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练习) 高一语文 (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拿来主义》(练习) 高一语文 (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拿来主义》(练习) 高一语文 (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拿来主义基础篇基础篇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而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B.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华盖集》等。D.羹,汉族传统食物,指以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如肉羹等。炙,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后可指烤熟的肉食。【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错误。应是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故选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夫妻俩在工作上互相理解支持,在生活中相互关心照顾,真是恩爱和睦、礼尚往来的一对儿。B.这位老师教学有方,经常在课堂上故弄玄虚,以启发学生,收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C.学问贵在问,要问就不要怕贻笑大方,而真正的大方之家是不会嘲笑虚心求教的人的。D.在最困难的时候,这位母亲总是吃孩子们剩的残羹冷炙。【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礼尚往来”的意思是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本句是说夫妻间的理解支持、关心照顾,不属于这个范畴,使用不正确。B.“故弄玄虚”指故意玩弄花招,使人迷惑,无法捉摸。贬义,用在此处形容老师,感情色彩不当。C.“贻笑大方”意思是给懂行的人留下笑柄。根据后面“真正的大方之家是不会嘲笑虚心求教的人的”可知使用正确。D.“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前边再用“吃……剩的”修饰,语意重复,使用不当。故选C。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着校史展览馆里的一张张奖状、一座座奖杯和一幅幅成果图片,还有谁会否认我们学校教育改革不是取得了很大成绩呢?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C.退休以后,马永顺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D.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不能不为先生的睿智和深刻叹服。【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否定失当,“否认、不是”加反问,是三重否定,这里应该用肯定的意思;B.否定失当,“防止……不再发生”等于让它再发生,应去掉“不”字;C.否定失当,“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应把“无时无刻不忘”改为“时时刻刻不忘”或“无时无刻不在”。故选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告别今宵,告别今宵,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将时代的芳华与历史的足迹汇于笔下、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留下生长在内心深处的常青记忆的乔羽先生逝去了。他的歌里,既有微观生活的印记,也有宏观祖国的身影。乔羽的创作一直遵循着“朴朴素素好”的理念,不写不接地气、来自①的华丽词句,只将独属于国人的美好揉进每一句简单、活泼、隽永的歌词里。在他心中,歌词创作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锦衣美事,其实就是寻常人家一日②的家常饭,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乔羽曾深情表示:“吾辈虽说不上伟大,但我们都应当是祖国的赤子,没有理由不热爱祖国。”出于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乔羽将不同时代中国人的生活写成了歌,而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祖国。这份情感和记忆的“大河”缓缓流过: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乔羽的歌词里看到祖国,看到山河,看到生活,看到童真,看到炊烟袅袅,也看到江河奔涌、星空璀璨。乔羽一生③,创作了千余首歌,他始终把浓烈的情感深深种在真挚的词汇中,用最平凡的笔触书写时代的激荡奔涌与细水长流。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5.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大河”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有株。B.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中国建筑的“词汇”。C.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D.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4.①空中楼阁;②不可或缺;③笔耕不辍

5.B

6.①将“这份情感和记忆”比作“一条大河”,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乔羽作品带给人们情感的深沉绵长。②以“看到”这一相同语素构成排比句式,从“看到”的各类对象写到温馨壮丽的画面,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连绵,深刻表达了乔羽作品的巨大感染力。【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由上文“不写不接地气”可知,此处讲的是脱离现实的、不切实际的华丽词句,所以应该用成语“空中楼阁”。“空中楼阁”,建在半空中的楼阁。比喻脱离现实的理论、不切实际的计划或虚幻的事物。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寻常人家一日必不可少的家常饭,所以应该用成语“不可或缺”。“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是部分。第三空,结合下句“创作了千余首歌”可知,说明乔羽一生一直写作而不停息,所以应该用成语“笔耕不辍”。“笔耕不辍”,从不因为任何外在原因而停止,一直写作而不停息。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大河”的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强调。D.表示引用。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表达技巧的能力。句子“这份情感和记忆,就像一条大河缓缓流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修辞的运用,可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此处将“这份情感和记忆”这一组抽象的事物比作“一条大河”,运用“情感和记忆的绵长”与大河水流的绵长的相似性,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乔羽作品带给人们情感的深沉绵长,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句子“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乔羽的歌词里看到祖国,看到山河,看到生活,看到童真,看到炊烟袅袅,也看到江河奔涌、星空璀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以“看到”这一相同语素构成排比句式,“看到祖国,看到山河,看到生活,看到童真,看到炊烟袅袅,也看到江河奔涌、星空璀璨”,从“看到”的各类对象写到温馨壮丽的画面,通过排比修辞的运用,可以让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连绵,增强了句子的语势,加强了表达的强度,强调内容、加重了感情,从而更加深刻表达了乔羽作品的巨大感染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健身场所限流歇业,部分人群外出受限。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便利,一些网络主播开始在短视频平台进行健身直播,吸引了大批粉丝,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居家“云健身”的行列中。跟着直播跳操,①,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被迫“宅家”的负面情绪,让心情变好。当然,②。如果说健身房里的教练以专业指导确保运动安全,那么“云健身”则要求相关平台多一些风险提示,主播多一些细致讲解,同时③。“云健身”并不完美,但它以碎片化和轻量化的特点让更多人走进了健身大门,对推广全民健身来说有着独特意义。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我们期待更多人行动起来,加入健身的行列。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8.朋友云健身房“在云端”开业了,请你写一句广告词在自媒体宣传,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左右。【答案】7.①一方面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②云健身也存在运动风险③参与者也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意思与“注意运动安全”相关即可)

8.示例:时尚与精彩云端邂逅,健康与律动为你塑形。【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景补写的能力。第①空,此句为横线后面句子的照应句,内容应是直播跳操的好处——强身健体,句式应为“一方面……”;故可填写“一方面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之类的句子。第②空,“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下文的“如果”则是防止出现这一情况的措施,结合下文中的“运动安全”“风险提示”分析可知,云健身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故可填写“云健身也存在运动风险”之类的句子。第③空,为了确保运用安全,“云健身”要求平台“多一些风险提示”“主播多一些细致讲解”;“同时”,表示双方都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平台和主播做为一方,另一方应指的是参与者,参与者在运用的时候也不能盲目跟练,故可填写“参与者也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意思与“注意运动安全”相关即可)”之类的句子。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广告词的能力。广告词一般要求有:简短易记,标语字句要简短易懂、易记。突出特点,必须结合广告主题,突出商品、劳务或企业的独特之处,尽量用视觉化语言,加深印象,可采用某些修辞,以达到醒目的目的。号召力强。广告语要有鼓动性,文字要尽可能口语化,押韵动听,形象生动,富于情感。本题要求为“云健身房”开业写广告词,既要突出“健身”,又要突出“云端”特点;还要使用至少一种修辞(对偶、排比、比喻、拟人、双关等等),注意字数限制。比如“时尚与精彩云端邂逅,健康与律动为你塑形”,既突出了云端健身的特点,同时“塑形”契合了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对仗形式简单易记,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提升篇提升篇一、(2022·浙江·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二期中)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拿来主义鲁迅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9.下列对《拿来主义》第⑧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用大宅子这一比喻,强调了“拿来”的态度,要果敢,要坚决;然后反面设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B.对待文化遗产,作者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错误观点;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来比喻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的三个步骤。C.鲁迅既批判了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但对前者的批判明显强于后者。D.运用比喻说理,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风趣,变陌生为熟悉,从而增强杂文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是这几段文字的突出特点。10.“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11.请指出第⑧段和第⑨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大宅子”“鱼翅”“鸦片”“姨太太”在文中的含义。论证方法:____________。

“大宅子”:____________。“鱼翅”:____________。

“鸦片”:____________。“姨太太”:____________。【答案】9.C

10.阐明拿来主义的含义,即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遗产,需通过独立思考,鉴别精华和糟粕,主动选择;承上启下,由“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过渡到“怎样实行拿来主义”。

11.

比喻论证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但也有些有益的成分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但对前者的批判明显强于后者”错误。由原文可知,鲁迅先生把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指责为“孱头”;把全盘否定论者、要放火烧光遗产的家伙怒骂为“昏蛋”;把全盘继承论者、大吸剩下的鸦片者鄙夷为“废物”。可见,鲁迅先生对“孱头”“昏蛋”和“废物”都是给予强烈批判的。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的能力。从内容上看,“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以简要的语言阐明了拿来主义的含义,即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遗产,需通过独立思考,鉴别精华和糟粕,完全自主地来进行选择,这是全文的基本观点。从结构上看,“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提出观点,阐述“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引出下文阐发解决问题的途径,即对“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的阐述。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作者在第八段的开头,用“譬如罢”这一标志语,点明了要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接着,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用“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用“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的“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用“羡慕旧宅子”、“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在第九段中,作者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用“不用它来宴大宾”,比喻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但也有些有益的成分;用“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用“一群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如色情文化之类。而这“烟枪和烟灯”与“一群姨太太”,显然都是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二、(2022·北京东城·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拿来主义鲁迅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进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时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是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掉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六月四日。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以及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自诩(yǔ)

残羹冷炙(zhì)

学艺,泛指学术文艺。B.冠冕(guàn)

吝啬(sè)

摩登,意思是现代的,时髦的。C.脑髓(suǐ)

譬如(pì)

玄虚,指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D.徘徊(huái)

孱头(chàn)

国粹,本意是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糟粕,这里是反语。1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从批驳“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到确立“拿来主义”的观点,先破后立,层层深入。B.第⑩段划线句使用比喻、对比、排比等手法,句式整齐,气势充足,总结了全文的观点。C.文章以“大宅子”为喻,通过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形象,巧妙地阐释了“拿来主义”。D.本文集中体现了鲁迅深刻透彻的思想和幽默犀利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14.请结合文章第⑧⑨段的内容,分条概括“拿来主义”者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15.本文借助富有画面感的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正逢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运用这种写法,谈一谈在校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意义。要求:观点鲜明,比喻合理,100字左右。【答案】12.C

13.B

14.(1)“拿来主义”对待外来文化既不会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也不会盲目排斥,更不会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2)“拿来主义”主张先“拿来”“占有”,然后“挑选”;(3)“拿来主义”会区分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批判的加以吸收利用。

15.整本书阅读,滋养我们的身心,让我们茁壮成长。“碎片化阅读”就好像零食,看着丰富热闹,其实并没有什么营养,甚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害;整本书阅读就好比“正餐”,虽然表面看来花样不多,但却包罗万象,可以提供给我们成长所必需的营养。【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辨析词义的能力。A.“自诩”的“诩”应读作“xǔ”;B.“冠冕”的“冠”应读作“guān”;D.“孱头”的“孱”应读作“càn”;“本意是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糟粕”错,“国粹”的本义是指我国文化中的精华。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排比”错。“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两句都只有两句,构不成“排比”;“总结了全文的观点”错,应当是进一步说明了“拿来”的意义。故选B。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第⑧段,“如果反时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是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可知,“拿来主义”不会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也不会盲目排斥;更不会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结合第⑧段“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第⑨段“他占有,挑选”可知,“拿来主义”首先是“拿来”“占有”,其次是“挑选”;结合第⑨段“看见鱼翅……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只有烟枪和烟灯……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要把它“吃掉”;“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要化害为利;“烟枪”、“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分,要“毁掉”(只留少许送博物馆)。可见“拿来主义”会区分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批判的加以吸收利用。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并运用写作技巧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要运用比喻手法谈一谈在校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意义。首先要明确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有哪些,比如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眼界,锻炼我们的意志和耐性,学习读书的方法技巧等。然后采用比喻手法表达,可以用比较的方式来比喻,比如碎片化阅读就像“零食”,或者像一条“浅浅的小溪”,而整本书阅读就像“正餐”,或者像深邃的大海;那么常吃零食不仅营养不够,而且养成坏习惯,只看重表面的花样,无法吸收到真正的营养;或者总是在小溪中留恋,永远无法领略到大海的宽广等。写作时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观点鲜明,比喻合理,100字左右”。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头发的故事鲁迅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①。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公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乖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他说:“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出一个国民来,挺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倘使纪念起来,那第一个双十节前后的事,便都上我的心头,使我坐立不稳了。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九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我不堪纪念这些事。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谈罢。”N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高声说:“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我们的很古的古人,对于头发似乎也还看轻。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至于髡②,那是微乎其微了,然而推想起来,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因为光着头皮便被社会践踏了一生世。我们讲革命的时候,大谈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③,其实也不过一种手段;老实说:那时中国人的反抗,何尝因为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④。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洪杨又闹起来了。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不太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N救回目光望向我,继续他的絮叨:“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N用胳膊在空中比划着手杖,说:“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债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他们不说什么,噘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我说,“回去么?”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我默默的送他到门口。他戴上帽子说:“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有删改)【注】①双十节: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武昌举行反清起义,次年1月1日建立中华民国,9月28日临时参议院通过将10月10日定为中华民国国庆纪念日,故称“双十节”②髡(kūn):中国古代刑法分为五等,“去发”的刑不在五刑之列,但亦为刑罚之一。③扬州十日,喜定屠城;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扬州城,对汉族人民进行了十天的大屠杀,是年稍后,清军攻入嘉定城,又三次大规模屠杀汉人。④拖辫子:满族旧俗,男子剃发垂辫,1644年清世祖入北京后,多次强令全国男子遵从满俗,曾引起汉人强烈反抗。1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通过“双十节”、历史人物事件,将叙述锚定在辛亥革命的历史上,为下文“头发的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社会背景。B.“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其中“原来”“没有记载”等词表现了当时民众乃至社会对辛亥革命的淡漠之情,表达了“我”的失望与悲哀。C.N先生当年因为没有辫子遭受人们嘲骂,表明民众的愚昧、麻木;群众对于满清的辫子的接受,对于辫子的守护都出于内心自觉,这显示的正是群众的守旧与善忘。D.这篇文章以小见大,将辫子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表达对辛亥革命的失望,对民族病根的忧虑与愤慨,启人深思。17.本文主要运用人物语言描写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18.鲁迅的杂文被喻为“匕首”与“投枪”,有评论认为这篇小说“融进了鲁迅杂文的若干特质”。试结合文章内容,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6.C

17.①便于刻画人物形象。N先生一个人“唱独角戏”,充分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对“双十节”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