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高质量发展下辽宁省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韩策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而职业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其产生之始就不可避免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1]。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势必要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辽宁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一)经济结构优化提质
粮食产业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延伸优化粮食产业链条,强化良种技术攻关,加强落实耕地保护,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优化提高粮食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数字赋能;着力建链延链补链,优化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紧盯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聚焦培育新发展动能[2]。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注重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城市公共管理服务能力和人民生活品质。
(二)持续积聚发展新动能
面向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个重大应用场景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强化科技创新有效供给;新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诞生的机遇,推动产业化数字和产业数字化;重视不同产业间的融合与分化、跨界行业整合和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所形成的新的产业组织形态[3];大力培训服务新业态,加快发展服务新模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高质量发展必须提供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空间体系。突出沈阳市、大连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牵动作用,并充分发挥其他城市优势资源,进一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建立更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共同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板块支撑和动力系统。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一)专业建设难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1.专业布局全而不优
一是专业同质化严重。部分专业出现重复建设、扎堆建设的现象[4]。以财经商贸大类为例,辽宁省在校生规模占比高达20.71%,导致就业难、人力资源浪费,进而影响省内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二是专业适应性不足。专业总体布局不适应产业需求,辽宁省第一产业专业布点占比6.83%,在校生人数占比3.25%,与辽宁省第一产业GDP占比8.74%不相匹配。专业设置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辽宁省高职院校开设公共服务类学科院校18所,在校生规模3978人,不能满足相关人才的需求。
2.专业开设多而不精
辽宁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基本上全面覆盖了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但是专业建设方面优势不够突出,特色不够明显,育人成效不高。“双高计划”仅有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和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入选[5]。
3.专业建设大而不强
一是师资力量薄弱。辽宁省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全国第19位;“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占比56.85%,低于浙江省近30%,也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二是高水平智能化和数字化课程建设落后,国家级精品课程44门,全国第11位,而同期江苏省236门、浙江省135门、河北省105门。
(二)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辽宁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在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上缺乏人才供给和技术支持,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体系滞后,“中-高-本”一体化人才衔接体系还没有成型,技术技能层次界限不清晰;培养目标落后,人才培养缺乏前瞻性,忽视学生的发展性和终身性,影响学生职业发展;培养思维保守,忽视了学科的跨界融合和创新、适应、迁移等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发展不适应
职业教育院校布局缺乏均衡性。辽宁省43所高职院校中沈阳市有15所、大连市有7所,占总数的51.16%,整体发展规模和人才培养质量远超省内其他地区,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缺乏针对性,没能发挥地缘优势。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
(一)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向
1.优化专业发展布局
以宏观调控去同质化。省内多部门要联合发力,做到信息共享、政策衔接,为专业设置提供政策保障;省教育厅牵头组建专业设置论证组织,对专业设置进行论证和审核,提出省级层面的专业设置方案;高职院校根据省专业设置方案进行调整,合理控制专业布点数和招生规模。
以动态调整提高适应性。一方面,要扩大一、二产业的招生规模,缩减重复建设、招生低迷、就业不佳的专业,保障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协调一致;另一方面,在专业结构、专业比例以及招生规模上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6],重点布局粮食安全、智能制造、城市服务管理等相关产业。
2.打造一流专业
坚持特色引领的建设原则,采取“选择性”卓越策略和“集群化”的建设路径,打造具有辽宁省特色的高职专业。坚持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人才链对接创新链为根本导向,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以学生职业发展为轴心。坚持科研创新的引领作用,提高科研创新工作的认识、规范科研创新管理、设置省域特色研究项目。
3.增加职业教育投入
师资队伍是高水平专业群布局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要筑牢师德根基,把立德树人放在教师培养首位[7]。二是要完善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健全教师准入制度,严把师资准入关口,构建分级分类多层次多元化评价模式。三是以产教融合为驱动,引进能为学校服务的高水平企业技术人才,培养能为企业做贡献的复合型教师,组建一支社会服务能力强、专业教学水平高的专业教学团队[8]。
开展高水平智能化和数字化课程建设。省市教育部门要加大对智能化、数字化课程的支持力度,鼓励高职院校形成“互联网+职业教育”新形态;高职院校要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教师队伍,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校企共建、校校共建,打造高质量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并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高-本”一体化的职教人才培养体系,畅通职业教育学历上升的渠道;加快探索职教本科发展模式,稳步推动职教本科规模化发展;完善普职贯通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科学规划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要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要支撑辽宁省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要对接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对接学生未来发展需求。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新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院系组织机制、监督考察标准等多方面入手,培养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产教协同育人新格局,构建政、行、企、校多方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打破校企边界,强化校企合作,形成无边界融合教学组织和研发机制[9]。
(三)契合地方发展需求方向
政府需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协调各城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鼓励沈阳、大连两市按照产业需求和服务面向,举办多所高职院校,提升中心城市的人才培养能力;支持其他城市集中力量办好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构建省市合理分工与协同推进、院校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鱼技巧与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海洋动物运输与供应链管理合同3篇
- 绿森钢化中空玻璃迁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全国清华版信息技术小学四年级下册新授课 第4课 独特景观-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 说课稿
- Unit7 Grammar Focus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贵州省安顺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竞赛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周转材料租赁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合同3篇
- 陕西省商洛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小升初真题(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贵州黔南经济学院《手绘表现技法景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洛栾高速公路薄壁空心墩施工方案爬模施工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政审表
- GB/T 35199-2017土方机械轮胎式装载机技术条件
- GB/T 28591-2012风力等级
- 思博安根测仪热凝牙胶尖-说明书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
- 出院小结模板
- HITACHI (日立)存储操作说明书
- (新版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61850基础技术介绍0001
- 电镜基本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