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Ⅰ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课件_第1页
2024年新高考Ⅰ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课件_第2页
2024年新高考Ⅰ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课件_第3页
2024年新高考Ⅰ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课件_第4页
2024年新高考Ⅰ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作文专题

2024高考I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高三语文备课组高考作文专题复习【原题回放】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审题立意】

从作文题目来看,不过三行文字,极简思辨,内蕴丰富。

从命题思维来看,作文材料有两句话,第一句指出现象,第二句提出问题——现象引出问题。然后顺势给出作文任务与要求,“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从作文题型来看,可以迅速确定这是材料简约二元思辨型作文。

立意从材料中来,作文材料是立意之源。虽然考前训练过大量的Al科技主题作文,但写作时还是要审题,读材料,看命题人是从哪个切入点来给出话题和写作指令的。【审题立意】

材料第一句: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捷有什么问题,上网一查,答案便知晓。对考生而言,可以第一时间联想到做作业上网找“作业帮”查答案。“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普及与人工智能应用下问题解答的便捷性”。这一句有两个关键词:问题,答案。

材料第二句:“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作文关键就在这一句如何理解。“那么”是顺承关系,“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是承接前面“互联网普及与人工智能应用下问题解答的便捷性”而引出的新思考。【审题立意】

“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联想与思考。作文立意过程能体现出考生对这一“问题之问”的思维品质。

可以从正面进行思考:①快速获得答案,科技给我们创造便捷(给与肯定);②找得到的答案的是解决已知的问题,找答案也有一个“对答案”的思考过程,是为提出更深层次问题服务;③新的知识领域不断出现,新问题也会随之产生,所以问题未必会减少,答案未必能找到;④我们要保持思考习惯与探索精神,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审题立意】

可以从反面进行思考:①快速获得答案,科技给我们创造便捷(给与肯定);②人们遇到问题怕解决问题,习惯于“遇问题找答案”,过于依赖网络和Al人工智能,退化了大脑思维,产生可怕的思维惰性,人工智能变成了人工愚蠢(给与否定);③深入思考:找答案的行为,缺少了知识的积累过程和难题的探索过程,人们越来越丧失提问的能力,表面的“问题”少了,但深层的“问题”会更严重(此点内容引用网络);④高科技只是一种工具性产品,“役物而不役于物”,工具始终只能为人服务,为人掌控,而不能让工具掌控了人的大脑思维;⑤在享受科技便捷的同时,每一个人都要时刻保持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保持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到答案的思维能力。⑥从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出发,探讨问题的本质、问题的价值以及问题在推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作用。【立意误区】

1.思辨关系处理偏激化。一概否定“互联网普及与人工智能应用下问题解答的便捷性”;作文重点当是承认便捷性的前提下,探讨人们对“问题”的探索能力。

2.无视材料脱离中心。作文话题中心是“问题与答案”,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联想和思考”,不能泛谈网络、AI的利与弊,或泛谈科技创新。【立意误区】

3.思考深度不够。“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作文任务不是简单地回答“多”与“少”,而是以“问题与答案”来探讨人的思考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无论是正面思考还是反向思维,都要有一个共识:每一个人在知识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都要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都要时刻保持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旧问题的解决、背后问题的产生,如此循环,螺旋式上升,人才有进步,社会才以发展。考生作文思维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论述,作文分数肯定达不到理想高度。【立意误区】

4.现实关联不够。作文材料越简略,意味着思考的空间越广阔;话题的极简,意味着内涵的极丰。极简单的道理,背后关联着极丰富的生活。作文的难度在于:懂得了这个道理,如何联系生活把“理”讲透彻(作文的普遍性问题)。在“对接生活”这一点上,是考验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要素,更是作文提分的关键。作文过程中,考生要以鲜活的素材丰富文章内容,不能空洞说理。【素材积累】【素材积累】金句名言: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

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4.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5.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素材积累】6.有的人制造问题的本领,远比他解决的多。这种人最好做敌人,别来做

朋友。——李敖7.生活中没有小事,每一件事都是值得思考的大事。生活需要认真思考也

值得认真思考。——撒贝宁8.智能社会的新型“巨婴”;信息时代的“被投喂者”只图轻松、刺激感官的

“娱乐至死”;无法甄别取舍信息的“乌合之众”。9.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不要被AI时代的热闹纷繁所迷惑,

要以慧眼看到隐藏其后的真相。10.内事不决问张昭(百度),外事不决问周瑜(谷歌)。【素材积累】11.从问题中发现机遇,从问题中看到空间,从问题中挖掘潜力。12.发现问题是水平,直面问题是担当,解决问题是本领。13.谁不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一歌德14.人并不是生来解决宇宙的问题,而是要找出他要作什么,并在自己了

的范围内遏制自己。——歌德15.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

问题。——萧伯纳【素材积累】1、两则最新消息:5月中下旬,“萝卜快跑”(百度主导,马斯克入局)在武汉投入1000辆无人网约车,据称其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路透社报道,三个90后创立的人工智能独角兽Cohere,获英伟达等投资4.5亿美金,估值达50亿美元。2、A1时代,同样需要艰苦奋斗,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高大上”的北斗卫星的研发过程就是如此。它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它正在赋能各个行业,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导航”。据了解,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预报等领域。“中国北斗”正成为“世界北斗”。【精彩标题】【精彩标题】01.博学慎思,方能问道致远02.我思故我在,问题不会少03.探索无终点

学问无止境04.乘Al之好风,舞创新之羽翼05.若无问则无谓进,若无题则终无提06.善假人工智能,勇闯知识边界07.持追向之态度,守反思之精神08.善用科技解惑,善加思考启智09.驾破问之舟,抵创新之岸10.于善问中求思,于求思中致远11.智慧之树常青,求索之心不息12.于答案之外,叩存在底音【顶级范文】【范文导写01】博学慎思,方能问道致远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得到了普及应用,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似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是否真的意味着我们面临的问题在减少?答案是不会减少!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工具,任何一种工具的使用,都会伴随着新的问题产生,人工智能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新局面,我们需博学,需慎思,方能问道致远。

我们要积极拥抱新科技,博学之。“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大数据算法会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国家治理、人民生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的发展不断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教育、就业、医药卫生、住房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弥补了民生短板;加强精准扶贫、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助力。

作为推动时代前行的重要动力,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因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习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快速解决问题必将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

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慎思之。“科技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能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可能带来灾难。”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新挑战不断涌现,会引发更多新的问题。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本身,如何确保其安全性、伦理道德等问题就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人们对新问题的思考促使大家重新审视人工智能。

多年前,度娘的出现,曾引发大家的热议,多年过去了,大家越来越发觉百度根本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便捷的答案获取会激发了人们更深层次的求知欲,促使我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答案,而是追寻更深层次的原理。人工智能不仅没有减少问题,反而会让我们提出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只有理性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带来的风险和问题。面对人工智能,我们要谨慎思考,该如何使用,用在哪里。

树立问题意识,方能问道致远。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因为人有思想,所以就产生了问题。纵观当下,不少人被人工智能裹挟,以为一部手机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会让我们丧失思考能力。

我们应该抛弃“靠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舒适圈,冲破“没有问题”的思想壁垒,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拓展视野,树立问题意识,有问道致远的思想。也许我们无法像梁漱溟先生那样问出:“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哲学问题,但我们也可以在自我的思考中不断反省,寻找人类发展的新方向。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人们无法回避也无法抗拒。人工智能不是问题的终结者,而是开启新问题的钥匙。新时代青年应该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它,以审慎的态度应对它。同时,我们要强化内心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这才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我们只有在智能时代中不忘初心,持续探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问题意识,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范文导写02】科技发展解万疑

愈多问题须慎对

当我们借助发达的互联网,轻松点击页面便能解决生话学中许多问题,当人工智能面对人们种种提问时对答如流,甚至帮助人们写文章、做报告......我们惊喜地发现科技力量使越来越多问题的答案能更快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然而,我们的问题却不会因此而越来趣少。科技发展解万难,愈多问题须慎对。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原先或许需人们耗费时间亲自考证的问题能借助互联网等科技迅速搜集到答案。烹饪一道菜,我们不必再经过千百次失败的尝试而得到正确的配方,而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得到,省时省力;驾车前往陌生的目的地,我们也不必提前探路踩点,而只需通过人工智能导航获得最短正确路径,轻松便捷;学术上的问题,借助这些新科技,我们也得以得到现成的答案,毋庸置疑。新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疑难得到更快的解答,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便利。

然而,越来越多故去的问题得到迅速的解答,并不意味着越来越多新问题得以被避免。人常言,“世殊时异”,时代不断发展,状况不断变化,意味着人们将不断迎来新的问题。科技迅速发展确实为不断涌现的问题提供了答案,但这些答案都确而无误吗?或者,难道所有的问题都能借科技而得到正确的答案吗?互联网普及,越来越多问题得到解答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暗藏其中的“伪科学”“小作文”;人工智能发达,却也时常出现将司机往河中导航的“人工愚蠢”现象······可见,由科技“快”解得出的答案并非无谬,而由此引出的则是由科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新问题。Al复活了亲人,Al合成视频······科技的发展反而给奉行“眼见为实”原则的社会带来了新问题的冲击。

那么,面对涌现的新问题,我们须不断发展自身,擦亮双眼,谨慎对待。科技发展如此迅疾,问题的答案真假难辨,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都在警示着我们情况日亦(益)复杂,必须谨慎待之,科学析之。AI复活亲人,给逝者亲属心灵问题提供了答案,也引发我们对现实亲情的思考,提醒人们所见实美好,故下更重要;Al合成视频技术面世,让我们不再奉行“有视频有真相”,而应懂得深入细查,不臆断其有无。

科技发展的步伐无人能阻挡,我们不应畏惧越来越多由科技而生的问题,而应借科技之力、科学之眼将其一一破除。身为时代青年,如何面对科技新难题,科学分析,谨慎对待,则为我们创造新辉煌而不可忽视的首要之义。【范文导写03】我思故我在,问题不会少

身处万物互联时代,人工智能已非电影中的新奇事物,而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碰到千奇百怪的问题总可以借助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迅速获得答案,甚至有的答案堪比权威人士。如此看来,这世界上的问题就会因着科技的发展而逐一得到解决与解答。实则不然,我认为我思故我在,问题不会少。【范文导写03】

我们先来看一下通过网络和人工智能能够得到的答案。例如,当我输入“如何减肥”几个字,网络上映入眼帘的是信息之流、信息之海。有的说可以通过节食减肥,有的说要通过锻炼减肥。各种各样的答案看得人眼花缭乱。看上去,我的确通过工具快速便捷地获得了答案,可是并不是每一种答案都是有效、有用的信息。正如柯勒律治所说:“到处都是水,没有一滴可以解渴。”现代科技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从诸多的答案中选择能够帮助人解决问题的那一个于我们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如此看来,我们借助科技之光,能够帮我们快速获取答案,但有时它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制造了新的问题,逼迫我们锻炼出慎思明辨的信息素养。【范文导写03】

再来看,身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好奇心。如果没有牛顿对苹果坠落原因探究的好奇心,哪来地心引力的发现?如果没有屠呦呦对古中医药学的好奇心,哪得青蒿素的问世与造福天下?好奇心永不会因科技的发展而枯竭,相反,它是科技发展腾飞的催化剂。

此外,虽然身处人工智能时代,不同的人对不同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答案。就如《红楼梦》中的钗黛之争,有人喜欢林黛玉的才华横溢、孤高自许,也有人喜欢薛宝钗的圆融处世、大度随众。两种观点都可以在《红楼梦》这本皇皇巨著中找到证据自圆其说。答案本身就是丰富多彩,但是【范文导写03】

并不意味着问题就此终结。因为找到答案并不是终极目的,如果没有在搜寻答案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并不能够将答案内化为滋养灵魂的养料,问题依然会浮现。就如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我想这也是,人被称为万物之灵的原因所在,我们虽脆弱如苇草,但我们所具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生如蚁,而美如神。因此虽然是身处人工智能时代,碰到问题,答案似乎唾手可得,我们的问题依然不会减少。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用自己的大脑去思索问题,思考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网络上现成的答案。【思考借鉴】【几点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