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基础》笔记_第1页
《统计法基础》笔记_第2页
《统计法基础》笔记_第3页
《统计法基础》笔记_第4页
《统计法基础》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中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笔记第一章:统计法基础知识第一章 统计法基础知识一、 统计法的基本含义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统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广义的统计法则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二、 统计法的特点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统计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而言的这也是统计法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根本所在。统计法是以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以社会关系为其调整对象。统计法调整对象的复杂性是指统计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既有纵向的管理关系也有横向的指导关系?既有统计机构内部的管理关系也有统计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使统计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也十分复杂。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统计法的专业性是指统计法律制度中包含着大量关于统计工作的技术性规范如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标准等这些规范是统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一、基本统计法律规范根据法律规范效力的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和统计行政规章。统计法律这里的“法律”指的是狭义的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统计法律即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该法律根据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进行了修正。从2005年起《统计法》开始第二次修订。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章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一、统计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保障统计工作独立性原则、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以及统计资料保密原则。1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统计管理体制应当是集中统一的?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应当是统一的统计资料应当依法统一管理和公布2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统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非法干涉?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统计法》第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领导干部的“三个不得”,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二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独立单设第四章 统计管理体制一、 统计管理体制的基本含义及分类统计体制?又称统计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政府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具体地说?它国家对政府统计组织、统计管理机构中各层次、各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职责范围、管理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制度化、法律化的表现形式。目前,国际上的统计体制有两种基本形式?集中管理和分散形。二、 我国现行统计管理的主要内容: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机构和编制管理方面:我国政府统计系统在机构和编制管理上以双重管理为主.一是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二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统计工作岗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地级市、县基本上都设立了独立的政府统计机构,在乡镇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统计人员。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人由当地党委管理,上级政府统计机构党组协助管理。三是部门统计系统。部门统计系统的编制和干部由部门自行管理第五章 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一、统计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统计机构是指从事统计调查、统计数据加工整理、统计分析预测、统计信息咨询和统计协调管理等活动的组织。我国的统计机构分为两种: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构。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独立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包括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部门统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部门统计任务的需要而专门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各部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并受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第六章 统计行政许可制度统计行政许可项目有三项:统计从业资格认定、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和涉外社会调查项目审批。一、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制度国家统计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负责编制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考试命题、制定考试管理办法和考务规则等工作,统一设计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样式,统一制定编号规则,依法撤销已经授予的统计从业资格等。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实施机关。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承办机关。例外规定,在必要时,经少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决定,可以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承办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有关工作。二、 取得从业资格的程序,申请,申请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熟悉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从事统计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必须经过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受理,审查,初审和终审。初步审核完毕后,承办机关应当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报送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由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实施机关进行终审。终审时间为二十日。不能在二十日内审查完毕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十日,但应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决定,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应当加盖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印章。第七章统计调查的管理一、统计调查项目分为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实行分类管理。三者应当分工明确,互相衔接,不得重复。国家统计调查项目:调查的对象和范围较广。如人口与就业情况统计、自然资源统计、围绕国民经济核算进行的各项统计等。分为两种制定情况:一是由国家统计局单独制定,二是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重大的项目,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报国务院审批,其他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专业性较强。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仅限于本地方管辖内的单位和个人。一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二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单独制定的,三是由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其中,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统计调查制度应当包括的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常用的有全面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统计资料的公布。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的内容: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的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未批准的,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第八章 统计执法检查一、 统计执法检查的特征?统计执法检查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国家依法授权的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依法具有统计执法检查权。统计执法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统计执法检查是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负责查处。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性,统计执法检查,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还要主动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通过积极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查找违法隐患,纠正违法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预防、减少各种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二、 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执法检查员北京、天津、上海、福建、重庆、四川、贵州等许多地区根据统计查检任务的需要还成立了专职统计执法检查队。统计执法检查员应具备下列条件,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备相关法律知识,熟悉统计业务?参加统计执法检查员资格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统计执法检查证。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检查员的主要职权,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向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就与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有关人员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统计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登记保存检查对象的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第九章 统计法律责任一、统计行政处罚的特点1、 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2、 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3、 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不适用于民事违法和统计犯罪不同于民事处罚和刑事处罚。4、 被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违法行为人。统计行为处罚的基本原则1、 法定原则处罚的依据必须是法定的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其职权是法定的统计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2、 公开、公正原则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3、 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过罚相当原则。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1、违反《统计法》有关规定的行为。2、 违反《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3、 违反《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4、 违反《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5、 有关统计规章关于处罚的规定违反《涉外调查管理办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的。统计行政处罚措施1、 警告违反以上五类有关规定的行为。2、 罚款适用警告的五类统计违法行为均可给予罚款处罚。3、 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所得的没收本质上是一种追缴而不是违法行为人因实施违法行为所付出的代价。二、统计行政处分1、 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单位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个人应当承担纪律责任。属于下列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处分一是行政机关公务员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三是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四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任命的人员。2、 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的统计违法行为15种见P463、 适用于统计违法行为的处分措施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地方、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 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二、 强令、授意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机构、人员拒报、虚报、瞒报或者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三、 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四、 对揭发、检举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行为的应当从重处分。地方、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员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严重失实的统计数据应当发现而未发现或者发现后不予纠正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 强令、授意统计调查对象虚报、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二、 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一、故意拖延或者拒报统计资料的二、明知统计数据不实不履行职责调查核实造成不良后果的。统计调查对象中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 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二、 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三、 拒报或者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四、 拒绝提供情况、提供虚假情况或者转移、隐匿、毁弃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以及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的。违反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公布统计资料造成不良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第十章统计行政复议和诉讼制度一、统计行政复议特征?1、 统计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活动。我国统计行政复议机关为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人民政府。2、 统计行政复议是上级统计行政机关对下级统计行政机关进行层级监督的活动。3、 统计行政复议以引起行政争议的具体统计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统计行政复议的客体只能是统计行政争议。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