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4a1679c7f7577a6c973b6987ad499e/324a1679c7f7577a6c973b6987ad499e1.gif)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4a1679c7f7577a6c973b6987ad499e/324a1679c7f7577a6c973b6987ad499e2.gif)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4a1679c7f7577a6c973b6987ad499e/324a1679c7f7577a6c973b6987ad499e3.gif)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4a1679c7f7577a6c973b6987ad499e/324a1679c7f7577a6c973b6987ad499e4.gif)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4a1679c7f7577a6c973b6987ad499e/324a1679c7f7577a6c973b6987ad499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生产相关基本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活动。(3)特点:(2)类型:按生产对象分广义农业:狭义农业:农、林、牧、副、渔种植业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密集农业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1)定义: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植物、动物农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地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地域性: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差别很大,都会影响农业生产。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地域性“因地制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徙相似,其实味不同”
季节性周期性:生物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某些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活动与季节有关,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很明显。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霜降抢收,不收就丢季节性周期性“因时制宜”不违农时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美国的乳畜业分布在五大湖周围,玉米和小麦种植分布在中央平原;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2、农业区位的含义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三、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光照: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热量: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品种和耕作制度降水: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作物生长地形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和机械化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农作物分布有垂直变化,缓坡(小于25°)适宜发展梯田水源水源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水分条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其酸碱性、肥力、质地等影响作物的种类和产量,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农作物,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一)自然因素(减弱)1.热量(温度):适宜农作物生长温度条件,决定农业的种类、熟制、和种植方式(1)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2)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生长期】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一般以指候均温≥10℃的天数衡量。(积温和无霜期)【生长周期】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如玉米一般为95-130天。自然地理区位气候----热量气候----降水对农业的影响:降水的多少及季节分配影响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的分布。举例:我国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自然地理区位光照(受降水、地形、白昼长短影响大):影响农作物种类、品质、产量(1)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2)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西欧乳畜业:深受大西洋温暖湿润的气流影响,多云雾天气,光照不足,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自然地理区位气候--光照和昼夜温差①平原地区,地表平坦,土层深厚,便于耕作和灌溉,适宜发展种植业。②在山地、丘陵区,地表崎岖,不易耕作,适宜发展畜牧业或林业,开展多种经营。举例:我国江西省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当地农民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模式。(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养殖)方式。因地制宜,高效安全是立体农业的特点。)地形自然地理区位(立体农业)华北地区:鱼塘-台田模式
地势低洼,渍涝严重,土壤盐碱化严重,开挖鱼塘积水发展渔业;同时挖出来的土堆积到田面而抬高地势,在台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又能降低台田地下水位,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降低台田地表的盐度,以达到改良华北地区的中低产田的效果。立体农业之“鱼塘-台田”模式自然地理区位地形注意: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土壤的组成作用矿物质由成土母质发育。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有机质由植物提供。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水分过多会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空气过多会造成养分、水分不足,植物枯萎类型特点砂土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弱,保肥性能弱,但易于耕作。壤土透气、透水性能良好,且蓄水、保肥能力强,是农业生产的理想质地。黏土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于耕作。
土壤的肥力、厚度、酸碱度、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而影响着作物产量,甚至也影响到作物的品质。酸性:茶树、柑橘。碱性:枸杞、甜菜自然地理区位土壤黑土是世界最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植物生长,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地处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黄土是以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垂直节理发育,常形成陡壁,水土流失严重。红壤分布南方丘陵,雨水淋溶作用强,含铁氧化物,呈酸性,网纹层发育明显,肥力低,但利于茶树、柑桔种植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决定性因素。主要的水源来源如下图。举例:我国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灌溉农业依靠河流水。河流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水源自然地理区位(二)社会经济因素(增强)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宏观调控)劳动力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三、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二)社会经济因素(增强)注意:市场竞争力强弱:①市场需求量大小;②(不同产品)品质(受生长环境和技术等条件影响);③(同一产品)价格(受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和品牌;④错开上市时间(不同海拔种植同一农作物,成熟时间不一致);⑤产品种类;⑥售后服务等。滞销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1.跟风种植,供过于求,价格下跌;2.作物保鲜期短,农民无力储藏,没有能力进行深加工;3.受气象灾害、病虫害影响,品质下降。4.地理不便,无客商收购。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利用互联网可以扩大市场销售范围,增加经济效益(二)社会经济因素(增强)园艺业、乳畜业等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接近市场。政府制定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产出,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政策法规技术(二)社会经济因素(增强)(三)科技因素(增强)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化肥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使单位产量提高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科技因素会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机械、化肥、良种、农产品冷藏保鲜等)进而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三、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①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④居民喜食稻米③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⑤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一大:水利工程量大;一小:规模小,小农经营;一高:单产高;三低: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总结)考点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力增强自然因素影响力下降含义:农业区位的选择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结合地域范围大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农业的合理布局,并获得最大的效益。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规模扩大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生产规模缩小市场的变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最新发布的2019年4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及最新一期《粮食展望》中指出,由于非洲猪瘟问题,全球猪肉进口需求激增、价格明显上扬,而作为生猪饲料的谷物和油籽,尤其是大豆的需求则出现收缩。
01、人文因素的变化——(1)市场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温室改造光热改造水分温室、大棚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从而扩大了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条件的需要,实施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灌溉技术的发展使干旱地区也能发展农业生产。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农业发展
01、人文因素的变化——(2)科技的进步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主要得益于航空运输的发展阿根廷的牛肉能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得益于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与应用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01、人文因素的变化——(3)交通条件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农业区位的各人文因素相应变化,促使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化高品质机械化科技劳动力
02、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①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交通运输改善的基础上,远离城市的广大的农牧地区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基地;②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③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④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的影响①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地区②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③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④渔业:主要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等地区补充: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得区位选择(一)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二)农作物的区位选择棉花水稻玉米甜菜甘蔗柑橘苹果作物区位选择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平原地区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方面:(三)、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如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在图中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布局小麦种植业、花卉种植业、乳牛业、林果业。①市场需要什么?(市场→农业生产类型);②市场需要多少?(市场→农业生产规模,特殊节假日如春节对水果、情人节对玫瑰花等农产品需求较大);③市场何时需要?(市场→上市时间,如反季节上市、错峰(提前或推迟)上市、延长上市时间等);④市场在哪里?[a.市场范围→本地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则需要考虑关税成本、贸易壁垒等);b.市场距离有多远?→运输成本;c.如何运达市场?→运输方式与交通条件、是否需要冷链物流等];⑤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农产品质量与种类;品牌与知名度;销售价格;上市时间。举例说明农业对市场因素的区位选择考点三、农业地域的形成一、农业地域概述:(一)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其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三)布局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二、典型的农业地域——混合农业:(一)概念:
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二)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非洲的南非,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主导因素:地形、气候三、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一)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羊毛和小麦主要产于东南部和西南部,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交通城市机械化科技政策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政府鼓励扶持(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项目特点生产结构经营方式耕作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地域化多为家庭大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种植优质牧草、划区轮牧、休耕轮作制等,普遍应用现代科技(三)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程度高(四)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有三:(1)农场是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2)农民可以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3)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性和灵活性。农民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灌溉水源兴修水利,东水西调限制性因素:解决措施:原因: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四)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限制性因素讨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那些启示?1、加大对农业的科技的投入与开发,加快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2、发展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和推广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3、优化农业结构,完善农业信息网络;4、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5、重视教育对农业的作用,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6、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地膜大多贴在地表,地膜下的农作物或植被大多在播种后放置地膜,出芽后需要破孔以利于后期继续生长
大棚则用一些支撑物撑起,塑料膜下有更多的空间,大棚内的植被则不需要破孔就可以正常生长地膜和大棚都可以保温,都和大气逆辐射有关。两者之间地膜与地面间的空气少,而大棚中的空气多。所以地膜侧重于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而保地温;而大棚则应以隔绝热交换为主来起到保温作用①常见农业技术——地膜覆盖地膜与塑料大棚拓展延伸①提高土壤温度——通过减少地面辐射来实现增温效果。②保持土壤水分(保墒),减少因蒸发而造成的水分流失,减少水资源的浪费③维持土壤结构(地膜覆盖,可以保护表土,减轻风,水对土壤的侵蚀)④保持土壤疏松(地膜覆盖会减少雨水的冲击,防止因此而造成的土壤板结)⑤改善光照条件(地膜以及膜下水珠反射阳光)⑥防止病虫害(增加地温、减少与外界大气接触等减少病虫害)⑦提高土壤肥力。地膜覆盖以后,土壤中的氮肥以挥发形式的损失量大大减少,使得氮肥得以保持。地温升高,微生物活动随之增加,增加土壤有机物⑧使农作物早熟⑨抑制杂草(黑色地膜效果最好,其它地膜大多通过增加地温,较高温度不利于杂草嫩芽生长来实现)⑩抑盐保苗,防止土壤盐渍化农业地膜的好处无色地膜即透明地膜通常也称为普通地膜,厚度0.015毫米,幅宽80~300厘米不等,其透光率和热辐射率达90%以上,还有一定的反光作用。广泛用于春季增温和蓄水保墒,此外,还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作用。
黑色地膜用于除草降温,还可用于瓜菜的软化栽培。黑色地膜由于它不透光,可以削弱太阳辐射,杂草不能发芽和进行光合作用,因而除草效果显著。在阳光照射下。黑色地膜本身增温快,温度高,传给土壤热量少,故用于降温。
黑白两面地膜降温除草效果比黑色地膜更好,主要用于降温除草。黑白两面地膜一面为乳白色,另一面为黑色,覆膜时白色面朝上、黑色面贴地,白面增加光反射、黑面阻止阳光透射,因而白天降温效果比黑色地膜要好。由于夏季高温时降温除草效果比黑色地膜更好,因此,主要用于夏秋蔬菜、瓜果类抗热栽培,具有降温、保水、增光、灭草等功能。①现在使用的塑料薄膜通常难降解,残留在土壤中造成了污染②影响土壤水分的渗透及土壤的透气性③地膜覆盖虽然有保水的作用,但也阻碍了外界降水进入垄体。如果遇到了连续性降雨则造成严重的水渍,因为地膜覆盖下的土壤水分蒸发受阻。④阻碍土壤中水、肥的运移⑤残膜导致土壤板结⑥不利于农作物扎根发芽,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地膜使用的不利影响碎砂石的作用:保水、保土、增大昼夜温差;为植物提供微量元素宁夏压砂瓜在沙砾淤积丰富的冲积扇区域种植的西瓜。种植此瓜要将大量碎砂石覆盖在土壤表层,每年4-5月份种植,7-9月份上市。上市鲜瓜不但个大、甘甜,而且皮厚、质硬,耐贮运。②常见农业技术——覆盖砂砾③常见农业技术——覆草1、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保湿、减轻此生盐渍化2、减少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调节地温,冬季保温、夏季降温3、减少地表侵蚀:保土保肥4、腐烂后进入土壤:补充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5、覆草会减少地面接收阳光:抑制杂草生长,易引发病虫害农业技术——果实套袋套袋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水果产量和品质,实现高产增收果实套袋的好处:
保持适当的湿度、温度,改善水果的光泽,增加水果的产量;套袋果的颜色更为均匀和鲜亮;减少强烈日光灼伤,保持良好的外型;防止病虫害;防止鸟啄;减少农药的污染;提高袋内温度,防低温冻害;防风害,较少风吹雨打;减少果实水分蒸发,利于水果保鲜,提升品质;袋内环境更为稳定,减轻裂果;隔离粉尘污染,使成熟水果表面光洁、色泽鲜艳。缺点:购置果袋、套袋,占用人工,增加生产管理成本;袋内温度、湿度增加,某些病虫害会加重;减弱袋内光照,降低光合作用,减少糖分积累;袋内昼夜温差小,果实原有风味下降,口感变差。④常见农业技术——果实套袋技术果树冬季修剪的原因:1、剪除病虫枝,减少病虫害;2、减少枝叶,增加光照;3、减少结果数量,提高果实品质;4、控制高度,方便采摘。⑤常见农业技术——果实剪枝冬季来临,天寒地冻,为保护苗木顺利越冬,许多苗农会选择在冬季给苗木浇水,保障苗木安全越冬。冬季苗木浇防冻水好处1.浇防冻水可以保证越冬期苗木有一定的水分供应,兼有冬水春用、防止春旱的效果;2.浇防冻水可以提高土壤的导热性,这能够有效地缩小地间温度速变,防止因温度剧烈升降造成冻害;3.浇防冻水可以塌实土壤,弥补裂缝,消减越冬害虫。4.冰层和冻土层为植物根系提供保护,相当于给植物盖了一层“棉被”,就像下雪一样的原理,冻土层下的温度可以保护秧苗根系不受伤害,来年长势良好。⑥常见农业技术——浇冻水作用:1、杀菌、防止病菌感染,并加速伤口愈合。2、杀虫、防虫。3、防冻害和日灼,避免早春霜害。4、方便晚间行路,树木刷成白色后,会反光,夜间的行人,可以将道路看得更加清楚,并起到美化作用,给人一种很整齐的感觉。⑦常见农业技术——树木刷白免耕即不翻动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在收获农作物的果实后留下作物残茬覆盖土壤表层(也叫留茬免耕)。⑧常见农业技术——免耕技术(保护性耕作)好处:1、节约时间,节省劳动量、作业费
2、蓄水保墒能力强:3、改善土壤结构4、减少了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沟垄耕作是指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或在风蚀区垂直主风向开沟起垄并种植作物,具有蓄水、保土、防风功能的农业耕作方法。沟垄耕作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拦蓄水土效益显著等特点,是解决干旱低产地区缓坡地水土流失的一项主要措施。
垄覆沟播是垄作法的一种,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的一种耕作方式。垄面覆膜可以抑制膜内水分蒸发,促进降雨入渗,增加作物蒸腾耗水,调节土壤温度,活化土壤养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和产量的作用,是旱地增产的主要措施。而采用先开沟再撒种的一种播种模式(沟播)具有出苗率高、便于管理的优点。⑨常见农业技术——垄作法畎亩法是垄作法的一种,是北方以蓄墒保墒为中心的一种抗旱耕作法。畎(quǎn)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就叫做“上田弃亩”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
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
套种能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套种侧重在时间上集约利用光热水资源,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
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间种往往是高棵作物与矮棵作物间种。其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瓜是喜热好光作物,成熟期需要有10~12小时的长日照和较低的空气湿度,以日温27℃~30℃,夜温15℃~18℃为宜。环香山位于宁夏中西部干旱山区(见下图),平均海拔1700m以上,年雨量不足200mm,而蒸发量可达2000mm。这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10人,周围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当地农民利用沉积在山麓斜坡上的砂砾石铺压在耕地上形成的“人造戈壁”种植西瓜(俗称“压砂西瓜”),所产西瓜因具有体大、皮厚质硬、肉红汁多、甘甜爽口、营养丰富、保鲜期长的特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98%以上的砂地均用来种植压砂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画出童年小班艺术表现计划
- 优化流程的年度工作框架计划
- 班级心理素质提升活动的案例分享计划
- 2025年中国新型建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 2025年铁红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系列自动遥测气象站项目合作计划书
- 汽车零件互换性规则设定
- 构建稳定可靠的数据库同步体系
- 三国演义的英雄气概读后感
- 商务演讲致辞范文集萃
- 发展汉语 初级读写一 第二课 谢谢你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任务单
-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背诵内容完整版
- 2023徐金桂“徐徐道来”(行政法知识点)版
-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盈利预测研究报告
- 物业管理如何实现降本增效
- DL-T825-2021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级下册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互联网创新应用
- 2024年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智慧城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