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中国60年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历程回顾
2022年1~5月,我国医药行业总计实现销售收入3410.97亿元,同比增长17.80%;实现利润总额332.68亿元,同比增长17.90%,增幅低于2022年水平。但是从全球来看,在金融危机中,中国医药经济依旧走在快速增长国家的前列。”这是2022年9月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对外公布的《中国医药产业60年进展报告》中披露的数据。
这样的数据无疑令人感动。在短短的60年里,我国医药工业经受了从小到大的进展历程。如今我国正努力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
回顾我国医药工业进展的60年,年近八旬、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原高级顾问、人称我国医药行业“活字典”的俞观文很有感慨。在他看来,我国医药工业,尤其是化学制药工业的进展,可分为前后两个30年,即“前30年,艰苦奋斗打基础;后30年,改革开放大进展”。
艰苦奋斗打下基础
你可能感爱好的关于化学制药的讨论报告:2022-2022年化学制药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讨论报告2022-2022年中国化学制药行业进展前景分析及进展策略讨论报告2022-2022年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询问报告2022-2022年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市场供需前景猜测深度讨论报告2022-2022年中国化学制药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猜测报告查看更多报告“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化学制药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主要是以进口原料药简洁加工成制剂,厂房设备简陋,品种少,产量少。”俞观文说,“新中国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
俞观文给记者供应了这样一个数据:1950年,我国只能生产原料药几十吨。
“在前30年中,我国医药工业,尤其是化药工业主要还是以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俞观文说。
我国第一个五年方案纲要规定,制药工业以进展原料药为重点。俞观文认为,这在当时是特别必要的。原料药进展离不开化学工业基础,而当时我国化学工业基础也很薄弱,化学原料品种少,制药生产又不能等待,有的化学原料只能由制药企业自行生产。华北制药厂就是“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我国156个重点项目中的两项。为华药抗生素配套的玻璃分厂则由民主德国供应设计和主要设备。华北制药厂的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青、链霉素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
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金同珍这样总结前30年我国医药工业的进展状况:三年恢复、“一五”方案和试办托拉斯期间,行业面貌日新月异,抗生素、磺胺、解热药、维生素、抗结核药、地方病药,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快速进展,为当时防治严峻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支援抗美援朝,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年“大跃进”、“十年文革”动乱,制药工业受到“左”的干扰,消失了乱办药厂、滥制药品的混乱局面,但是在党和政府领导及广阔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在改进原料药生产工艺、提高制剂生产机械化水平方面,在研制口服避孕药、心血管病用药、老年慢性支气管病用药、抗肿瘤药方面,仍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前30年,通过沿海地区制药企业扩建、改建和新建,以及1960年月起加强内地建设(当时叫做‘三线’建设和‘小三线’建设),制药工业布局更为合理,边远省区也有了药厂。”俞观文指出,“当时除了北京、上海两个医药工业讨论院外,还建立了10余所省、市级医药工业讨论所,新建、扩建了制药机械厂和药用玻璃厂。药品品种增加,产量扩大,管理加强,配套更好,制药工业有了肯定的基础。”
在科技进步、产量扩大、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一种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状况消失了——1959年~1979年国家7次降低药品价格,以减轻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购药负担。1976年唐山大地震,第一架飞抵唐山的飞机是上海医药选购供应点运输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各药厂加班加点生产救灾产品,满意了救灾需要。
改革开放加速进展
1978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拐点,对新中国医药工业来说,同样如此。在新中国医药工业元老级人物看来,改革开放使药业得以腾飞。
“实事求是地说,前30年我国医药工业进展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改革开放则促使医药产业高速进展,生产基本满意需要,技术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以化学制药工业为例。1978年化学制药工业产值为63.6亿元,2022年达到3073亿元,增长了47.3倍,以年均15%以上的增幅增长。由于2022年以来药品24次降价(累计金额450亿元),加上价格因素,实际平均增幅在17%以上,相当于每5年翻两番,增幅远远高于世界制药工业的增长幅度(近10年约为8%)。
随着国门的打开,一批拥有世界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外资企业开头与我国合资建厂。天津大冢、无锡华瑞、上海施贵宝、西安杨森、苏州胶囊成为第一批医药合资企业。
金同珍指出:“这期间,我国又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药品专利,爱护学问产权,从而吸引了大批外企进入,带动了我国制药工业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阅历的引进、消化、汲取和创新工作,加快GMP推广进程,药品质量稳步提高,新产品、新剂型不断增加,新技术、新设备广泛采纳,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快速普及,全行业旧貌换新颜。”
就在外资逐步进入中国之时,改革开放也使得国企焕发青春,民企健康成长。改革、改组、改制,使国有企业不仅仅是生产实体,而且成为集科研、生产、内外贸易为一体的组织,企业的乐观性和活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县以下不许办药厂”、“药厂只能国家办”的框框被打破,复星、健康元、华海等一批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快速进展。
“输液行业壮大历程可以说是制药工业进展的缩影。”俞观文说,1978年我国生产输液1.1亿瓶,当年全国9亿多人口,每8人年均1瓶,生产远远无法满意实际需求。
2022年,我国有输液生产企业300多家,输液产量达到71亿瓶(袋),平均每人每年5.4瓶(袋)。不仅如此,在品种上还从基础型输液进展到肠内外养分液、血浆代用品、肾科用品和治疗性输液、冲洗液、氨基酸、脂肪乳,以及左氧氟沙星等治疗性输液;包装也从过去的以玻璃瓶为主,渐渐进展到塑料瓶和软袋,以及非PVC共挤膜软袋,而用于玻璃瓶的一般自然 胶塞也改用以丁基胶塞为主。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活跃,目前我国已有130多家医药企业在上海、深圳乃至海外股票交易所上市。此外,国内生产企业勇登国外市场。除了原料药大量出口外,制剂生产企业正努力在国际市场有所作为。
原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司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已通过欧、美、日药品制剂认证的企业有19家,正在申请的有20多家。
行业进展后劲十足
于明德认为,新中国60年我国医药工业进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是量变。解放初我国缺医少药,没有医药工业体系;现在我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且能满意全国13.2亿百姓全部医疗保障需要的各种药品需求,甚至我国生产的一些药品还可供应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比如说,化学原料药的60多个产品在全球就有很强的竞争力。这是一个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统计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和产量世界第一的制剂生产国。
其次是质变。近30年来,我们参加世界产业分工的角色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重要、活跃。这是由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仅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让人们的聪慧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充分竞争也推动我国成为从制药大国到制药强国漫漫旅途上的前行者。
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只有72.8亿元。到2022年,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8666.82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123倍。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新媒体与文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龙岩高中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A卷)试题含解析
- 2025公司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届广西南宁市新民中学初三练习题四(山东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云南省屏边县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
-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教学设计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词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永平隧道施工方案
- 2025租赁合同的法律特征和种类
- 2025企业咨询服务合同(参考文本)
- 机器学习(完整版课件)
- (八省联考)陕西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 DG-TJ 08-2336-2020 绿道建设技术标准
- 新建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工商企业管理5000论文范文
- 国际金融学课件完整版
- 2024会计职业规划
- 2024年(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软考试题库大全(含真题等)
- 国家电网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应聘登记表
- 公众号转移合同模板
- 施工现场扬尘控制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