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甘肃省庆阳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煤
2.生态位包括()
A.空间生态位B.营养生态位C.多维生态位D.以上三者都是
3.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4.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推行的间作套种实际上是利用群落的()
A.垂直分层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B.共生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C.寄生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D.他感现象来充分利用资源
5.下列食物链属于碎屑食物链的是()。
A.太阳→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分解者
B.哺乳动物、鸟类→跳蚤→细滴虫
C.枯枝落叶→分解者或碎屑→食碎屑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D.动物尸体→丽蝇
6.根据食物链富集原理,DDT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是()。A.浮游生物B.小鱼C.食小鱼的大鱼D.食大鱼的水鸟
7.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
8.与r对策物相比,K对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_______,寿命()
A.低,长B.低,短C.高,长D.高,短
9.生态位是一个既抽象含义又十分丰富的生态学专有名词,它的主要内涵是()。
A.生态环境B.生物单位适应性的总和C.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D.生物单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
10.自然选择有一定的方向性,这是由于()。
A.种群内部的作用,生物的压力对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
B.种群之间的作用,生物的压力对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
C.环境的作用,生物的压力对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
D.个体之间的作用,生物的压力对某些基因的作用不同
11.生态系统中,补充能源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总生产B.减少系统用于自我维持的消耗C.增加系统的初级生产力D.增加系统的次级生产力
12.确定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综合指标是()。A.密度B.盖度C.频度D.重要值
13.生态系统的能量损耗主要存在于()。
A.吃人的能量B.与呼吸有关的能量C.与消化有关的能量D.未消化的粪便和呼吸作用产生的热散失
14.在以下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热带雨林B.亚热带阔叶林C.温带草原D.暖温带混交林
15.由于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全球性的问题。
A.20世纪后期B.进入20世纪后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16.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
A.石油B.煤C.天然气D.煤气
17.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A.相对密度等于40%B.盖度等于40%C.频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18.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A.生态幅B.生态对策C.种间关系D.内分布型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特征的是()。A.具有发达的根系B.具有厚的肉质茎C.叶片的角质层厚D.叶片面积增大
20.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A.成群型B.均匀型C.随机型D.聚集型
21.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
22.目前地球上面积最大,对维持人类生存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森林生态系统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
23.队群落角度看,多样性的含义是()。
A.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说明了种的数目或丰富度
B.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说明了种的均匀度
C.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以反映各个物种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D.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以反映各个物种需要的面积
24.下列条件中,能提高雏鸡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的是()。A.高温条件B.低温条件C.恒温条件D.昼夜变温
25.演替的方向性是指()。
A.大多数群落的演替都有着共同的趋向,而且是不可逆的,演替的趋向一般是从低等生物逐渐发展到高等生物
B.大多数群落的演替都有着共同的趋向,而且是可逆的,演替的趋向一般是从低等生物逐渐发展到高等生物
C.从小型生物发展到大型生物,生活史从短到长
D.从小型生物发展到大型生物,生活史从长到短
26.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关系。
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原始协作D.负相互作用
27.蜜蜂和蚂蚁等属于()生物。
A.稳定而经常性的集群B.季节性集群C.暂时性集群D.不集群
28.下列选项中,属于水生植物对水环境适应特征的是()
A.叶片角质层厚B.根系发达C.通气组织发达D.贮水组织发达
29.逻辑斯蒂方程式中K是
A.种群数量B.环境容纳量C.内禀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
30.具有r对策的种群与具有K对策的种群的区别是()。
A.其扩散能力较弱
B.其出生率低,形体较大
C.其防御能力较弱,死亡率极高
D.一旦种群遇到危险而使种群数量下降,其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很困难
31.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A.热带雨林B.荒漠C.农田D.苔原
32.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
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问的相互影响
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种群的植物问的相互影响
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
33.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变化的光是()。A.红外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光
34.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水因子B.光因子C.气候因子D.土壤因子
35.下面的动物既是三级肉食动物,又是第三级消费者的是()。
A.狼B.鹰C.蛇D.鼠
36.紧密林带()。
A.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B.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C.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D.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37.马→马蛔虫→原生动物这条食物链为()。
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38.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
39.温周期对生物有利的方面是()。
A.提高了种子发芽率
B.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低温有利于呼吸作用
C.可提高动物繁殖率,减少“死胚”率
D.可提高动物蛋白质、糖分含量
40.作物的增产与减产是与作物从土壤中所能获得的矿物营养的多少呈正相关的。这种现象是()的表现。
A.谢尔福德耐性定律B.李比希最低率法则C.生物有效辐射D.主导因子作用
41.生物群落命名的一般根据是()。
A.依照群落中的主要优势种或种的某些个体的集群
B.优势种的主要生活方式
C.为群落所占有的栖息环境,具有极明确的栖息条件的特点
D.以上的所有内容
4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类型是()
A.气相型B.沉积型C.水循环D.A+B+C
4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B.俄罗斯C.中国D.美国
44.在我国暖温带地区,通常土壤养分有效性最好和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酸碱度为()。A.pH5~6B.pH6~7C.pH7~8D.pH8~9
45.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46.山地的方位对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是()。
A.北坡森林上界比南坡高
B.东坡与西坡及东北坡和西南坡日照时数多,其次为东南坡和西北坡
C.南坡或东北坡最暖和,而北坡或西坡最寒冷
D.辐射收入南坡最多,北坡最少
47.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A.地面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下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
48.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乳动物,其四肢、尾巴和耳朵明显缩短,这种现象称为规律。()
A.艾伦(Allen)B.贝格曼(Bergman)C.林德曼(Lindeman)D.谢尔福德(Shelford)
49.在生物群落中,物种对环境的潜在综合适应范围属于该物种的()。A.栖息地B.生境C.现实生态位D.基础生态位
50.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以微观层次为主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C.以个体层次为主D.以宏观层次为主
二、填空题(20题)51.计算生态系统中进入动物体能流的效率公式是:同化效率=同化的食物能÷______。
52.生活型是不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生存条件下发生的______。
53.大多数群落都有垂直分化,这种情况称为_______现象。
54.在群落交错区内,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
55.摄食效率又称______。
56.种群的自动调节可分为行为调节、______和遗传调节三类。
57.在某一时刻测得的单位面积内积存的有机物质总量称为______。
58.地形是通过对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等重新分配对生物生长产生影响,因而它是()生态因子。
59.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中,实验方法主要有两种:原地实验和______实验。
60.根据对光照强度的适应,陆生植物可分为阴性植物、耐阴植物和______植物三种类型。
6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碳循环属于_______型。
6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级生产。
63.在一定生育期内,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温度叫_______。
64.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______。
65.______是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66.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能流、物流和______。
67.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68.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______之间的循环运转。
69.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______。
70.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水生植物的通气组织不发达,叶片角质层厚。()
72.随着生态演替的发展,生物小循环加强。[]
A.正确B.错误
73.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是可变的。()
74.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A.正确B.错误
75.种群增长率的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A.正确B.错误
76.钾在植物—微生物—土壤—植物间的循环属于生物循环。()
77.森林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
78.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物种达到最大量和最适量,但不排斥其他种生物的入侵,()
A.正确B.错误
79.紫外光可以诱杀害虫、消毒灭菌,大剂量紫夕卜光会使生物发生病变甚至致死。()
80.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林的周长成正比,是因为服从边缘效应。[]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
82.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83.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方面?
84.简述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原因。
85.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
五、论述题(2题)86.决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是什么?
87.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六、单选题(0题)88.实验证明,()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A.红光B.青光C.紫光D.蓝光
参考答案
1.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2.D
3.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4.A
5.C
6.D
7.D
8.A
9.B
10.C
11.B解析: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过程,有消耗就得有补充,这样才能维持系统循环。故选B。
12.D
13.B
14.A
15.C
16.B
17.C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18.A
19.D
20.C只有当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随机型。
21.D
22.A
23.A
24.D地表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产生温度有规律的昼夜变化,使许多生物适应了变温环境,多数生物在变温下比恒温下生长得更好。例如,蝗虫在变温下的平均发育速度比恒温下快38.6%;昼夜变温能提高雏鸡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
25.A
26.B
27.A解析:蜜蜂和蚂蚁属于社会性集群,内部有等级,这种社会集群是稳定而经常性的集群。
28.C
29.B
30.C
31.A
32.B
33.A红外光会产生热效应,地表热量基本是由红外光能所产生的。
34.C
35.B
36.A
37.C解析:马蛔虫寄生于马身体中,原生动物寄生于马蛔虫中,所以这是一条寄生链,故选C。
38.C
39.C
40.B
41.A
42.D
43.C
44.B在pH值为6~7时,所有的矿质营养都可以充分溶解,养分的有效性最高,对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最适应。
45.A
46.D
47.D
48.A
49.D
50.B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宏观方向发展到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微观方向主要表现为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的兴起。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生态学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生态学的科学性。
51.摄取的食物能
52.趋同适应趋同适应
53.成层成层
54.【正确答案】:
边缘效应
55.林德曼效率
56.内分泌调节
57.生物量生物量
58.间接间接
59.人工控制人工控制
60.阳性
61.气相
62.初
63.活动温度活动温度
64.变慢变慢
65.干扰
66.信息流
67.负
68.非生物非生物
69.风播
70.生物小循环生物小循环
71.N
72.A
73.Y
74.A
75.B
76.Y
77.Y
78.B
79.Y
80.A
81.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能源危机越来越明显,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煤、石油、天然气、铀等石化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2)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3)生物能源的多层次、多级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82.(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费状况。⑤群落中动物的影响。(3)补加能源的作用。
83.(1)数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
(2)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种群的内分布型有3种类型。
(3)遗传特征。
84.某些物质尤其是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生物到高营养级生物传递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极为显著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其原因是生物摄取的食物及能量有大约50%消耗在呼吸代谢过程中那么既不在呼吸过程中被代谢掉也不易被排除体外的任何一种物质将会浓集在有机体组织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这些物质的浓度越来越大最终停留在营养级较高的生物体内。某些物质尤其是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生物到高营养级生物传递,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极为显著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其原因是,生物摄取的食物及能量,有大约50%消耗在呼吸代谢过程中,那么,既不在呼吸过程中被代谢掉,也不易被排除体外的任何一种物质将会浓集在有机体组织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这些物质的浓度越来越大,最终停留在营养级较高的生物体内。
85.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植物的物候变化非常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物候研究观测的结果,可应用于确定农时、确定牧场利用时间、了解群落的动态等,特别是对确定不同植物的适宜区域及指导植物引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86.决定群落外貌的因素有:①群落内植物的生长型和生态型。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成分的不同而划分的类群就是植物的生长型。生态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②组成群落的物种尤其是优势种植物及优势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车订车定金合同范本
- 南海区与粤海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维修协议书集合
- 2024版钢筋原材料质量检测合同
- 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频监控系统开发合同(04版)
- 合同成立的要素2篇
- 挖掘机合伙经营协议书3篇
- 《长广溪水质处理》课件
- 急性阑尾炎课件简单
- 美容化妆品供货商2024年度协议
- 振动台常用公式
- 变压器拆除与安装施工方案
- 小学生趣味脑筋急转弯(课堂PPT)
-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秘密花园》(课堂PPT)
- 644温度变送器选型手册2012中文版
- 在校学生证明(参考模板)
- 西门子S7-1200通过TO实现IS620F的位置控制
- 高中信息技术《走近人工智能》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 难免压疮及压疮申报表格模板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第1课《时间在流逝》教案
- 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