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际沟通_第1页
第二章人际沟通_第2页
第二章人际沟通_第3页
第二章人际沟通_第4页
第二章人际沟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人际沟通

从马加爵连杀4室友藏尸寝室,到北京大学大三学生被同学用利器砍死,从吉林延边大学一学生绑架小学生勒索撕票到复旦大学研究生收养猫咪加以残害,震惊全球的美国校园枪击案主犯赵承熙,只缘大家玩不拢而向三名同学饭里投入巨毒物质铊的中国矿业大学生。这些事件已经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演化为以生命为代价的心理疾病了。春情校园已经不再是单纯和知识圣地的象征了,美丽的校园被心理疾病的阴影笼罩着。

可以用来改善人际关系的主要工具就是你自己的行为从前,美国一位牧师,他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起来,正为自己要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唠叨的布道发愁。当时他的太太出去买东西了,天空正下着雨,他的小儿子在吵闹不休,令人心烦。后来,这位牧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捡起一本旧杂志,一页一页地翻阅,直翻到有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世界地图时,他就从那本杂志中撕下这一页,然后再将安撕成很小的碎片,扔到地板上,然后对他的小儿子说:“小约翰,假如你能够把这些碎片拼起来,我就给你25美分。”牧师以为这件事会使他的小儿子花上大半个上午。可是不到10分钟,就有人敲他的房门,是他的儿子抱着拼好的地图进来。牧师非常惊讶地看着这份准确无误的世界地图,便问:“孩子,你是怎样这么快就完成这件事的?”“啊,”小约翰说,“这非常容易。在地图的另外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话,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这位牧师终于笑了起来,给了他儿子25美分,并且说:“你也替我准备了明天的讲道。假如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就会是正确的。”这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一个人想改变他的世界,首先他应该改变自己。如果他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会是正确的。分享——彼得·德鲁克:沟通人际沟通组织沟通本能的经验型的个性为基础的1、科学性(组织架构、组织目标、组织风格、组织文化)2、有效性(效率、效果)3、理性的(追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和衣食住行一样是基本需求第一节人际沟通的特点、作用和原则一、人际沟通的特点①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②人际沟通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③人际沟通存在社会性和心理性的障碍社会地位、文化水平、风俗习惯和社会传统个人的需要、动机、情绪、兴趣、价值观、个性、经验与知识结构等二、人际沟通的作用丰富人们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协调和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客观地认识自我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人的归属和社交的需要营造高效的工作团队组织管理的基础三、人际沟通应遵循的原则以诚相待利义结合与人为善逐步发展谦逊不媚灵活多变案例1

每年我们公司都会为全体员工举办一个联欢活动,虽然形式和地点每年各异,但一直保留着一个传统的抽奖游戏叫"幸运波多黎各"。游戏规则很简单,开会前每人拿出10美元作为奖金,公司200多人,因此奖金有2000多美元,足够一个人去波多黎各群岛旅行的花费。庆祝会结束的时候,每人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小纸条上放进一个空的玻璃鱼缸里,再由主持人随机叫一个人上台,从鱼缸里摸出一个幸运者的名字,被抽中的人就可以用这笔奖金在波多黎各享受两周的假期。今年的庆祝会如期举行,唯一不同的是,今天也是看门人维利·琼斯退休的日子,他从20岁时参加工作,已经在公司当了40多年的门卫了。维利因为小儿麻痹而下肢瘫痪,不过他性格很开朗。上下班的时候,人们都能看见老维利在轮椅上微笑招手。想到这次将是维利最后一次参加新年庆祝会,大家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庆祝会快结束的时候,主持人催促大家把写好名字的纸条放在鱼缸里。我灵机一动,在自己的纸条上写下了"维利·琼斯"。虽然被抽中的可能性不大,但总算给维利增加了二百分之一的希望。如果我运气好的话,老维利就可以在海滩上度过两周美好的时光。想到这儿,我开心地把字条卷成一个小团放进鱼缸里。五点钟,抽奖正式开始了。没想到主持人竟然让我负责摸纸条。我把手伸进鱼缸,在一群小纸团中间摸索了半天,最后捡出一个跟我的纸团手感最接近的纸团递给主持人。她展开纸条,大声念出上面的名字:"维利·琼斯!"

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想到我摸到的真的是自己的纸条,实在太幸运了。这时台下也一片欢呼雀跃,全体员工都拥向维利,大声祝贺他,跟他握手拥抱。每个人都异常兴奋,比他们自己中了奖还高兴。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把手再次伸进鱼缸,悄悄抓出四五个小纸团。展开以后,每张纸条上都有不同的笔迹,但却写着同一个名字――"维利·琼斯"。案例2有一个寺院,里面曾经出过一位高僧,他从小被家人遗弃,后来由庙里抚养成人,故法号“拾得”。有一天,寺院里的和尚文拾得法师一个问题:“人家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骂我、骗我时该如何处治?”拾得法师说:“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第二节

人际沟通的障碍及克服对策一、人际沟通的障碍1、文化因素引起的障碍语言障碍

语言差异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文化程度障碍文化传统障碍态度障碍案例1之前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什么都好,会关心体贴人,就是不会讲话,每次说话都一针见血,让人听得特别不舒服,但仔细一想,也是对的,久而久之,适应了她的说话方式,大家仍旧是好朋友。

我穿衣服不修边幅,有时候拍戏、上课的时候大家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会偷偷跑来跟我说,导演,你是不是该换一件衣服了。我很诧异,说,昨天刚换了啊。

他说,哪有换啊,不还是那一件吗?

我说,哦,我有两件一样的。但是每次跟她出去的时候,她就当着几个朋友面前,大声说,李尚龙,看你丫穿的那件衣服像捡破烂的,丑死了,还不换,不知道的人以为你是劳改犯。

我刚准备发作,她说,不好意思啊,我这人说话比较直白。

然后我看看她,啥也不说了。

这种事情其实持续了很多,比如她会直接跟我说,你那个朋友什么玩意儿啊,根本不会讲话;比如她会跟我直接说,你现在越来越胖了,再过一段时间是不是不会走路了?哈哈哈哈!然后后面加上一句,不好意思啊,我说话比较直。

去年,我在家里写剧本,写了三天三夜,写出了现在正在拍摄的《断梦人》,写过剧本的人都知道,自己写的故事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与过去的经历身边的片段息息相关,这个剧本应该是我迄今为止发挥最好的一次,正在孤芳自赏准备第二次大改的时候,电话响了。

那个朋友说,你干嘛呢?

我说,写了一个超级牛逼的剧本,看吗?她说,发过来我看看。

我说,你等着。

过了二十分钟,她打电话给我,说,我觉得还是和我的期望差的很远,我看了第一集就没兴趣看完了。我说话很直,不好意思啊。

我砰的一声挂了电话,而那一次,是我们最后一次打电话。几天后,我给父母看了《断梦人》这个剧本,爸爸跟我说,儿子啊,总体写的还不错,但是第一段吸引力不够,你要抓住观众的眼睛就要增加矛盾。改改吧。

我听完爸爸的话,和乐天导演继续改了三轮,直到上周,剧本通过优酷审查,以及在拍摄阶段了。

后来,我忽然想到,其实朋友和父亲提出的建议是一样的,只是说话方式不一样,但是一向脾气好的我,却和前一个翻脸,而尊重了后一个提出的建议,为什么。其实,如果我父亲像朋友那样讲话,我一样发飙,虽然我知道他们说的是都对的。但,我只是接受不了前者。其实,谁也接受不了。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说话特别直白,他们从不顾忌别人的感受,想到什么说什么,也许说的是对的,但是很难让人接受。说的好听点,这个人性格很直白,但说的难听点,这个人情商不够,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同样是一句话,赤裸裸的出现在你面前,和包装后的出现,效果完全不一样。再好的朋友,也经不起你过分的直白。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案例,老婆在外人面前直白的指责老公,说你看别人老公赚多少钱;妈妈在饭局上直白发难儿子,说你就是天天在家里上网打游戏;老师当众直接批评学生,说你是个差生一辈子没前途。

他们说完这些话,都很占理的跟另一方说,我很直白,不喜欢拐弯儿,请你谅解。只见另一方尴尬的笑笑,心“两截”了。

很多伤害都不是恶意的,只是你表达的方式不对,你的过分直白,其实会损伤一些最美的感情。这一切,不是让你不提意见,而你只需要表达建议委婉一点,效果说不定会更好。

直到今天,我还特别听一个好朋友的话,哪怕有时候他说的是错的。因为他每次跟我提建议的方式都是这样,你这样做没问题,这样是不是会更好;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考虑一下这个方式;这样太棒了,可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试想,这样会不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所以,记得,再好的朋友,也抵不过你无底线的直白,讲话的时候拐个弯儿。别把自己的口无遮拦当做大气,这只是幼稚而已。

案例2小夏是西北人,小秦是北京人。一次两人聊天,谈的正起劲,小夏看见小秦头发有点过长,便随口说:“你头上长毛了,该理一理了。”不料小秦听后勃然大怒:“你的毛才长了呢!”结果,两人不欢而散。无疑,为题就出在小夏的一个“毛”字上。小夏的方言中管头发叫“头毛”,他刚来北京时间不长,言语中还夹带着方言,因此不自觉地说了出来。而北京人却把“毛”看成一种侮辱性的骂人话,例如“杂毛”,“黄毛”,无怪乎小秦要勃然大怒了。2、社会因素引起的障碍社会地位不同:上下级之间社会角色不同:企业家和公务员年龄差距性别差异男性通过交谈来强调自己的身份女性通过交谈来改善人际关系男性谈论困难是想获取解决方案女性谈论困难是为了获得支持和理解3、认知偏见造成的障碍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对某个人的整体印象到对其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狄恩设计了一个实验: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一般,有的很差;然后,让被试者用与魅力无关的词语评价这些人。结果发现,有魅力者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高,无魅力者各项评分都低。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例如,在七十年代的电影中,当一个留着长发,蓄着胡子,戴着墨镜的人物一出现,你就会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好人,肯定是一个坏蛋;在日常中,当一个仪表堂堂,潇洒的人盗窃和杀人时,你会感到吃惊,或一个你认为十分老实的人突然干了坏事,进了班房,你往往难以接受这一现实;吃水果的朋友,也许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他们爱买黄皮桔子而不乐意买青皮桔子,尽管这两种桔子一样甜,一样好吃。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青的桔子是未成熟的和酸的,等等。

投射效应

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

编辑们列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找到能够引发正面、积极感受的共性特征和追求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心理学者洛钦斯做了这样的实验。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然后介绍内倾特点;对乙组则相反,先介绍内倾特点,后介绍外倾特点。最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结果与首因效应相同。洛钦斯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变,在向两组被试者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它作业,如做一些数字演算、听历史故事之类不相干的事,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者,都是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近因效应明显。

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续期还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4、情感因素引起的障碍愤怒恐惧嫉妒自卑孤僻自负4、人格因素引起的障碍气质不同性格差异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外向型内向型

多血质

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

胆汁质

心理特点:坦率热情;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脾气暴躁;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情感外露,但持续时间不长。

粘液质

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

抑郁质

心理特点:沉静、对问题感受和体验深刻;持久;情绪不容易表露;反应迟缓但是深刻;准确性高。

克服人际沟通障碍的对策积极的态度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正确运用语言随机应变保持良好心态,进行换位思考案例1:随机应变

有一天,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先生被邀请作演讲嘉宾。他的司机对他开玩笑说:“我经常听到你在车中预备演讲,听得多了,我也可以一字不漏地背念出来。”爱因斯坦听罢就说:“那就好极了,我昨日整天都在做研究工作,疲倦得很,况且邀请我演讲的机构与我素未谋面,你大可替我演讲,我做你的司机好了。”演讲当晚,司机果然一字不漏地念出爱因斯坦惯说的演讲内容,令在场的人佩服不已,连坐在观众席最后排的爱因斯坦,也频频点头称是。可是,演讲完结后,突然有一位年青科学家,追问了一个颇为深入的问题,那当然是司机的演讲以外的资料,全场都等待着这位冒牌科学家的答复。出乎意料之外,他竟然气定神闲地开始回答说:“年青人,请恕我直言,你刚才的问题实在太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个蠢问题,假如你不信的话,我可以证明给你看。这问题简单得连我的司机也懂得如何回答。”跟着,司机便邀请爱因斯坦上台作答,并且在掌声雷鸣之下离开会场。案例2有一次,学者李明正在某个公开场合演讲,有张纸条从台下传上来,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李明一看便知道台下有反对它的人等着看自己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向大家说道:“刚才我收到一张纸条,可惜我只看到署名,看来对方忘记写具体内容了。”案例3有一天,老虎大王在一次行动会议上,极其败坏弟弟怒吼:“这次行动如果再泡汤,我就把你们一个个扔进大海里去喂鱼。”兔子害怕了想跑,结果被老虎看到了,更生气了:“你想跑到哪里去?”兔子急中生智郑重其事地答道:“去找海豹学游泳!”在场的动物都大笑,气氛马上缓和下来了,老虎大王也笑了。巴黎的圣马丁大教堂附近,每日游客如织,一个盲人在此乞讨,他面前摆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我一出生就瞎了眼睛”,纸条上边摆了破帽子,但并没有多少人给他钱。一天,以为美国游客到此游玩,见此情景就和他的法国朋友打赌,说他有办法让那乞丐的帽子中盛满钱。法国朋友自然乐于打赌,然后这位从事销售工作的美国游客走上前去,把乞丐的纸条反过来,在上面重新写了几句话。说来真怪,自从新纸条摆出来后,不一会儿帽子中就装满了钱。纸条上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各位到此欣赏美景,一定很快乐,而我却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我一出生就失去了光明。案例4以情动人案例5正确运用语言在同一家公司任职的李小姐和苏小姐素来不和。有一天,李小姐忍无可忍地对另一个同事王先生说:“你去告诉苏小姐,我真受不了她,请她改改她的坏脾气,否则没人愿意搭理她。”王先生说:“好,我帮你处理这件事。”以后李小姐遇到苏小姐时,苏小姐一改往日变得又和气又有礼貌,与从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李小姐向王先生表示谢意,并且好奇地问:“你怎么说的?”王先生笑着说:“我跟苏小姐说:‘最近有好多人赞美你,尤其是李小姐,说你最近变得又温柔,又善良,脾气好。’如此而已。”案例6保持良好心态一个业务员想和一家公司的董事长见面,他请秘书把自己的名片递进去。董事长正忙着,不奈烦地把名片丢回去。很无奈地,秘书把名片退回给立在门外的业务员,业务员不以为然地再把名片递给秘书,“没关系,我下次再来拜访,所以还是请董事长留下名片。”拗不过业务员的坚持,秘书硬着头皮,再进办公室。董事长火大了,将名片一撕两半,丢回给秘书,并从口袋拿出十块钱,“十块钱买他一张名片,够了吧!”

当秘书略带歉意地递还给业务员名片与十元钱后,业务员反而很开心地高声说:“请您跟董事长说,十块钱可以买两张我的名片,我还欠他一张。”随即,又掏出一张名片交给秘书。

秘书拿着这张张名片走到董事长面前,把门外业务员的话转告给了坐在办公室里董事长,董事长听到以后哈哈大笑,他离开办公桌走了出来:“和这样的业务员谈生意,一定很愉快!”第三节人际沟通的技巧一、说话的技巧“鸟不会被自己的双脚绊住,人则会被自己的舌头拖累”1、沟通前清晰、富有逻辑的思考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威廉.萨菲尔说:与人沟通时,必须先理清自己的思路,说话要言之有物,以此说服、引导、感染和引诱对方。2、充分利用非语言因素据调查分析,从交谈中获取信息中,视觉占55%,声音占38%,语言占7%;SOFTEN原则S——微笑(Smile)O——准备注意聆听的姿态(OpenPosture)F——身体前倾(ForwardLean)T——音调(Tone)E——目光交流(EyeCommunication)N——点头(Nod)说——几点注意事项3、注重谈话的开始与结束开始:“你最近在忙些什么?”“你的事情进展如何?”“我能为你做些什么?”结束:“谢谢你的帮助和建议,我将重新整理一下我的思路。”“这次讨论真是极为有效,我们今天的任务顺利完成了!”4、让对方开口;鼓励别人谈论观点。记住乒乓球比赛。“您觉得怎样?”提问的技巧:选择性提问、婉转性提问、协商性提问电话交谈的技巧理清自己的思路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立即表明自己的身份确定对方是否处于合适的通话时间表明自己打电话的目的给对方足够的时间作出反应避免与旁人交谈设想对方要问的问题道歉应该简洁不要占用对方过多时间接听电话的技巧随时记录自报家门转入正题避免将电话转给他人避免电话中止时间过长赢得人心的技巧记住对方的名字学会使用赞美学会倾听从小事上关心别人助人者助己主动发现别人的需求批评的技巧是否必要公道正直,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选择恰当的批评场合选择合适的时机友好接近对方称赞与批评结合批评方式因人而异第四节人际冲突处理冲突的分类内心冲突目标冲突: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结果的相互作用。认识冲突:个人意识到其想法、态度、价值观与行为有分歧时,便产生了认识冲突。人际冲突:人与人之间在认识、行为、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分歧。组织冲突组织间冲突组织内冲突

纵向冲突:上下级之间的冲突横向冲突:相同级别之间的冲突冲突的双重影响冲突的积极作用冲突的消极作用促进问题公开讨论;促进问题尽快解决;提高员工的参与程度;增进员工间的沟通与了解;化解矛盾和积怨。影响员工心理健康;造成组织内部不满与不信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员工和整个组织变得封闭、孤立、缺乏合作;阻碍组织目标实现。人际冲突的处理策略坚持己见型高低对抗回避合作迎合妥协合作型高冲突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减少冲突的方法职权控制隔离法缓冲法公开交锋的方法谈判向第三方咨询激发冲突的方法引进外人任命批评者第

第五设计院是一个大型综合设计单位,建院很早,兵强马壮,专门承包冶金系统各公司、厂、矿的大、中型项目设计。以一贯的高质量设计博得本行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尊敬。

高级工程师马凯宁是该院现任第一设计室主任,担任现职已有七年之久,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也颇丰富,被视为本院骨干,前程不可限量。

本室内的第七课题组由八名男工程师组成,他们共同在该组工作多年,彼此感情融洽,关系密切。该组原组长数月前调升另一设计室任副主任,组长一职暂告缺,目前先由组内资历最深的贾克乐工程师代理。

不久前,室内分配来一位新人苏黛薇,是刚从一所名牌工科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是本院首批分来的硕士之一,年方26岁.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朝气蓬勃,大方直爽。

老马派她到七组,立即参加了某矿山机修厂扩建工程的设计工作,同时参与这项任务的还有同组的另三位工程师:代组长贾克乐(38岁,在本院已工作了15年)、萨本柱(40岁,来本院也有10年之久)和蓝狄承(32岁,来本院已8年)。

小苏是初来乍到,但为能分到五院工作,感到很高兴。她很喜欢分配给她的设计任务,觉得担子虽不轻,但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业务提高快.也表现了对她的器重,能充分运用她刚从学校学来的新知识,一展抱负。她在工作中埋头苦干,全身心都投到设计任务中。跟同组同事们的关系是友好的,不过无论上班时还是下班后、她很少跟他们有什么工作以外的非正式交往。小苏对工作很认真,碰上困难问题,她会自动加班到深夜,查文献,翻资料,上计算机室,总要尽快搞个水落石出。因为她这样坚韧不拔,再加上基础扎实,所学的知识又新,所以总是比别的同事早好几天就完成了分派给她承担的那部分设计任务。她是闲不住的,总说:“我有使不完的劲”。任务一完,就坐立不安,总是又去找马主任要新任务干。有时,她就问贾工、萨工和蓝工,能不能把手头的活分点给她,好帮他们加快进度,但每回都被他们断然回绝了。

她来院工作五个月后,有一回老贾来找马主任,说是谈谈组里的一件事。他们的对话如下:

马:有啥事?请坐下来谈谈。贾:好,马主任。我本来不想打扰您,可组里好几位同志都非让我来找您谈谈小苏的事不可。小苏,苏黛薇,就是才来不久的那个什么硕士,她把咱组的人全得罪遍了,总是一副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样子,好像就她是“万能博士”,啥事都懂。我们可不爱跟这种人共事。马:老贾,这我可有点不懂了。她干得很不错嘛,设计任务总是完成得很好,没出啥差错。布置的活全都干了,还要她咋的?

贾:可谁也没布置过她搞乱组里的气氛啊?谁许她有权指手划脚来教导我们该怎么干活来的?我大小是代组长,也没这么干过。组里怨气挺大,再这么下去。我看全组的工作都要受影响。反正您看着办吧!

马:那好,我看就这样吧。下星期她就干满半年了,我正要找她谈一谈,给她讲评一下她这半年来的表现。我一定记住你刚才讲的,可我不敢保证你们说的她那种目空一切的态度能改得了。现在的年轻人,难呀!

贾:我们也没指望她马上全改,可是她当众去指点别人该这样干,那样干,真叫人受不了。人家还以为她是在那儿做什么高级报告,用上那么一大堆什么高阶高次多变量方程,全是吓唬人的废话,有啥用!她最好收敛点,不然真有人要打报告调走了。事后,老马把该怎么跟小苏谈,仔细地琢磨了一下。他知道,这老贾虽说只是代组长,实际上他早就是大伙的“头”,这是代表组里其他人来谈的。到了下礼拜四下午,老马把小苏叫到自己办公室来了。下面一段话就是他俩谈话的后半段:

马:关于你这半年来的表现,还有一方面我得提醒你一下。我刚才已经说了,你在技术方面的工作,领导上很满意,不过你跟组内其他同事的关系,可有点问题。

苏:我不明白,您这指的是什么问题?

马:好嘛,说具体点,你们设计组里有些人,对你那种“万事通”的态度,和总想告诉人家该怎么去干自己的活方面,很有些意见。你对人家得克制点。别公开去评论人家的工作。这一组的工程师们是挺强的,多年来的工作一直属于优秀的一类。我可不愿意你把他们搅得不能安心,影响工作质量。

苏:主任,听我说几句行不行?首先,我从来没公开批评过他们的工作,也没向您汇报过。起先,我把活先干完了,总要求帮他们干一点,这本是好心嘛,是不是?可次次都叫我“少管闲事”,以后我就光埋头干自己的活了,“休管他人瓦上霜”嘛。

马:这对嘛!这我明白。

苏:你不明白的是,在这个组干了这几个月,我可看出来,他们明明在磨洋工嘛。这些工程师们故意定一种很慢的工作节奏,远远低于他们的能力。哪能拼命干“四化”呀,明明是“力争下游”!他们感兴趣的是上班的时候听老萨那个半导体放的音乐,谈足球比赛,商量着“谢天谢地又是礼拜天”了,该怎么一块去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