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商洛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陕西省商洛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陕西省商洛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陕西省商洛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陕西省商洛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陕西省商洛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池塘里浮萍在短期内大量增加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属()。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种群平衡D.季节性消长

2.坡度在16°~25°的是()。A.缓坡B.斜坡C.陡坡D.急坡

3.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

4.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

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聚集型

5.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

A.干扰竞争B.利用竞争C.共生D.竞争排除

6.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分方法的是()。A.德鲁提B.克列门茨C.奥斯汀D.布朗-布兰奎特

7.两种生物之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一个种对另一个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这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是()。

A.竞争关系B.共栖关系C.共生关系D.寄生关系

8.群落演替到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远小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和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远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9.群落交错区存在于两个群落的边缘,群落交错区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的原因是()。

A.群落交错区内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复杂

B.群落交错区内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简单

C.群落交错区外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复杂

D.群落交错区外部的环境条件要比两个群落简单

10.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不可确定

11.下列概念与“生物地理群落”含义相同的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12.森林砍伐迹地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看属于()。A.内因演替B.原生演替C.外因演替D.次生演替

13.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

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均匀集群型

14.在森林生态系统中______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15.影响苹果果实着色的主要生态因子是()

A.CO2

B.养分C.水分D.光照

16.实验证明,()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A.红光B.青光C.紫光D.蓝光

17.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A.疏选结构B.紧密结构C.稀疏结构D.通风结构

18.浮萍属于()。

A.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挺水植物D.多浆植物

19.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A.土地退化B.土壤污染C.生态平衡失调D.土地沙化

20.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

A.蒙古标

B、长白落叶松

C、红松

D、兴安落叶松

21.下列有关海风和陆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风是从海中向海岸上吹的风B.陆风是从陆地向海中吹的风C.海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D.陆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22.按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当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利时期的植物是()。A.一年生植物B.地面芽植物C.地上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23.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总称为()

A.水圈B.岩石圈C.大气圈D.生物圈

24.在相当匀质的环境中,主要资源分布均匀的条件下,由于种群内个体竞争的结果,种群内个体常呈()。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随机和集群分布

25.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27.每个蒲公英的种子都有一把小伞,以适应于()

A.风传播B.人为传播C.水传播D.动物传播

28.在南美洲的一种没有自卫能力的文鸟,选择最凶狠、最有毒的黄蜂为其邻居,借以保护自己,二者之间属于()。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C.偏利共生D.寄生

29.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A.熵值提高B.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1C.生态位加宽D.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

30.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

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发育天数

31.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E五级,按饶基耶尔(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别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A.A>B>C>D>EB.A>B>C>D<EC.A>B<C<D<ED.A<B<C<D<E

32.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A.K生物被r生物取代B.净生产量加大C.空白生态位增加D.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33.对于水域环境中的种群来说,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指()。

A.生物间相互竞争B.生物间相互捕食C.水的物理化学特性D.动物社会行为

34.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A.生物组织层次B.生物类群C.生境类型D.应用领域

35.一般来说,北方的群落中,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的()。

A.多B.少C.相等D.看具体情况而定

36.公元前200年以前,记载江淮平原沼泽植物的带状分布与水文土质的生态关系的我国古籍是()

A.《管子·地员篇》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尔雅》

37.生物固氮的过程是将大气中的N2转化为()

A.NO3-

B.N2O

C.NH3

D.NO2

38.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A.鸟与树的关系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

39.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A.成群型B.均匀型C.随机型D.聚集型

40.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长出了根霉,根霉与蘑菇之间的关系属于()。

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

41.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A.快B.慢C.相等D.依具体情况而定

42.水稻田里,黏虫和青蛙构成的联系称为()。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食物链

43.相同的群落类型()

A.可童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44.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不可确定

45.下列直接影响或参与生物新陈代谢的因子是()

A.光照B.坡向C.海拔D.坡度

46.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较简单的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草原D.苔原

47.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48.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集合称为()

A.生物种群B.集合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49.雄性动物总是奋力攻击和赶走同类雄性进入其所在的动物群,这是()

A.竞争B.种内斗争C.捕食D.他感作用

50.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排”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下列属于“减排”对象的是()。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20题)51.高等动物常见的婚配制度是。

52.______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土壤有机质中比较稳定的部分。

53.按照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可分为稳定选择、______和分裂选择。

54.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也无害的种间共生关系称为______共生。

55.按生物对水的适应性不同,可以把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______两大类型。

56.大气中的______含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57.膜两侧由于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差别造成的电位差(通常是60mV),称为____________。

58.白粉藤属植物仅保留花,身体的其他器官都转变为丝状的细胞束,这是有花植物寄生者______的表现。

59.生态金字塔反映的是食物链上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包括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______金字塔。

60.某地的______温度,最冷月、最热月平均温度值是影响生物分布的重要指标。

61.食物链可分为捕食食物链、腐屑食物链、_______和混合食物链。

62.根据阿伦定律,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育动物,其四肢、尾和耳朵有趋于缩短的现象,这是对_______因子的适应。

63.物种隔离包括形态隔离、行为隔离、生态隔离和__________。

64.根据栖息地环境的不同,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______和陆地生态系统。

65.在种群的进化与适应过程中,两种最基本的生态对策是r对策和________。

66.某些细菌和藻类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为氨的过程,称为______。

67.根据对光照强度的适应,陆生植物可分为阴性植物、耐阴植物和______植物三种类型。

68.一个种类没有受到另一个种类因竞争而引起的抑制作用时占据的最大的生态位叫______。

69.任何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因子,都可分别归纳入______、土壤(或水体)和生物三大类生态因子之中。

70.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中人为因子起决定性作用。()

A.正确B.错误

72.在资源有限的稳定环境中,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该规律被称为竞争排斥原理。()

73.草木群落没有分层现象。()

A.正确B.错误

74.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A.否B.是

75.碳的贮存库主要是大气圈。()

76.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77.初级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78.竞争会使群落中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变窄。()

79.各类原生生物群落遭到破坏后都会引起次生演替。()

A.正确B.错误

80.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有毒物质的富集及其危害。

82.简述植物密度效应的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并解释最后产量恒值的原因。

83.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84.逻辑斯蒂曲线常被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代表什么生态意义?

85.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87.论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六、单选题(0题)88.小地老虎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总积温为K1,某地年总积温为K,那么小地老虎在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是()

A.K-K1B.K/K1C.K+K1D.K1/K

参考答案

1.B

2.B按坡面的倾斜度,通常可分为下列几个等级:平坦地5°以下缓坡6°~15°斜坡16°~25°陡坡26°~35°急坡36°~45°险坡45°以上

3.A

4.A

5.B

6.B

7.C

8.D

9.A

10.B

11.C

12.C外因演替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其中人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等属于人为发生演替。

13.C

14.D

15.D

16.D

17.D

18.A

19.C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土壤沙化。

20.D

21.D

22.A

23.D

24.B

25.D

26.A

27.A

28.C

29.D

30.D

31.B

32.D

33.C

34.A根据组织层次分类: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区域生态学(景观生态)、生态圈生态学(又叫全球生态学)。

35.B解析:由于北方环境条件的限制,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温热多湿条件下的数目要少,故选B。

36.A

37.C

38.B

39.C只有当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随机型。

40.D

41.B

42.D

43.B

44.B

45.A

46.D

47.D

48.C

49.B

50.D

51.一雄多雌制一雄多雌制

52.腐殖质腐殖质

53.定向选择

54.偏利偏利

55.陆生生物陆生生物

56.二氧化碳

57.膜电位

58.极端简化极端简化

59.能量能量

60.年平均

61.寄生食物链

62.温度温度

63.遗传的不兼容

64.水生生态系统

65.K对策

66.固氮作用固氮作用

67.阳性

68.基础生态位

69.气候气候

70.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71.B

72.Y

73.B

74.Y

75.N

76.Y

77.N

78.Y

79.A

80.Y

81.有毒物质是指对有机体和人本身有毒害的物质如有机合成农药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水、土、食物的聚集对在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产生影响并随食物链而富集危害人类健康。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其浓度提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使本来不产生毒害的低浓度变成危害严重的高浓度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如著名的日本水俣病(汞中毒)就是这么引起的。食物链富集还可以通过生物将有毒物质扩散到很远的地区甚至遍及全世界(如DDT)就连南极企鹅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难幸免。有毒物质是指对有机体和人本身有毒害的物质,如有机合成农药,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等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通过水、土、食物的聚集,对在生物链上的每一个生物产生影响,并随食物链而富集,危害人类健康。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其浓度提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倍,使本来不产生毒害的低浓度,变成危害严重的高浓度,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如著名的日本水俣病(汞中毒)就是这么引起的。食物链富集还可以通过生物将有毒物质扩散到很远的地区,甚至遍及全世界(如DDT),就连南极企鹅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难幸免。

82.(1)植物的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当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密度继续提高最后产量基本是不变的。(2)原因: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超过最适密度时如果密度继续提高虽然个体数量增加但植株间的竞争加剧个体变小因而总的产量不会再增加。(1)植物的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当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密度继续提高,最后产量基本是不变的。(2)原因: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超过最适密度时,如果密度继续提高,虽然个体数量增加,但植株间的竞争加剧,个体变小,因而总的产量不会再增加。

83.(1)群落有一定的种类构成或称生物组合具有一定的结构状况和一定的物质生产量;(2)群落有一定的相对一致的外貌这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生长型和相应的群落垂直分层现象表现出来并随时间的演替而表现不同的季相;(3)群落有一个或几个生物种或类群为生物优势种在群落中能大量控制能量流及对其他物种和环境起着强烈的影响作用;(4)群落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表现为群落随坏境梯度、时间演替、空间变化的地理分布特征;(5)群落有一定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方式。由不同的生物形成一定的食物网关系和生产、消费、分解的特点。(1)群落有一定的种类构成或称生物组合,具有一定的结构状况和一定的物质生产量;(2)群落有一定的相对一致的外貌,这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生长型和相应的群落垂直分层现象表现出来,并随时间的演替而表现不同的季相;(3)群落有一个或几个生物种或类群为生物优势种,在群落中能大量控制能量流及对其他物种和环境起着强烈的影响作用;(4)群落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表现为群落随坏境梯度、时间演替、空间变化的地理分布特征;(5)群落有一定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方式。由不同的生物形成一定的食物网关系和生产、消费、分解的特点。

84.(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

85.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也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也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

86.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和破坏如太阳能的消失、森林火灾、乱砍滥伐、草原过牧、水产超捕、掠夺式经营等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熵能或无序性增大直至整个系统破坏。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