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二版)》课件第八单元_第1页
《古代汉语(第二版)》课件第八单元_第2页
《古代汉语(第二版)》课件第八单元_第3页
《古代汉语(第二版)》课件第八单元_第4页
《古代汉语(第二版)》课件第八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單元通論古書的標點和翻譯一、古書的標點1.培養古書標點能力的必要性古人寫文章一般是不使用標點符號的,古代的文獻典籍大多也没有標點。古人讀書的時候,需要自己去斷句標點,叫作“句讀(dòu)”。宋代刻書開始附有句讀,但一直到清末,絶大多數的書籍仍然是不加句讀的。所以古人很注意句讀的訓練。《禮記·學記》説:“一年視離經辨志。”意思是,學子入學,一年後要考核他們“離經辨志”的情况。所謂“離經”就是離析經書的文句,即句讀;所謂“辨志”,就是瞭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句讀”是閲讀古書的基礎。我國傳世載籍浩如烟海,據初步統計有80000多種,而迄今爲止經過整理的只不過4000多種,絶大多數古籍仍未經標點,閲讀這些古書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句讀能力。另外,在已經標點的古書中,由於各種原因,也難免存在一些錯誤,也只有具備一定的標點古書的能力,纔有可能予以甄别。因此,有意識地訓練、培養古書標點的能力是必要的。《古代漢語》教材中那些没有標點的古注、白文,就是爲這一目的設置的。2.怎樣纔能在標點古書中少犯錯誤(1)認真考察詞義,注意古今詞義的演變和發展。(2)掌握古今語法的不同特點。(3)具備文字和音韻方面的基本知識。(4)學習古代文化方面的常識。古书标点还需注意:標點時不能囿於局部,而是要充分聯繫上下文,對相關的内容有全面的把握,這樣纔能保證標點的準確。有時,斷句對了,但標點符號使用錯誤,也會影響閲讀。例如:古之至兵,民之重令也。重乎天下,貴乎天子。(《吕氏春秋·論威》;陳奇猷《吕氏春秋校釋》,學林出版社,1984)“民之重令也”不當獨立成句,“重乎天下,貴乎天子”是對它的“解釋”,而“之”正是“民重令”不獨立成句的標記。因此,“民之重令也”後的句號應改爲逗號。如何提高古书标点能力標點古書,看似容易,實則很難。要想培養標點古書的能力,没有什麽捷徑,首先,要熟讀一定數量的文選,培養“語感”,“語感”是標點古書的基礎;其次,要學習、積累各方面的知識;此外就是多實踐。二、古書的翻譯直譯就是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它要求盡可能按原文的詞義、詞序、語法結構、語氣進行表達。吾其還也。(《左傳·僖公三十年》)譯文:我還是回去吧。意譯是在正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進行整體的翻譯;它不拘泥於原文的一字一句,而着重譯文的内容,以及原文的藝術風格。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譯文:你知道什麽?如果你只活到六七十歲,你墓上的樹木現在也該長到兩手合抱了。1.古書翻譯的兩種方式信、达、雅“信、達、雅”三項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而“信”是基礎。所謂“信”,指譯文要忠實於原文,表達要準確;所謂“達”,指譯文表達要通順、曉暢;所謂“雅”,指譯文語言典雅,能再現原文的語言風格。2.古書翻譯中常見錯誤舉例(1)對詞義理解有誤。举例1、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史記·游俠列傳》)“余甚恨之”,有的譯文譯爲“我特别怨恨它”,錯在不了解古代漢語中“恨”的常用義是“遺憾”。2、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白居易《草堂記》)有的譯文將“僅”譯爲“才”,錯在不了解中古時期,作爲限定範圍的副詞“僅”有兩義:一是言其少或小,一是言其多或大,讀爲jìn。此例爲後者,言樹之大,可譯爲“幾乎”。(2)對語法理解有誤举例將虢是滅,何愛於虞?(《左傳·僖公五年》)“何愛於虞”的意思是“對虞還吝惜什麽”。有的譯文譯爲“爲什麽還愛虞呢”,將前置的賓語“何”當作狀語,顯然是錯了。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遠庖厨”中的“遠”是使動用法,“君子遠庖厨”是“君子使庖厨遠離自己”的意思。有的譯文譯爲“因此君子遠離庖厨”,不確切。(3)不明修辭而直譯举例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就木”的“木”是修辭上的借代,“就木”就是“進棺材”的意思。有的譯文按字面直譯,譯爲“找木頭”,這就讓人感到莫名其妙了。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於朝。(《孟子·公孫丑下》)“有采薪之憂”是古代托病辭謝的委婉説法,有的譯文直譯爲“有不能去砍柴的憂慮”,則詞不達意。古書中關於“死”有許多委婉説法,如“山陵崩”、“千秋之後”、“天崩地坼”之類,一般都不能按字面直譯。3.古書翻譯的基本方法留補調删選(1)留指保留古今相同的基本詞彙、詞序、句子格式、語氣,以及專有名詞等。举例古代漢語中的許多基本詞彙一直沿用到今天,詞義基本上没有變化,如《詩經·鄭風·風雨》中的“風雨如晦,鷄鳴不已”,至少“風雨”、“鷄鳴”、“不”在譯成現代漢語時都可以保留。專有名詞包括國名、族名、人名(包括姓、氏、名、字、號、謚號)、地名、年號、廟號、職官等,譯成現代漢語時一般直接引述即可(必要時可在文後另加注釋)。例如:孝景三年,吴楚反。(《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譯文:公元前154年,吴國、楚國叛亂。“孝景三年”是以帝王在位的年次紀年,譯文將它轉述爲公元紀年固然意思不錯,但却脱離了原文所述的歷史背景,所以古書今譯的慣例是直接引述。(2)補

指增補必要的詞語。举例古代漢語的表達方式比現代漢語簡潔,省略較多,有些是現代漢語所不允許的,如暗中轉换主語,應依照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則和表達習慣予以增補。例如:父母使舜完廩,捐階,瞽叟焚廩。使浚井,出,從而揜之。(《孟子·萬章上》)譯文:父母打發舜修繕穀倉,(等舜上了屋頂)便撤掉梯子,瞽叟燒了穀倉。(幸而舜設法逃了下來。)又打發(舜)淘井,(瞽叟不知道舜)出來了,隨之填塞了井口。(3)調指調整詞序。凡古今詞序不同的均需調整。举例古代漢語中,在一定的語法條件下,賓語可以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前,如《論語》中“吾誰欺,欺天乎”,譯成現代漢語,“吾誰欺”要調整詞序,譯爲“我欺騙誰”。此外,動詞後的介詞結構,有些也要根據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調整到動詞之前。以介詞“於”爲例:引進行爲主動者的“於”字結構調整至動詞前。例如:郤克傷於矢。(《左傳·成公二年》)“傷於矢”譯爲“被箭射傷”。引進位移源點的“於”字結構調整至動詞前。例如:吾聞出於幽谷、遷於喬木者。(《孟子·滕文公上》)“出於幽谷”譯爲“從幽暗的山谷中飛出來”。引進比較對象的“於”字結構調整至動詞前。例如:苛政猛於虎也。(《禮記·檀弓》)“猛於虎”譯爲“比虎兇猛”。引進涉及對象的“於”字結構調整至動詞前。例如:葉公問孔子於子路。(《論語·述而》)“問孔子於子路”譯爲“向子路問孔子的爲人”。(4)删古代漢語中,有些虚詞是作爲語法標記使用的,在譯成現代漢語的過程中,它們的標記作用已經消失了,因此是不需要也無法翻譯的。例如:句首語氣詞“夫”,賓語前置的標記“之”、“是”,判斷句的“者”、“也”,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之”等,就不再一一舉例了。(5)選古代漢語中的詞彙,除基本詞彙爲現代漢語直接繼承外,大多數作爲語素保存在現代漢語中。如古代漢語中的“人”,在現代漢語中構成“人才”、“人品”、“人道”、“人民”、“人事”、“人世”、“别人”、“人人”、“人類”、“人們”等一組詞語。因此,將古文中的“人”譯成現代漢語,需要仔細考察語境,選擇合適的詞語,以達到“信”。怎样提高翻译能力古書的翻譯是一項綜合的訓練,是提高閲讀古書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環。提高古文今譯的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没有捷徑可走,但只要堅持多讀古書,不斷積累必要的知識,適當地做一些翻譯訓練,就能逐步達到預期的目的。【思考题】1.怎樣才能在標點古書中少犯錯誤?2.如何理解古文今譯中的“留、補、調、删、選”?3.古文翻譯常出現哪些錯誤?文選《史记》《史記》,西漢司馬遷撰,記事上起軒轅,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前後約3000年,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包括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内有《太史公自序》一篇),共130篇(其中有幾篇由西漢褚少孫等修改和補充),52萬多字。“本紀”有《五帝本紀》、《高祖本紀》等,記載歷代帝王的興廢和重大的事件;“表”有《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等,是按朝代順序,把歷史分爲若干階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寫成的大事記;“書”有《禮書》、《樂書》等,是對當時社會重要的典章制度的專門論述;“世家”有《吴太伯世家》、《孔子世家》、《蕭相國世家》等,記載王侯外戚的事迹;“列傳”有《伯夷列傳》、《孟嘗君列傳》、《刺客列傳》等,記載事迹可傳或行狀可序的人物。《史記》通行的注本是“三家注”本: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汉书》《漢書》又稱《前漢書》,東漢班固撰。記事起自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止於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是我國第一部斷代史。班固27歲始作《漢書》,前後費時20餘年,死時尚未最後完成。後由其妹班昭和馬續補寫了八表和《天文志》。班固寫《漢書》,凡漢武帝以前的史實,基本上根據《史記》,只稍微作了些補充及文字上的變動。武帝以後的,則是在他父親班彪所寫的《後傳》的基礎上,經過采集史料,搜輯異聞,重新加工整理而成。《漢書》基本上沿用了《史記》的編寫體例,分12本紀、8表、10志、70列傳,共100篇。《漢書》史料豐富,語言凝練,結構謹嚴,人物的描寫也很細膩,對後代的史學、傳記文學具有一定影響。東漢末年,服虔、應劭給《漢書》作過音義。目前通行的《漢書》有唐代顔師古的集注本和清代王先謙的《漢書補注》等。今注举例——《史记》今注举例——《汉书》古注《史記三家注》《史記三家注》,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裴駰,字龍駒,生卒年不詳,南朝宋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裴松之之子。以徐廣《史記音義》爲基礎,吸收前人成果,撰成《史記集解》80卷,是現存最早而又完整的《史記》舊注。司馬貞,字子正,生卒年不詳,唐河内(今河南沁陽)人,時號“小司馬”。采集《史記》舊注,作《史記索隱》30卷,注音與釋文並重,提出不少新的見解。張守節,生平不詳。《史記正義》一書,據張守節自序爲30卷,今本130卷。據其自序,書成於開元二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