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汽车车身损坏分析课件_第1页
第3章 汽车车身损坏分析课件_第2页
第3章 汽车车身损坏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章 汽车车身损坏分析课件_第4页
第3章 汽车车身损坏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车身损坏分析

造成汽车车身损坏的原因及损坏的形式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要彻底修复好受损车身,就要对受损车身的损坏情况作出全面、准确的分析,判断车身受损程度、范围及受损部件等,并依此来制定合理、有效修复计划。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2.了解碰撞的类型;3.掌握碰撞对车架及车身的影响;4.掌握汽车车身损坏分析的具体内容;5.掌握汽车车身损坏评估的基本内容;6.掌握汽车车身修复方案制定的依据、原则和内容。汽车车身损坏分析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1.碰撞类型1)前部碰撞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1.如果程度较轻,则保险杠被后移,汽车前部钣金件弯曲变形。

2.如果碰撞力较大,前翼子板与车门挤在一起,使车门启闭困难;发动机罩铰链将向罩顶部方向向上弯曲;前纵梁发生弯曲并引起前横梁变形。

3.如果碰撞力足够大,则造成前翼子板、保险杠、散热器、纵梁等严重变形,车门前立柱(特别是前门铰链上部区域)发生弯曲变形,车门下垂、车身底板及前挡泥板拱曲等。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2)后部碰撞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1.若碰撞较轻,则会造成后保险杠、行李舱等发生变形、后围外板外凸。

2.如果碰撞严重,后侧围板会上折撞到车顶上,车身中支柱会变弯,后部纵梁将发生变形。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3)侧面碰撞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1.若碰撞较轻,则造成车身外侧板凹陷。

2.若碰撞严重,会导致车门、门中立柱、车顶等发生变形,使前、后车身偏移。

3.若前翼子板中部被撞,前轮将后缩;冲击力通过前悬架所在横梁,传给两则纵梁,导致轮距、轴距、前轮定位失准。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4)顶面碰撞1.顶部碰撞主要是汽车翻滚引起的。

2.导致车顶、车顶梁和边梁的弯曲,还会引起前、后挡风窗框柱,门中立柱的变形。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2.碰撞对车身的影响1)碰撞对承载式车身的影响上下弯曲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左右弯曲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挤缩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扭曲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菱形变形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2)碰撞对非承载式车身车架的影响(1)侧弯变形由侧面碰撞所引起,造成车架或承载式车身弯曲变形。特征:是某侧纵梁的内侧和对面那根纵梁的外侧出现皱褶凸痕,纵梁拉长一侧的车门上出现裂缝,缩短一侧车门出现褶痕。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2)下凹变形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某一段比正常位置低。由前部或后部的正面碰撞后引起。特征:是翼子板与车门之间出现不规则缝隙,缝隙一般为上窄下宽。(3)挤压变形挤压损伤会造成某一部位比正常尺寸短。由于正面碰撞引起。特征:是翼子板、行李舱、发动机罩、车架各梁出现皱褶或扭曲变形。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第一节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第一节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4)错移变形错移损伤会使汽车的一侧向前或向后移动,整个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由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错移是汽车某一角受前部或后部猛烈碰撞所造成。特征:是发动机罩、行李舱、靠近后车轮的后侧围、乘客舱或载货汽车地板可能出现皱褶,而且伴有挤压和下凹损伤。严重的错移损伤会导致整个车身及车架报废。第一节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3.1.1碰撞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5)扭曲变形扭曲损伤会造成车架一角上翘,而其对顶角则下折。由前部或车尾的一侧角碰撞所致。3.1.2汽车车身其他形式损坏3.1汽车车身损坏的基本形式1.局部锈蚀损坏2.局部断裂损坏3.2.1汽车车身损坏情况的分析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1.碰撞分析1)碰撞力的大小如果汽车与固定物体相撞,则该冲击力为:

F=(mv)/t

如果汽车与相向的汽车相撞(对撞)时,则有

F=(m1v1+m2v2)/t

如果汽车与顺行汽车相撞(追尾)时,则

F=(m1v1-m2v2)/t

3.2.1汽车车身损坏情况的分析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2)碰撞力作用的方向碰撞力的损坏程度还取决于碰撞力与汽车质心相对应的方向。碰撞力的延长线不通过汽车的质心,一部分冲击力将形成使汽车绕着质心旋转的力矩,该力矩使汽车旋转,从而减少了冲击力对汽车零部件的损坏。碰撞力指向汽车的质心,汽车就不会旋转,大部分能量将被汽车零件所吸收,造成的损坏是非常严重的。3.2.1汽车车身损坏情况的分析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碰撞的类型3.2.1汽车车身损坏情况的分析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3)碰撞力的作用点对壁碰撞对柱碰撞3.2.1汽车车身损坏情况的分析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2.车身的变形倾向性分析1)承载式车身的变形倾向性悬架与车身的装配及受力图1—前悬架摆臂;

2—纵向拉杆;

3—减振器;

4—悬架弹簧(1)前车身变形倾向3.2.1汽车车身损坏情况的分析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

(a)前纵梁前纵梁的损坏(b)翼子板内支承板3.2.1汽车车身损坏情况的分析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2)后车身变形倾向水平方向垂直方向

后车身吸收碰撞能量的缓冲点的位置中间车身部分发生的碰撞,其冲击力的转移会殃及车顶,路径主要是中柱和前后窗柱。对车顶伤害最大的还是倾翻或下落物体的砸击。这种冲击不仅使顶盖、顶梁和边梁弯曲,而且还会使前后窗柱、中柱变形。3.2.1汽车车身损坏情况的分析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3)车身侧面变形倾向3.2.1汽车车身损坏情况的分析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2)车架的变形倾向性(1)车架的弯曲变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水平方向上的弯曲,另一种是垂直方向上的弯曲。前者多为正面的碰撞所致,而后者则是由侧面的冲击所引起的。(2)车架的扭曲变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水平方向上的对角扭曲;另一种是垂直方向上的扭转。前者多为偏离车架中心线的角碰撞引起的,后者为垂直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冲击载荷所致。3.2.2汽车车身损坏评估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1.损坏范围的确定首先,应了解汽车的整个碰撞过程,如碰撞部位、碰撞方向、碰撞时的车速、碰撞的物体及碰撞次数等,这对车身损坏的判别非常有意义。其次,确定损坏范围时,应先找到最初遭受冲击的地方(也就是最初的损坏部位),可通过涂层的剥落程度及钣金的伤痕来判定。然后沿着冲击力传播的方向,根据各部位变形倾向,系统地检查各部件的损坏情况,包括车身附件以及车身以外的其他总成和部件,如车轮、悬架、发动机等。3.2.2汽车车身损坏评估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2.损坏程度和类型的确定1)直接损坏3.2.2汽车车身损坏评估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1)波及损坏4)结构性损坏2)诱发性损坏3)惯性损坏Title以车身部分构件的变形为代价的,将这种类型的变形称之为结构性损坏。惯性损坏。惯性损坏是指汽车运动状态发生急剧变化时,由惯性力作用而导致的损坏形式。波及损坏是指冲击力作用于车身上并分解后,分力在通过车身构件过程中所形成的损坏。诱发性损坏是指一个或一部分车身构件发生损坏或变形以后,同时引起与其相邻或装配在一起的其他构件变形的现象。2)间接损坏3.2.2汽车车身损坏评估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弯曲弯曲剪切扭曲折叠波及损坏的几种形式3.2.2汽车车身损坏评估3.2汽车车身损坏的分析与评估3)加工硬化加工硬化对钢板修复的影响3.3.1确定车身修复方案的依据和原则3.3汽车车身修复方案的确定Text1Text2Text3Text4Text5以修理工厂车身修复设备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以车身损坏评估为依据以车身修复人员的实际技术水平为依据以专业的车身修理手册为依据以车身修复的预计成本为依据Text31)设备的形式2)设备的技术状况3)设备的数量1.确定车身修复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