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1页
《我不能失信》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2页
《我不能失信》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3页
《我不能失信》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4页
《我不能失信》设计 省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课题《我不能失信》单元第六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认“耀、庆、盼”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盼着、叠花篮”等词语。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过程与方法1、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重点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难点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你的好朋友?2、在这一个单元里我们结识了一些中外名人,他们的故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让我们深受感动。他们闪光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里。今天,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她就是宋庆龄。3、出示宋庆龄图片4、宋庆龄是被海内外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毕生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宋庆龄小时候和她朋友之间的故事。5、板书课题指名说了解宋庆龄齐读课题本节课通过谈话导入,引出宋庆龄,知道本节课是和宋庆龄有关的故事,进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yàoqìngpàndiéqiàn耀庆盼叠歉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课件出示生字组词。(2)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3)古文识字

庆,甲骨文像一个眉开眼笑的人手捧宝贝。造字本义:动词,手持财礼,眉开眼笑前往祝贺。3、理解句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并不容易。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1、简介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4、整体感知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我不能失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三、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庆龄非常想去伯父家?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宋庆龄非常想去这位伯伯家?“特别”“早就盼着”等关键词语及对可爱的鸽子的描写。4、指导朗读,读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之情。(二)学习第2-9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2-9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2、出示句子:“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1)“不行!不行!”说明了宋庆龄担心小珍会扑空。(2)“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这个动作说明庆龄打算留下来的态度非常坚决。(3)从庆龄的动作和语言中我们体会到了她的诚实守信。(4)指导朗读,读出宋庆龄态度的坚定。3、出示句子:“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铃坚定地说。(1)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明知故犯的失信更不对了。自己不能明知故犯,不能失信。(2)宋庆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语言在告诉爸爸妈妈——我不能失信。(3)指导朗读,读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三)学习第十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十自然段,思考:没能去那位伯伯家,没能看到可爱的鸽子,庆龄不感到可惜吗?2、出示句子: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1)“不后悔”说明了宋庆龄没有为“没能去那位伯伯家,没能看到可爱的鸽子”觉得可惜。(2)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高尚品质,能够做到诚实守信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3)出示鲁迅名言: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鲁迅(四)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五)拓展延伸1、思考:如果请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符号?为什么?预设:感叹号。用感叹号更能说明宋庆龄的坚定。2、想象:如果小珍知道了这件事,她会说些什么?试着写一写。3、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启发?生1: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生2:做人做事都应该说到做到,说话算话。生3:诚实守信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和尊重。生4:与人相处,要讲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4、拓展:有关“诚信”的格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春秋)言必信,行必果。——孔子(春秋)一言为重百金轻。——王安石(宋代)欲信人,必先有信。——吕不韦(秦朝)固定于民,民定于信。——司马光(北宋)四、拓展:1、课件出示:诚实的魅力有一个叫阿伯德的男孩,在他13岁那年,母亲决定让他跟随村落里的一些长者,到遥远的城里去磨练一番。临行之前,母亲给他10个银币,让他发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撒谎。他们一行人走了几天之后,竟遇上一伙抢劫的强盗。一个强盗问阿伯德:“你身上有钱吗?”他老实地回答:“有10个银币缝在我的外衣里面。”阿伯德的回答令强盗们狂笑起来。另一个强盗恶狠狠地问:“你身上到底有多少钱?”这个老实的孩子又重复一遍他刚才的回答。然而,因为阿伯德说得太坦白了,反而没有一个强盗肯相信他。那伙强盗的首领,早就注意到他的两个手下在盘问这个男孩,便高声喊道:“孩子,到这边来,告诉我,你身上到底有多少钱?”阿伯德说:“我已经告诉你的两个手下,我的衣裳里面缝着10个银币,可他们一点儿都不相信。”强盗首领命令手下将阿伯德的外衣掀起来。那些银币很快就被搜出来。强盗惊讶地问他:“你为什么要把秘密说出来?”阿伯德认真地告诉他们说:“因为我不能背叛我的母亲,我曾向她发过誓--永远都不能撒谎。”强盗听到他的话,心头一颤,好像是被感动了。首领对他说:“孩子,你虽然这么年轻,却对你向母亲立下的誓言如此认真,而我的所作所为与你有天壤之别。把你的手伸给我,我要按在你的手上重新发誓。”他的手下们也被深深地打动了,然后,他们一个一个地仿效他们的首领在男孩的面前重新发誓,并且说:“孩子,我们应该感谢你,让我们重新做人,走上正路,你是我们的领袖。”诚实的品德是感人的,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不仅能影响别人、改变别人,还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回报。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3、互相交流,说说文中诚实的品德给阿伯德“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回报”是什么?打动了强盗,使他们改邪归正,使自己脱离险境。五、课堂练习(一)比一比,组词语。歉(道歉)盼(企盼)诺(诺言)叠(折叠)谦(谦虚)扮(打扮)若(倘若)宜(事宜)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守信用)的孩子(奇怪)地问(坚定)地说(耐心)地等候指名读要求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组词生了解古文理解句意了解宋庆龄的资料分自然段读开火车读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自由读读后思考指名读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读后思考指名读集体交流小组交流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集体交流小组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读后思考指名读集体交流小组交流指名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生想象说话指名说启发指名读自由读互相交流,说说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评本部分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解词方法,结合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第四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第五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