转相拼以成字音。转又分“内转”和“外转”。按照传统的解释,内转是指除了齿音以外没有二等字,外转则是五音四等具足。但是臻摄也是有齿音有二等字,属於外转。所以关於内外转的性质还难以定论。每一图上列一个或几个“韵系”(四声相承的韵),具有开、合两种韵母的韵系开、合分列二图。每图的结构相同。纵向先按“唇、舌、牙、齿、喉、半舌、半齿”七音分为六栏(半舌、半齿合在一栏),每栏再按实际包含的类别分“清、次清、浊、清浊”。横向先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为四栏,列出相应的韵目,每栏又分四行,即“四等”,一栏有两个以上韵目时按其等第排列。在纵横相交的格子列出相应字音的代表字,没有字的位置用圈表示(《七音略》直接用空位)二、《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和《切韵指南》《四声等子》撰者不详,大约成书於金代。这部韵图将早期的四十三图合并为二十图,每图使用十六摄为题,并注明内外转、重轻、开合。《四声等子》最早使用了十六摄的名称,但是二十图的排列并不是按十六摄的顺序。韵摄是参考实际语音对《切韵》韵系加以归并的结果,大体反映了实际语音中韵母合并的情癋,但是并不彻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