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研讨会_第1页
语文中考研讨会_第2页
语文中考研讨会_第3页
语文中考研讨会_第4页
语文中考研讨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追求有效,着重研究;瞄准目标,最后给力

——初三语文复习备考应试策略安庆市第一中学苏家友2011.3.追求“有效”1.何谓“有效”2.怎样“有效”

缩小两个距离教与学的距离教与考的距离研究中考试题研究《考试说明》做好两个研究“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

两个研究:研究近年考题,研究考试说明1.分析研究“考题”,分析什么?(1)“考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如何注重基础考查?(2)“考题”涉及的主要能力点——如何突出能力考查?(3)“考题”的变化——说明了什么?(4)“考题”的难度——如何体现高考选拔功能?(5)学生答题中的突出问题——教学应注意什么?(6)“考题”的创新性——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7)“考题”与《考试大纲》比较——如何体现“考纲”具体要求?2.如何研究“考题”?(1)纵向比较近年来试题——找变化,看发展。

(2)横向比较当年各省试题——找异同,定方略。研究中考试题在对语文中考试题的研究上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②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④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⑤新加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安徽省2008——2010年试题结构一览表类别年份语言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题号题型题量分值权重(%)题号题型题量分值权重(%)题号题型题量分值权重(%)20101-4填空简答43523.335-18填空简答填词翻译145536.6719书面表达15536.6720091-4填空简答43523.335-18填空简答填词翻译145536.6719书面表达15536.6720081-3填空选择简答33523.334-18填空简答填词翻译155536.6719书面表达15536.67芜湖市2008——2010年试题结构一览表类别年份语言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题号题型题量分值权重(%)题号题型题量分值权重(%)题号题型题量分值权重(%)20101-7填空解词简答73523.338-20填空简答填词翻译135536.6719书面表达15536.6720091-7填空解词简答73523.338-20填空简答填词翻译135536.6719书面表达15536.6720081-7填空解词简答73523.338-20填空简答填词翻译135536.6719书面表达15536.67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板块

安徽省2008——2010年考点及分值速查表年份考点200820092010题号题量分值题号题量分值题号题量分值古诗文名句默写16+11016+11016+110字音222222211字形233233223近义词辨析233字(词)义211222224修辞方法212211名著阅读324324语序调整312412句式变换412病句修改312422句子仿写414口语交际314413414语言表达314标语设计413诗歌赏析2141材料探究44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

(字音的拼读、汉字的识记、字词的理解、语段的综合)安徽省2008—2010年命题规律一览表年份200820092010题号2.(1)(2)(3)(4)2.(1)(2)(3)(4)2.(1)(2)(3)(4)题量共4小题共4小题共4小题分值共13分共9分共9分权重8.7%6%6%考点字音、字形、字义、名著赏析字音、字形、改错别字、字义、修辞字音、字形、改错别字、字义、修辞考查方式填空、选择、文字、表述填空填空考情透视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的安徽中考是将字音的拼读、汉字的识别、字义的理解以及名著和修辞等考点安排在一个与段中进行的。考查方式主要以填空为主,分值从2008年的13分,降为2009年的9分,2010年保持为9分,在考点上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

(句子的仿写、语序的调整、句式的变换)安徽省2008—2010年命题规律一览表年份200820092010题号3.(3)、84.(2)①③4.(1)题量共2小题共2小题共1小题分值共5分共4分共4分权重3.3%2.7%2.7%考点语序的调整、句子的仿写句式的变换、语序的调整句子的仿写考查方式填空填空填空考情透视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的安徽中考中关于句子类的考查,除了2008年第8题的句子仿写外,都是安排在“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中进行的。考查方式以填空为主,分值保持在5分左右。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

(语段的辨析与修改)安徽省2008—2010年命题规律一览表年份200820092010题号3.(1)(3)4.(2)②③

题量共2小题共2小题

分值共4分共4分

权重2.7%2.7%

考点修改病句、句式调整修改病句、句式调整

考查方式语段综合修改语段综合修改

考情透视从上表可以看出,2008年和2009年安徽试题的修改病句,是放在综合性学习中一起考查的,而且分值和考查方式保持不变。2010年没有出现修改病句的题型,但修改病句历来都是各地中考的热点,所以它的重要地位绝不可以轻视。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

(诗词名句的积累与运用)安徽省2008—2010年命题规律一览表年份200820092010题号1.(1)(2)1.(1)(2)

1.(1)(2)题量共2小题共2小题共2小题分值共10分共10分共10分权重6.7%6.7%6.7%考点直接型名句默写直接型名句默写直接型名句默写考查方式填空、默写填空、默写填空、默写考情透视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安徽省中考诗词名句类试题的分值和考查方式基本保持不变,内容取材于新课标规定的50篇古诗文。考查形式在2009年“直接性名句默写和选题式整首诗默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即“直接型名句默写”采用了“8选6”的模式,更体现了人文性。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安徽省2008—2010年命题规律一览表年份200820092010题号2.(4)3.(1)(2)

3.(1)(2)题量共1小题共2小题共2小题分值共4分共4分共4分权重2.7%2.7%2.7%考点名著赏析名著阅读名著阅读考查方式文字表述填空、文字表述填空考情透视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安徽省中考名著阅读类试题的分值基本保持不变,考查方式也以填空或文字表述为主,考查范围由2008年的一部名著增加到两部名著,考查内容由2008年对名著的理解和赏析变为对名著内容的了解和叙述,难度有所降低。综合:展示个性的绿地

安徽省2008—2010年命题规律一览表年份200820092010题号3.(1)(2)(3)(4)4.(1)(2)(3)

4.(1)(2)(3)题量共4小题共3小题共3小题分值共12分共12分共12分权重8%8%8%考点语段修改、口语交际、语言表达标语设计、语段修改、口语交际句子仿写、材料探究、口语交际考查方式填空、文字表述填空、文字表述填空、文字表述考情透视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安徽省综合性学习试题的设计越来越成熟。题型丰富多样,强调学生的语感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尤其注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每年的综合运用题目都会设计出一个主题活动,然后围绕这一活动具体设计出3至4道小题,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且具有自身特色。

2.“阅读”板块

安徽省2008——2010年现代文阅读一览表年份类别200820092010题号题量分值题号题量分值题号题量分值散文小说4-1310405-952210-14523《匆匆》《枫叶礼赞》《乌兰巴托大草原上的九匹马》《系在风筝线上的……》说明文

10-14518

(无篇名)议论文

5-9517《科学不怕挑战》芜湖市2008——2010年现代文阅读一览表年份类别200820092010题号题量分值题号题量分值题号题量分值散文小说8-125208-1142013-16420《渔夫的太阳》《江南瓦》《鼓浪屿的快镜头》说明文13-16420

8-12520《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民航飞机上为什么没有降落伞》议论文

12-16520

《纯真与练达》

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

记叙文阅读安徽省2008—2010年命题规律一览表年份题号题量分值权重考点考查方式2010年安徽省10共2小空共4分2.7%内容概括填空11共1小题共6分4.0%内容理解简答12共1小题共4分2.7%内容探究简答13共1小题共4分2.7%内容理解简答14共1小题共5分3.3%文句赏析简答2009年安徽省5共1小题共4分2.7%内容概括简答6共1小题共6分4.0%内容理解简答7共1小题共6分4.0%文句赏析简答8共1小题共3分2.0%主题把握简答9共1小题共3分2.0%行文思路简答2008年安徽省4共1小题共3分2.0%内容概括简答5共1小题共4分2.7%内容理解简答6共1小题共4分2.7%文句赏析简答7共1小题共4分2.7%感悟探究简答8共1小题共3分2.0%句子仿写填空9共1小题共4分2.7%描写方法简答10共1小题共4分2.7%内容概括填空11共1小题共6分4.0%内容理解简答12共1小题共4分2.7%文句赏析简答13共1小题共4分2.7%主题把握简答考情透视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安徽省记叙文类(尤其是散文)阅读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分值基本保持在22-23分,占试卷总分值的15%左右,2008年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40分,占试卷总分值的27%。题量除了2008年为10题以外,近两年则保持在5题。②试题选文典范,富有文化内涵,充满时代气息,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③考点主要集中在内容概括和理解,文章的感悟和探究,文句赏析以及主题把握等。而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又是重中之重,所占分值比较多。这一特点应引起高度关注。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

说明文阅读

安徽省2008至2010年命题规律一览表题号题量分值权重重点考查方式考情透视(2008年)

从左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安徽省说明文阅读类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考题表现为隔年考查一次,2007年考了,2008年未考,2009年考了,2010年未考,2011年呢?②分值基本保持在18分,占试卷总分值的12%,题量则保持在5题。③选材课外,内容涉及人们普遍关注的最新科技成果、自然生态、人类环境等,让考生体会其中包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④考点主要集中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理解和归纳,说明方法及顺序等。2011年如果考查说明文,应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开放性试题等。(2009年)10-14共1小题、共1小题、共1小题、共3小空、共2问。共3分、共4分、共4分、共3分、共4分2.0%、2.7%、2.7%、2.0%、2.7%内容概括、内容概括、内容理解、内容归纳、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简答、简答、简答、简答、简答(2010年)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

议论文阅读安徽省2008—2010年命题规律一览表年份题号题量分值权重考点考查方式2010年5共1小题共4分2.7%论点提炼简答6共1小题共4分2.7%内容概括简答7共2问共4分2.7%语句作用简答8共1小题共2分1.3%内容理解简答9共1小题共3分2.0%论证方法及其效果简答2009年

2008年

考情透视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安徽省中考议论文阅读类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安徽省卷2006年考查了一次,然后间隔三年未考,2010年考了,估计2011年可能性不是特别大。但是议论文依然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②2010年分值为17分,占试卷总分值的11%,题量为5题。③选材课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人文色彩,侧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④考点主要集中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理解和归纳,掌握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了解论证过程,把握文章结构,领会语言特色等。在此基础上,能延伸拓展,完成开放性的题目。安徽省、芜湖市2008——2010年文言文阅读一览表类别年份篇目题号题量分值2008安徽卷《送东阳马生序》(课内阅读)14-18515芜湖卷《醉翁亭记》与《喜雨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17-204152009安徽卷《鱼我所欲也》与《过零丁洋》(课内比较阅读)15-18415芜湖卷《桃花源记》与《礼记·檀弓下》(课内外比较阅读)17-204152010安徽卷《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课内比较阅读)15-18415芜湖卷《马说》与《宋史·岳飞传》(课内外比较阅读)17-20415文言:叩问历史的长廊安徽省2008—2010年命题规律一览表年份200820092010题号14-1815-18

15-18题量3小题,2小题,1小题,1小题,1小题4小题,2小题,2小题,3小题4小题,2小题,2小题,3小题分值3分,4分,2分,3分,3分4分,4分,2分,5分4分,4分,4分,3分权重2.0%,2.7%,1.3%,2.0%,2.0%2.7%,2.7%,1.3%,3.3%2.7%,2.7%,2.7%,2.0%考点实词释义、文句翻译、理解概括、理解归纳、感悟启发实词释义、文句翻译、文言断句、内容探究实词释义、文句翻译、理解概括、内容探究考查方式填空、简答、简答、简答、简答填空、简答、划分、填表填空、简答、简答、填表考情透视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安徽省文言文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分值基本保持在15分左右,占整体试卷的10%,所占比重较大。②题量总体保持在4题,2008年是5题。③考点主要集中在文言实词、文句翻译、文言断句、内容的理解、概括、归纳以及感悟启发等。④考查方式则主要是填空和简答,其中2009年和2010年连续出现了填表题,值得关注。⑤考题选文依然取自教材,2008年为课内自读,2009年为古诗和古文的比较阅读,2010年为两篇课内古文的比较阅读,趋向值得注意。3.“作文”板块类别年份作文题目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2008安徽卷我在

中得到快乐★芜湖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作文★2009安徽卷师生之间★芜湖卷那一次,我很感动★2010安徽卷不会变的是

★芜湖卷心中有话对你说★写作:放飞心灵的乐园安徽省2008—2010年命题规律一览表年份2010年2009年2008年题号191919分值共55分共55分共55分权重36.7%36.7%36.7%设题角度感受生活真情实感感受生活作文题目《不会变的是

》《师生之间》《我在

中得到快乐》考查方式半命题全命题半命题考情透视从近几年全省卷作文命题形势看,关于全命题作文:隔年出现,07年考了,08年未考,09年考了,10年未考,11年怎样?从全国2010年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势看,全命题作文也占了半壁江山。关于半命题作文:和全命题作文交叉隔年出现,11年怎样?从全国2010年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势看,半命题作文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关于材料作文:从07年到10年,连续4年未考,似乎备受冷落。但不应忽视:一是因为材料作文具有读写结合,不易被猜题的优势;二是指导性文件《考试说明》中有两道例题,应予关注。关于话题作文:近几年均未涉及话题作文,全国命题情况来看,也似乎失去往日光彩。但部分省市的命题作文为词语式,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变形的话题作文。《考试说明》中仍留“一席”给话题作文,最好做到有备无患。

从以上几表可以看出:

1、题型的命题趋势:

①独题式作文比例增大

②命题作文比例增大③半命题作文比重较大④话题作文逐渐淡出。

总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作文题型由前几年最大限度的开放自由,转向到在适度限制的前提下开放。也就是命题由无限开放转向有限开放。这点在2008年已表现出来,2009、2010年也继续表现了这个特点,要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

2、①独题式作文成为近3年的主流,出现选题式的可能;②就独题式来作文来说,命题、半命题是主流。

但选题作文比例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让不少学生彷徨、犹豫于两者之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独题式作文只要命题者命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人人有话可说,就能达到目的。

3、从内容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重视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与自我体验,关注心灵、情感反思。

如:某省中考作文题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影响最大?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你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请你在方格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某省中考作文题在人生的经历中,无论是你还是他(她),每个人都会有出色的表现。在你和他(她)之间,或各自努力,或相互合作,或帮助对方……为了实现一个好的愿望,只要你和他(她)努力了,付出了,就都是好样的!

请你以“那次,我和他(她)都是好样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如:某市中考语文作文题:

公园里,老人们悠闲地打拳踢毽;草坪上,一家老少围着蹒跚学步的幼儿逗趣;生日聚会,三五知己送上诚挚的祝福……这种和睦快乐、融和温馨的情景常在生活中出现。你有享受或欣赏过吗?从中你发现了么?请以“其乐融融”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某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以“心灵的脚步”为题作文某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以《心中早想说一句》为题作文。某省中考作文题目以“我很幸运”为题作文。

三、各类型作文简析(甲)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就是定题作文,即给一个完整的题目,考生不得更改,只能按题作文。命题作文是各类作文的基础,所以命题作文的训练不能放松,应把它作为重点复习。

它一般有两种形式:

1、导语+命题

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他被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而感动。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感动。被自己感动,是美丽的起点;被自己感动,是精神的升华。请以“被自己感动”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2、无提示语(也叫开门见山式)

如:某市中考作文题:今天真好。

再如:某市语文中考作文题:请以“从那一刻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学生写命题作文常见的失误是扣题不紧、有的甚至离题跑题,要避免这样的失误,关键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具体讲要指导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楚了这些,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如:题目“校园新风”.写记叙文,可写人也可写事,地点要在校园内,内容为好的现象,宜与过去对比。再如某市中考作文: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它可写成记叙文,范围是“这一天”,“铭记”的人或事是写作的内容,铭记的原因是写作的重点。】某省中考作文题题一:请以“这件事我做对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②线索清晰,叙事完整,内容充实;③写出“我”对这件事的认识、判断、决定的过程;④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审清要求)

2、指导学生抓住“题眼”,确定写作的重点、中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①单词语题目,题目即“题眼”,如“沟通”、“生日”等。②词组型题目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动词是“题眼”。如“难忘的一件事”的“题眼”是“难忘”。“骄傲的妈妈”的“题眼”是“骄傲”。“这件事教育了我”的“题眼”是“教育”。“我喜欢那句格言”的“题眼”是“喜欢”。“回忆我的同桌”的“题眼”是“回忆”。

3、指导学生思考怎样选材、立意。围绕“作文题目”从自己的材料库中搜索、选取符合要求的材料,并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使用的新颖、生动、感人的材料写入作文中。选材平庸的作文难成好文章。那么在选材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逆向选材法使所选材料新颖。如“感谢”。学生感谢老师为常见,老师感谢学生就为奇、为新。

(乙)选题作文简析。选题作文就是命题者出两三个作文题,让考生自选一个作文。

指导学生复习时,应注意几点:①要果断快速,选准文题,切忌犹豫不决。选题作文不止一个,虽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机会,利于考生发挥水平。但也增加了干扰,如不当机立断,就会出现“满田拣瓜,越拣越花”,而延误了考试时间。

②要掌握好选题的原则。

即选熟避生。就一般学生而言,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记叙文较容易写。也易写出好作文。而说明文、议论文或散文等,则要慎重。诗歌干脆不写。

③进入写作阶段,不要轻易换题。最好思考好:写哪个题,立什么意,选什么材,怎样写,列出提纲。然后依提纲作文。中途换题,是考试大忌,不仅耽误时间,还容易造成心理紧张,落得“竹篮挑水两头空”的结果。

(丙)、半命题作文简析从2008、2009、2010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看,半命题作文都占25%以上,可见从中考作文命题方式来看,半命题作文渐渐回归,也受命题者的青睐,我们在训练中不可忽视。

(一)半命题作文的类型

1、前空:

的背后

2、后空:我眼中的

3、中间空:让

走进心灵

4、双空:

给我带来

(二)、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注意的问题要写好半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是要补全题目。题目补得好,就为下一步的写作迈好了第一步。在指导学生补全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空。填题时小而具体,才容易下笔,写得具体。如《

让我陶醉》,如果填成《多彩的世界让我陶醉》、《世界文学名著让我陶醉》。就会使自己力不从心、写得空泛。如填成《妈妈的微笑让我陶醉》,就容易写好了。

二忌“俗”。因太俗或太常见得文题无法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如《

触动了我的心灵》。如果填成《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让人感到很一般。若改为《春的呼吸触动了我的心灵》就好多了。

三忌“长”。使人感到罗嗦拗口。如上题如果填《那次陪爸爸妈妈看芭蕾舞,触动了我的心灵》,就显得长而罗嗦,若填成《足尖上的美,触动了我的心灵》就使人感到简洁、生动形象。

(三)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1.避生就熟同样的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如“坦然看

”。命题者在题目后提供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成功”、“挫折”、“生活”……但不是我们每个人对这几个方面都熟悉,写起来都能写好。我们还可以另外选择,比如离别、荣誉、失败、获奖等,把写作内容转移到自己熟悉的方面。

2.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比如“告别

”。实际上。“告别”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果我们不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来切入。这篇文章写起来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泛泛而谈。但是,如果以“告别自卑”、“告别初三”等这样具体的角度来切入,那么就容易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充实、具体。

3.运用修辞手法如“

”,有考生拟题为“心愿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就采用了明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丁)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提供“材料”让考生阅读并按照要求作文的试题。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目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写作能力的广阔空间。更由于“材料”具有灵活,丰富的特点,以及有防止“猜题”性的优势,使它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但此类难度较大。近几年各地的中考作文题中,材料作文逐渐出现,这是一个新的动向,要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言而喻,写好“材料作文”是备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重视“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某省中考作文题

爸爸把一粒种子埋在泥土里,几天后长出两片嫩芽,女儿指着嫩芽说“这多像一双眼睛”,爸爸感慨地说:“我终于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把种子埋在土里了,是要考验种子在黑暗里有没有一颗追求光明的心。”可根据上面的文字定题目:1、种子的心。2、在考验中感悟(成长)。3、自拟题目。

某省中考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学会低头看路:那年暑假,小胖跟父亲去看爷爷奶奶,途中要走三十里的路,还要翻过一道道高高的山梁。走了两个多小时,还在山梁上,望着遥遥无际的前方,小胖怎么也不肯迈步了。父亲威严地命令道:“别尽往前瞅,低头看路,下了山梁就到了。”说着,继续大步地向前走去。没办法,小胖只好快快地跟着。不过这以后,小胖不再一次次老了望远远的目的地,而是低头看着脚下的路,不断的欣赏着沿路那些形状各异的沙石和花草,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爷爷奶奶家。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指导学生学会写材料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把握材料寓意(主旨)中考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因此,读懂材料、掌握材料的寓意(主旨),进而审题立意成好此类写作的首要问题。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要求:①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6年江苏盐城市中考作文题)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

2.指导学生选择恰当角度对同一材料,见仁见智,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下面一则材料: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

材料的中心是“豆子”,并不是“犹太人”。而有些考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人手,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3、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打开思路对“材料”必须先展开“发散思维”,思维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下面以2006年安徽省中考作文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五岁的晶晶摔疼了左手,却从此获得了分辨左右的本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广空间。考生既可沿着题目中的提示打开思路,选择立意:

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获。

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立意三: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立意四: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还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等的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比如:

立意五:亲身体验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帮助也最大。立意六:有时不幸也是福。

立意七:苦难往往带来甜果。例3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多角度立意: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拦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根据以上材料作文,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游客的角度:好心办了坏事,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很重要。海龟的角度:要善于总结经验,吃一堑长一智。深刻含义:教育孩子的方法——自立、独立思考、独立生存的能力。深刻的含义:自然界生态平衡,维持链的平衡;动物的智慧。老鹰的角度:学会等待时机。机智地看准时机抓住机遇,必有大的收获。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解读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苏家友2011.3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解读

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在继承我省新课程学业考试命题经验的基础上,力求通过内容和形式的突破与创新,更加科学深入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全面实现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一、试卷的总体特色总结2010年语文卷分为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三个部分,题型包括填空、默写、简答、解释、翻译、写作等。就整体而言,今年的语文试卷体现“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立足全面、突出重点;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选拔兼顾”等特点,具体分析如下:一、试卷的总体特色总结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立足全面、突出重点知识与能力立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选拔兼顾二、试卷的具体情况分析第一大题第1题:默写名句名篇【题目】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①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②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③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④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分析】该题考查内容均出自考试纲要规定的背诵篇目。名句选取着眼于诗文并重、时代布列、文质兼美三个层面,力求有覆盖面和精神价值。题型设计回避了近几年常用的情境型,采用传统的直接补空型,并且是提供多项选择,其命意有二:一为降低难度,其次是增强文本感,再则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值得强调说明的是,本题第二小题要求完整默写一首词或曲,之所以如此设计,回避了往年的诗歌默写,整首词或曲默写是基于名篇考查多为局部而忽视整体把握的现状,旨在提醒学生:平时不仅要背诵诗歌,词曲也要用心掌握;要加强对名篇的整体理解和整体背诵。解此类题,要准确理解,正确默写,不写别字。本题难度为0.85。第2题:基础知识积累【题目】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荟萃()联mèi()(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举世瞩目”的意思是

。“世界共襄”中“襄”的意思是

。(4)画线的两处文字,都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

。【分析】第(1)小题,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考查的是字音、字形方面的基础知识。第(2)小题找出并改正错别字。第(3)小题词义和字义,考生可以利用字典答题,意在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第(4)考查常见修辞手法的判断。因为可以查阅字典,所以难度为0.85第3题:名著阅读

【题目】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

”,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

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

家中的生活历程。【分析】(1)本题命意在于考查学生对中国古典经典小说内容的阅读,注重对学生是否真读的考查。(2)本题命意在于考查对外国名著的阅读。中国古典经典小说着眼于考查是否真读,外国名著着眼于考查了解大致内容。难度为0.65。第4题:语文综合运用

【题目】初中毕业前,班级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1)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2)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3)班委会倡议每个同学以“老师,我要对您说”为题,给老师写一封信。下面是三位同学信中正文的开头,你认为哪种开头更好些?为什么?①初中三年很快过去了,我有太多的话要向您说。老师,您要我说什么呢?②三年来,我与您有过多次交流,但今天我仍有些心里话要对您说。③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老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分析】本大题综合性很强。(1)本题命意在于考查学生借助所学知识仿写句子的能力。作为语文综合运用的考查,本题着意于语文本体,真正落实语文的要求,体现学科特点。既考查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又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推敲,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2)本题的命意是考查学生根据需要确定表达内容的能力,掌握根据材料的中心选材的能力。选材有古有今,古为语文课本中精篇,今为城乡具备,都贴近学生生活。(3)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生活实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考虑到要降低部分考生答题的难度,答案设定如果认为其他两种开头更好些,且言之成理,也可得分,这就使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本题的难度系数为0.60。第5题:概括观点

【题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析】文章标题交代了本文的论述范围——“科学与挑战”的关系,文章主题部分论述了“科学不怕挑战”的观点,在第⑤自然段清晰地表明了文章的论述思路,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观点。考虑到要降低部分考生答题的难度,在试卷的“答案”中,作出“用自己语言概括的,意思对也可”的说明。本题难度为0.80。第6题:概括材料

【题目】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

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分析】本题从局部设题,目的是要考查考生理解语段、概括语段材料的能力。③④段各用一个事例来论证论点,概括这两个事例时既要围绕文段提取重要信息,还要围绕论点“科学不怕挑战”来组织语言。设计该题就是要让考生在理解文章观点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准确概括。考虑到部分学生对语言概括难以准确、全面,本题难度为0.65。第7题:理解文章结构

【题目】第⑤段中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分析】文章结构是通过段落来体现的,弄清段落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本题从句序角度设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作品思路的把握能力。本题并没有简单地问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而是设问“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引导学生理清这两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弄清这两句和上下文的关系,这样降低了难度。本题难度为0.80。第8题:理解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

【题目】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分析】引号除了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和“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外,还有标示“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的作用,本处它的用法就是后者,作者否定了此处是真正的科学,而是被“躲避挑战者”打出的旗号,是伪科学。引号是初中阶段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考查的又是基本作用。考生只要答出表明具有特殊含义或者是为了表示否定,说明这里的“科学”不是科学即可。本题难度为0.85。第9题:重要语句的理解

【题目】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

”【分析】设计该题通过“体会重要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知道简单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联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本段的观点,同时要知道划线句使用了比喻的方法。本题难度为0.70。第10题:整体感知

【题目】全文可分成四个部分,请根据提示完成内

容概括。

首先写:初见九匹马的印象;接着写:

然后写:与中年人的对话;最后写:

。【分析】从题干来看,题目指向明确,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只需将文章按提示划分四部分,除了一、三两个部分,将剩下的二、四部分意思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其区分度主要体现在语言概括的准确和简练上。设计该题是要考查两种能力:一是考查考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二是考查考生“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考虑到考生阅读、概括能力的实际情况,本题将其中两部分内容加以概括出,其余采用填空题的形式。本题难度为0.70。第11题:体验形象

【题目】从全文看,大白马哪些方面给“我”留下深

刻印象?【分析】文中的大白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初次见面时它与众不同的“形”;有进一步接近后感受到它性烈不屈的“神”;它触动了“我”心中那块柔软的地方,感觉它和“我”心里仰视的自己非常相像;临别时它通人性的两次嘶鸣仿佛向我表白或吐露什么。这一切都让我难以忘怀。作者通过由远到近,由形到神有条不紊,描写大白马给“我”的印象清晰有序。设计该题就是考查考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考虑到考生阅读、概括能力的实际情况,答案提示“答案不限于此,答出其中三个方面即可得满分”。本题难度为0.70。第12题:材料分析

【题目】文中提到围栏“狭窄”、草原“死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分析】在写大白马给留下“我”深刻印象时,作者也描述了马儿们的生存环境:围栏是“狭窄”的,草原也因此是“死寂”的,这不禁让人深思。设计该题是要从局部考查考生理解、分析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中材料的作用;同时,也隐含考查考生对叙述中所流露出的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答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简要分析”的要求,因此除了“用意”,还要分析。本题难度为0.70。第13题:重要信息的获取

【题目】在和中年人交谈后,“我”为什么“一

下子说不出话来”?

【分析】文章主要写大白马的境遇可悲,认真阅读和中年人的交谈这一部分,有助于整体把握文意。文中中年人为了几百元钱,就将辽阔草原上最优美的风景——骏马禁锢起来,从而使大草原“死寂”,这怎不让“我”“震惊?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回答本题应在对全文的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方能准确完成。本题难度为0.60。第14题:语言品味

【题目】如果把本文结尾改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分析】本题切入口小,既是品味语言,也是从整体的角度设题,目的是考查考生在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上,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比较分析两句之间的不同,主要是句式和“利刃”的两次出现,从这两处着手即可。答题时还要注意规范性。本题难度为0.60。第15题:实词理解

【题目】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云归而岩穴暝暝:

(2)野芳发而幽香芳:

(3)而或长烟一空一:

(4)把酒临风把:

。【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突出了“常见常用”的特点。所选四个实词古今皆用,有内涵且文言实词特点明显。“芳””“、“一”古今异义,属多义词。解此题,先联系上下文把握句意,吃透加点词的词义,在多项词义中作出选择,拟写出答案,并将答案代入原句,加以推敲确定。“暝”、“把”为常见词,解题关键在于扣住“在文中”三个字,切忌脱离语境。本题难度为0.80。第16题:文言翻译

【题目】翻译下列句子。

(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分析】本题要求翻译的两个句子,分别出自两文(节选),这样注意了文本阅读的覆盖面。两个句子虽没有冷僻字眼,但句式和文言特点比较突出。从句式上看,前一句是个判断句,后一句是对偶句,两个句子分别写了琅琊山中朝暮之景和洞庭湖上鸟鱼之态,是对文章重要景物的描写。从语言上看,第一句中的“晦明”“朝暮”,第二句中的“翔集”““游泳”等都是两两相对,“锦鳞“还用了借代的修辞。解此题,在抓住重点词语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式、句意,并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其句。本题难度为0.60。第17题:内容理解

【题目】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分析】阅读文本不难发现,两文(节选)都有叙事、写景。题干的关键词是“景物描写”,要寻出答案不难,关键在于概括要准确、全面。从选文中看,《醉翁亭记》描写琅琊山朝暮、四季变化的景色,考生得出答案不难;《岳阳楼记》中“写洞庭湖白天、夜晚的湖光春色”,则需要一定的理解、概括能力才能得出答案。解此题应注意在把握文言语意的基础上,运用清晰简洁的现代汉语作答。这也是对文言文实际运用能力的检测。本题难度为0.65。

第18题:领悟内涵【题目】依据原文,填写下表。篇目写人的活动的语句相同的内心感受《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分析】读文本,把握文本的内涵是关键。这是一道考查学生领悟文章内涵能力的试题。解此题先要整体感知,然后梳理内容,把握作者思路,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整合概括。题干的关键词是“人的活动”,《醉翁亭记》(节选)人的活动是“朝而往,暮而归”,这是唯一的;而《岳阳楼记》(节选)则有三处,答出其中两句即可得分。本题难度为0.75。第19题:写作

【题目】

水,有时是雨,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分析】“不会变的是”,是一个半命题形式的作文题,考生可从题前的“提示语”中思考感悟出的任何一个方面来着手(如亲情、友谊、师生情、爱、真、善、美……),任选一个词或短语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这个作文题有两个特点:一是让大多考生有话可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作文题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写作思路,即在“我”体验、感受生活变化的过程中最终获得“不变”这个感悟和认识,这个过程或是发生在家庭、或是发生在学校、或是发生在社区……可能出现在家人之间、可能出现在师生之间、也可能出现在朋友之间……这些过程是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过的,所以学生一定会有话可说;因为是“我”自己的生活或学习体验,所以也会有真实的情感可以抒发。经历的过程是变化的,结果是“不变”,此时的“不变”应是作者人生经历的结晶,是人生的感悟所得。不管有何种变化,也不管如何纷繁复杂的人生,都会获得其自有““不变”之处的感悟。初中生尤其如此。“不变”的是一种感受,“不变”的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得。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变”与我们相伴而行,成长中总有一些“不变”让我们若有所思,写生活的永恒之美并非难事。二是对不同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的考生具有一定的区分度。首先是审题,因为题前“提示语”中含有“变”与“不变”之意,因此考生在构思行文时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变”是表象,“不变”是实质,对变的叙述、描写,对“不变”的提炼和揭示能显示区分度;其次,这个作文题具有话题的功能,题目要求选词或短语将作文题补充完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所熟悉的素材,选择最有利于自己写作的词或短语,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但是,这个选择是有限度的,就是必须是词或短语,而不是任意一个句子;同时不变的应该是真善美的感受、是一段生活经历的思想结晶。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个半命题作文又具有了命题作文的限制性作用。如,一部分学生也许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最熟悉的“友谊”,那么这些学生所写的都是“不会变的是友谊”,写同一个题目,但因每个考生的经历、认识和写作能力不同,其作文水平的高下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说,这个作文题可为考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也能充分展现他们写作的个性。本题难度为0.70。

作文教学(复习)建议:

1.训练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详略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把写作的基本功训练好了,考生就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2.考场应试作文,应重视引题和点题,即开头部分能从题目中引出中心,中间和结尾不忘点题和照应。这样做可避免偏题离题,突出中心,也有助于阅卷教师把握文章的中心。主题越明确越好。

3.在教学中,应加强文体训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4.引导学生平时留心收集写作素材。

5.抓好语文基本功的落实,即增加词汇量,少写错别字,把句子写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端正,字迹清楚。

6.端正写作文风,严禁抄袭宿构。

7.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阅卷的评分标准,加减分项目。可避免不必要的扣分。

作文评分一般综合考查以下几个方面:主旨、内容、语言、结构、文面。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作文亮点扫描:从考场作文来看,大多数考生能写出积极向上、情感真挚的文章来,并且字数达标、卷面整洁、清晰。二类以上作文比例较大,从阅卷中可以看出,学生作文水平有较大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成效显著。其特点如下:(1)考生中为数不少的人都能认真阅读命题提示,具体理解提示的内容,大至自己对国家变化、社会发展的感悟,小到个人生活琐事,都拿来成为文章的写作的素材,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演绎出不少特色鲜明的文章。(2)部分考生的语言驾御能力较强,不仅叙事清楚,刻画形象,而且努力追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结合,表现出较高的写作能力,部分文章在构思上也有了新的突破。2010年中考作文失分情况及原因分析:(1)作文之前,缺乏整体构思,写作随意性大,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一个事先的安排,结构松散,思路混乱,不严谨。比如:开篇入题太慢,中间缺乏自然的过渡衔接,结尾虽能点题扣题,却像贴标签。(2)议论文写作,欠缺用文学性语言来讲道理,议论文写得象答政治题,不能把握议论文的基本写法。空发议论多,没有条理,欠缺说服力。举例论证,不能依据所举事例进行分析论证。(3)阅读量太少,表现为写作材料陈旧,欠缺思想深度。议论文、记叙文所写事例陈旧,给人江郎才尽的感觉,语言表达大众化,口语化,没有个性,缺文采。由于阅读量太少,思想认识狭隘,中心立意浅显,视野不开阔,思维不深入。(4)作文书写不过关。在阅卷过程中书写认真、写字漂亮的同学不多。反映出语文教师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不到位。(5)有的考生不会审题,如作文要求“除诗歌外,不限文体”,但有的考生写成诗歌;有的严重离题。(6)抄袭宿构;文不对题。有的把考前背的文章机械背下来,与作文题风马牛不相及;有的抄试题中的文章。作文教学建议:(1)训练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包括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提炼材料、取舍材料、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把写作的基本功训练好了,考生就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2)考场应试作文,应重视引题和点题,即开头部分能从题目中引出中心,中间和结尾不忘点题和照应。这样做可避免偏题离题,突出中心,也有助于阅卷教师把握文章的中心。主题越明确越好。(3)在教学中,应加强文体训练。(4)抓好语文基本功的落实,即增加词汇量,少写错别字,把句子写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端正,字迹清楚。(5)端正写作文风,严禁抄袭宿构。

以2009年为例:全国中考作文题型全国北京、上海、南京等40个省市40套中考题题型如下:话题作文4个,占10%;(逐渐减少)半命题作文9个,占22.5%;命题作文21个,占52.5%;(比例较大)材料作文13个,占32.5%。(逐步上升)抓纲务本,命题解题教要对路,学要上路,才有出路。教师作为引路人,必须胸有成竹,除了加强对考题的研究,要牢固树立纲本意识,加强对教材和考纲的研究,加强对现实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与学生一起形成学习共同体,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一、关于考纲

为什么要研究考纲?怎样研究考纲?为什么要研究考纲?在复习备考中,《考试纲要》是依据,教材是依托,社会现实问题是着力点。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考试纲要》,既要通过研读其中的考核目标与考试内容明确考什么,特别要注意考试内容的变化,又要通过研读其中的题型示例(例证性试题、参考试题)明确怎么考,这样才能胸有成竹。怎样研究考纲?1。要全面把握《考试纲要》(考纲)中规定的考点。现在的中考尤其是语文考试都存在着中考复习中知识点繁多而中考试题中实际涉及到的考点相对较少的不均衡性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绝不能投机取巧,必须全面把握大纲规定的考点,必须依据考点既能够“钻”入教材面面俱到、点点体现地扎实复习,又能够“跳”出教材把握其主干知识和知识体系,防止知识点的遗漏,杜绝出现知识盲点。2。要注意分析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规律,构建知识体系,从而使我们原先在学习中不系统、不连贯的知识条理化,并在知识迁移中产生新知识、新认识,最终达到巩固、深化理论知识的目的。大纲规定的考点的结构顺序与教材的结构实际上有较大的不同,要求我们能够按照大纲的规定对教材进行重组,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网络体系,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不仅如此,大纲规定的有些考点教材本身就没有或提及的很少,需要我们在复习中加以充实。3。要重视考点与教材的对接。4。要了解考核目标。识记:指识别和记忆。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分析综合:指从整体的角度着眼,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语言材料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能力及方法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正确认识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欣赏评价:指对语言材料或生活现象的赏析和评说,考查学生对美的的鉴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5。要研究例证性试题。考试大纲中的“例证性试题”是向考生提示“怎样考”的问题。它所提示的不仅是一般的题型,更是怎样选材、怎样设置问题、怎样组织答案的基本规则,因而更有学习的必要。然而,此部分内容往往是考生最不重视的,所以特别提醒大家,在某种意义上,研究“怎样考”比研究“考什么”更重要。学习《考试说明》题型示例部分所给出的例题,认真领会例题的命题特点,思考其解题思路与方法,有利于提高考生的答题能力和应试水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考生对中考试卷的神秘感,从而有利于提高中考自信心。同时,通过研究题型示例,有利于清晰把握2011中考命题的趋向。

例证性试题

可以说明:题型、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方法、答案的组织方法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