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征求意见_第1页
《山东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征求意见_第2页
《山东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征求意见_第3页
《山东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征求意见_第4页
《山东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征求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37/T××××-××J××××-××××山东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ShandongProvinceUrbanRefinedManagementStandard(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联合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山东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ShandongProvinceUrbanRefinedManagementStandardDB37/T××××-××××(征求意见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xx-2021主编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施行日期:××××年××月××日××××济南前言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申报2020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9〕2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城市道路和桥梁;5.环境卫生;6.市容市貌;7.城市照明;8.户外广告;9.工程扬尘;10.园林绿化;11.数字化城市管理;12.行政执法。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卧龙路128号山东建设节能示范大厦,邮编:250024)。本标准主编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济南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公用同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乔梁徐响屈凡锋刘达光邹志国宋海涛袁文龙曹巍范学平任孝云信近红尹国强袁学良张瑞晶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64城市道路和桥梁 74.1一般规定 74.2管理职责 74.3管理要求 74.4道路养护 84.5桥梁养护 95环境卫生 115.1一般规定 115.2管理职责 115.3管理要求 125.4道路保洁 125.5环卫设施设备 145.6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165.7餐厨废弃物处置 175.8建筑垃圾处置 176市容市貌 186.1一般规定 186.2管理要求 186.3门前五包 186.4建(构)筑物 196.5城市道路 206.6公共场所与公共设施 226.7城市水域 237城市照明 247.1一般规定 247.2管理要求 247.3管理标准 278户外广告 308.1一般规定 308.2管理要求 308.3管理标准 309工程扬尘 369.1一般规定 369.2管理要求 369.3管理标准 3610园林绿化 3810.1一般规定 3810.2管理要求 3810.3管理标准 3811数字化城市管理 4111.1一般规定 4111.2管理要求 4111.3管理标准 4112行政执法 4712.1一般规定 4712.2管理要求 4712.3管理标准 50本标准用词说明 52引用标准名录 53附:条文说明 55Contents1GeneralProxisions 12Terms 23BasicRequirements 64Urbanroadsandbridges 74.1BasicRequirements 74.2Managementresponsibilities 74.3Managementrequirements 74.4Roadmaintenance 84.5Bridgemaintenance 95EnvironmentalHealth 115.1BasicRequirements 115.2Managementresponsibilities 115.3Managementrequirements 125.4Roadcleaning 125.5Sanitationfacilitiesandequipment 145.7Domesticgarbagedisposal 175.8Kitchenwastedisposal 176CityAppearance 186.1BasicRequirements 186.2Managementrequirements 186.3Fiveinclusionsinfrontofdoor 186.4Building(structure) 196.5Urbanroad 206.6Publicplacesandpublicfacilities 226.7Urbanwaters 237UrbanLighting 247.1BasicRequirements 247.2Managementrequirements 247.3Managementstandards 278OutdoorAdvertising 308.1BasicRequirements 308.2Managementrequirements 308.3Managementstandards 309Engineeringdust 369.1BasicRequirements 369.2Managementrequirements 369.3Managementstandards 3610Landscaping 3810.1BasicRequirements 3810.2Managementrequirements 3810.3Managementstandards 3811Digitalcitymanagement 4111.1BasicRequirements 4111.2Managementrequirements 4111.3Managementstandards 4112Administrativelawenforcement 4712.1BasicRequirements 4712.2Managementrequirements 4712.3Managementstandards 50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52ListofQuotedStandards 53Addition:ExpalnationofProvisions 551总则1.0.1为规范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和谐宜居、便捷高效、干净有序、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设市城市和县城建成区的城市道路和桥梁、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城市照明、户外广告、工程扬尘、园林绿化、数字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城市管理工作,建制镇的城市管理工作可参照执行。1.0.3城市管理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城市精细化管理urbandelicacymanagement按照“精益、精确、细致、美观、严格”的原则,以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网络化、规范化的思路,细化城市管理空间、规范城市管理行为,实现城市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管、高效能管理的城市管理行为。2.0.2城市建成区urbanbuilt-uparea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2.0.3生活垃圾municipalsolidwaste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2.0.4可回收物recyclable未污染的、适宜回收的、可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2.0.5有害垃圾hazardouswaste含有毒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生活垃圾,包括灯管、家用化学品和电池等。2.0.6厨余垃圾foodwaste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等。2.0.7其他垃圾residualwaste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外的生活垃圾。2.0.8餐厨垃圾restaurantfoodwaste相关企业和公共机构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2.0.9公共设施publicfacility设置在道路和公共场所的交通、停车、电力、通信、邮政、消防、环卫、生活服务、文体休闲等设施。2.0.10集贸市场markets由市场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在一定时间间隔,一定地点,供周边城乡居民聚集进行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2.0.11户外广告outdooradvertising在建(构)筑物、交通工具等载体的外部空间、城市道路及各类公共场地以及城市(城镇)之间的交通干道两侧设置(安装、悬挂、张贴、绘制、放送、投映等)各种形式的商业广告、公益广告、条(布)幅、广告大屏等。2.0.12牌匾signboard牌匾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在其办公地或经营场所的户外空间设置的,表明其名称、字号、标识的标牌、匾额、灯箱、霓虹灯、文字符号等。2.0.13标识sign在公共场所起指示、警示、引导等作用的标记,包括交通指示标识、环境标识、警示标识等。2.0.14市容市貌urbanappearance城市外观的综合反映,是与城市环境密切相关的城市建(构)筑物、道路、园林绿化、公共设施、广告标志、照明、公共场所、水域、居住区等构成的城市局部或整体景观。2.0.15城市水域urbanwaters位于城市建成区的江河、湖泊、水库等岸线内由水体、滩涂和岸坡等组成的区域以及沿江河、湖泊、水库的港口、码头、集贸市场等经自然力作用后其垃圾可能进入水体的区域。2.0.16公共场所publicarea机场、车站、港口、码头、影剧院、体育场(馆)、公园、广场等供公众从事社会活动的各类室内外场所。2.0.17建筑物building用建筑材料构筑的空间和实体,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2.0.18构筑物construction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2.0.19城市道路urbanroad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隔离带、路基、边坡,以及人行道护栏、车行道隔离栏和检查井等附属设施。2.0.20快速路expressway采用中间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实现连续交通流,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2.0.21主干路arterialroad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性干路。2.0.22次干路secondarytrunkroad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集散交通功能,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的区域性干路。2.0.23支路branchroad连接次干路与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的道路。2.0.24城市家具urbanfurniture城市中各种户外环境设施,包括信息设施、卫生设施、道路照明设施、安全设施、娱乐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艺术景观设施等。2.0.25建设单位developmentorganization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或投资者,也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主体;主要履行提出建设规划、提供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的责任。2.0.26施工场地constructionsite是指工程限定的施工范围边界以内的区域,以及规定界限以外确实用于建筑或拆毁的其他中间准备区域。2.0.27房屋建筑工程buildingengineering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2.0.28市政工程municipalengineering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29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fordigitizedsupervisionandmanagementofcity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环境,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和事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实施监督管理的专业部门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的集成化信息系统。2.0.30单元网格basicmanagementgrid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本监督和管理单元。基于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根据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按照规定的原则划分的、边界清晰的多边形区域。2.0.31事件event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环境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需要城市管理专业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现象和行为。3基本规定3.0.1按照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聚焦制约城市发展、影响城市管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住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快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3.0.2创新市政设施运行管理手段,建成集道路、桥梁、井盖、防汛等多位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城市桥梁检测评估、城市道路挖掘管理等制度。3.0.3健全完善车行道(人行道)保洁、机械化清扫(洒水)及公厕、中转站、(垃圾桶)、果皮箱维护管理作业标准制度,强化保洁日常精细化管理,提高人工与机械化作业协调配合能力,完善公厕、中转站、垃圾桶、果皮箱等环卫基础设施,加大设施管理力度,消除异味。3.0.4实施户外广告规范化管理,规范、治理、提升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设置,依法拆除各类违法户外广告、门头牌匾。结合标准化示范路建设,深入开展建筑外立面整治,保持城市建筑外立面设施完好、整洁。3.0.5实行城市园林绿地分级管理,推动绿地养护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全面推进“全覆盖、全时段”养护管理模式。3.0.6加强城市应急管理,制定应对因自然因素、地质因素、生物灾害以及人为或技术原因发生灾害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疏散转移、自救互救等综合演练,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持水、电、气、热、交通、通信、网络等系统畅通。4城市道路和桥梁4.1一般规定4.1.1城市道路应车行道平顺、人行道平整、路沿石整齐,无障碍设施完好连贯,道路附属设施无缺损,占道围栏整洁有序。4.1.2城市建成区道路完好率(含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及背街小巷)应达到98%以上;城市规划区道路完好率(含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及背街小巷)应达到95%以上。4.1.3城市桥梁应结构安全、设施完好、外观整洁、桥面平整、桥头平顺、排水通畅、行车舒适。4.1.4城市桥梁应定期检测,结构性定期检测率应达到100%,桥梁巡检率应达到100%,病害桥梁整治率应达到100%。4.2管理职责4.2.1城市道路和桥梁管理部门负责城市道路和桥梁设施养护维修行业监管工作,对道路和桥梁设施养护维修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4.2.2城市道路和桥梁设施养护维修单位负责城市道路和桥梁设施养护维修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养护质量分析,提高维护质量水平。4.2.3城市道路和桥梁设施养护维修作业单位负责城市道路和桥梁设施维修具体实施工作。4.3管理要求4.3.1城市道路和桥梁宜实行信息化管理,借助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立城市道路和桥梁管理信息系统。4.3.2养护维修责任单位应建立定期检测制度,定期对城市道路和桥梁进行质量检测,科学有效的控制道路和桥梁整体质量。4.3.3规范道路占用、挖掘行政审批,严格按审批内容进行道路开挖,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减少过度围挡、超期围挡,避免反复开挖对城市运行的干扰和资源浪费。4.3.4应按照《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要求,对城市道路定期进行日常巡查、检测评价。4.3.5应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和《城市桥梁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CJJ/T233的要求建立城市桥梁的检查、评定、评估和验收制度。4.3.6在城市桥梁上增加静荷载(构筑物、风雨篷、广告牌、管线等)必须满足桥梁安全技术要求,且经过桥梁管理部门同意。4.3.7应建立完善城市道路和桥梁设施突发险情的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信息报送机制。4.3.8应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定期对城市道路和桥梁的维护、日常监测、定期检查和病害整治等工作进行考核。4.4道路养护4.4.1根据各类道路在城市中的功能及重要性,将城市道路分为Ⅰ等养护、Ⅱ等养护、Ⅲ等养护,分别制定巡检周期。Ⅰ等养护的道路应一日一巡,Ⅱ等养护的道路应二日一巡,Ⅲ等养护的道路应三日一巡。4.4.2路面应平整坚实,道路纵坡、横坡顺适,无坑洞、沉陷、网裂、拥包、松动、缺失等影响安全的问题。4.4.3道路路基应保持稳定、密实、排水性能良好,无翻浆。路肩应无坑槽、沉陷、积水、堆积物,边缘应直顺平整。边坡应结构完好、坚实、稳定,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4.4.4已有盲道应完好、连贯,正常通行空间内无障碍物。缘石坡道等道路应障碍设施完好、无障碍物。4.4.5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盲道及附属设施应功能完好。4.4.6道路分隔带及护栏等附属设施应保持整齐、清洁、无缺损。4.4.7宜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技术工艺、新型维修材料,以加快维修速度,缩短养护工期。4.4.8养护施工应减少对交通的不利影响,避开交通高峰期,宜夜间施工。施工围挡设置应整齐规范,在围挡内设施设备有序摆放,工完场洁。4.4.9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要求施工,做到快速、坚实、平整、现场整洁。4.5桥梁养护4.5.1桥面应保持平整、结构完好,无破损、漏筋等现象,伸缩装置完好,人行道铺装、栏杆扶手、隔音板、端柱等上部设施完好。4.5.2主梁、横梁、横向联系、支座、墩台、基础、挡墙等应无破损、变形、沉降、位移等异常变化。4.5.3桥体粉刷层应保持整洁,无脱落;桥体不得违规设置广告。4.5.4桥梁的防护栏杆、防护栅、防护网、隔离带、防撞墙、防撞墩、遮光板等应完整、美观、有效。4.5.5过桥管线等依附设施应完好、牢固、无破损、无锈蚀、无污渍,无“乱涂、乱张贴、乱刻画”现象。4.5.6城市桥梁应依据类别、等级和技术状况进行养护,按照“保证重点,养好一般”的原则,养护等级宜分为三级。城市桥梁养护分级应符合表4.5.6的规定。表4.5.6城市桥梁养护分级等级范围养护程度巡检周期一级特大桥梁、特殊结构桥梁、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上的桥梁;集会中心、繁华地区、重要生产科研区及游览地区附近的桥梁重点养护不超过1天二级区域集会点、商业区及旅游路线或市区之间的联络线、主要地区或重点企业所在地附近的桥梁。有计划进行养护不超过3天三级城市支路桥梁及居民区、工业区的主要道路上的桥梁一般养护不超过7天4.5.7宜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技术工艺、新型维修材料,以加快维修速度,缩短养护工期。4.5.8维修加固作业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到位,确保施工安全。4.5.9工程施工应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期,确需限制车辆行驶或者实行交通管制的,须经公安交警部门批准,并进行公告。4.5.10应根据城市桥梁类型、数量、养护等级,配备相应的管养人员。加强管养人员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实现桥梁管养专业化。5环境卫生5.1一般规定5.1.1精细化保洁道路应达到“六净一洁一见本色”作业标准,即路面净、路牙净、井箅子净、树穴净、绿化带(地)净、墙根净,视野范围内清洁,路见本色。5.1.2精细化保洁支路街巷应达到“一净、五无”作业标准,即路面净、无垃圾、无污水、无沙土、无烟头、无果皮纸屑。5.1.3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应布局合理、整洁卫生、方便实用、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等要求,其规模与型式应根据生活废弃物产量、收集方式和处理工艺等确定。5.1.4城乡生活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应与后续运输、处理方式相协调。5.1.5科学规划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不宜再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可对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效率,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98%。5.1.6建立健全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体系,规范收集运输、处置企业作业,实现餐厨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5.1.7基本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资源化利用率应达到60%以上。5.2管理职责5.2.1设区市城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对全市道路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管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处置等环卫精细化管理工作承担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监督指导责任。5.2.3县(市、区)城市管理(环卫)主管部门是道路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管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处置等环卫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行政管理机关,承担监督检查和行业管理责任。5.2.4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是本地环卫精细化作业的主体单位,承担环卫保洁的直接管理责任及监督责任。5.2.5环卫作业公司是合同约定标段环卫保洁精细化作业的直接责任人。5.3管理要求5.3.1宜建立数字化信息采集、管理、处置平台,建设数字环卫、智慧环卫,提高信息技术在保洁作业过程中的应用水平。5.3.2应建立专业化作业队伍,分工明确,实施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作业。5.3.3环卫作业公司应严格执行合同约定,保证设施设备和作业机具的种类、功能、数量配置到位。5.3.4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采用的技术、工艺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的要求;处置场应有完善的工艺运行、设备管理、环境监测与保护、财务管理、生产安全、计量统计等管理制度并能有效执行。5.3.5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深入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5.3.6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制定餐厨废弃物产生、收集运输、处置联单制度,建立餐厨废弃物计量、监测和驻厂监督员制度,对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单位进行实时监督和定期考核评价,并向社会公布。5.4道路保洁5.4.1实行机扫和冲洗的主次干路,精细化保洁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控制标准应符合表5.4.1的规定。表5.4.1精细化保洁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控制标准项目要求主次道路支路街巷人行道绿化带平均滞留时间果皮、纸屑、烟蒂、塑料袋等杂物(处/1000m2)≤2≤2≤4≤8≤5分钟尘土(g/m2)≤5≤5≤10污水(m2/1000m2)无无无≤6--5.4.2快速路、主次干路应以大型保洁机具联合作业为主,小型保洁机具巡回作业为辅。主次干路大型保洁机具联合作业应避开日间车流量大的时段,应控制在每日0时至6时之间;内陆干燥气候环境,非结冰季每日高压清洗作业应不少于2次,结冰季应采用大型真空吸尘车进行主体作业;最低气温为5℃及以下时暂停冲洗作业。5.4.3非主次干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应使用小型保洁机具进行作业,并定期进行冲洗作业。道路隔离护栏保洁应以专业护栏保洁机具作业为主,人工保洁为辅。5.4.4机扫车清扫作业时车速应≤10km/h。清扫保洁车辆标识应清晰完整,车容整洁,出车前应做好车辆的例行检查,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冲洗和保养。5.4.5人工保洁可采取小型机动车和徒步方式进行巡回捡拾作业,对主次干线、站点、路口、学校、农贸市场周边等应进行重点捡拾保洁。5.4.6人工保洁普扫作业每日应按规定时间、人数及路线进行。主次干路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应一日两普扫,早普扫时段为4:30-6:30(非冬季节每日6:30之前、冬季每日早7:00之前应完成早普扫);午间普扫时段为12:30-14:30;全天守岗捡拾保洁,繁华道路晚间守岗保洁值班至22:00。5.4.7冬季来临之前,除雪、融雪设备及材料应处于备用状态。遇降雪、结冰时应优先使用各类除雪机具清雪除冰,遇暴雪天气,可动员社会力量或者以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加大机械化清雪力度。5.4.8气温达到30℃以上35℃以下时,12:00至14:00应停止保洁人员户外作业;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11:00到15:00应停止保洁人员户外作业;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11:00到16:00应停止保洁人员户外作业;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全面停止人工户外作业。高温时段,宜适当增加道路机械化清扫及洒水频次。5.4.9暴雨来临前,道路保洁工作应确保汛前预防工作充分完备。各岗位保洁员应及时巡查清扫道路上的垃圾杂物、建筑渣土,避免将其冲入地下排水管道。暴雨过后,应及时清扫地面上的所有垃圾。雨后宜及时开展机械洗扫作业。5.4.10应加强保洁区域边界管理,不留保洁盲区和空白点。保洁作业结束后,作业工具应摆放整齐,保持整洁。5.4.11保洁设备操作人员应每年定期进行相关操作技能考核,确保保洁机具操作安全规范。大型保洁设备操作人员年龄一般不应大于55周岁,普通保洁人员年龄不应大于65周岁。保洁人员每年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无重大疾病上岗。5.4.12应根据保洁道路面积、路况确定保洁设备及机具配置方案;保洁设备机具配置应遵循梯度配置原则,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保洁设备机具配置种类应完备,满足各种工况使用要求;配置水冲作业设备机具应同时配建满足要求的供加水点。5.4.13保洁员应利用统一配发的保洁车、捡拾器,按规定的责任保洁区域、保洁时间组织巡回捡拾。发现路面垃圾、污渍应及时清除,发现路面被严重污染时,应立即向管理部门报告,并进行清理。5.4.14保洁相关管理人员及队伍应有固定办公场所,保洁员应有休息场所,步行到休息场所的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或服务半径不超过1000米。休息场所应悬挂标识、配备必要的桌椅、供应开水等。5.5环卫设施设备5.5.1环卫保洁作业机具应自觉遵守“净身洁容”规定,保证车身洁净、无泥尘、无垃圾、无锈迹,整洁美观。5.5.2吸尘车、扫地车、吸(洗)扫一体车、洒水车、垃圾收运车、快速捡拾车和高压清洗车等作业车辆,应统一印制所在单位(公司)、县(市、区)名称和自编号;作业车辆应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接入管理方监控平台。5.5.3在城乡主要道路两侧、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应按照《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要求合理设置垃圾容器(箱)。5.5.4垃圾容器(箱)应定位设置,摆放整齐,每日清掏不少于2次,擦洗不少于1次,保证无残缺、破损,封闭性好,外体干净。5.5.5公交站台、小饮食店、繁华商业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应增加清掏、保洁频次。5.5.6垃圾容器(箱)周围应整洁,无散落、存留垃圾和污水。蚊、蝇孳生季节及其它特殊时期,应定时喷洒消毒。5.5.7应按照《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要求,合理设置垃圾转运(压缩)站(点)规模,站(点)的位置应固定,其标志应清晰、规范、便于识别。5.5.8垃圾转运(压缩)站(点)的服务半径应按照《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要求执行。5.5.9垃圾转运(压缩)站(点)外形应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采用先进设备,作业时能实现封闭、减容、压缩。扬尘、噪声、臭气、排水等指标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生活垃圾填埋场控制标准》GB16889的要求。5.5.10垃圾转运(压缩)站(点)站(点)内应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规定进行分捡作业,严禁站(点)外破袋翻捡垃圾。5.5.11有条件的站(点)内宜设置垃圾运输车辆冲洗设施,所有垃圾转运车辆出场必须冲洗,保持车容整洁。5.5.12大、中型站(点)内应设置垃圾称重计量系统和监控系统,小型站(点)可设置垃圾称重计量系统和监控系统。5.5.13公共厕所的设置应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的有关规定。5.5.14根据城市性质和人口密度,城市公共厕所平均设置密度应按每平方千米规划建设用地3座~5座选取。公共厕所应沿路设置,并区分商业繁华区、工业园区、居民集中生活区等,根据实际人流量和如厕需求设置,符合公厕设置标准。5.5.15公厕宜24小时免费开放,设置昼夜可识别标识。标志标识(含指示牌、引导牌)设置醒目,易识别,并保持清晰、整洁,无破损,不歪斜。5.5.16利用全国“城市公厕云平台”做好数据日常维护管理,完善公共厕所引导牌配置,设置清晰鲜明的标识和指引。(此条不是规定,全部利用还是部分利用?)5.5.17环卫车辆停放场应设置在环境卫生车辆的服务范围内,并避开交通繁忙区域。5.5.18环卫车辆停放场用地指标可按环卫作业大型车辆150平方米/辆、中型车辆100平方米/辆选取。5.5.19环卫车辆停放场内设施宜包括管理用房、修理工棚、清洗设施。5.6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5.6.1生活垃圾可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实施分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及容器上的标志应符合《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GB/T2893.1、《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CJJ/T125和《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的规定。5.6.2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应分类运输。运输单位应按《山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技术规范》DB37/T5182规定分类运输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分别由符合垃圾运输条件的单位进行运输。5.6.3应根据生活垃圾分类类别、收运量、作业时间等合理配置运输车辆、确定运输频次,做到日产日清。5.6.4运输过程中不得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作业后,应当及时清理车辆及场地,保持运输车辆、转运设施和周边环境整洁。5.6.5生活垃圾转运需白天作业的,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5.6.6县(市)、区管理部门和环卫作业单位应建立管理台账,管理台账应分类记录生活垃圾的来源、种类、数量、去向等内容。5.6.7设区市管理部门、县(市)、区管理部门应按照《山东省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服务规范》DB37/T945要求,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举报投诉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5.6.8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应符合国家和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标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5.6.9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的运行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遵循科学、规范、安全、卫生原则。5.6.10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残渣、粉尘、渗滤液等污染物应规范处理,达标排放。5.6.11应确保防火、防爆、防雷、防噪等设施完善,安全稳定运行。定期进行消杀,保持场(厂)区干净、整洁。5.6.12应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处置设备故障、事故等突发事件。5.7餐厨废弃物处置5.7.1餐厨废弃物应严格按照《餐厨废弃物处理技术规范》CJJ184和《山东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74号)收集运输、处置,避免二次污染。5.7.2应制定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或者特殊情况下餐厨废弃物的正常收集运输、处置。5.7.3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应设置具有称重、记录、打印与数据处理、传输功能的计量设施。5.7.4餐厨废弃物处理厂车间内粉尘及有害气体浓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集中排放气体和厂界大气的恶臭气体浓度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的规定;产生的污水和废渣应得到有效收集和妥善处理,不得污染环境。5.8建筑垃圾处置5.8.1建筑垃圾处理应严格按照《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CJJ/T134的要求执行。5.8.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应采取固定与移动、厂区和现场相结合方式,宜实现就地处理、就地就近回用,降低运输成本。各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有关规定,防止产生二次污染。5.8.3建筑垃圾消纳场应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按照工程渣土、建筑拆除垃圾、装修垃圾等有序分类存放,不得接收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有毒有害垃圾。5.8.4建筑垃圾消纳场应安装视频监控,落实出入道路硬化、车辆冲洗、洒水、喷淋、作业现场覆盖、周边道路保洁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5.8.5在符合环保要求和有关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将建筑垃圾用于废弃矿坑和采矿塌陷地治理、破损山体修复、填海造地。6市容市貌6.1一般规定6.1.1城市市容管理应创造整洁、美观的城市环境,充分体现地方特色。6.1.2城市中的建(构)筑物、道路、公共设施、广告标志、公共场所、居住区等其附属设施应保持整洁、完好。6.1.3城市水域应清洁、自然、生态,与城市环境景观相协调。6.2管理要求6.2.1市容市貌管理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落实岗位责任,对责任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应予以劝阻、制止;情节严重的,可报城市管理部门依法处理。6.2.2应加强对市容市貌监督检查,建立考核评价制度。6.2.3应加强对城管执法人员及协管人员的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坚持文明执法。6.2.4加强信息报送,可定期发布工作动态,总结先进经验,推广典型事例。6.3门前五包6.3.1“门前五包”包括包环境卫生、包市容整洁、包基础设施、包秩序良好、包绿化美观。6.3.2城市道路两侧的机关、团体、学校、公园、商场、医院、宾馆、酒店、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馆、农贸市场、企事业单位和商铺,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区制度。其责任区是本单位临街一侧房基线(有护栏或者围墙的,从护栏或者围墙起算)至人行道路沿石,无人行道的,至道路中心线。毗邻单位左右各覆盖1米,无毗邻单位的,从本单位四周房基线起算(有护栏或者围墙的,从护栏或者围墙起算)。6.4建(构)筑物6.4.1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应保持当地风貌,体现城市特色,其造型、装饰等应与所在区域环境相协调;不得擅自改变建(构)筑物原设计风格、色调、结构。6.4.2城市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应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进行规划控制,历史保护建(构)筑物不得擅自拆除、改建、装饰装修,应设置专门标志;其他具有历史价值的建(构)筑物及具有代表性风格的建(构)筑物,宜保持原有风貌特色;确需改变的,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6.4.3现有建(构)筑物应保持设计建造时的形态和色彩,符合街景要求,临街房屋的窗台、阳台、平台、外走廊上不得吊挂有碍市容的杂物,堆放物品不得超过护栏高度。搭建或封闭阳台,应统一设计,其材料、色彩、型式要协调、美观。破残的建(构)筑物外立面应及时整修。6.4.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对临街建(构)筑物进行外部改造装修或者对临街门窗进行变更。经批准进行外部改造装修或者对临街门窗进行变更的,应保持原建筑风貌,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6.4.5建(构)筑物不得违章搭建附属设施。封闭阳台、安装防盗窗(门)及空调外机等设施,宜统一规范设置,整齐美观。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空中架设的缆线宜保持规范、整齐有序,不得乱拉乱设。6.4.6应保持建筑物屋顶整洁、美观,不得堆放杂物;屋顶上安装的太阳能光热、光电等设施、设备应规范设置;屋顶色彩宜与周围景观相协调。6.4.7临街商店门面应整洁、安全、美观,净高不低于2.4m,外挑长度应小于人行道宽度的1/2,且最宽不超过2.0m;相邻店铺的篷帐在高度、宽度、色彩等方面应保持协调、美观。建筑物沿街立面设置的遮阳篷帐、空调外机等设施的下沿高度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的规定。6.4.8沿街建(构)筑物外立面和其他附属设施应定期清洗、出新,局部出现污染的,应及时清洗或粉刷。6.4.9城市道路两侧不得有影响城市容貌的违章建筑和室外洗车等经营活动;沿街破残、危旧建(构)筑物应及时整修或拆除。6.4.10门面装修、装饰应符合有关规定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6.4.11对外立面出现眩光等比较严重光污染建筑应进行改造,避免人工白昼等光污染对城市居民和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6.4.12宜逐步打开能够改善交通微循环的封闭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使之与周围的绿化、景观、建筑风格统一。6.4.13城市雕塑和各种街景小品应规范设置,其造型、风格、色彩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应定期保洁,保持完好、清洁和美观。6.4.14城市道路两侧用地分界宜选用透景围墙、绿篱、栅栏、花坛、草坪等,绿篱、栅栏的高度不宜超过1.6米;建(构)筑物的用地分界采用实体墙,出现墙体损毁、剥落、污染的,应及时修缮、维护或者清洁。胡同里巷、楼群角道设置的景门,其造型、色调应与环境协调。6.4.15主要街道两侧和重点地区临街建筑物一层不得设置遮阳(雨)蓬。二层以上确需设置遮阳(雨)蓬的,应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并按路段统一式样、规格和安装位置,外挑长度不得超过1.8m,外端不得越出人行道;陈旧破损的要及时维修更换或拆除。6.4.16临街建筑物的门窗防护(盗)栏安装应规范统一、整洁完好,并与建筑景观相协调,锈蚀、陈旧、破损的应及时油漆或维修更换。主要街道和重点地区的门窗防护(盗)栏设置不应超出墙体立面,其形式不得影响建筑景观,鼓励内置式安装。6.4.17经批准建设的临时建(构)筑物及设施到期必须拆除。6.5城市道路6.5.1一级道路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步行街、商业繁华街道、外事活动及旅游路线,其管理内容和标准为:1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占用城市道路;2道路两侧(两墙之间及立面)无乱拉乱挂和晾晒衣物、物品,立面管线有序;沿街建筑物顶部无废旧铁架、天线等有碍市容的设施或物品;3非机动车辆应在划定的停放点有序停放,头尾一致,整齐美观;4玻璃橱窗(门)的腰线宽度应控制在6至10cm范围内,连锁行业店的腰线上可设置品牌标志;5城市道路和临街绿化应布局合理,植被养护良好,无违法占绿、毁绿现象;6机动车修理及清洗、畜禽宰杀、食物烤制、材料(金属、塑料、石材、玻璃、陶瓷、木器等)加工以及殡葬用品制作销售等影响城市容貌的经营活动不得店外进行。6.5.2二级道路包括城市支路及支路中的商业街道、区间联络线、重点企业所在区域外围道路,其管理内容和标准为:1经批准可设置品位较高、统一规范的便民服务点;2店招无喷绘布制作,单体楼店招应统一、规范;3其他同一级道路管理标准。6.5.3三级道路是指一级、二级之外的城市道路,其管理内容和标准为:1经批准可设置统一、规范的便民服务点;2无店外经营,无违章搭建,经批准设置的占道构筑物等应按要求管理规范、有序,无小广告及乱拉挂等现象;3道路两侧(指两墙之间,含人行道、绿化带)路面洁净、无明显积土、抛洒物等;垃圾收集点无明显外溢,无积存垃圾;环卫设施完好无损坏,表面整洁,地面无污渍;4店招相对统一、规范,无空置破损。6.5.4背街小巷的管理内容和标准与三级道路相同。6.5.5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出入口造型应与周围环境协调。6.5.6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应保持车辆内外整洁、车况良好。运输建筑材料、渣土、生活垃圾以及流散物的车辆必须封闭或采取覆盖措施,运输中不得散落、泄漏或飞扬。6.5.7城市主干道的新建管线设施应地下铺设,已建架空管线设施应逐步进行改造。6.5.8沿道路设置的交通信号灯、噪声检测装置、照明等道路附属设施,应造型美观、保持完好。公用电信设施应标志明显,整洁美观;各类交通标志、标线应齐全、清晰、规范。6.6公共场所与公共设施6.6.1公共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无违章设摊。摊点经营应规范,保持整洁卫生,不影响周围环境。6.6.2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放点(亭、棚)应布局合理、设置规范,车辆停放整齐。非机动车停放点(亭、棚)不应设置在影响城市交通和城市容貌的主要道路、景观道路及景观区域内。6.6.3在公共场所举办节庆、文化、体育、宣传、商业等活动,应在指定地点进行,并及时清扫保洁。6.6.4不得擅自在道路两侧和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摆摊设点;经批准设立的早(夜)市、车辆修理、擦鞋等摊点,应设置醒目标志,按规定时间规范经营。6.6.5公共设施应规范设置、标识明显,外形、色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持完好、整洁、美观,无污染、尘土,无乱涂写、乱刻画、乱张贴、乱吊挂,无破损、表面脱落现象。6.6.6主要道路和重点地区无架空管线设施。城区中不得新设架空管线,对已建架空管线应逐步改造或采取隐蔽措施。6.6.7垃圾收集容器、收集站、转运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应保持整洁,不得污染环境。应定期维护和更新,运转正常。6.6.8机场、车站、港口、码头、广场、公园、地铁(轻轨)及地下人行通道出入口等公共活动场所,应保持场地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洁,不得在树木、地面、建(构)筑物及各类灯(线)杆或者亭棚等其他设施上刻画、涂写、张贴小广告,对小广告应及时清除。6.6.9道路两侧及安全岛上的供电配电箱、交通信号控制箱、有线电视接线箱、邮政箱(筒)和果壳箱等专用设施应标志明显、整洁美观并不影响道路交通。6.6.10禁止将油烟口、污水道口、炉口等排污口直接面向街道,城市道路两侧、安全岛和其他公共场地上不得擅自设置各类阀门。6.6.11设置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类车辆停靠站(牌)、岗(亭)、公交候车站(亭、牌)、治安站(亭)、交通检查站(亭)、安全护栏、隔离栏(墩)、邮政箱(筒)、电话亭、宣传(阅报)栏、画廊、垃圾桶(箱)、废物箱、路标、标志牌、门牌等设施,应定期维护,保持整洁,并不得擅自设置广告或改变其使用性质。陈旧、破损的,应及时粉刷、维修或更换。6.6.12机动车应按划定区域定点停放,保持整齐有序,公共停车场以及道路停车点应统一设置醒目的标志牌。6.6.13不得在道路、桥梁、绿地等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上吊挂、晾晒衣物。6.6.14公告栏、招贴栏、阅报栏、画廊等公共信息栏设置位置应适当,定期更换内容和进行清洗。6.7城市水域6.7.1各类绿化设施、沿河护栏、杆线及建(构)筑物上不得晾晒、悬挂衣物。6.7.2水面应保持清洁,及时清除生活垃圾、水生植物等漂浮物。6.7.3临河驳岸的排水口必须采取遮挡措施,无裸露现象。禁止超标污水排入水体,无发黑、发臭等现象。6.7.4市区河、湖等公共水域岸坡应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无堆放垃圾,无违章建筑和堆积物,无占绿、毁绿现象。亲水平台等休闲设施应安全、整洁、完好。6.7.5岸边不得有从事污染水体的餐饮、食品加工、洗染等经营活动,严禁设置养殖场。6.7.6各类船舶、泵船及码头等临水建筑应保持容貌整洁,各种废弃物不得排入水体。6.7.7不得向河道等水体倾倒垃圾,不得擅自填塞河道、水塘,侵占水面。6.7.8城市河道内各类船只应保持外观整洁,船上生活垃圾和粪便应集中收集、定点倾倒。6.7.9市区河、湖等公共水域的坡、岸应符合安全要求,应设置栏杆、安全提示等设施,并配备营救设施、工具等。7城市照明7.1一般规定7.1.1城市照明应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求,实施精细化、智慧化管理。7.1.2城市照明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光污染。7.1.3城市照明应采用高效、节能、美观的照明灯具及光源。7.2管理要求7.2.1城市照明应与建筑、道路、广场、园林绿化、水域、广告标识等被照明对象及周边环境相协调,并体现被照明对象的特征及功能。7.2.2应根据城市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进行亮度等级划分,合理控制分区亮度,突出商业街区、城市广场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区域、标志性建(构)筑物及主要景点等的景观照明。7.2.3城市景观照明与功能照明应统筹兼顾,做到经济合理,满足使用功能,景观效果良好。7.2.4新建、改建工程中的照明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7.2.5灯杆、灯具、配电柜等照明设备和器材应定期维护,保持整洁、完好,确保正常运行。7.2.6城市照明主要指标应符合表7.2.6的规定。表7.2.6城市照明主要指标类别主要指标城市功能照明设施完好率≥95%城市功能照明设施亮灯率主干道亮灯率≥98%次干道、支路的亮灯率≥96%节能达标率新建道路节能达标率100%既有道路≥80%城市景观照明设施完好率≥90%7.2.7城市亮化设施应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符合节能、环保、经济要求。7.2.8夜景亮化设施不得影响居民生活、行人和车辆交通安全。夜景亮化不宜单独使用线条勾勒的方式,电线不应裸露在外,灯光不宜采用红色和绿色光源,避免对行驶车辆的干扰。7.2.9不同类型、用途的建筑物的亮化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商业楼体、步行街等商业区域应色彩丰富、设计新颖,选材多样,营造浓郁的商业氛围;2广场、标志性建筑及高大楼体在灯光设计上应注重艺术性、时代性,提升城市夜景的品位;3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亮化应色彩简约、庄重大方,突出行业特色;4城区的河道、山体亮化应具有烘托氛围、展示细节的作用,宜采用光线柔和的灯具,避免产生强反射、强眩光;5居住建筑应以简洁的顶部泛光为主,辅以简单线条勾勒。7.2.10城市照明设施应以节能、环保灯具和材料为主,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以及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和节能灯、大功率LED灯,控制使用大功率泛光灯和空中射灯。7.2.11依托现有亮化信息平台,城市照明应实行三级控制方案: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为一级渲染;一般性活动及特殊时期为二级渲染;平时为三级渲染。7.2.12宜整合市区现有亮化资源,实现信息化、智慧化管控。7.2.13需设置城市夜景亮化设施的地区、建(构)筑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城市主要道路、桥梁、车站、广场、公园、街心花园和其他公共场所;2城市标志性建(构)筑物、中心城区主干道两旁的建(构)筑物;3城市景区、商业街区的道路、建(构)筑物;4其他按照城市夜景亮化规划应当设置夜景亮化设施的。7.2.14城市主干道两旁沿街商业经营单位的门面招牌,应配置灯光或发光二极管(LED)灯箱、霓虹灯,橱窗应设置灯光装饰。7.2.15城市夜景亮化应符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并采取防火、防漏电等安全措施。7.2.16道路照明设施运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结合道路等级、交通流量等情况,科学确定道路照明设施的启闭时间。极端天气条件下,应及时开启照明设施;2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运行应采用集中控制、分区控制和单体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实行联网监控、管理;3应定期对灯具进行功能性检测和清洗;4城市道路照明设施附近的树木与带电物体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米;5城市照明电杆、变压设备等各类照明设施应保持整洁干净,无乱贴乱画现象;6利用道路照明设施张贴、悬挂、设置的宣传品和广告,不得影响照明设施正常运行和养护维修,并与道路照明设施及周边环境相协调,保持完好、整洁、美观。7.2.17养护维修时限,应符合下列规定:1城市道路照明管理机构发现城市道路照明故障或接到群众投诉、媒体曝光后应立即进行现场核实,并组织维护和抢修;2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发生故障,应于发现或者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故障处理及时率应≥99%;3自发现灯具损坏或接到灯具报修后4小时内,完成对损坏灯具的补装、更换;4除灯具更换外,城市功能照明设施发生故障的,建设单位或者维护单位应当及时维修或者处理,单灯故障应在24小时内修复,线路故障应在48小时内修复,复杂故障应在72小时内修复;5发现城市道路照明设施上有乱贴乱画的,应及时组织清除;6照明灯具应每年至少清洗一次,照明灯具功能性检测应从其正常寿命前3个月开始实施。7.2.18安全与文明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养护维修现场应设置明显标志,并采取围挡等防护措施;2进入养护维修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具有发光功能的安全工作服和安全帽;3养护维修作业应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和影响,避开交通高峰期,影响交通时应由专人疏导交通。维修作业应根据交通条件,采取局部封闭。提倡采用先进的机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设施养护维修时间;4维修作业用料、机械、工具应摆放整齐,临时设施设置规范合理;5养护维修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现场必须设安全监护人。7.2.19城市照明管理机构的管理责任,应符合下列规定:1城市照明管理机构应按照明设施类别、养护标准制定养护维修计划,报主管部门批复后组织实施;2道路照明设施日常养护维修所需资金,应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足额拨付,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3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由城市照明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养护作业应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7.2.20城市道路照明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城市道路照明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安全作业、动态巡查、检查考评、保养维护、应急抢修等责任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确保道路照明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2城市照明管理机构应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定期对城市照明服务质量进行分析,及时解决服务质量问题;3城市照明管理机构应建立举报投诉机制,并与12345市民热线联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7.3管理标准7.3.1城市功能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定期对灯具进行功能性检测和清洗。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