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第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第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第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第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第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第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①全球史观

②革命史观

③文明史观

④社会史观

⑤现代化史观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参考答案:B2.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C.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参考答案:C3.自然法的概念是整个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根据这一概念,下列原则中不属于自然法范畴的是()A.天赋人权

B.人人平等

C.公正至上

D.主权在民参考答案:D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之处是A.都体现了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

B.革命武装都打败了国王军队C.都处死了国王

D.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参考答案:D5.公元前7世纪,齐晋两国均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兴兵起事。齐桓公北击戎狄,援救燕国,助邢、卫复国;晋文公兴兵勤王,护遭狄人驱逐的周襄王还都复位,继而灭掉潞、甲氏等狄人小国。这些行为A.加快华夏共同体的融合发展B.属于周初分封国间的争权夺利C.导致各地战火不断生灵涂炭D.说明宗法分封制已经彻底瓦解参考答案:A“尊王”突出了华夏国家的主权理念与社会整合意识,周天子仍是华夏政治共同体最高权力的象征,“尊王”就是遵从西周的传统国家政治的有序化,“攘夷”突出了华夏民族的一种自觉的族别意识和自我认同,故A正确;BC只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材料的实质,排除;D表述绝对,错误。6.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参考答案:D清初“军国政事”由皇帝决定,而不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7.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A.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B.体现了蒋介石的民主主义思想C.表达了蒋介石彻底地反帝思想D.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参考答案:D8.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璧”。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参考答案:B9.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生产积极性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参考答案:B10.在雅典,很多案件不完全是依据法律条文来判决的,而是由全体陪审员依据正义的一般原则,按多数原则决定判决结果。这些原则(

)A.能预防法官受贿的危险性 B.能使法院的审判结果公正C.体现了司法民主运作模式 D.能有效杜绝法官独断专行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陪审员人数众多,监督法官,有利于预防受贿的危险性,故A项正确;陪审员人数众多,并不能保证审判结果的公正,故B项错误;让众多公民参入审判,能使审判更体现民主性,是影响而不是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让众多公民参入审判,也能有效遏制法院的独断性,是影响而不是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11.西周以来继承制度规定: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而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这一变化表明(

)A.分封制的瓦解

B.宗法制的影响削弱C.中央集权的强化

D.清朝彻底改变了王位世袭制参考答案:B12.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威尼斯、佛罗伦萨思想较开放

B.威尼斯、佛罗伦萨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威尼斯、佛罗伦萨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威尼斯、佛罗伦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最早参考答案:B13.下列示意图中,?处最合适的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A.七十七国集团

B.欧洲共同体C.东南亚国家联盟

D.欧洲联盟参考答案:B14.西方人追求上帝,中国古人追求“理”学,请回答二者的共同点应该是()A.都是意在为专制中央集权服务B.都是意在约束人类无尽的欲望C.都是意在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D.都是意在强调除人之外还有神的力量的存在参考答案:考点:36:宋明理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的宗教信仰和宋明理学.西方人追求上帝,主要是强调除人之外还有神的力量的存在,意在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解答:中国的理学是为专制中央集权服务的,故A项错误;两者都是意在约束人类无尽的欲望,故B项正确;西方人追求上帝,是意在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故C项错误;西方人追求上帝是意在强调除人之外还有神的力量的存在,故D项错误.故选B.15.史学研究者汉斯·巴伦指出:“在15世纪90年代初,我们在意大利半岛以外的每一个欧洲国家里都见到了一种类似的情况——人人对意大利心向往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意大利A.复兴了希腊和罗马文化 B.产生了宗教改革思想C.传播了近代的启蒙思想 D.弘扬了古典人文主义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B项中的“宗教改革”爆发于16世纪初,C项中的“启蒙运动”兴起于17、18世纪,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5世纪90年代初”,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15世纪90年代初......人人对意大利心向往之”体现了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对其他国家的深远影响。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项,故选D。16.经济学家丹尼尔·R·福斯菲尔德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是A.国家保护私营企业与个人合理利润

B.国家调控取代自由企业制度C.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建设福利国家稳定社会秩序参考答案:M1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C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私营企业……只要是必要……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即可得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故选择C项;A项是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的政策,故排除;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私营企业……应当保留”不符;题目中未涉及福利政策,故排除D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信息的正确理解17.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参考答案:D18.“当时的……指导机关不做发展土地革命和群众的阶级斗争,却只做上层的团结功夫,蒙蔽阶级矛盾,不去夺取军队,不去武装工农,不能利用参加政权的机关,不去为群众谋利.”这导致()A、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C、断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D、国共合作破裂参考答案:C19.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罗马没有法律的制约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C.罗马法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参考答案:D20.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所示,左表中应填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考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解答:对于历史事件的原因往往都是由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这几个方面来分析概括.材料中已经给出政治和思想上的原因,所以选择经济的原因和社会方面的原因.①是经济原因;④是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故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原因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题,难度不大.21.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参考答案:C22.美国总统布什于1989年正式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布什声称“美国现在的目标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我们所谋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们要求苏联在国际上以较负责态度行事,维护国际社会的稳定,在国内政策上朝着较开放和民主化的方向前进,实现政治多元化、尊重人权和开放天空。”以下各项中能正确揭示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实质的是A.遏制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B.迷惑苏联以求实现和平演变的战略目标C.遏制苏联扩张主义维护美国世界霸权D.迫使戈尔巴乔夫改革由经济转向政治参考答案:B23.唐代科举考试中专设史科,通史即可入仕。皇帝还设立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使官修正史的行为制度化,此制为以后各朝沿袭。这些做法()A.有利于政府加强思想控制B.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C.维护了历史记载的客观性D.推动史学成为独立学科参考答案:A【考点】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分析】根据“使官修正史的行为制度化,此制为以后各朝沿袭”分析可知:统治者修订历史,带有更加浓厚的政治色彩,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A正确;

B错误,科举制在宋朝逐渐完善;

C错误,官修史书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不能保证客观性;

D错误,官修史书使史学成为了政治的附庸;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唐朝文化专制政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唐朝官修史书现象适应了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24.某校高二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集如下四句话:甲:“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乙:“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师夷长技以制夷。”丙:“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丁:“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请征之经,穷则变。”对此判断正确的是A.甲:洋务派

乙:地主阶段抵抗派

丙:维新派

丁:顽固派B.甲:维新派

乙:地主阶段抵抗派

丙:顽固派

丁:洋务派C.甲:顽固派

乙:地主阶级抵抗派

丙:维新派

丁:洋务派D.甲:顽固派

乙:地主阶级抵抗派

丙:洋务派

丁:维新派参考答案:C25.光绪八年八月,张佩纶上《密定东征之策以靖藩服折》指出:“日本凭寡倾危,琉球之地久踞不归,朝鲜祸起萧墙,殃及宾馆。彼狃于琉球故智,劫盟索费,贪婪无厌。”判断此文意在A.揭示日本侵略扩张威胁

B.对日政策应积极主动C.预见中日之间难免一战

D.总结对日失策之缘由参考答案:B近代中日关系。从材料“狃于琉球故智,劫盟索费,贪婪无厌”可以看出作者对日本的步步侵略的行为非常不满,主张对日本采取积极地策略,避免日本的侵略态势进一步加剧。26.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A.儒学独尊

B.国家财政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参考答案:D27.“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的。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个时代

(

)A.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宗教C.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D.倡导知识即美德参考答案:C由“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可知为文艺复兴运动,故C项正确。28.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出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这些举措A.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B.控制了地方财政支出C.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通判、各色参军的设置旨在监督控制地方知州权力,牵制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通判、各色参军的设置对知州权力形成较大制约,故A项错误,排除;材料反映了中央对地方财政权的制约,但并非控制地方财政支出,故B项错误,排除;材料反映地方权力受到中央制约,不利于地方自主性发挥,影响行政效率提高,故C项错误,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应掌握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分析再做出正确的判断。29.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①改良旗袍

②中山装

③两式洋楼

④京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30.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可知此时应该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故B项正确;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属于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关注农民是不符合史实的,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是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始的,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7分)参考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8分)(2)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7分)试题分析:第(1)问,背景需从一战这个大背景下思考,结合美国、欧洲、俄国状况分析。第(2)问,原因需要从美国国内、国际两方面思考。【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契合美国参加一战100周年的热点,考查考生对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的认识。本题材料与答案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更多需要从教材所学知识上思考组织答案。启示:战争与和平部分复习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建议考生加强对“概括”、“说明”类设问的解题方法的训练。3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905年11月2日,清朝政府勾结日本政府文部省发表《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要求中国留学生对在日学习活动、与国内通信要在清朝政府驻日公使和日本学堂登记,而且只能住在留学生学校宿舍。这个规则出台后,引起了广大留日学生的抗议。但是在该如何具体应对这场斗争的方式上,留学生们出现了严重分歧。一派以秋瑾和宋教仁为代表,主张全体同学罢学回国;一派以汪兆铭和胡汉民为代表,主张忍辱负重留在日本继续求学,两派发生了激烈争吵,甚至到了水火不相融的地步,以至最后留日学生总会的干事们不想承担责任,纷纷辞职不干了。这种情况让日本报纸幸灾乐祸,描述中国留学生是“乌合之众”,1905年12月7号的《朝日新闻》甚至干脆说中国留学生是“放纵卑劣”的一群,挖苦中国人缺乏团结力,陈天华就是在看了这张报纸后的当夜,连夜手书了一封被后世人称为“绝命辞”的信,第二天就赴海而死。——选编自《百度百科:陈天华》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天华“蹈海赴死”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陈天华“蹈海赴死”这一历史事件。参考答案:(1)背景:①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继续加深。②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此起彼伏,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③20世纪留学潮兴起,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④1905年同盟会成立,引起清政府和日本人的恐慌。(2)评价:①陈天华蹈海赴死,唤醒了国人,团结了革命同志,揭露了清政府和日本人的阴谋。其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值得后人学习。②用蹈海赴死的方式表达政治立场和精神追求,过于偏激,也过于可惜。(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详解】(1)依据材料中“1905年11月2日”、“这个规则出台后,引起了广大留日学生的抗议。”等信息结合所学从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的发展、留学热潮的兴起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大、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等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