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直埋技术要求_第1页
高压电缆直埋技术要求_第2页
高压电缆直埋技术要求_第3页
高压电缆直埋技术要求_第4页
高压电缆直埋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规定: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7m,敷设时应做波浪形,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电气装 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中的规定,聚氯烯绝缘电力电缆为10倍外径。2、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 3、管道敷设时,电缆管内径与电缆之比不得小于 1.5。 4、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 缆,不得穿于钢导管内。5、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 可靠。 6、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应遵循低压在下、高压在上的原则。( 1 )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或有机械损伤危险时,应有加强层或钢带铠装。(2)

2、 在流沙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移的土壤中,电缆应有钢丝铠装。( 3)白蚁严重危害且塑料电缆未有尼龙外套时,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4)除本条(1)(3)项外的情况,可采用不带铠装外护层。 5.2.2电缆直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同一通路少于6根的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在厂区通往远距离辅助设施或 城镇等不易有经常性开挖的地段,宜用直埋;在城镇人行道下较易翻修情况或道路 边缘,也可用直埋。(2) 厂区内地下管网较多地段,可能有熔化金属、高温液体溢出的场所,待开 发将有较频繁开挖的地方,不宜用直埋。(3) 在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范围,不得采用直埋。 5.2.3电缆穿

3、管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 露出低坪上需加以保护的电缆, 地下电缆 与公路、铁道交叉时,应采用穿管。(2) 地下电缆通过房屋、广场的区段,电缆敷设在规划将作为道路的地段,宜 用穿管。(3) 在地下管网较密的工厂区、 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繁忙或道路挖掘困难的通 道等电缆较多的情况下,可用穿管敷设。5.2.4浅槽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2) 通道中电力电缆数量较少, 且在不经常有载重车通过的户外陪电装置等场 所5.2.5电缆沟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有化学腐蚀液体或高温熔化金属溢流的场所,在载重车辆频繁

4、经过的地段, 不得用电缆沟。(2) 经常有工业水溢流、可燃粉尘弥漫的厂房内,不宜用电缆沟。(3) 在厂区、 建筑物内地下电缆数量较多但不需采用隧道时, 城镇人行道开挖 不便且电缆需分期敷设时,又不属于上述( 1)、( 2)项的情况下,宜用电缆沟。(4) 有防爆、防火要求的明敷电缆,应采用埋沙敷设的电缆沟。 5.3直埋敷设于地中5.3.1直埋敷设电缆的路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避开含有酸、碱强腐蚀或杂散电流化学腐蚀严重影响的地段。(2)未有防护措施时,避开白蚁危害地带、热源影响和易遭外力损伤的区段。 5.3.2直埋敷设电缆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1)电缆应敷设在壕沟里, 沿电缆全长的上、

5、 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 100mm 的软土或沙层。(2) 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少于电缆两侧各 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 凝土制作。(3) 位于城镇道路等开挖教频繁的地方,可在保护板上层铺以醒目的标志带。(4) 位于城郊或空地旷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100 m、转弯处或接头部 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5.3.3直埋敷设于非冻土地区时,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外皮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 0.3m。(2)电缆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 0.7m;当位于车行道或耕地下时,应适 当加深,且不宜小于 1m。5.3.4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

6、埋时可在土壤排水 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麦设,也可采取其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措施。5.3.5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百度搜索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5.1.3电缆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 架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 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排列。当水平通道中含有 35kV 以上高压电缆, 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 “由下而上 ”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 来配置。( 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 35kV 及以

7、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 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 1kV 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 层支架上。(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 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5.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 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迭置。(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空隙。5.1.5交流系统用 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 不超过允许值,并使按持续

8、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未呈 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 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 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 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 的电缆路径, 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 (1)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 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2)对电缆隧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行钢筋网焊接连通。( 3)沿电缆线路适当附加并行的金属屏蔽线或罩盒等。5.1.7明敷的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管道上部。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相互间距 应符合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的规定 5.1.8需抑制电气干扰强度的弱电回路控

9、制和信号电缆,除遵照本规范第 3.6.5条第3.6.8条规定外,当需要时可采取下列 措施:(1)与电力电缆并行敷设时相互间距,在可能范围内宜远离;对电压高、电 流大的电力电缆间距更宜较远。( 2)敷设于配电装置内的控制和信号电缆,与耦合电容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避雷器或避雷针接地处的距离, 宜在可能范围内远离。(3)沿控制和信号电缆可平行敷设屏蔽线或将电缆敷设于钢制管、盒中。 5.1.9 在 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持 续超过5C的供热管路。有重要回路电缆时,严禁含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 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敷设电缆的要求。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

10、范 GB50217-9413 在可 能范围应使电缆距爆炸释放源较远,敷设在爆炸危险较小的场所。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1)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在较高处架空敷设,且对非铠装电缆采取穿 管或置于托盘、槽盒中等机械性保护。 (2)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敷设在较 低处的管、沟内,沟内非铠装电缆应埋砂。73 电缆线路731 电缆选择7311 电力电缆型号的选择,应根据环境条件、敷设方式、用电设备的要求和 产品技术数据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按下列原则考虑:( 1)在一般环境和场所内宜采用铝芯电缆; 在振动剧烈和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应采 用铜芯电缆;规模较大的重要公共建筑亦宜采用铜芯电缆。(2)(2)埋

11、地敷设的电缆,宜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在无机械损伤可能的场 所,也可采用塑料护套电缆或带外护层的铅(铝)包电缆。( 3)( 3)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沼泽地、流砂、大型建筑物附近)埋地敷 设电缆时,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或采取措施(如预留电缆长度,用板桩或排桩加 固土壤等)消除因电缆位移作用在电缆上的应力。( 4)( 4)在有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中,不宜采用埋地敷设电缆。如果 必须埋地时,应采用防腐型电缆或采取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电缆的措施。(5)(5)敷设在管内或排管内的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也可采用裸铠装电 缆。(6)(6)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不应采用有易燃和延燃的

12、外护层。 宜采用裸铠装电缆、裸铅(铝)包电缆或阻燃塑料护套电缆。(7)(7)架空电缆宜采用有外被层的电缆或全塑电缆。( 8)( 8)当电缆敷设在较大高差的场所时,宜采用塑料绝缘电缆、不滴流电缆或 干绝缘电缆。( 9)三相四线制线路中使用的电力电缆,应选用四芯电缆。7312 电缆截面的选择,一般按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确定,并 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多根电缆的并列以及土壤热阻率等的影响,分别根据敷设的 条件进行校正。若选出的截面为非标准截面时,应按上限选择。7313 电缆线路应进行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校验,但用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的 电缆线路允许不作校验。7314 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

13、电缆,当确定其空气计算温度时,除采用 规定的昼夜平均温度外,尚要根据电缆发热、散热和通风效果来确定。当缺乏计算 资料时,可按规定空气温度加 5C考虑。7315 当按短路热稳定条件确定的电缆截面大于按正常工作电流选择的截面时, 应结合其他条件综合考虑,宜选择在短路时允许温度高的电缆。7316 单根电缆穿管(管内无人工通风)并敷设于空气中,其长期允许电流的 校正系数参照下列数值:( 1)低压电缆截面在 95mm2 及以下时为 090。 (2)低 压电缆截面在120185mm2时为0. 85。( 3)敷设在地中的单根电缆穿管时,其 长期允许电流按敷设在空气中考虑。7317 电缆不允许长期过负荷,在事

14、故或紧急情况下(如转换负荷等)不超过2h的过负荷能力可为:3kV为10%, 610kV为15%。7318沿不同冷却条件的路径敷设电缆线路时,其截面的选择见第 8章有关规 定。732 电缆埋地敷设7321 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根数为 8 根及以下且场地有条件时,宜采 用直接埋地敷设。7. 3. 2. 2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 0. 70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 于1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100mm厚的细砂或软土,然后覆盖混凝土保护 板或类似的保护层,覆盖的保护层应超过电缆两侧各 50m m。在寒冷地区,电缆应 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直

15、埋深度超 过1. 10m时可不考虑上部压力的机械损伤。7. 3. 2. 3向一级负荷供电同一路径 的双路电源电缆,不应敷设在同一沟内。当无法分开时,可按本规范第4. 5. 10条的有关规定执行。7. 3. 2. 4 电缆通过有振动和承受压力的下列各地段应穿管保护: (1)电缆引入和引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楼板和过墙等处。(2)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等地段。( 3)电缆引出地面 2m 至地下 0. 20m 处行 人容易接触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7. 3. 2. 5 埋地敷设的电缆之间及与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净距离,不应小于表7. 3. 2. 5 所列数值。7. 3. 2. 6

16、电缆与建筑物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建筑物的散水坡外。电缆引入 建筑物时,所穿保护管应超出建筑物散水坡 100mm。7. 3. 2. 7电缆与热力管沟交叉时,如电缆穿石棉水泥管保护,其长度应伸出热力 管沟两侧各2m;用隔热保护层时应超过热力管沟和电缆两侧各 1m。7. 3. 2. 8电缆与道路、铁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路基 1m。7. 3. 2. 9埋地敷设的电缆长度,应比电缆沟长约 1. 5%2%,并做波状敷设。7. 3. 2. 10 埋地敷设的电缆,接头盒下面必须垫混凝土基础板,其长度应伸出接 头保护盒两侧 0. 60 0. 70m。7. 3. 2. 11 电缆中间接头盒外面应

17、设有生铁或混凝土保护盒,或者用铁管保护。 当周围介质对电缆有腐蚀作用或地下经常有水冬季会造成冰冻时, 保护盒应注沥青。7. 3. 2. 12 电缆沿坡度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根电缆并列敷设时,中 间接头的位置应互相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 0. 50m。7. 3. 2. 13 沿坡度或垂直敷设油浸纸绝缘电缆时,其敷设水平高差不应大于表7. 3. 2. 13 所列数值。7. 3. 2. 14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不应小于表 7. 3. 2. 14所 列数值。7. 3. 2. 15 电缆在拐弯、接头、终端和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装设明显的方位标 志。直线段上应适当增设标桩,桩露出地

18、面一般为 0. 15m。7. 3. 3 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 7. 3. 3. 1 当电缆与地下管网交叉不多,地下 水位较低,且无高温介质和熔化金属液体流入可能的地区,同一路径的电缆根数为18 根及以下时,宜采用电缆沟敷设。多于 18根时,宜采用电缆隧道敷设。7. 3. 3. 2电力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时,其水平净距为35mm,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7. 3. 3. 3 电缆在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敷设时,其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不 应小于表 7. 3. 3. 3 所列数值。7. 3. 3. 4 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时,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 7. 3. 3. 4

19、所列数值。7.3. 3. 5电缆支架的长度,在电缆沟内不宜大于0.35m;在隧道内不宜大于0.50m。 在盐雾地区或化学气体腐蚀地区,电缆支架应涂防腐漆或采用铸铁支架。7. 3. 3. 6 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其底部应做坡度不小于 0. 5的排 水沟。积水可直接接入排水管道或经集水坑用泵排出。7. 3. 3. 7 在支架上敷设电缆时,电力电缆应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但 1kV 以下的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可并列敷设。当两侧均有支架时, 1kV 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 电缆宜与 1kV 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于不同侧支架上。7. 3. 3. 8 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电缆隧道进入

20、建筑物处,以及在变 电所围墙处,应设带门的防火墙。此门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制作,并应 装锁。7. 3. 3. 9 隧道内采用电缆桥架、托盘敷设时,应符合本规范第 9. 11 节的有关规 定。并应每隔 50m 安装一个防火密闭隔门,桥架、托盘通过防火的密闭隔门或可燃 性的隔板墙时,通过段的电缆应作防火处理。7.3.3.10电缆沟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每块盖板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o7.3.3.11 电缆隧道的净高不应低于 1. 90m,有困难时局部地段可适当降低。隧道内应采取 通风措施,一般为自然通风。7. 3. 3. 12电缆隧道长度大于 7m 时,两端应设出口(包括人孔),两个出口间

21、 的距离超过 75m 时,尚应增加出口。人孔井的直径不应小于 0. 70m。7. 3. 3. 13电缆隧道内应有照明,其电压不应超过 36V,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7. 3. 3. 14 其他管线不得横穿电缆隧道。电缆隧道和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应尽 可能避免隧道局部下降。7. 3. 4电缆在排管内敷设7. 3. 4. 1 电缆排管敷设方式,适用于电缆数量不多(一般不超过 12根),而道 路交叉较多,路径拥挤,又不宜采用直埋或电缆沟敷设的地段。排管可采用石棉水 泥管或混凝土管。7. 3. 4. 2 敷设在排管内的电缆,应按本章第 7. 3. 1. 1 款选用,或采用特殊加 厚的裸铅包电缆。7. 3

22、. 4. 3电缆排管应一次留足必要的备用管孔数,当无法预计发展情况时,除考虑散热孔外可留10%的备用孔,但不少于12孔。7. 3. 4. 4当地面上均匀荷载超过100KN/m2或排管通过铁路及遇有类似情况时, 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排管受到机械损伤。7. 3. 4. 5排管孔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1. 5倍,但电力电缆的管孔内径不 应小于90mm,控制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 75mm。7. 3. 4. 6 电缆排管安装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1)排管安装时,应有倾向人孔井 侧不小于 05的排水坡度,并在人孔井内设集水坑,以便集中排水;( 2)排管 顶部距地面不宜小于 0. 70m,在人行道下

23、面的排管可不小于 0. 50m;( 3)排管 沟底部应垫平夯实,并应铺设不少于 80mm 厚的混凝土垫层。7. 3. 4. 7 在线路转角、分支处应设电缆人孔井,在直线段上,为便于拉引电缆也 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电缆人孔井,人孔井间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7. 3. 4. 8电缆人孔井的净空高度不宜小于 1. 80m,其上部人孔的直径不应小于0. 70m。7. 3. 5 低压架空电力电缆7. 3. 5. 1 当地下情况复杂不宜采用电缆直埋敷设,且用户密度高、用户的位置和 数量变动较大,今后需要扩充和调整以及总图无隐蔽要求时,可采用架空电缆。但 在覆冰严重地区不宜采用架空电缆。7. 3. 5. 2

24、有关架空电缆线路的电杆和埋设要求见本章第 7. 2. 3条的有关规定。 7. 3. 5. 3架空电缆普通吊线或正吊线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3;辅助吊线 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应心于 2。7. 3. 5. 4架空电缆线路每条吊线上宜架设一根电缆。杆上有两层吊线时,上下两 吊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0. 30m。7. 3. 5. 5 架空电缆与架空线路同杆时,电缆应在架空线路的下面,电缆与最下层 的架空线横担的垂直间距不应小于 0. 60m。7. 3. 5. 6架空电缆在吊线上以吊钩敷架,吊钩的间隔不应大于 0. 50m,吊线应 采用不小于 7/D3. 0mm 的镀锌铁绞线或具有同等强度及直径的

25、绞线。7. 3. 5. 7架空电缆与地面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表 7. 3. 5. 7所列数值。7. 3. 6 电缆保护管的加工与敷设7. 3. 6. 1 电缆保护管的内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 1. 5 倍。当电缆与城镇街道、公 路或铁路交叉时,保护管的管径不得小于 100mm。7. 3. 6. 2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入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 见表 7. 3. 2. 14 所列数值。一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得多于 2 个(但有中间接头盒,并便于安装、检 修者可除外)。7. 3. 6. 3保护管采用钢管时,其外表面应采用防腐处理,但埋入混凝土内的管子 可不涂防腐漆。7. 3. 6. 4当利用保护管作接地

26、线时,管接头两侧应用跨接线焊接,若接头处采用 套管焊接时可以例外。电缆选型电缆的型号组成与顺序: 1:类别、用途 2:导体 3:绝缘 4:内护层 5:结构特征 6:外护层或派生 7:使用特征 1-5 项和第 7项用拼音字母表示,高分子材料用英文名 的第位字母表示,每项可以是 1-2个字母;第 6 项是 1 -3个数字。型号中的省略原 则:电线电缆产品中铜是主要使用的导体材料,故铜芯代号 T 省写,但裸电线及裸 导体制品除外。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类、电力电缆类、电磁线类产品不表明大类代 号,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类和通信电缆类也不列明,但列明小类或系列代号等。第 7 项是各种特殊使用场合或附加特殊使用

27、要求的标记,在 “-”后以拼音字母标记。有 时为了突出该项,把此项写到最前面。如 ZR-(阻燃)、NH-(耐火)、WDZ-(低烟无卤、 企业标准)、-TH(湿热地区用)、FY-(防白蚁、企业标准)等。数字标记铠装层外被层 或外护套 0无-1 联锁铠装纤维外被 2双层钢带聚氯乙烯外套 3细圆钢丝聚乙烯外 套4粗圆钢丝 5皱纹(轧纹)钢带 6双铝(或铝合金)带8铜丝编织 9钢丝编织电缆的型 号表示含义:一、 用途代码不标为电力电缆,K为控制缆,P为信号缆;二、绝缘代码Z油浸纸,X橡胶,V聚氯乙烯,YJ交联聚乙烯三、导体材料代码不标为铜, L 为铝;四、内护层代码Q铅包,L铝包,H橡套,V聚氯乙烯护套五、派生代码D不滴流,P干绝缘;六、外护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