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政策取向_第1页
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政策取向_第2页
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政策取向_第3页
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政策取向_第4页
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政策取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质文档2006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政策取向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有关措施逐步显现出政策效果,中国经济已经从前几年的加速增长阶段转向稳定增长阶段,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2005年,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达9.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展望2006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稳定运行格局。预计GDP增长8.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左右。宏观调控政策宜继续坚持“双稳健”基调,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继续严控投资增长速度,努力调整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一、宏观调控取得的积极成效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政府推出了“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一整套政策组合扭转了经济从偏热状态向过热状态进一步加速的可能走势,2005年国民经济在高位平台上稳定增长。经济总量矛盾缓解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也得到改善,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1、农民增收缩小了城乡消费市场增速差距,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冷热不均现象有所改观2005年中央继续加强支持“三农”的政策力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得以延续。200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86元,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个百分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实际增长5%以上。农民收入增幅的提高,促进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0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城乡市场零售额14%和11%,增幅差距由去年同期的5.1个百分点缩小到3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品市场销售趋旺,使前几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一热一冷的局面有所改观,1-827.4%,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的差距同比缩小了3个百分点。2、轻重工业的增长更加协调,煤电油运瓶颈压力有所减缓2003-2004年,我国一直呈现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的经济增长特征。2003年4年重工业3.5个百分点。20051-8月份出现了转折性变化,重工业增速从去年同期的18.6%下降到16.91.7个百分点。重工业快于轻工业的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3.2个百分2月份当月缩小为0.7小,表明经济开始朝着恢复均衡、稳定增长的方向变化。在重工业增速回落的影响下,交通能源等“瓶颈”压力有所减缓。1-8月份发电量增长13.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10.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全社会货运量增长9.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18.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3、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今年以来,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加大了对房1-8411512.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8920亿元,增长22.3%,比去年同6.5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333亿元,比7月下降了61亿元,下降了4.38%。从产业看,农业投资得到加强,工业投资增速放缓,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基本保持稳定。第一产业投资396亿元,同比增长20%,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7330亿元,增长35.2%,比去年同期下降6.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煤电油运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投资增速加快,钢铁、铁合金等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546亿元,在去年同期增长63.1%的基础上同比又增长81.9%,增速提高18.8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770亿元,增长25.6%,增速提高10.6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504亿元,增长39.2%,增速提高43.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492亿元,增长25.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0.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757亿元,增长16.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5.3个百分点。4、就业形势逐步好转,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弱今年以来,经济增长保持高位运行,消费品市场活跃,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带动了就业形势的好转。1-8月新增城镇就业73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2%。预计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2%,低于4.5%的调控目标。在经济增长保持较快速度的情况下,2005年出现了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物价指数先于经济增长率回落的局面。由于粮食价格的稳定和工业品供过于求局面的加剧,居民消费价格小幅走低。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2.1%,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5%,涨幅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今年对房地产价格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后,房价上涨幅度在下半年开始放缓。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月上涨6.3%,上涨幅度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快速增长、价格基本稳定、就业形势好转的组合表明经济形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综合分析,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4%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1%,第三产业增长9.3%。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名义增长率回落0.5个百分点,实际增幅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回落1.9个百分点;外贸呈现出口增速明显快于进口增速的格局,预计出口总额增长29%,进口总额增长19%,全年贸易顺差接近1000亿美元,贸易顺差比上年扩大650亿美元。(具体指标预测见附表1)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国民经济转入稳定增长阶段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周期性自发波动、国内扩X性冲动惯性、国际市场变化等多种力量交互作用,经济运行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局面,既有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增多、工业生产增速居高不下的趋热迹象,也有企业利润下滑、物价连续走低的趋冷讯息。我们认为,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中,以下三个方面是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1、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惯性冲动依然强烈,产能过剩的行业明显增多固定资产投资是当期的需求,下期的供给。前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必然逐步形成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今年以来,产能过剩的压力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水泥、电解铝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已经显现,电解铝行业125户生产企业中已经有39户停产,554400多个水泥企业,已经有1900多个企业处于亏损和微77%。我国今年钢产量将突破3亿吨,达到3.325900电力等行业也隐含着这种风险。虽然今年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力度不减,但各地加大投资、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冲动依然十分强烈。特别是6-8月份,新开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明显增1-811.4198087.421.1%;其中,62.4万个,7月份1.4万个,8月份1.9万个。投资在建规模偏大,新开工项目增多,电力、煤炭等部分行业无序建设现象突出,这将造成未来数年产能过剩更大的压力,引发价格下跌、利润缩小、银行不良贷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2、贸易顺差连创新高,外需比重过大隐含经济波动风险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出现进口增速明显放缓而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增势的新局面。1-84756.732%;进口4154.414.9顺差高达602.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逆差10亿美元左右。今年前8个月形成6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超过去年全年的净出口增量,既有正常的合理的因素,也有一些特殊的不正常因素。从正常合理的因素分析,一是近年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规模较大,形成巨大的加工贸易生产能力,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50%。贸易顺差中,加工贸易创造的顺差占总顺差的62.1%。二是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从加速增长转入稳定增长,再加上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使国内对投资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一般贸易进口增速明显回落。1-8月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5.3%,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口增长9.2%,比上年同期下降28.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实现顺差22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一般贸易为逆差148亿美元。三是前几年我国时处入世之初,每年关税水平调整幅度较大,企业为了享受关税下调的好处,下半年少进口,集中在年初大量进口,因而造成我国年初出现贸易逆差,下半年恢复顺差的现象。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今年年初关税下调幅度比前几年缩小,年初集中进口的现象基本消失,因而年初便出现贸易顺差。从特殊的不正常的因素看,今年以来,国内出口企业普遍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可能对我国产品实行贸易设限政策的预期。在这两种预期的作用下,企业普遍想方设法早出口、快出口,尽量抢在国外采取贸易设限措施之前多出口,抢在人民币升值之前多出口。为抢在欧美封关前出口,6、7两个月纺织企业纷纷加班加点赶定单,压价抢关出口。同样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使许多企业尽量少进口、晚进口,以避免汇率损失。经初步测算,预计今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5%,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大超过往年的正常水平。我国经济增长过份依赖外需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波动发国际贸易摩擦。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成为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中最为突出的问题。3、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对我国经济持续平衡发展的压力逐步增大20057月份小幅回升后继续提高,主要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现货价格水平的中A2.13%,比去年同期上升15.33%;反映期货价格水平变化的中B4.82%,比去年同期上升28.61%。虽然我国对成品油价格和电价等资源类产品价格采取了适当的控制措施,国际油价和国内煤炭价格对国内各行业的成本推动压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但1-8月,我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还是在去年同期上涨10.4%的基础上又同比上涨9.5%,由于我国大多数工业品处于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上游成本只有小部分可能通过工业品出厂价上涨转嫁出去,主要消化渠道是压缩企业利润。今年以来,我国多数加工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明显下降。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6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增幅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373亿元,同比增长53.1%,增幅同比上升44.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下降35.4%,化纤行业利润下降34.3%,建材行业利润下降14.8%,电子通信行业利润下降6.5%。国际油价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和高位运行,有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滞胀”的负面影响。初步预计,2005年国际油价平均为每桶55-60美元左右,同比上涨35%-45%,根据模型测算,如果国际油价上涨完全传导到国内,将导致我国国内生产总0.5-0.7个百分点,国内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8-1.2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指数3.2-4“滞胀”重视。三、2006年经济形势展望和多方案比较测算1、国内外环境分析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与20052005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在保持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的制约因素。首先,如果美联2006年继续执行其既定的稳步调高利率的政策,将不仅对国内需求产生负面影响,给世界经济带了不利影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冲击更大。2006年,全球经济持续增长造成对石油的需求继续旺盛,会使石油价格维持高位。总体上看,我国2006年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仍然较好,但高油价和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从国内环境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特别是金融体制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保证了信贷和土地的调控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宏观调控的随着前几年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陆续投产,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更加宽松,煤X从国际环境、国内体制政策环境和供给条件看,2006利因素较多。特别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建设步伐2006好的环境。2、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变化趋势2006增长中平稳回落的态势。2005年1-8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997528.41.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7.3%提高为64.3%。从2005年新开工项目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惯性较强;加之“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将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2006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之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一是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力度不减,特别是对土地的控制仍然较严,近期对部分地方出现的“以租代征”的错误做法叫停,各地在逐步消化了前几年过快征用的农地后,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约束在明年将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二是今年以来银行中长期贷款增幅逐步下降,8月7.69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同比低8.1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速放慢将影响明年的投资增速,特别是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三是加工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明年将更加突出,部分行业产品成本上升、价格下降使利润空间明显压缩,必然降低企业投资意愿,约束部分行业的投资扩X。四是今年以来,随着贸易摩擦379.93亿美元,同比下降3.02%。多年少见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下降对明年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06年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首先,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由于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粮食保护价政策有利于农业再现增产增收的局面。20056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其次,城市居民收入继续有较大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消费成为城市商业市场主要推20052006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1500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扩大即期消费。国家财政支出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出台了较为严厉的制止教育高收费、乱收费的措施,部分城市推出中小学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有关部门对医院收费加强监督,医疗统筹面继续扩大。国家财政将住房改革的货币补贴落到实处,对住房不达标和无房人员进行货币补贴等等。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人性化设计,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2006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高油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和住房消费难以重现旺市。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2006加入世贸组织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不利因素主要2005年1000亿美元左右的顺差规模将成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无论国际、国内都将采取措施施加影响。②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及人民币升值将成为影响2006年进出口的重要因素。③煤电油运供应紧、国内市场生产抑制“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最新措施等问题都将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抑制作用。3、2006年不同政策和环境组合下经济增长的三种可能前景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特别是充分考虑“十一五”规划实施第一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政策需要,我们测算了2006年不同环境和政策力度下国民经济高、中、低三个不同增长前景(详见附表2)200555亿元,财政预算内建设投资比20052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3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增长幅度比20050.68%-10%2004年的6.3%和20055%回落到4.5%左右。第二产业受投资增速回落影响,重工业和建筑业增速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6.7%和2005年16.2%减速为15.5%2004年的11.12005年的11%减速为10.5%。第三产业受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和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影响,预计增长9.2%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基于投资周期和增长惯性的考虑,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左右(实际增长率约162005年降低5个百分点。社13%左右,与2004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将呈现均衡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出口将增长20%左右,进口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约11702005年的650亿美元减少为200亿美元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左右。这一方案的特点是兼顾经济运行中趋热与趋冷两方面因素,既引导投资平稳回落,又通过财政政策的支出结构调整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条件,稳步调整外贸进出口增速避免外需剧烈波动,可以较好地保持经济景气的持续性,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宽松的景气环境。增长2005年,石油价格水平有所下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建设国债保持800亿元规模,17%左右。在上述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较快,全社23%,投资对经济增长仍然保持较大的贡献率。由于经济景气度较高,收入增加较快和消费者预期改善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到1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达到幅上升,进口增幅达1111亿美元。这一方案的特点是经济景气在高位继续上升,投资需求带动消费需求进一步回暖,就业压力减轻,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偏松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多数经济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的同时,能源、交通等瓶颈约束进一步加剧,并增大下一阶段产能过剩压力。增长20053001998-2002年平均增长15%的水平以下。在上述条件下,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比2004年下降1.1个百分点。投资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名义增长1510个百分点;12.5%,比上年小幅回落;由于国内景气下滑,企业被迫18%和1200亿美元以上。由于经济景气有所回落,煤电油运紧X1.5%左右。这一方案的特点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煤电油运的约束条件下趋向平衡,投资降温有利于改善投资增长质量,有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但经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就业压力更加突出。综合看,我们倾向于争取实施中方案,这是在现有资源和体制条件下,主要依靠扩大国内需求,积极利用国际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延展经济扩X期,并兼顾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的方案,实施起来政策难度和风险较小。五、2006年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双稳健”基调2006年是实现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平稳发展的关键之年。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独特功能。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上更加注重预调和适时微调,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一方面建立遏制体制性投资膨胀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增加政府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充分发挥城乡消费增长潜能。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政支出2006年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财政政策应相应增加政策支持力度。首先,继续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一是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三是采取切实措施稳定农资和粮食市场价格,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四是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改革试点。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减轻农民在教育医疗方面的负担两个途径,增强农村购买力,保持农村消费品市场活跃兴旺的局面。其次,发挥财政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调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增长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内生增长潜力和质量。要发挥财政作为收入再分配手段的功能,一是在总量上适当减轻居民的负担,加大对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的财政投入,减轻居民教育、医疗方面的过重负担。二是适当提高公职人员收入水平,适当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及社会保障的政策。再次,保持合理建设国债规模,适度调控预算内投资规模。2006年,为了保证国家3000亿元左右,国家长期建设国债发行可以保持600亿元的规模,适当增加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同时,对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投向“十一五”医疗基建项目等。第四,要加快推进税制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立法工作,以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是加快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及时总结东北地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在全国X围内将企业新增机器设备所含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X围的实施方案。三是继续研究消费税调整工作。降低一般护肤品、小排量汽车等商品消费税税率,适当扩大对高污染和高消费商品征收消费税的征税X围。四是研究征收资源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五是择机推出燃油税。2、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时微调,适度放松信贷控制2006年,货币政策仍应坚持“稳健”的基调,一方面要保持货币信贷投放对经济的支持力度,维护总量平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将持续稳中小幅攀升的走势,价格型工具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收缩效应。作为松紧搭配,数量型工具在总量上应适度宽松,以保证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要灵活采取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外汇占款,努力保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基本稳定;通过信贷政策来引导商业银行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贷款需求,保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合理正常的资金需求,及时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继续加大对农村和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客观看待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变化,防止对房地产企业贷款“一刀切”现象,加大对普通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房的信贷支持力度。在不断健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达到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现反弹的同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目标。在结构调控方面。要积极发挥“窗口指导”在优化信贷结构中的作用,配合产业政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对符合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鼓励自主创新,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和项目要提供重点支持。对低水平、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项目要严格控制贷款供应,促进优胜劣汰。2006年,要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对改制成熟的银行可以考虑优先上市。要在社会资金总体充裕,银行间接融资出现萎缩的情况下,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发展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为重点的金融市场,以满足企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满足的资金需求。3、根据我国CPI、PPI走势和各行业承受能力,逐步理顺资源类和公共事业类价格要充分利用当前价格水平较低的有利时机,逐步理顺资源类产品和公共事业类价4、采取配套政策,扩大城乡消费一是要积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要保持房地产消费的稳定增长,尽快出台住房二级市场的相关配套政策,盘活城市存量住房,同时控制部分城市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要实行鼓励经济型轿车使用和发展的有关政策,加快城市住宅区停车场的建设,规X和清理车辆使用期中的各种收费,降低汽车消费成本。有针对性地制订和规X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引导人们扩大服务消费,满足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强化服务型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合理布局城市商业中心,形成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创造都市商业氛围的消费中心。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支持国内外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采取直营连锁和特许经营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