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1页
吴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2页
吴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3页
吴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4页
吴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考试说明》: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问题: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偶然发生的吗?为什么会是俄国而不是美国、英国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现藏于意大利的米拉马雷城)

亚历山大二世于1855—1881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将大量劳动力束缚在庄园里,为了阻止革命的爆发,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俄国需要一场革命吗?

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000个,1903年已近9000个了。

——赵士国《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需要一场革命吗?

1913年俄国生产的小麦占世界产量1/4,黑麦占世界产量1/2,大麦占1/3,俄国农业生产在世界上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赵士国《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1906年斯托雷平改革材料一: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答: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俄国有何特点?材料二:在俄国统治阶级成员的眼睛里,农民阶级是牲畜,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以前给地主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答:农民阶级同贵族地主;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上述资料反映了俄国哪方面的矛盾?各种矛盾

人民大众与沙皇专制统治

垄断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沙皇专制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之间大俄罗斯民族与少数民族沙俄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俄国各种社会矛盾重重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选集》第26卷答: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中俄国的不断失败加剧了国内危机,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也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它给俄国带来什么的影响?材料四: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他们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俄国革命具备哪些主观条件?②组织基础: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③思想基础: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④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俄国是落后的帝义国家,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①经济基础:②政治基础:社会发展落后,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薄弱环节)④国际条件:主要帝义国家卷入战争,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②组织基础: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③思想基础: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④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一战使俄国各种矛盾激化③社会条件:

德·阿宁在《科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1917年革命》一书写道:“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然而,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而是从温和的社会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特别是从保安局的报告中显示出来的……科伦斯基、米留可夫和罗将柯这样一些著名的杜马领袖在革命前夕的讲话中就已提出了警告:国家很快就会发生动乱,必将陷入深渊。”革命形势成熟●俄国需要一场革命吗?

“统治阶级再也统治不下去,被统治阶级再也生存不下去的时候,革命的时机就成熟了.”——列宁二、十月革命的过程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2.《四月提纲》发表——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3.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落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4.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临时政府)宣布大赦政治犯,准备召开立宪会议,宣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取消民族限制……(俄国)临时政府声明“全体人民愿意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彻底胜利”——《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二月革命后的政治形势临时政府……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绝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两样东西——和平和土地。……坚持认为,土地重新分配这样的重大改革,必须等到能真正代表人民并有权决定这一基本问题的立宪会议召开才能进行。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这些观点……在政治上却是自杀式的。——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违背人民迫切要求和平、土地和面包的愿望(1)背景:

(2)任务:(3)口号:(4)意义:2、“四月提纲”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号召“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喊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社会主义万岁”.临时政府不顾民众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为十月革命指明了方向。“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不高和组织性不强,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该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四月提纲»时间:1917年4月

背景:①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②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但临时政府却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第一阶段指资产阶级革命,第二阶段指社会主义革命;第一阶段通过二月革命完成思考:这个提纲是发表于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材料中提到的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是指什么?“第一阶段”是如何完成的?«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内容: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为什么还要进行十月革命?

临时政府认为“土地重新分配这样的重大改革必须等到能真正代表人民并有权决定这一基本问题的立宪会议召开时才能进行。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苏维埃则要求立刻实现和平,立即分配土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15年夏,一位俄国将军对前线俄军的描述:“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几个步兵团吧,他们中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雨般的榴霰弹片中耐心等待,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毫不恐慌,这真是一个奇迹。······这种磨难我们的士兵要忍受多久呢?这种残杀太可怕了!”——《一位大使的回忆录》第1卷“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十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党赢得了两个多数:一个是人民用选票把60%的苏维埃代表席位投给了布尔什维克党,另一个是即使在反动统治的支柱——旧军队中也获得多数的支持。1917年2月,布尔什维克党有党员1万多人,到十月革命时达20万人,年底则高达30万人。十月革命前夕列宁说:“莫斯科有99%的士兵投票拥护我们。

——《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17年7月17日,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的和平要求

《告俄国工人士兵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满足了人民的土地要求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现代化道路的积极探索(1)你是如何理解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阅读全俄苏维埃二大的内容)感悟之一:十月革命是革命也是救赎四、十月革命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国际的事业”(1893年)

俄国在“传统和制度,性质和状态”上属于“东方普遍奴隶制”,完全缺乏《共产党宣言》中建立在大机器工业生产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2)结合十月革命相关知识,指出十月革命与马、恩预言的不同之处?一国胜利理论多国胜利理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国家多国同时发生感悟之二:十月革命是革命也是创新

(3)“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思考自己的问题,走俄国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感悟之三:十月革命是革命也是指引、鼓舞……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7.5倍,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11倍左右,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大国。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感悟之四:开辟了一条独特的俄国工业化发展之路

国内国际3、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4、鼓舞了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2、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5、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性质:社会主义革命对人类历史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3、历史意义对世界体系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对俄国社会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4、十月革命的特点:(1)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2)从革命道路看: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革命道路;(3)从理论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