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4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正确答案)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2.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有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A.10万年(正确答案)B.20万年C.100万年D.110万年3.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④会制造陶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正确答案)4.《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正确答案)5.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正确答案)6.考古学者在我国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安徽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这说明我国古人类遗址()A.出现时间最早B.分布区域广泛(正确答案)C.分布于长江流域D.分布于黄河流域7.1965年的五一劳动节下午,考古队来到一个山沟里寻找化石。下午5点钟左右,发现了两颗距今约170万年的人类的门齿化石,经专家鉴定,这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由此判断考古队寻找化石的地方是()A.云南元谋县(正确答案)B.北京周口店C.陕西半坡村D.浙江余姚河姆渡村8.传说舜年老的时候,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物。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上述材料不能反映()A.部落联盟继承者必须是贤德之人B.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正确答案)C.部落联盟会议决定首领的继承人D.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度9.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族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A.炎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B.尧发明了文字C.年老的禹经过考察让位于舜D.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正确答案)10.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A.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B.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正确答案)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1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A.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B.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正确答案)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12.贵州黔东南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无独有偶,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A.元谋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正确答案)D.北京人13.右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处应填写的标题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正确答案)D.半坡人14.距今约6000多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玉米B.小米(正确答案)C.米饭D.小麦答案解析:半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所以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小米。15.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半坡遗址的下列发现中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A.粟粒遗存B.家畜遗骨C.磨制石器D.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存(正确答案)16.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山顶洞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正确答案)D.元谋人17.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A.元谋人的生活状况B.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D.半坡人的生活状况(正确答案)18.“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请问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河姆渡人D.河姆渡人、半坡人(正确答案)19.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正确答案)20.传说黄帝时,人们已能够制作衣裳,能挖井,制造船只,有了文字和乐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事物都是黄帝一人发明的B.这时的文字已经是我国比较成熟的汉字C.黄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最重要时期D.有许多考古发现验证了这种传说的真实性(正确答案)21.“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祖国境内最早人类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你知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是哪里吗()A.陕西西安B.浙江河姆渡C.山东大汶口D.云南元谋(正确答案)22.下列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打制的石器打死了一头野兽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正确答案)23.“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正确答案)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24.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其最有力的依据是()A.数量多,有近10万件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正确答案)25.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正确答案)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取暖御寒,以采集、渔猎为生。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所以①②③符合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④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26.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正确答案)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答案解析:题干中的“播种五谷”“养蚕缫丝”都与农业有关,所以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故选A项。27.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A.盘古开天B.炎黄传说(正确答案)C.禅让传说D.大禹治水28.《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氏族时期C.尧舜时期(正确答案)D.禹时期29.广西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正确答案)D.民主选举制30.“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传说中的一个历史事件的,这个事件是()A.黄帝制造指南车B.涿鹿之战C.嫘祖发明养蚕技术D.大禹治水(正确答案)3⒈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正确答案)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3⒉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正确答案)D.河姆渡居民3⒊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A.云南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正确答案)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D.陕西蓝田人遗址34、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劳动(正确答案)3⒌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正确答案)D.黑猩猩3⒍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正确答案)3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A.烧烤食物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D.懂得人工取火(正确答案)38.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A.元谋人B.长阳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正确答案)39.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B.②C.②③D.③④(正确答案)40.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B.米饭C.小米(正确答案)D.玉米41.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正确答案)42.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D.随葬品的多少(正确答案)43.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正确答案)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44.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①定居生活②建造房屋③饲养家畜④制造陶器⑤使用打制石器⑥用耒耜耕地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⑥(正确答案)45.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文化遗址(正确答案)C.半坡文化遗址D.大汶口文化遗址46.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正确答案)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47.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A.尧B.舜C.鲧D.禹(正确答案)48.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A.黄帝B.炎帝(正确答案)C.舜D.禹49.传说远古时代谁教人钻木取火?()A.神农氏B.燧人氏(正确答案)C.伏羲氏D.黄帝50.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D.禅让制(正确答案)51.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B)。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正确答案)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52.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的一项是()A.首创耒耜,种植五谷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正确答案)C.制作陶器,发明纺织D.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