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犯罪学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犯罪学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犯罪学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犯罪学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犯罪学1刑事法学范畴研究查找犯罪和犯罪人的技术手段和策略方法

——刑事侦查学研究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司法程序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犯罪的法律特征和犯罪的法律后果

——刑法学研究经由犯罪现象追索犯罪原因并预防犯罪发生

——犯罪学犯罪学是研究犯罪及犯罪对象的学科。

刑法学:已然犯罪、犯罪人(定罪、量刑)

犯罪学:

a、已然的犯罪→犯罪人→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

b、潜在的犯罪→被害人典型案例:

刘海洋与“伤熊”事件马加爵杀人案

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凶手赵承熙是韩国出生的美国学生。

08年7月1日,杨佳闯入上海公安局闸北分局大楼,残忍袭警,造成民警六死四伤。卢刚事件

卢刚,北京市人,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通过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学交流计划选拔,毕业后以交换学生身份公费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就读于衣阿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时年22岁。聪明但自负的卢刚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获得诺贝尔奖学金,但因学校人际关系纠纷从而对导师心怀不满,最终酿成悲惨血案。

1991年11月1日万圣节这天,中国留学生卢刚在刚刚获得衣阿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学位的时候,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安-柯莱瑞是衣阿华大学最有权威的女性之一。她的父亲曾到中国传教,她出生在上海,对中国很有感情,并对中国留学生相当爱护。1991年11月4日,安-柯莱瑞的3位兄弟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金,用以安慰和促进学生的心智健康,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

几个问题

第一,学科性质

“犯罪具有不可避免性”,犯罪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疾病,犯罪学可以界定为医治犯罪这种社会疾病提供妙药良方的社会医学。

-----犯罪学学科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性质属社会医学。

第二,研究对象:

(1)研究出发点是犯罪人,从犯罪人再到宏观的犯罪现象。研究范畴(范围)是:犯罪与犯罪人、被害与被害人、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犯罪控制、犯罪矫治八方面。

(2)我国犯罪学“四板块结构”,即绪论、现象论、原因论、预防论(通说)。

(3)犯罪学研究的对象是犯罪现象,而非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对策。犯罪现象是犯罪行为的反映和外化,没有犯罪行为就没有犯罪现象,犯罪行为是根本所在。

一个人的行为由其自身的生物性因素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也可以理解为犯罪人及社会环境。

第三,犯罪学中犯罪概念与刑法学中犯罪概念

刑法学和犯罪学所研究的犯罪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个对象,也不是一个事实,犯罪学所研究的犯罪概念是多元的,可以有道德上的犯罪、宗教上的犯罪、社会上的犯罪、法律上的犯罪。刑法学只研究法律规定的犯罪,其研究目的是为量刑服务。刑法学主要研究刑罚的。

不同的论域有不同的犯罪概念,社会危害性是社会论域中的犯罪的本质,法律论域犯罪的本质是法益危害性。犯罪概念具有多元性,不存在一般意义的犯罪概念。

社会危害性不仅是判断犯罪行为的标准,也是判断一切违法行为如民事侵权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的标准。一切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是一切违法行为的本质特征,是“刑法化”将“社会危害性”变成了“法益危害性”。刑法学主要不是研究犯罪的,更不是对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现象本身进行研究的,而是研究刑罚的。第四,犯罪学认识论

——关于犯罪学研究内容的认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犯罪学认识论研究范围:

犯罪现象认识论(犯罪定义、犯罪功能、犯罪的必然性)

犯罪原因认识论(研究犯罪原因的方法论、切入点及目的性)

犯罪控制研究中的认识论(犯罪控制的可能性、犯罪控制与社会政策的相关性)

第四,本体犯罪学研究(犯罪学一般原理)

------什么是犯罪学—如何认识犯罪、研究犯罪

-------犯罪学研究什么,犯罪学的研究范畴是什么?(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

除此,还要研究犯罪人,即研究“哪些人可能犯罪”、“这些人为什么会犯罪”、“怎样防止这些人犯罪”,围绕人、人性、人的需要、人面临的各种关系进行研究。

第五,研究进路

——实证犯罪学研究

研究对象层面:犯罪学是事实科学,刑法学是规范科学;方法论层面:犯罪学研究采用实证、描述的方法;刑法学采用注释、思辨的方法。学科视野层面:犯罪学强调综合、刑法学比较单一。

第六,犯罪学思维

犯罪学思维不同于规范法学思维,是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一种观察人与社会的独特视角。犯罪学不仅可以提供有关犯罪现象的具体知识,而且可以提供人文知识的滋养,从而养成一种人文关怀精神,养成对刑法(以及其他刑事法律)和公共政策的特殊领悟力和判断力。法学和犯罪学是性质不同的两个学科,国内外法学界争议不断。美国法学界认为法学不是社会科学,而只是一种技艺的传授,师傅带徒弟,是办案解决问题的。耶鲁法学院费斯教授说,法律压根儿是一门技能或社会经验,所以,美国法学院中,没有本科教育,只有职业性教育。在犯罪学领域,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认为犯罪学是社会科学,而且是人文科学。这种角色定位给予的启示是,犯罪学家与刑法学家不一样,要有更多的社会关心和人文关怀。《犯罪学》课程阅读书目刘仁文:《刑事政策初步》,公安大学出版社何秉松:《刑事政策学》,群众出版社白建军:《关系犯罪学》,人大出版社张旭:《犯罪学要论》,法律出版社刘强:《美国犯罪学研究概要》,公安大学出版社张小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犯罪原因探析》,北师大出版社皮艺军:《犯罪学研究论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张远煌:《犯罪学原理》,法律出版社吴宗宪:《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赵军:《惩罚的边界》,中国法制出版社[美]桑普森,《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

》,北大出版社[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著,许章润等译:《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公安大学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著,卢建平译:《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法律出版社[意]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公安大学出版社[意]切萨雷·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论》,中国大百科出版社[意]加罗法洛著,耿伟、王新译:《犯罪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出版社[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事政策学》,法律出版社本课程讲授的内容1.犯罪学概说2.西方犯罪学历史发展进程3.犯罪现象与犯罪行为4.犯罪人论5.被害人论6.犯罪原因论(个体、自然、社会等因素)7.刑事被害人救助、国家补偿制度8.犯罪预防

第一章犯罪学概述21本章的主要内容1.犯罪学相关概念梳理。2.犯罪学研究对象

(1)学科特征的把握

(2)犯罪概念的解读3.犯罪学的研究范畴

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4.犯罪学的功能5.犯罪学的三个研究方向6.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作为一门学科,犯罪学的历史较短暂。最早提出“犯罪学”一词——法国人类学家保罗·托皮纳尔1879年提出。

首先使用“犯罪学”一词——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1851~1934),1885年将自己问世的著作正式命名为《犯罪学》。思考:交通犯罪的行为人绝大多数主观上是基于过失,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加、现代交通速度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车辆肇事给整个公众和社会带来的安全隐患巨大,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着两种价值的冲突:公共安全的保障和个人权益的保护。作为整个刑事立法来说,对于交通犯罪的设定是要把重点放在个人权益的保护上抑或是放在整个公共安全的保障上?回答此问题需要有一个刑事政策的观念指引,该刑事政策的观念直接决定着最终刑事立法的选择。--如果偏重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意味着要对越来越严重的交通犯罪采取轻缓的处理办法--如果关注对社会公众安全的保障,可能会不断加重对交通犯罪和交通犯罪人的处罚没有一个思想来指引就没办法进行具体的立法。关于酒后驾驶入刑的思考。一、犯罪学概念各种观点梳理(1)不承认犯罪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犯罪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在刑法学中

以陈兴良为代表,把犯罪学看作是刑法学的辅助学科,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关系应该是主从关系。“我曾经提出过犯罪学是刑法学的辅助学科的看法,但是我必须强调的是,我的这种看法是站在刑法学研究者的立场上来提出这个命题的。如果站在犯罪学的立场上,是不可能认为研究犯罪学是为了向刑法学提供某种辅导的”

-----陈兴良

(2)从广义上解释犯罪现象的学科,包括对犯罪现象原因、与犯罪作斗争、刑事政策、刑罚以及刑法的研究。(3)最广义上关于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的科学,与犯罪侦查学、刑法学和刑事政策学并列。(4)对犯罪人本人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的学科。(5)关于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的科学。

犯罪学的特殊发展表明了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表明了犯罪学学科还不很成熟,存在很大发展空间。犯罪学要不断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二、犯罪学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的确定犯罪学研究对象“犯罪”概念不明确,需专门确定。定义犯罪概念较复杂,不能简单以现成的犯罪概念,如刑法学的犯罪概念来作为犯罪学的犯罪概念。

(二)确定研究对象意义

犯罪学对象确定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犯罪学的概念、本质、存在、表现、发展变化规律。

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确定:需要对犯罪学所研究的“犯罪”这个范畴进行定义,具体确定犯罪学所研究的“犯罪”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解决犯罪学应当研究“什么”、研究“哪些”的问题,不能缺少“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理论。(三)犯罪学的学科特征犯罪学的研究,面向犯罪的社会事实层面,主要分析犯罪现象与犯罪原因;刑法学面向犯罪的价值层面,主要以规范方式对个人的犯罪行为进行分析。犯罪学以整体实证的方法来审视犯罪的社会事实,刑法学以罪刑法定的方法来分析法律之内的犯罪。犯罪学将犯罪人的人格纳入事实考察,刑法学从价值角度将部分犯罪人因素予以规范认定。(四)犯罪概念

犯罪学不能不加分析地直接运用刑法学的犯罪概念,不能随便运用其他学科的犯罪概念。在词源学上,“犯罪”是多义词,是个多学科概念,法学、宗教学、社会学、伦理学等都涉及各自的犯罪概念。

司机醉驾是否属于犯罪?哪个层面?1.刑法意义上犯罪概念

(1)犯罪的法律概念(形式概念)

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的、有责的行为。

-------大陆法系犯罪是刑事法律所禁止的故意或过失的违法或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行为人必须具备必要的刑事责任。

------英美法系

(2)犯罪的实质概念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3)形式概念与实质概念的结合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并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4)刑法意义上犯罪概念的意义与局限

意义:刑法犯罪概念早于犯罪学犯罪概念,何种行为属于犯罪,是法律标定结果,必须基于罪刑法定的要求,具有严格而明确的界限,便于大家了解和遵守。

刑法把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予以处罚,是刑法谦抑性的要求。

局限:

刑法意义上犯罪概念忽略了违法犯罪行为本身的变化,同时受时间、空间以及社会制度的影响,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往往取决于统治者的态度。受时间因素影响:不履行债务、通奸行为受空间因素影响:堕胎、成年人标准差异受性别因素影响:同性恋、卖淫

2.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

----严重危害社会应受制裁的行为。

犯罪学中,不包含罪刑法定原则的谦抑性价值观,其研究对象是一切对社会有害的行为,不局限在刑法意义上犯罪概念中。不是法律决定犯罪,而是犯罪决定法律,犯罪学应有自己的犯罪概念。

相对犯罪学而言,应把刑法规定的“犯罪”作为其研究对象,包括那些“待非犯罪化”的法定犯罪(某种犯罪行为,已经失去或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非犯罪化为一般的违法行为乃至正当行为),以及目前基于立法上理由,仍未被非犯罪化而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犯罪学涉及大量的越轨行为,如吸毒、通奸、以及曾经的污染环境行为、恶意使用计算机行为,目前大量披露的恶意坑害消费者的商业行为。通过犯罪化,即刑事立法,将某些位于刑法立法前缘的越轨行为上升为犯罪;反之,也可以通过非犯罪化,将某些位于刑法立法后缘的犯罪行为降格为社会越轨行为。

犯罪行为在犯罪化和非犯罪化过程中有消有长。

日本:“非行行为”包括犯罪、违法、虞犯等三种行为“虞犯”,是指依据未满20周岁的少年的性格及环境,将来有可能犯罪,或可能触犯刑事法规的行为。《日本少年法》第3条规定少年如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虞犯:(1)有不服监护人正当监督的性癖(毛病);(2)无正当理由而远离家庭;(3)和有犯罪可能的人或不道德的人交往,或出入不正当场所;(4)有损害自己或他人品德的行为的性癖。实际上远不止限于上述4种,比如,不服从父母的监督,无故连续夜不归宿,和坏朋友在一起等行为均属于虞犯。少年如有此类行为,则构成虞犯少年。但成年人的上述行为则无任何法规予以限制。3.刑法学犯罪概念与犯罪学犯罪概念异同

(1)相同点

犯罪学意义上犯罪概念包含了刑法意义上犯罪概念。一定的反社会行为是犯罪行为,以刑法规定为依据。犯罪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由法律所确认的,是一种社会法律现象,离开刑法评价,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无所谓犯罪。

为完整准确把握犯罪发展进程和预防犯罪,犯罪学意义上犯罪概念包含没有“刑事违法性”的越轨和不良行为。绝大多数法定犯罪行为,由一般违法行为、越轨行为逐渐演变而来的,所涵盖的犯罪范围应比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范围更宽泛。犯罪学‘超脱’(宽广)于刑法学是必要的,两者是广义犯罪概念与狭义犯罪概念关系。刑法严格按照构成要件,强调责任——刑罚观念,犯罪学则无此观念。“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相同,反映了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没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既不是刑法上犯罪,也不是犯罪学意义上犯罪。应受制裁之“制裁”,既包括刑罚处罚,也包括非刑罚处罚;非刑罚处罚的含义既指不是刑事性制裁,也指现行刑法虽未规定处罚,但通过修改刑法应当规定为刑罚处罚。“应受制裁”在外延上宽于“刑罚处罚”。

(2)不同点

是否内含“刑事违法”要素。刑法学和犯罪学研究犯罪的视角和重心不同。刑法学主要任务:确定犯罪的法律特征(法律上的构成要件),罪和刑都由法律明文规定。刑事违法性作为刑法学犯罪特征对犯罪学并不重要。犯罪学不研究如何依法处罚犯罪,只关注为什么人们会实施犯罪以及如何预防犯罪。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在外延(时、空两维)上大于刑法学上犯罪概念。

犯罪学不能侵占刑法学领域,不研究如何依法惩罚犯罪的问题;犯罪学同时与刑法学具有相同的目的,即有效地控制犯罪,因而只能从探索犯罪现象的发生、变化规律来寻找防止犯罪的办法,这是犯罪学的任务。

犯罪学研究对象:犯罪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

研究对象的构成决定了犯罪学概念的内涵是:

——关于犯罪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的知识与理论体系。

犯罪学诞生于犯罪增加而传统刑法制度和刑法理论(即古典刑法理论)无能为力的历史背景下。犯罪学基于减少犯罪与社会预防的客观需要而产生。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是犯罪学的学科任务。为实现犯罪学学科任务,寻找有效犯罪对策,犯罪学必须从社会学角度深入研究犯罪现象产生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犯罪学定义:为了预防和减少犯罪现象的发生,以实证和思辨的方法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社会科学。犯罪学是关于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及犯罪预防的知识体系,该体系属于“刑事科学”范畴。

以犯罪发生的时间划界,犯罪学属于一种前犯罪学科,着重研究犯罪实际发生以前的情况(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其他刑事科学主要是一种犯罪后学科,着重研究犯罪实际发生后的情况(如何惩罚犯罪和矫治犯罪)。4.犯罪是必然吗?

犯罪学乃至刑事政策的目的——防止犯罪。

完全不存在犯罪的社会状态是有异常病理的。这样的社会必定是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约束而没有反对的人,这只能是充满儿童的世界吧。

——19世纪法国社会学者迪尔凯姆

犯罪作为社会病态的反应,具有不可避免性。

刑罚是遏制犯罪的最后手段,重事后打击轻事前预防犯罪学研究群体犯罪现象,不关注个体犯罪行为。犯罪学价值追求是犯罪现象的预防和实际减少。犯罪学的研究方法是实证分析,附以思辨方法。犯罪学不应仅将犯罪产生原因作为犯罪学的核心、甚至全部研究内容。三、犯罪学的研究范畴

——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

谁相信他会犯罪?

王xx,男,26岁,山东xx市xx高中团委书记,四年前xx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著名的山东省xx市某高中任语文课教师。由于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第二年就被安排作高中毕业班班主任,高考中他负责的班级更是以全市最优异的成绩成为典型。为此,该市教委专门下发文件,宣传他的先进事迹,介绍他的工作经验,一时间成为全市教育系统的第一红人,送走毕业班他便被调任学校团委书记。

可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事情在他上任团委书记不到半年后就发生了。某日上午王xx突然被公安机关从校园抓走,全校师生为之震惊!当晚部分学生和家长就自发联名写信到教委和公安局请愿喊冤,要求释放王xx。出乎所有人意料,得到的答复却是:王xx利用其任班主任和团委书记之便,借让学生到宿舍谈心之名,以入团为诱饵,以如果不从或说出去就要受处分和影响高考相逼迫,先后强奸和奸淫20多名女生,被捕当日王xx对其罪行便供认不讳。面对王xx的犯罪事实,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刑法学—判处怎样的刑罚?

—伦理学—谴责他的堕落以及他给这些花朵般的学生带来的痛苦与不幸

—心理学—分析他走向犯罪的“心路历程”

—犯罪学—犯罪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心理过程、教育体制、工作机制、个人生理与心理等(对其犯罪行为发生的特点、原因及预防进行更广泛、更深入、全方位的分析)

刘海洋和“伤熊”事件

(1)家庭教育;(2)小学、中学的基础教育;

(3)步入清华;(4)正常的大多数;(5)为难的素质

思考:

1.刘海洋伤熊的内心起因是什么?如何理解刘海洋的伤熊行为?

2.刘海洋的成长经历和伤熊事件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犯罪现象

犯罪现象:是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由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组成。

研究犯罪现象,主要研究犯罪状况、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也是研究犯罪原因和犯罪对策的基本事实依据。

a、犯罪状况:犯罪的数量、种类、危害程度以及犯罪者的构成成分(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

b、犯罪特点:犯罪者本身的特点和犯罪活动的特点。C、犯罪变化规律:在一定条件下,犯罪的起伏、升降、发展、变化趋势等通过分析犯罪的状况与特点,可以对导致犯罪的各种因素进行抽象与归纳,分清哪些是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哪些是犯罪的主、次要原因,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

犯罪原因:

1.人为什么会犯罪?2.为何大多数人不犯罪,只少数人犯罪?3.犯罪是否为一种社会病态?犯罪对策:

犯罪预测研究;犯罪预防的主体;犯罪预防的体系与措施五、犯罪学的功能

(一)认识功能——认识犯罪规律

刑事政策的调整和犯罪对策的设计,都有赖于对犯罪现象的正确认识。所谓正确认识犯罪现象,关键是认识犯罪规律。

以犯罪现象作为犯罪学的首要研究对象,目的在于认识犯罪的特性,探索犯罪规律。通过考察犯罪现象而探析犯罪特征,追寻犯罪原因,提炼出犯罪的发生、发展和预防的规律,是研究犯罪学的基本思路,也是犯罪学的功能所在。(二)导向功能——指导刑事政策

刑事政策:国家依据犯罪态势对犯罪行为和犯罪人运用刑罚和有关措施,以期有效地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目的的方略。刑事政策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导向作用。刑事政策学的学科价值在于指导犯罪治理,刑事政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犯罪学研究的深度。

刑法学关注对已然之罪的定罪量刑,刑事政策学关注防控与处遇未然之罪的科学决策、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刑法学面对具体的犯罪人与犯罪进行个别化犯罪处遇,刑事政策学针对群体性犯罪现象和特定类型的犯罪人进行一般性应付。犯罪学任务是从事实和价值层面为社会提供与犯罪有关的全面知识,犯罪学理论涉及的范围更全面基础。

刑事政策的核心是科学合理组织对犯罪的反应:

(1)打击面的宽窄,包括有些危害行为的犯罪化(规定为法律上的犯罪)和有些罪名的非罪化(将原有罪名从刑法中删除)。(2)打击力度的大小。(3)惩治方式的设计(刑罚仅是一种惩治方式)。(三)促进功能——促进刑法发展

“刑法”(刑事立法、刑法理论)犯罪学研究促进刑法思想变化并推动刑事立法进程。刑法由犯罪规范和刑罚规范组成,刑罚改革的基本趋向是轻缓,但犯罪持续上升。

刑罚能不能随着犯罪的增长而增长?六、犯罪学的三个研究方向

犯罪行为的发生,不仅需要犯罪人,还需要被害人和犯罪条件。犯罪学的研究应围绕犯罪人、犯罪被害人和犯罪条件三个方向展开。提起犯罪学,人们只想到犯罪人,想到具有何种特征的人会走上犯罪道路,似乎犯罪人是犯罪学研究的惟一方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片面的认识呢?在犯罪学家族中,“犯罪人”、“犯罪被害人”和“犯罪条件”三个研究方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三者区别在哪里?

(一)犯罪人—犯罪学研究第一轴心——以犯罪人为核心,探讨具有何种心理、生理特征,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人会实施犯罪及如何预防这些人犯罪?(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理论)

以犯罪原因、犯罪预防为研究对象的犯罪学,其主体理论始终关注揭示为什么具有某种心理特征或受到特定社会因素影响,再或者具有特定遗传特性的人或群体更容易实施犯罪行为?

在犯罪人视角下犯罪预防理论与实践的中心必然是犯罪人。犯罪预防模式主要是犯罪生物学派基础上的生理矫治、犯罪心理学派基础上的心理矫治以及犯罪社会学派基础上的社会控制。

在原因研究中,犯罪社会原因是重点特征,犯罪预防也是以社会控制模式为主。

(二)被害人视角——以犯罪被害人为中心,探讨被害发生的原因、如何开展被害预防?

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被害人的责任、被害因素、被害人与刑事司法的关系、被害人救助、被害人国家补偿、被害预防是主要内容。(三)犯罪条件——在犯罪情境中,有利于犯罪发生的各种因素,如犯罪发生的时空因素、工具因素、被侵害物、被害人、社会控制疏漏等犯罪学三大研究方向总结:

1、“犯罪人”的研究方向

主要理论流派犯罪生物学派、犯罪心理学派、犯罪社会学派、整合学派,并形成以犯罪社会学派为重点的研究格局。

犯罪预防模式:生理矫治、心理矫治、社会控制,其中以社会控制模式为主。

2、“犯罪被害人”研究方向

以被害人为中心,探讨被害发生的原因;如何开展被害预防。

该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美籍德国犯罪学家汉斯·冯·亨梯、以色列律师本杰明·门德尔松、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等。

主要内容: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被害人的责任、被害因素、被害人与刑事司法的关系、被害预防等。

3、“犯罪条件”研究方向

以促成潜在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各种有利因素,以及相对应的条件预防措施为内容。

该方向系统化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

著名的理论:防卫空间理论、环境设计理论、环境犯罪学、日常活动理论、生活方式暴露理论、犯罪机会结构说、死角理论以及犯罪场论。七、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与刑法学关系

联系

犯罪学与刑法学其目的和研究对象紧密相联。防止和减少犯罪而与犯罪作斗争是其共同目的。两者因研究方法不同,在不同的方向上各自发展。

区别

刑法学:研究关于犯罪和刑罚,不研究犯罪和刑罚两个现象本身;犯罪学:研究犯罪现象本身。刑法学是研究刑法的科学,犯罪学是研究事物规律的科学。

“没有犯罪学的刑法是个瞎子,没有刑法的犯罪学是无边无际的犯罪学”。

3、刑法学对犯罪学发展的意义(1)为犯罪学提供了研究犯罪概念的逻辑起点。(2)不管犯罪学如何定义自己的犯罪概念,法律所定义的犯罪始终是犯罪学基本和主要对象。(3)刑法学为犯罪学中的犯罪对策提供了最充分、最明确的刑事法律对策理论及其实践。

4、犯罪学视域关注刑法学固有局限性

刑法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研究犯罪构成、不同犯罪的不同特点以及刑罚的适用,通常只注意研究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影响,不研究(在理论逻辑上)决定犯罪行为产生的深层根源上的社会影响因素,将自己紧紧束缚在刑法条文规定的框框中。

(二)与刑事政策学关系

1、刑事政策学的学科独立性刑事政策学:研究犯罪现象对策的理论体系。广义犯罪学,刑事政策学是犯罪学的一个组成。狭义犯罪学,刑事政策学是一门独立学科(欧洲)。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有学者将犯罪学译为刑事政策学。

2、与刑事政策学联系与区别

狭义犯罪学理论范围内,刑事政策学与犯罪学处于平等独立学科地位,并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犯罪学不能没有作为犯罪对策的刑事政策学支撑,仅研究犯罪现象原因的狭义犯罪学更是如此,刑事政策学也不能没有犯罪学对犯罪原因的研究,否则,犯罪对策就失去了确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刑事政策学学科价值:指导犯罪治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进行犯罪治理活动提供一种指导(这是刑事政策学区别于刑法学、犯罪学的重要标志)。犯罪学的学科价值:提供与犯罪有关的知识。刑事政策学与犯罪学的连接点:犯罪治理。刑事政策学与犯罪学的关系:犯罪学是刑事政策学的基础和“上游学科”,刑事政策学是犯罪学发挥学科价值的基本途径。

第二章

西方犯罪学的历史进程

西方犯罪学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18世纪中期以前的犯罪学萌芽----18世纪中后期的犯罪学思想(古典犯罪学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犯罪学研究(实证犯罪学派)----20世纪后期的社会犯罪学(当代西方犯罪学)

西方犯罪社会学西方犯罪心理学西方犯罪生物学

一、18世纪古典犯罪学派

以法国学者孟德思鸠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的审判绝密、法官量刑无度、刑讯逼供、使用酷刑等刑事审判制度进行了批判与谴责。

孟德思鸠主张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恶害的大小保持均衡,反对刑讯,指出刑讯是“人类所发明的邪恶制度中最邪恶的制度”。启蒙运动的产物:18世纪的犯罪古典学派诞生。

犯罪古典学派的诞生标志着西方对人类犯罪行为进行自然主义探讨的开始。

犯罪古典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意大利学者贝卡利亚英国学者边沁德国学者费尔巴哈

(一)贝卡利亚及《论犯罪与刑罚》

贝卡利亚在1764年(26岁)时出版了《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册子,是刑法及犯罪学领域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标志着古典犯罪学派的诞生。贝卡利亚在书中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特征、提出了三大刑法原则(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刑罚人道)、呼吁废除刑讯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贝卡利亚出于反对封建统治的刑罚擅断,提出刑罚的对象是犯罪行为而不是犯罪行为人,即“行为主义”。

贝卡利亚认为:刑罚的目的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为实现刑罚的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目的,应当按照刑罚的必然性、罪刑相适应、刑罚的及时性三项原则来适用刑罚。

第一:刑罚的必然性

要使罪犯不可避免地受到刑罚惩罚,应在观念上建立起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必然的因果联系。

“对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

第二:罪刑相适应;第三:刑罚的及时性

犯罪与刑罚之间的时间隔越短,犯罪与刑罚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就越突出、越持续,人们就很自然地把犯罪看作起因,把刑罚看作不可缺少的必然结果。

贝卡利亚的思想对于近代西方刑法改革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其学说奠定了现代刑事法学和犯罪学理论基础在书中没有论及犯罪原因,主张对犯罪人的处罚要依据他的罪过,对犯罪的预防主要应通过适用及时、确定和轻重适当的刑罚。

(二)边沁的功利主义犯罪观

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法学家、功利主义法学创始人边沁认为,人都有趋乐避苦之天性,即法的作用就是人们实现“趋乐避苦”。他认为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原因和动力,也是一切不道德行为包括犯罪行为的原因与动力。

对于犯罪和惩罚的关系,边沁认为:首先,社会对于犯罪必须予以处罚;其次,对犯罪者的惩罚通过对给其施加痛苦,以期达到惩戒和教育的作用;最后,给予犯罪人的惩罚必须大于犯罪人因犯罪所获得的利益,从而达到减少和预防犯罪的目标。

功利主义对19世纪英美等国的立法、司法产生很大影响,成为犯罪经济学派的思想渊源和基础。

在解释犯罪原因方面,“自由意志”论是古典学派的一个主要论点,认为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除精神病人外,都有认识和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完全是其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

古典犯罪学派解释犯罪原因不够深入,更关注预防犯罪。贝卡利亚指出“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高明”。古典犯罪学派犯罪预防犯罪理论的三种观点:1.对犯罪的“法律控制”:通过制定法律,使人们“害怕法律,对法律产生恐怖”,“使显贵的人和最贫困的人都同样受到法律约束”,才能“堵塞走向为所欲为的一切道路”,才能预防犯罪(贝卡利亚)。2.对犯罪预防的“心理强制”:通过施加刑罚痛苦使犯罪者放弃犯罪行为对快乐的追求(费尔巴哈)。3.犯罪预防的报应刑:通过刑罚有效地制止犯罪。费尔巴哈认为人在区分善恶,分清是非,“权衡”利弊之后有选择的本性。法律对犯罪行为处罚带来的痛苦要大于实施犯罪所带来的快乐,为免受痛苦,他可能放弃想要实施的犯罪活动,否则不能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费尔巴哈坚持并完善了罪刑法定主义,指出“无法律即无刑罚”,“无犯罪即无刑罚”,“法无规定者,不罚,亦不为罪”,被尊为近代刑法之父。

古典犯罪学派认为:人实施犯罪与否由其自由意志决定,并将行为人的自由意志作为社会对犯罪施加刑罚的基础,忽视了其他因素对人的犯罪行为的影响。

一些学者开始修正古典犯罪学派的理论,主张人的意志并非自由,认为环境等因素对人的行为选择有决定性影响,实证犯罪学派应运而生。

实证犯罪学派代表人物: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Cesare

Lonibroso)、菲利和加罗法洛(Raffaele

Carofalo)。

他们都否定古典犯罪学派的自由意志论,坚持犯罪为某些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决定论。

龙勃罗梭:强调生理因素,创立了犯罪人类学派。菲利:强调社会因素,被视为犯罪社会学的创始人。加罗法洛:强调道德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二、19世纪末实证犯罪学派(一)龙勃罗梭与犯罪生物学思想

龙勃罗梭(1835~1909),犯罪生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意大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曾任军医、狱医及都灵大学精神病学、法医学教授和精神病院院长。代表作:1876年出版的《犯罪人论》。

1.“天生犯罪人”理论

基本观点:认为犯罪是人类长期遗传的结果,犯罪人之所以进行犯罪,是由于其大脑退化到人类进化以前的水平。对“天生犯罪人”应当适用相应的惩罚和预防措施。

基本出发点:从人、从人本身、从人的人类学特征等方面去研究犯罪问题。

由于受到科学的发展以及两个弟子的影响,龙氏后来逐步修正了其“天生犯罪人”理论,认为犯罪原因也包括气候、性和婚姻的传统、刑法、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等因素。其死后(1911年)出版的著作《犯罪原因及其矫治》书中,他认为生物返祖现象不适用于所有的人,许多犯罪并非生物因素所致,而与环境有关。

龙勃罗梭按犯罪人是否具有天生特质及主观恶性程度将犯罪人分为4种类型:天生犯罪人;精神病犯罪人;激情性犯罪人;偶发性犯罪人。他认为前两种人是真正的犯罪人,主观恶性大,激情犯和偶发犯不具有先天人体特质,主观恶性较小。

2.“犯罪控制论”

以犯罪原因为基础,认为处罚犯罪要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相一致,要与不同类型的犯罪相适应。主张刑罚的目的不在报应而在于防卫社会,应广泛适用罚金刑,缓刑、假释以及其他“开放性”措施。

龙勃罗梭的代表作《犯罪人论》的出版标志着实证主义犯罪学诞生,龙勃罗梭则被尊为犯罪学鼻祖。该犯罪学理论首次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犯罪,从而使以抽象概念研究犯罪行为转向以实证方法研究犯罪人。

(二)菲利与犯罪社会学思想

菲利(1856~1929)意大利法学家、犯罪学家、龙勃罗梭的学生,实证犯罪学代表人物。代表作:1881年出版的《犯罪社会学》。

菲利在坚持犯罪的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影响的同时,没有完全继承老师观点,否定人的自由意志,认为犯罪与人的生物遗传有密切关系,强调犯罪的社会原因,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对促成犯罪其很大的作用。提出了著名的犯罪原因“三元素论”。

1.人类学因素:犯罪人生理、心理、及种族方面特征。

2.自然因素:地理条件、季节、气候、昼夜间隔、年均温度、气压等。

3.社会因素:能够促使人类生活不诚实、不完满的生活环境,包括经济、政治、道德、及文化生活中的各种不安定因素。

一种犯罪行为或整个社会犯罪现象是上述三因素相互作用结果,不同类型犯罪中,各种因素所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存在差异,社会因素所起作用较大。

——“犯罪饱和法则”“三因素论”标志犯罪学多因素理论建立

(三)加罗法洛与犯罪学思想

加罗法洛(1851~1943)意大利法学家、犯罪学家、龙勃罗梭的学生,实证犯罪学代表人物。代表作:1885年出版的《犯罪学》。

他与龙勃罗梭、菲利一样,在犯罪原因上否定古典犯罪学派的自由意志说,主张犯罪原因决定论。在具体解释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因素时,龙勃罗梭强调生理因素对犯罪的影响,菲利强调社会因素对犯罪的影响,加罗法洛则偏重从心理学方面解释犯罪,将自然犯罪的原因归结为心理和道德的异常。

加罗法洛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与法定犯罪两种。

自然犯罪:违反了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基本的怜悯和正直的道德观念的犯罪,是真正的犯罪。(抢劫、杀人)

法定犯罪: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属于的属于自然犯罪范畴之外的犯罪。此类犯罪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不是真正的犯罪。(环境犯罪)

加罗法洛提倡全球性的刑事政策。认为对于自然犯罪,应该有全球通用的刑事政策,即共同的刑法典、共同的制裁手段、共同的行刑制度。(四)古典学派与实证学派的差异

1.历史背景与研究方法古典学派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强调个人应当基于理性的自觉,以评价一切社会及政治措施。实证学派的兴起,是受当时自然科学的影响,以科学研究的实证方式,寻求犯罪原因,探求犯罪对策。

2.犯罪原因论古典学派提倡“自由意志说”。实证学派认为,个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个人的原因)与环境因素(社会的原因)影响着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实证学派提倡“原因决定论”,以区别于古典学派的“非决定论”。

3.刑事责任论古典学派认为,犯罪是自由意志人违反理性要求的行为,应负其道义责任。实证学派认为,人无自由意志,并无道义责任的问题。犯罪人之所以要负刑事责任,是因为其行为已对社会构成威胁或破坏。国家对犯罪人加以制裁,是为保卫社会。

4.刑罚裁量依据古典学派认为,一般情况下,人皆有平等的自由意志,刑罚适用的轻重应以犯罪行为客观危害后果为标准。实证学派认为,刑罚轻重的裁量,应以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为标准,不应以行为的结果为标准。三、当代西方犯罪社会学西方犯罪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20世纪上半叶,此时,犯罪学研究已在许多国家蓬勃发展起来。同时,犯罪社会学、犯罪心理学研究占据了犯罪学研究的主要领地,犯罪人类学研究则处于次要地位。(一)社会学的犯罪理论将犯罪视为社会的病理现象,认为外部的社会环境因素是促成犯罪的主要原因。强调社会上自然的各种条件,如气候、季节、地域等因素对犯罪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各因素,如职业、交友、教育、家庭、婚姻、经济状况、文化环境等对犯罪的影响。

属于犯罪社会学派的主要学者及理论有:1.拉柯沙尼的环境说强调在犯罪原因中社会因素最为重要,当个人原因超过社会原因时,则称为精神病人,而非犯罪人。认为犯罪人精神、性格上的异常,由有缺陷的社会状态所引起,故制造犯罪者为社会。经济的状态,也具有巨大的作用。贫困的毒害产生了最大多数的犯罪,此种社会环境才是犯罪的制造者。认为社会应对犯罪负责,被惩罚者应为社会而非犯罪人。(拉柯沙尼被称为环境说的创始者)2.李斯特的“环境理论”

李斯特同样视犯罪为一种社会的病态现象,认为其原因中,包括个人和社会的双重因素,然而行为当时的犯罪人格及素质,是在他所生长的社会环境中发展而形成的,尤其多数的犯罪者,是经济上压力下的牺牲者。因此认为防止犯罪最有效的手段是社会政策。

——“最好的刑事政策是最好的社会政策”。3.塔尔德的“模仿论”塔尔德在其著作《模仿规律》中指出:社会生活中所有重要行为的实施都受模仿的支配。模仿遵循三个规律:(1)模仿取决于交往的程度;(2)模仿往往是由较高社会阶层到较低社会阶层,从城市到农村;(3)当两种相互排斥的行为同时存在时,其中一种行为能为另一种行为所代替,而且较老式的行为衰退,较新式的行为流行。塔尔德以此为基础解释犯罪,并论述了集团犯罪和职业犯罪的模仿性,所提出的“模仿规律”对以后犯罪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4.萨瑟兰的“不同接触论”该理论来源于塔尔德的“模仿规律”思想,解释个人犯罪原因时,注重个人社会交往关系的频率、强度和作用等方面,并不仅仅关注个人特征或特性。不同接触论强调,研究个人行为必须掌握其行为模式的机制。犯罪行为是从同犯罪者有联系的某些人哪里学会的,基础是学会原则和理论。萨瑟兰“不同接触论”对美国犯罪学理论贡献最大、影响最深远,是第一个对犯罪行为进行重点论述的社会学理论。该观点表述在他的著作《犯罪学原理》(1924年第一版,以后共再版九次)一书中。5.塞林的“文化冲突论”美国社会学者塞林于1958年发表了《文化冲突与犯罪》,强调犯罪行为的发生,主要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间的冲突。由于文化的差距,产生很多冲突现象,其中有对法律制度的接受和价值判断标准等等冲突,这些冲突足以造成犯罪的产生。塞林认为移民过多会促成犯罪率上升。因移民的大量迁入,造成许多种族不同、国籍不同、文化不同的人们杂居在一起去,使社会环境有所变化。这就容易发生冲突而导致犯罪。6.柯恩的“亚文化论”

——少年不良行为的原因

文化:某社会集团所固有的行为思考模式(知识、信念、价值观、规范等)。在以中产阶级的价值体系及道德观念为中心的社会中,下层阶级因各方面条件较差,其言行无法符合一般社会标准,因而其社会上的身份、地位常被否定或贬低,造成其心理上的挫折及适应困难,于是在自己所属阶级集团中,形成他们自己能接受的特殊价值体系(反抗中产阶级的价值体系),即亚文化,以满足其欲望及需求。不良亚文化是下层社会少年为克服在适应上困难或地位挫折感的集团性反应,导致各种社会偏差行为或反社会行为。

亚文化特征:(1)非功利性,所作所为不合情理。(2)藐视秩序,具有为破坏而破坏倾向。(3)否定主义,与正常人相反的处世态度。(4)享乐主义,只求眼前的满足或快乐。(5)强调团体自律性,重视自己所处团体的自律。7.理马特的“标签论”美国学者理马特强调,个人成为犯罪人,是由于父母、老师、警察及司法机关以及犯罪矫正机构,在处理个人偏差或违法行为时,给行为人加上坏的标签,致使行为人在不知不觉中修正自我印象,确认自己为坏人。社会对其予以不良评价(如歧视、排斥),使偏差行为者陷于更严重的偏差行为。“标签论”强调社会对犯罪人犯罪行为的反应过程(包括逮捕、侦讯、审判、入狱受刑等),成为促使初犯者陷于再犯的重要原因。美国学者的研究认为,少年愈早进入刑事司法程序,其将来停留在刑事司法体系中的时间愈长。8.莱克勒斯的“控制论”莱克勒斯认为,人的控制系统包括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两种,两种控制系统的削弱必然导致违法行为。他认为控制论是以最佳方式解释违法行为的理论,不管对个人人身的侵犯还是对财产的侵犯,都可以为这些犯罪行为提供解释。该理论是一种预防犯罪理论。(二)心理学的犯罪学理论

应用心理学原理,探求犯罪的主观原因,同时认为犯罪是犯罪人主观心理支配的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主要从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及变化的角度来考察犯罪生成的原因,探求犯罪心理的规律及矫治方案。该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由人的精神深部的无意识(潜意识)的心理过程所引起。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的犯罪理论。1.弗洛伊德的性本能与犯罪

弗洛伊德认为,制约人的行为是个体的性本能,犯罪也不过是个体的自然本能的倾向显露。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犯罪的根本原因。性本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本能,又叫建设性本能,它是工作、恋爱等行为的动力;二是死本能,又叫破坏性本能,它是伤害、破坏等行为的动力。死本能为侵犯行为和罪恶的根源。他认为许多心理障碍的形成,是由于那些被压抑在个人潜意识当中的本能欲望没有得到释放的结果。

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生学与犯罪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生的理论主要强调早期经验的作用。他认为,人的早期经验是人格的基础,特别是在幼年时期的经验,是人格产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形成的不良的人格将影响到人的一生。人成年以后,发生的精神病或性格异常,甚至犯罪,都可以从他的童年中找到原因。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人格发展的这些阶段,没有受到父母的正确身教和言教,那么,其人格的发展就会发生障碍而出现异常,乃至影响到成人时期,发生人格异常以至走向犯罪。弗洛伊德认为,犯罪是由于退化而使儿童时期原始的、暴力的、非道德的冲动复活,是一种人格异常的表现。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与犯罪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潜在的我。是指生来具有的生物成分,是本能性的冲动,是推动人的行为的原始动力。它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受“快乐原则”支配。“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是现实的“我”,实在的“我”,是“本我”在与社会环境交往中发展起来的。自我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人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自我”是现实化的本我,它是心灵的感觉器官和调节器官,具有组织、认知、批判、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是理智的生活成为可能。“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既不是生来具有的,也不在婴儿早期就有,而是在幼年以后逐步形成,在成人以后得以完善的。超我是人格中最高的部分,是人在接受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内容,具有价值、道德观念,是一个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按照“至善原则”行动。人的心理态度决定人的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源于人的攻击性心理本能。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如何解释犯罪?

本我的欲望和本能虽然受到自我的控制和超我的压抑,但它并没有被消灭,而是隐藏起来,随时向外蠢动。由于它的真相一出现就会遭到“镇压”,于是它改变手法,这样,执行者的自我就会有所疏忽,在行为方面就会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方面是人的行为趋于建设性、积极性,如通过幻想、梦、文艺创作等来发泄自己的欲望,求得满足。另一方面是向消极的、破坏性的行为发展,用攻击、侵犯、伤害、诽谤等行为,甚至用毁灭自己来发泄其本能和欲望,求得满足。后者就往往是导致犯罪的原因。(三)精神病理学的犯罪理论认为人类个体陷于犯罪主要是由于精神上的缺陷所致。所谓精神缺陷主要有精神病、病态性格、智能不足及其他中毒引起的各种精神病,尤其病态人格被认为与犯罪关系最为密切。难以改造的累犯、惯犯,绝大多数被视为性格异常者。(四)生物学的犯罪理论1.体质生物学:以人的肉体及精神具有不可分的关系为前提,分析人体的生理、体质或身体构造与犯罪的关系。如体格性格说,内分泌说及体形说。2.遗传生物学:如染色体异常论,双生子论,及犯罪家族的调查,均说明遗传与犯罪的关系。

(五)当代西方犯罪学研究特点

1.出现了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特点2.注重犯罪预防理论和对策的研究3.青少年犯罪研究成为各国共同焦点4.被害人学的出现,扩大了犯罪学研究的领域

(六)西方犯罪学研究主要倾向

1、增强了实用性研究

2、临床犯罪学日益活跃

第三章犯罪现象133一、犯罪的概念

(一)犯罪的法律定义(从法律出发,把犯罪作为法律现象进行研究——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二)犯罪的社会学定义(从犯罪行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认为犯罪是社会现实的产物,对文化规范的蔑视)(三)犯罪既是一个法律范畴,也是社会学范畴,是一种法律社会现象。

二、犯罪现象的状况

(一)发达工业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白领犯罪、环境犯罪——智能犯罪、游戏型犯罪——因文化冲突而导致的犯罪——恐怖犯罪、有组织犯罪

(二)发展中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三)现阶段我国犯罪状况的基本特点

(1)青少年犯罪严重(2)经济犯罪突出(3)有组织犯罪增多(4)暴力犯罪突出(5)重新犯罪增加(6)腐败犯罪加剧(7)农村和流动人口犯罪增多结论:

犯罪是社会、个人和自然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过程纵横交错,犯罪现象因此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一定的犯罪现象的认识,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犯罪特点和规律,是揭示犯罪原因和制定犯罪对策的事实基础。思考:

犯罪的发生有规律可循吗?

第四章犯罪行为138一、概述概念:是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严厉处罚的有意识的客观外在活动,是犯罪现象的组成部分。对犯罪现象的再理解:一定时空内出现的全部犯罪行为。

犯罪率、犯罪行为、犯罪人、被害人

犯罪行为在犯罪学与刑法学中外延表现

第一: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第二:应当受到处罚——包括刑罚处罚、非刑罚处罚第三:客观实在性:重点研究犯罪人的思想,研究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第四:行为的有意识性。

以下几种情形不属于犯罪行为:

反射动作;睡梦状态中的动作;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身体遭受暴力强制下的动作。

注意:完全丧失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的行为不是刑法中的犯罪行为,但属于犯罪学中的犯罪行为。

(二)犯罪行为构成要素

——时间、空间、——人(包括犯罪人与被害人)——犯罪工具——犯罪行为方式(手段与方法,自由选择与被迫采取)

二、犯罪行为类型

(一)按社会危害性大小分1.英国普通法:叛逆罪、重罪和轻罪2.美国刑法:重罪与轻罪(法定刑为标准,1年以上监禁为重罪)3.法国刑法:重大犯罪与轻微犯罪。(“重罪”由重罪法院处重刑,“轻罪”由轻罪法院处惩戒刑)

4.俄罗斯联邦刑法:按法定刑的轻重将犯罪分为:轻罪(最高刑不超过2年监禁);中等严重的犯罪(5年);严重犯罪(10年);特别严重的犯罪(10年以上或更重刑罚)

5.我国刑法:危害国家安全罪、普通刑事犯罪、轻微的违法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行为)

(二)按侵犯的客体不同分

侵害国家法益的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罪侵害社会法益的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罪等。侵害个人法益的犯罪:伤害、杀人、侮辱诽谤罪及侵犯个人财产的盗窃、抢劫、诈骗罪等。(三)按行为性质分

自然犯罪与法定犯罪

我国刑法按犯罪性质将犯罪分为: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智能犯罪、风俗犯罪、破坏犯罪。

(四)按行为方式分

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五)按犯罪人主观罪过不同分

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无罪过犯罪(英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

(六)按犯罪的公开程度分

司法犯罪、公开犯罪、实际犯罪(七)按犯罪形成的特点分

蓄谋性犯罪突发性犯罪连带性犯罪

三、犯罪行为的形成过程

——犯罪决意预谋犯罪决意机会犯罪决意激情犯罪决意

——犯罪行为准备

——犯罪行为实施

第五章犯罪人150一、犯罪人概说

意大利犯罪人研究

(1)犯罪人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个人状况(2)对犯罪人的分类(龙勃罗梭、菲利)

美国犯罪人研究

(1)犯罪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阶层、年龄、性别、种族与犯罪之间的关系(2)犯罪人的生物属性生物化学因素、神经生理因素、基因与犯罪的关系

法国的犯罪人研究

关注犯罪人格的形成以及如何向犯罪行为过渡?

人格:主体在一定情景下对人、对己、对事物以及整个环境应该显示的独特个性。

犯罪人格(反社会人格):指犯罪人所具有的一种反社会的或背离社会的精神状态。法国学者将这犯罪人格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行为人预先存在着某种生理、或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同程度的异常。(遗传、后天)(2)行为人家庭教育的缺陷及家庭生活的不协调,对行为人早期人格的形成影响。(3)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文化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反社会人格的人,并不会马上实施犯罪行为,从反社会人格到犯罪行为之间需要一个过渡(条件)。

持续情势促成犯罪即时情势促成犯罪二、犯罪人涵义

(一)概念内涵

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严重社会越轨行为,应受法律和道德责罚的人。法人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现象,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人主要指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

(二)概念外延

犯罪学中犯罪人概念的外延比刑法学中犯罪人或犯罪主体的概念更为宽泛。具体而言,犯罪学中的犯罪人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罪犯(已判刑的人),虞犯(即有可能犯罪的人),刑满释放人员。具体表现为:

1、实施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人。

2、实施了吸毒、卖淫、通奸、同性恋、乱伦等越轨行为的人以及某些自杀者。

3、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以及某些其他行政、经济、民事违法行为的人。

4、实施犯罪或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和变态人格者。

5、达到送交工读教育或少年收容教养年龄,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或者越轨行为的未成年人。

三、犯罪人特征(一)本质属性

1、一般属性(生物、社会属性)

2、特殊属性——反社会性犯罪人的人格所呈现的与社会价值规范相悖逆的品质及倾向,是一种恶的、破坏性的人格品质。

犯罪人人格:是犯罪人基于较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实施了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社会行为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反社会的行为倾向。

正确认识犯罪人格,从以下几个维度把握:

首先,应该是犯罪人的反社会性格,是犯罪人格的主要本质。其次,犯罪人格不是犯罪人一时心理冲动,也不是对某一事物的情绪,而是犯罪人在较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一种明显的行为倾向。最后,犯罪人格在关注犯罪的社会原因时,不能排除犯罪人的生物学因素。

犯罪人反社会性人格表征:(1)具有错误的信念体系;(2)具有歪曲的需要结构或者需要的满足经常处于挫折状态;(3)自我意识发展欠缺;(4)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征;(5)不良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习癖化。

(二)犯罪人特征实证研究

1、犯罪生涯研究

2、犯罪人的履历特征性别、年龄、文化、其他社会性特征(职业、家庭)

3、犯罪人的个性特征第一:认识能力低、控制能力差、守法意识薄弱,具有反社会意识。第二:犯罪人的情感具有低级性、易变性、激情性、偏执性等特征。第三:犯罪人的意志具有两极性,正面意志薄弱和反面意志坚定。四、犯罪人分类----以生物、生理标准男、女性罪犯,少年犯、青年犯、中壮年犯和老年犯----以实施犯罪的手段为标准暴力犯罪人与智能性犯罪人----以实施犯罪的需要倾向和动机为标准淫欲型、贪利型、游戏型犯罪人----以反社会性的强度为标准初犯、偶犯、再犯、惯犯、累犯----以犯罪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为标准常态犯罪人与精神异常犯罪人----以犯罪人的组织形式为标准个体犯罪人、团伙犯罪人、集团犯罪人与法人犯罪人----以犯罪人实施犯罪时的情绪状态为标准激情犯罪人与预谋犯罪人----以犯罪人实施犯罪的行为性质为标准政治型犯罪人、财产犯罪人、暴力犯罪人、性犯罪人----以犯罪人的身份为标准白领犯罪人、蓝领犯罪人、政治犯罪人和普通犯罪人----以犯罪心态为标准故意犯罪人与过失犯罪人

结论:

犯罪人因实施了某种行为而被定义为犯罪,成为犯罪人,并因此受到刑罚。和其他社会人一样,犯罪人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由于犯罪人在意识、心理和生理特征及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的特点,使其在一定的社会“致罪因素”作用下,成为罪犯。研究犯罪人的成长经历,了解其个性的生成过程,是帮助犯罪人抵御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致罪因素”作用的必要途径。

思考:有天生的犯罪人吗?

第六章被害人论165本章主要内容:1.刑事被害人概说重点关注被害人的特征2.无被害人犯罪的非犯罪化问题3.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模式分析4.被害现象5.被害预防

一、刑事被害人概述

1.概念

犯罪学中的被害人,是犯罪过程中作为犯罪人之对立面因其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公民、单位和国家。

概念内涵

其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源自于犯罪行为。

——合法权益;侵害仅指直接侵害。“被害人不仅是犯罪行为的承受者,同时也是犯罪案件的一方当事者。”外延阐释

自然人

刑事被害人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形态。刑事被害人最早受关注是从自然人形态开始的,相对于其他形态的刑事被害人而言,此形态的刑事被害人最普遍。自然人形态的刑事被害人的特殊形式,即“公害犯罪”中的刑事被害人。

“公害犯罪”

危害环境的犯罪以及危及公众人身财产安全的有害制品的犯罪。公害犯罪的重要特点是其刑事被害人为非特定的一个或几个自然人,其危害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公害犯罪”的刑事被害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公众,即该地域范围内的全体公民。

单位

单位成为刑事被害人一种具体形态的理由:被害单位在侵犯财产罪案件中是犯罪对象,刑法已将单位作为犯罪主体,因此,单位也应作为被害人出现。自然人与单位成为刑事被害人是统一体,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如果两者都同样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只赋予自然人有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而不确立单位同样的地位和权利,显然是不公平的。

国家偷税罪、抗税罪、逃税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干扰无线电通讯罪、叛逃罪、间谍罪等,以及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理罪、危害公共卫生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危害国防利益罪等类型犯罪的被害人都是国家。

2.刑事被害人的特征

特征一:被害性---首要基本特征

指遭受某些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某些损害的所有各类被害人的共同特征。被害性的概念由以色列律师、被害人学鼻祖之一的本杰明·门德尔松提出。

被害性包含

(1)被害倾向性因自身内在或外在、心理或生理方面存在某些致害因素而导致具有一种使自己容易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趋势。

(2)被害易感性对被害状态、被害情景所具有的一种无意识的顺应性。

(诈骗中,被害人接受加害人抛出的优惠条件或好处等“诱饵”并步步相随进入被诈骗的境地;强奸案件中被害女性不慎重地与犯罪人交谈、深谈以及无意识地跟随犯罪人从认识接触现场走向易于强奸的犯罪现场等)

具有被害易感性者往往不止一次被害,其本身同时具有重复被害的倾向,并导致其成为“习惯性被害人”。

(3)被害诱发性

被害人的言论、行为、状态等对犯罪人形成、强化和实施其犯罪意图起着诱发、推动作用,从而导致被害发生。

(过激的言论、挑衅的行为、不加防范的资产等,在激情犯罪与防卫过当中表现)

特征二:互动性

“被害人在被害过程中与犯罪人之间具有互动性”的简称,具体指被害人在被害过程中与犯罪人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甚至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特性。在犯罪形成过程中,被害人并不完全消极被动的,它与犯罪人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冲突性互动关系,或者是一种“互补的合作关系”。对于最终被害结果,被害人在整个被害过程中并非处于被动、消极地位,他同样起着促进或者阻止被害结果产生的作用。

特征三:可责性(归责可能性)

被害人因自身的某些原因,如轻佻、疏忽甚至诱引、挑衅等态度和行为促使了被害的发生,从而对被害负有一定伦理、道德责任或法律责任,并应受到一定谴责。故意性的致害因素大多具有应当受谴责的责任;过失性的致害因素往往具有可以被指责的余地;意外或正常情况下的致害因素一般不具有可责性。

特征四:激化被害性

被害人的“被害性”侧重于“被害”方面,而“激化被害”性则侧重于与“被害”相对立的“犯罪”方面,是就被害人对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所起的刺激、诱引作用而言的,它理当应成为被害人的本质特征之一。

激化被害性

——指被害人因自身所存在的易感性被害要因和诱发性被害要因,或无意识的刺激因素和有意识的刺激因素,从而对犯罪人构成刺激进而引发犯罪加害行为的发生。

被害人“激化被害”性表现为:

(1)“角色”自塑性

——指被害人对于自身的“被害人角色”、以及实施犯罪者的“犯罪人角色”具有促成、塑造作用的特性。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自塑“被害人角色”;被害人在被害前大多存在着程度不一的被害要因,这些被害要因时常扮演了诱发犯罪的“诱饵”角色,并营造了一种诱使犯罪人犯罪的氛围。当犯罪人周围的环境形成诱使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氛围时,则犯罪人就有可能实施犯罪行为。正是由于被害人自身各种被害要因的存在,从而为其自己塑就了“被害人角色”。

其二:塑就“犯罪人角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