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第一章概述课件_第1页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第一章概述课件_第2页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第一章概述课件_第3页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第一章概述课件_第4页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第一章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

——1第一章:概述微机原理课程的内容、学习目的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概况2第一章:概述微机原理课程的内容、学习目的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概况3第一章:概述——微机原理的课程内容、学习目的五大基本组成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接口)微机原理课程学习目的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及应用实验技能;具有一定的微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能力,并且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微型机系统硬件、软件方面的基础。5第一章:概述微机原理课程的内容、学习目的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概况6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尚在研制)生物计算机(下一代,生物芯片)1946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每秒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7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的发展1965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体的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配上各类操作系统,计算机性能极大提高。自1958年TI公式的基尔比等人研制发明了世界第一块集成电路以来,电子工业进入了集成电路(IC)的时代。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MSI)、大规模(LSI)、超大规模(VLSI)、巨大规模(ULSI),目前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GSI)和系统芯片(SOC,片上系统)。9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的发展1970年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研制成功,计算机发展到第四代,微型计算机是第四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1971年在美国硅谷Intel公司的霍夫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枚4位微处理器芯片Intel4004,标志着第一代微处理器问世,从而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霍夫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列为“二战以来最有影响力的7位科学家”之一。4004当时只有2300个晶体管,是个四位系统,时钟频率在108KHz,每秒执行6万条指令(0.06MIPs)。功能比较弱,且计算速度较慢,只能用在计算器上。

10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方向:巨、微、网、智111993年3月,Intel公司推出了名为Pentium(经典奔腾)的微处理。1995年11月Intel公司又推出了PentiumPro(高能奔腾)。1997年1月,Intel公司又推出了PentiumMMX(多能奔腾)。1997年5月,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Ⅱ(奔腾二代)1999年2月,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Ⅲ(奔腾三代)2000年11月,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4(奔腾四代)。2001年5月,Intel公司推出了64位微处理器Itanium。英特尔的首款双核心处理器的代号为PentiumExtremeEdition840。

13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微处理器的发展Intel4004Intel8008Motorola6800Intel8086Intel80286Intel80386Intel80486IntelPentiumIntelPentium

IIIntelPentiumIIIIntelPentiumIVIntelPentiumIVPentiumExtremeEdition84014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第一代1971年~1973年第二代1974年~1977年第三代1978年~1980年第四代1980年以后典型的微处理器芯片Intel4004Intel4040Intel8008Intel8080M6800Z-80Intel8086/8088M68000Intel80X86M68020Z-80000字长(位)4/881616/32集成度(晶体管数/芯片)1000~20005000~900020000~70000>100000时钟频率(MHZ)0.5~0.81~45~10>10数据总线宽度(位)4/881616/32地址总线宽度(位)4~8820~2424~32存储容量≤16KB实存≤64KB实存≤1MB实存≤4GB实存和64GB虚存指令执行时间(s)10~151~2<1<0.125软件水平机器语言汇编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操作系统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操作系统汇编语言高级语言部分软件硬化15第一章:概述微机原理课程的内容、学习目的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概况17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显示器(输出设备)主机箱鼠标(输入设备)键盘(输入设备)18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主机箱电源光驱硬盘内存CPU主板扩展卡19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各种CPU21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微型计算机及其组成微型计算机:是指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的裸机。按照读写方式的不同可分为ROM和RAM两种类型;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是外围设备与微型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电路,起暂存、缓冲、类型变换及时序匹配的作用;总线是CPU与其它各功能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通道,按所传送信息的不同类型,总线可以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22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各种存储设备23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主板25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主板是机箱中最大的一块集成电路板,在它上面集成有CPU插座、内存插座、扩展卡插座、输入输出系统、总线系统、电源接口等。地址总线(AB):是用来传送地址信息的信号线。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以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的大小。地址总是从CPU发出的,所以地址总线是单向的三态总线。数据总线(DB):数据总线是CPU用来传送数据信息的信号线。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总线。控制总线(CB):控制总线是用来传送控制信号的一组总线。控制总线有的为单向,有的为双向或三态,有的为非三态,取决于具体的信号线。26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微型计算机系统及其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指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再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电源、辅助电路和所需要的软件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常用的外围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键盘等;系统软件一般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编辑、汇编软件等。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关系27第一章:概述微机原理课程的内容、学习目的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功能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概况29第一章:概述——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概况科学计算:科学研究和工程计术计算领域,是计算机应用最早的领域,也是应用得较广泛的领域。实时控制:在工业测量和控制方面的应用已十分成熟和广泛;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又称为数据处理,是指计算机用于处理生产、经济活动、社会和科学研究中获得的大量信息。可用来处理文字、表格、图象、声音等各类问题。计算机辅助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