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效课堂中如何理解以人为本_第1页
在高效课堂中如何理解以人为本_第2页
在高效课堂中如何理解以人为本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高效课堂中如何理解“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新课程的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呢?我重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一、定义新角色,转变师生关系1.教师角色与观念的转变。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片面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教师成为了“讲师”,而学生却成了听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长期来的角色错位必然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缺乏了创造的激情和灵感,这和我们努力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为此,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就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应努力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克服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2.转变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真心地走进学生,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优化教学环节因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建构自己的知识时,已有的经验具有重要作用。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总要有一个原有知识的激活阶段,然后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进入另一个更高的发展平衡状态。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教学就瞄不准最近发展区,教学也就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效率自然不高。所以教师应该在充分调查学情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以学生高效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坚决杜绝无效课堂教学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的问题呢?钱志亮就教授给出了我们几种参考的答案:“能够触及学生思维神经的问题,徘徊于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树立着思维导向目标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能扩展学生思维时空的问题和能迸发出思维火花的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教材不仅仅是个例子,它更应该是师生互动,放飞思想的舞台。三、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1.适当的激励机制。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中的懒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后进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肃处理。2.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教师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四、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课堂氛围,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体验、发展个性的沃土。在民主的教学环境的熏陶下,学生勇于发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便会逐渐成长为具有探究精神、个性丰富的人。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有生命力的。但事实上,大多学生对老师有畏惧感,因害怕老师不敢张扬个性,这就限制了潜力的发挥,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影响课堂效率。这是教育的悲哀。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这里的微笑包括教师亲切的笑脸、宽容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等。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能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感、压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显露灵性,彰显个性。四、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高效的数学课堂的前提应该是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新知充分预习、自我初步消化的基础上,又带着新的问题进入课堂的。这种有目的的预习一旦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就会引发他们对新知内容的一种自我探究的意识。这就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在课堂上进行下一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对问题的探究意识往往能够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斯腾博格在《思维教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他在这一堂课中的位置和存在的价值,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意识。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整个课堂就会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步调一致,达到高效。因此上说,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生命状态。叶澜教授说:“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