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我防御机制_第1页
浅谈自我防御机制_第2页
浅谈自我防御机制_第3页
浅谈自我防御机制_第4页
浅谈自我防御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6页自我防御机制———第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体系自我防御机制,首先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后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安娜•弗洛伊德在她的著作《自我和防御机制》中强调“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的某种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组成成份。”在我的生活中,我总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挫折,感情纠葛之类的。我觉得自我防御机制在我生活里的最体现的一件事就是,我每次在面对感情纠葛是总是束手无策,热锅上的蚂蚁般,来回的踱步,然后最后选择煲电话粥来解决,找一个与此毫无关系的朋友,聊一些毫无关联的事,来转移注意力和排解这种焦躁与不安。选修这门公选课之后,我深刻认识了自我防御机制,也知道如何正确利用这种心理帮助我以后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与困难,下面我会好好地阐述下我的认识。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面对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一系列的反应机制。即当自我受到外界的人或者是环境因素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只要能够运用这些防御机制来维持平衡,而没有表现出适应不良的行为,那就不能看作是病态。只有在不适当的时机,不适当地应用防御机制以致不论在自己内心安宁方面还是与他人的交往方面都和他的生活不相称、不相和谐时才可以称之为病态。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压抑、合理化、移置、投射、反向形成、过度代偿、抵消、升华、幽默和认同的11种形式。我主要浅谈其中的几种:否认、压抑、合理化、投射、反向形成、过度代偿、抵消、认同

等八个方面。否认:不是把痛苦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拒绝面对现实),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御机制,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孩子闯了祸,把眼睛蒙起来,像沙漠中的鸵鸟,敌人追赶在眼前时,无法面对,就把头埋在沙堆中,当作没这回事一样,就是一种否认的表现。或患了绝症、事业失败,常会本能地否认。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否认和错觉(对现象错误的信念),可以缓冲突然来临的打击,避免精神崩溃,维持一时心理平衡。压抑:这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人将一些不被自我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者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这种面对不愉快情境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和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的情形不同。被压抑的内容并未消失,它仍然在我们的无意识中,遇到机会仍会逸出,如触景生情。而且在无意识中活动,影响我们的行为。压抑虽然能暂时减轻焦虑和获得安全感,但若内心蕴藏着被压抑的内容过多,超过意志的控制力和耐受性时,有可能会发生心理障碍。

合理化: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俗称"找辙"。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总的来说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予开脱("合理"的辩解),自园其说。一般合理化可分为"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委三种形式。“酸葡萄”心理和“推委”不多说了。“甜柠檬”心理,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做成或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面对不如意时,努力去强调事情美好的一面,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痛苦。这种心态适当运用能协助人接受现实,但如果过分使用,则会妨碍追求美好的进步。例如:有的人面对一次最重要的考试的时候,当试卷发下来发现自己的分数很低,自己就会在试卷上找出一些明明当时自己不会做或者自己粗心弄错了的题目出来自我安慰一下,对自己说其实我是会的,其实我还能考得更高。

投射: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并指责别人这种性格的恶劣和意念的不当),就是投射(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责怪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而未察觉自己也有类似问题,习惯于以投射来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人,往往会影响对自己的真正了解和对事情的正确观察及判断能力。投射的情形很普遍,亦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比如,一个职员相信别人也占单位便宜,那么他占单位便宜时不感到愧疚。

内向投射,是将他人的特征转移到自己身上,以达到相抗衡或据为己有的目的。相反,对外界或他人的不满,或他们对自己的不满,会转化为自己对自己的不满,严重时会导致抑郁和自杀。例如:同学在一起有的喜欢打击别人的弱点,明明自己很讨厌这种事但是应为同学都做自己也在抓住机会的时候狠狠地打击自己不满的同学。反向形成:当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接受时,惟恐自己做出,将其压抑至无意识中,并在外表上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就是反向形成,是外向行为和内在动机相反的现象。如“此地无银三百两”、“以退为进”都是反向形成的表现。反向形成在性质上也是一种压抑过程,通常本身对自己使用此机制一无所知,而非“口蜜腹剑”。如果过度使用,轻者不敢面对自己,活的很累很孤独,重者将形成严重心理困扰。过度代偿: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到时,改用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焦虑,建立自尊,为补偿。消极补偿,对本身没有帮助,甚至带来更大伤害,如得不到正向注意与关怀的孩子,发展负面行为以获得注意。积极性补偿会带来好的转变,如身体上缺陷,致力于学业上的追求,赢得别人器重。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此意。

抵消: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犯错,人都会感到不安,尤其当事情牵连他人,使他人无辜受到伤害和损失时,会内疚和自责。而用象征性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减轻心理上的罪恶感,这种方式就是抵消。例如:本来应该学习的时间,发呆或干不相关的事,我会有罪恶感,我会花加倍的时间来补偿我浪费的时间,就是一种抵消行为。认同:在人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而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完成“认同”的历程。“认同”始于儿童至青少年期成为主要发展任务。儿童用来学习社会团体态度与习惯,青少年用来找寻自我、肯定自我。因此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认同”是协助人格发展的重要方法。但精神分析学派的说法,“认同”虽是儿童学习性别角色所必须,如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一种防卫反应。“认同”意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就定义来说,认同可借由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以为个人带来不易得到的满足或增强个人的自信。例如:一位物理系学生留了胡子,是因为他十分仰慕系中一位名教授,而该教授的“注册商标”就是他很有性格的胡子,此学生以留胡子的方式向教授认同。其他如“狐假虎威”“东施笑擎”都是认同的例子。认同有时也可能认同一个组织。例如:一个自幼失学的人,加入某学术研究团体成为该团体的荣誉会员,并且不断向人夸耀他在该团体的重要性。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而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②防御机制并不能改变危险的客观环境,只是改变个人对环境的看法理解或处理方式。③防御机制的作用是双重的。积极的作用是通过回避现实,减缓压力所造成的情绪冲突,而消极作用是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有时反而会使现实问题复杂化,甚至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中。④自我防卫机制多少都含有自欺的成份。⑤若过度使用防卫机制者会造成神经症。预期、合群、利他、幽默、坚持己见、自我观察、升华和压制属于适应性的防御。所有这些防御都是通过把消极情感转化成积极行动来调节由性或攻击本能所引起的冲突或人际关系的威胁或创伤引起的情绪焦虑。积极的适应性防御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它们可以让我们充分利用恶劣的情境来帮助自己。我们可以用金属转变成金子的加工过程来比喻这种适应性防御的加工过程,它使不可接受的本能通过某种方式发泄出来,以此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经不再是当年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了,我懂得尊重对人的意义有多重要,因此既使在面对我不喜欢的人,看到满是缺点,心生别扭厌倦的时候,我也会提醒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我与他人一样缺点也很多,这时嘲笑他人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等于在嘲笑自己。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我在学校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同学能够很融洽的相处并能取长补短。我坚信只要我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