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讲 哲学_第1页
第二、三讲 哲学_第2页
第二、三讲 哲学_第3页
第二、三讲 哲学_第4页
第二、三讲 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人与自然1第一节人类进步与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到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的过程,人类的角色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由自然的“奴隶”转变成了历史的“主人”,在今日的世界和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在逐步成了朋友和平等的伙伴。A生产方式的变革B技术形式的演变C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2一、人与自然的原始同一关系原始人只能是本能地依靠自然,靠自然的恩赐生活。在当时的生产方式下,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类似于其他的捕猎类动物,隶属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出于全球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自然循环中。(思维方式上,仍不能将自己和自然区分开来。)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当人类能将自身与自然区别开来的时候,人类扩大了与自然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能力,人类因此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摆脱了完全受制于自然的被动适应状态,开始向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转变。(技术在人与自然之间只能起到有限的间接作用,自然对人来说,仍然是神秘莫测的。)3对自然的态度上:膜拜与敬畏,通过想象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态度.(神话与自然崇拜)赋予每一种自然现象已超自然的神的力量。自然神的双重含义:一方面,人类试图借助自然神在观念上获得对自然力量的控制;另一方面,人类又拜倒在自然神的脚下,受到自然的神秘统治。在古希腊文明中,尽管蒙昧时代遗留的“人是自然的奴隶”的观念尚未从根本上动摇,但人的地位已大大提高,人应成为自然的主人的思想初见端倪。也正是在这个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局部恶化。4二、人与自然的对抗从蒙昧到理性:理性的力量在蒙昧时代就已被人类以时代。当然类进入文艺复兴运动以后,理性得到了高度弘扬。(人文主义、自然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抽象的主体和客体关系所取代。认识论上的主客分立,确立了人是自然的主人的观念,自然成了人类征服的对象。同时,人们在自觉的理性思维基础上,建立起在对然过程控制和干预中探索自然奥秘的实验方法,使得远离经验的科学和技术结合而具有工具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5近代工业的建立展示了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巨大能力。(蒸汽机、电力)同时,工业经济体系所整合的客观的社会力量具有极大的强制性、自发性、盲目性(生产从属于市场、自然从属于生产)加剧了人类生产技术活动与自然界的紧张关系。6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稍后再讲7第二节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根源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1,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森林覆盖面积减少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物种消失资源短缺82,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生物学家卡逊1962年《寂静的春天》与此同时,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进行反思,并形成悲观派和乐观派两种不同观点。

1,悲观派: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是工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工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增长与异化的结果,因而全球生态问题依靠市场经济的调节和科学技术的增长是不可能解决的。

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法兰克福学派:在意识形态层面对科学技术进行了严厉的批判92,乐观派:人类困境是生存过程必经的,也是暂时的,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能够消除危机。(卡恩;托夫勒等人:后工业社会)3,现实主义者:世界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取决于我们能否做出明智的管理地球的决策。(布朗)103,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人口的原因、经济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原因,所有这些都与人类行为失当有关,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的观念,是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生态环境问题的人口根源美国人口学家埃里奇夫妇《人口爆炸》I=PAT(I环境所受到的负面影响;P人口;A人均消费;T每单位消费所使用的技术)11生态环境的经济、技术根源1,经济根源梅多斯《增长的极限》工业文明为“更多”的逻辑所支配(一味追求增长的逻辑,即更多的生产、更多的消费、更多的就业)2,技术根源直线式的工业生产和科技应用破坏了循环式的生态系统。12生态环境问题的观念根源人类中心主义概念:1,《韦伯斯特大词典》a把人视为宇宙的中心实体或目的;b按照人类价值来考察宇宙中的所有事物。

2,大卫·佩珀:“一周把人类之于一切生物的中心的世界观——它被大多数西方人视为当然。把人当作一切价值的来源,因为价值概念是人创造的(只有人才能把价值赋予自然的其他部分。人类中心论与生态中心论的生命伦理是对立的)”13人类中心论的历史1,基督教传统兰德曼“宗教世界观不仅是神中心论的,也是人类中心论的”。“神说:我们要按照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球,并地上的爬虫”(创世纪第一章)2,古希腊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人类中心主义在观念上牢固确立的哲学根源。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戈拉)人是由理性的动物,只有理性的人才应受到道德关怀,就动物而言,我们不负有任何直接的义务。动物不具有自我意识,仅仅是实现外在目的的工具。(康德)14第三节生态自然观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1,伴随着20世纪60-70年代生态危机的出现,人类中心主义产生了新的形态,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试图在人类中心论原有的价值论理框架内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主张从人类利益的角度去保护生态环境。但仍饱受批评。(现代人类中心论)2,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包括深层生态学)等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家提出了与人类中心主义不同的观点。(非人类中心主义)15二、生态中心主义1,又称生态中心论,是一种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生态系统的伦理学说。利奥波德(Leopold)的大地伦理学(开创性工作);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哲学基础);纳斯(Naess)的深层生态学(全方位探讨)。16三、生态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1,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要把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和公民。它不仅暗含对每一成员的尊重,还暗含着对这个共同体的尊重。”大地共同体:地球上包括土壤、水、植物、动物的整个生态系统。人类伦理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用仁爱观念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着重用民主、自由、人权的观念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阶段,将伦理态度、道德关怀推广至自然界,调整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利奥波德(Leopold)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准则:人类影响自然的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维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才是正确的;反之,它就是错误的。”172,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传统观点认为大自然只具有工具价值。(对人类有用)深层生态学的八大原则之第一条:Thewell-beingandflourishingofhumanandnon-humanlifeonEarthhavevalueinthemselves,Thesevaluesareindependentoftheusefulnessofthenon-humanworldforhumanpurposes.地球上所有生物,不管是人類或非人類,其生命之繽紛與多采均有其自身的價值〈即固有價值,內在價值〉;這些價值獨立於人類對非人類世界的使用目的之外。3,以整体主义观点看待自然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主义思想是环境伦理学中生态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此思想是在生态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生态学的出现:19世纪90年代181927年查尔顿·爱顿提出“食物链”的概念1935年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统一体,而人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类是生物圈这个生态大系统的子系统。系统的整体利益大于其部分利益,只有在整体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部分的利益才有保证。四、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1,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2,人是生态系统的普通成员3,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4,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19第四节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一、生态文明史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1,人类文明的三阶段渔猎文明(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关系)农业文明(人与自然关系已经出现了对立的萌芽)工业文明(人与自然严重对立)走向生态文明二、生态文明的内涵1,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良好关系。人类要在合理继承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用更加文明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用掠夺的方式去开发自然,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保护并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彻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202,如何在社会形态建构生态文明在文化价值理念上,对自然的价值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树立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画。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技术,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在生活方式上,人们追求的不是过渡的物质享受,而是追求一种高文化、低消耗的简朴的生活,一种既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在决策和政策上,生态观念渗透到政府指定政策和决策的过程中。21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1946,希克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2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要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而做出的一项共同的战略选择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1949年,利奥波德《沙乡年鉴》;1962年卡逊《寂静的春天》引起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1972年梅多斯《增长的极限》1981年布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世界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4年布伦特夫人领导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到世界各地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考察,于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6月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23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性原则。自然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与自然承受能力相协调。经济的可持续性: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以及“高消费、高浪费”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提倡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文明消费。社会的可持续性:强调公平是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环境的以保护的实现机制。公平性原则。(代际公平:能公正的对待后人,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代内公平: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24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不是着眼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而是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发展25第三讲知识的分类与科学的本质26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科学的涵义一、知识的分类1,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人们在人类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对一定现象的判断和描述。2,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法实践知识:主要包括伦理和政治,都是关于人类活动的。制造知识:相当于现在的技术的实用性知识。(诗人、戏剧家、建筑家、医生)理论知识:包括自然哲学、数学、神学。273,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知识,主要要了解知识与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等概念的关系。知识可分为科学、数学、非科学科学(science)指的就是naturalscience,它就是关于自然的系统化的知识,其结果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结论具有客观性。(以数学和实验为基础,可检验)28数学是研究显示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是研究数和形的系统化知识。(抽象性、受逻辑制约)非科学(nonscience):科学和数学之外的知识(不具有数学的严格性、也不要求可检验性)具体可分为人文科学(或称艺术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伪科学(pseudoscience)、反科学。非科学可以带有主观色彩,不完全具有客观性。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定性与定量)伪科学:不承认自己的非科学身份,却要伪装成科学。(打着科学的旗号,附会某些科学术语,试图用很不规范的“科学实验”,将某些非科学装扮成科学;自称是“弘扬”传统文化,冒充具有科学态度,把糟粕说成是精华。)

反科学: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反科学主要是对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他并不自称为科学,反而直接批判科学。29二、科学的涵义1,科学的基本涵义科学概念是属于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希腊语中,本无“科学”一词,只有“知识”一词,后来该词获得“科学”的涵义。拉丁语Scientia(Scire,学或问):学问或知识的意思英语science是naturalscience的简称。德语Wissenchaft:一切有系统的学问,不仅包括science而且包括历史语言学及哲学中国古代:《大学》中用“格物致知”来表述科学,即“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实践出真知之义,“知”大部分是伦理学)福泽渝吉把science翻译成日文中的汉字“科学”,意为“分科之学”。康有为、严复沿用。(哲学、经济学等词汇也来自日本)30定义:科学就是自然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的系统化知识。通常满足五个条件:A逻辑一致性。(内在的、外在的一致)B经验检验性。(逻辑检验、经验检验):要求具有可重复性,精确性(存在误差)可予经验证实或分析。(“喜马拉雅山海拔8848米”,“善是道德的最高理念”,“上帝无所不在”,)C解释性。必须说明已知的实验现象。(实验方法的确立使自然科学最终与神学、自然哲学分道扬镳。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有实验事实加以检验,从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科学。)31D预见性。能够预见未知的实验现象。E可错性。科学的真理性总是有条件的,有适用的范围。(可证伪性)322、科学性质的多维透视(贝尔纳)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局部的经验,行家的判断等零碎地知识尚不是科学)产生知识的实践活动。(既是知识又是产生知识的活动。)一种社会建制(socialinstitution)。科学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的社会现象。

科学作为社会建制是在17、18世纪形成的。一种方法。培根:科学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蚂蚁:经验主义者、蜘蛛:理性主义者、蜜蜂)33一种生产力。(马克思、邓小平)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科学存在着进步,哲学无所谓进步。宗教、艺术、科学)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科学是构成人类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最强的势力之一。一种文化。从人类学意义上来讲,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往往有共同的态度、类似的价值倾向和共同的行为模式,科学家的思维方式、行为价值构成了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斯诺1959)科学文化的特殊性:普遍性、公有性、无偏见性。34第二节:科学与哲学

政治哲学的使命

反乌托邦思想的哲学研究

谢江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35一、三种学问

经验科学:所谓经验科学指的是那些能够(如果不是在实践上,至少是在原则上)通过观察和通过对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推理而得到解答的学问。经验科学涵盖了我们所熟悉的各门自然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所仰赖的各种常识。形式科学:所谓形式科学,它指的是我们能够通过形式推理而获得对问题的明确解答的学问。(数学、逻辑学、象棋和其他一些游戏理论)哲学:存在于经验科学和形式科学之外的问题就是通常所讨论的哲学问题。(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正义,世界如何开始,时间有无尽头。)尽管很难回答,但不是伪问题。36二、哲学与经验科学和形式科学的关系哲学转化为经验科学或形式科学(哲学问题不是“伪问题”)其一,哲学问题能够向科学问题转化,许多科学就是从哲学中脱胎而来的。其二,有的科学问题本身就是哲学问题。“哲学问题不是物理的,但有些物理问题却是哲学的”。天文学与目的论形而上学与数学和心理学哲学仍然存留为哲学经验科学、形式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并不意味着它们和哲学彻底断绝了关系。伯林认为,有的科学问题在没有新的观察手段和推理手段的时候仍然是哲学的。37除此之外,还有一类问题也是很难转化为科学问题的。“在那些顽固的哲学问题里,尽管人们不断努力,但还是不能把它们转化为科学。其中有一些本质上涉及到了价值判断”。政治学理论具有哲学的性质,并不是能够经由经验手段或者形式方法就能得到合理解决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学等经验科学是有区别的。在伯林看来,“Whydomenobey?”(为什么人们服从?)这样的问题,是一个经验科学的问题,它可由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来回答,人们能通过经验观察对问题的答案获得相当一致的意见。但是,当有人问:“Whyshouldmenobey?(“为什么人们应该服从”)这样一个涉及到“应然”的问题的时候,人们往往不能从经验中得到答案,形式推理对答案的寻找也没多大用处,对于这样的问题,人们的回答往往是不同的,甚至可能是相互冲突的。38政治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对这些涉及价值的基本概念的清晰阐述,对形成这些概念的前提和假设的批判性检验,以及对诸价值目标的秩序优先性以及对什么是终极的价值目标的追问。39三、政治哲学与多元化社会政治哲学存在于多元社会。“政治哲学只能存在于一个多元主义的社会或潜在的是多元主义的社会”。事实上,一个价值目标单一的社会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次级目的、同一价值的不同看法)40四、政治哲学的科学化倾向一元论者认为,政治问题可以归结为技术问题,他们企图把政治哲学科学化。柏拉图主义者、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斯多葛学派、托马斯主义者、实证主义者以及近代的乌托邦思想家都企图把把政治问题变成科学问题,这种倾向在近代尤为明显。政治哲学的科学化倾向和近世以来自然科学长足进展有关。通过对人类行为和人类本性的科学分析,人们就能够建构一门建立在牢靠的基础上的人类科学。这样,有关人类科学的无益的哲学空谈就会消失,一座明晰牢固的人文科学大厦就在空旷的地基上建立起来了。一旦有关一般人类关系的科学建立起来,人们就能够按照科学的要求重建人类社会,那些不合理的、压迫人的、罪恶制度就会一扫而光,人们就能够从政治经济和道德的苦难中解放出来,踏上幸福的天国。这就是从霍布斯、休谟、到霍尔巴赫、边沁、圣西门、孔德以及各种各样的乌托邦思想者想要做的。(历史规律,人性的规律)41一元论者并没有将有关人类一般关系的学问彻底转化为科学,以他们的科学理论指导的政治实践也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政治哲学的概念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概念,无法技术化。)哲学与科学都是用概念揭示世界。概念来自经验,概念形成之后又会对人们的经验产生大的影响。42科学的概念框架(范畴)和哲学的概念框架(范畴)

:科学的能够很快随经验改变,而哲学则是相对稳定的。

经验与概念(范畴)的关系:伯林所说的范畴和康德的范畴相类似,它不是经验所构造的,相反它是人们经验的条件。康德的范畴是普遍的、人人相同的,伯林的所说的范畴则是可能变化的,人与人之间未必相同的。有时候,伯林把它看作是和“眼镜”(spectacles)一样的东西。范畴就是人类观看世界的眼镜,通过不同的眼镜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43五、政治哲学的使命1,哲学不是累积性的科学在科学中,人们能够接受最新的解决方案,拒绝错误的或者过时的不一致的解决方案。但是哲学理论却不能以这种最终解决的方式得到确立或否弃。因为,哲学所关注的不是特定的事实,而是看待这些事实的方式。这种看待事实的方式就是伯林所说的范畴或者模式。这种范畴或模式既是描述性的又是价值性的,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来。与经验相比,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模式、或者范畴)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康德、黑格尔等人的体系能够历经变化而延续下来的原因。44范畴的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它不受任何变化的影响(康德的范畴是普遍的、固定不变的、人人相同的)。在柏林看来,范畴本身不是经验所能解释的,相反,范畴是经验得以形成的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范畴可以不受经验的影响,事实上,范畴本身也随人类经验的变化而做相应的改变,只不过这种变化极为缓慢,因而范畴看起来总是相对稳定的。2,政治哲学的使命范畴和模式是人们观看世界的框架,用伯林的话来说,它是人们观看世界的眼镜,不同的眼镜对社会存在所做的描述是不同的。45不同的概念框架、不同的模式都有它自身固有的缺陷。上述描述社会存在的诸种范畴模式中,有的是相互冲突的。它们往往只考虑了部分的人类经验,因而它们对社会存在的描述往往是不充分的。其中,一种模式填补了另一种模式所欠缺的部分,但是它本身可能又模糊了前者已经清楚地阐明的东西。“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人类所用以思考的隐含的范畴和模式解救和揭示出来(也就是它们对语言、形象和模型的运用),揭示这些范畴和模式中模糊的与矛盾的部分以及这些范畴和模式之间的相互冲突(它阻碍人们以一种更充分的方式来组织、描述和解释人类经验),并且在更高的程度上,检查这种活动本身的本质,(认识论的、哲学的、逻辑的、语言的分析)并把这第二层级的哲学活动本身所隐藏的模型揭示出来”。多元论的社会才可能存在政治哲学一元论的社会把政治问题看成是技术问题,但是,结果往往是失败的46第三节:科学与认识论认识的图画—————丹皮尔《科学史》中的认识论思想

谢江平《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8期47一、科学与形而上学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德语的wissenchft一词,指广义的科学,它包括一切有系统的知识,不仅指自然科学,而且还包括语言学、历史、哲学;狭义的科学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科学。丹皮尔持狭义的科学观,他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是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关系的理性研究。1,就研究的对象而言,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现象,非自然现象、超自然现象不是科学研究的范围。2,就研究的方法而言,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理性研究,非理性主义的方法在科学研究的门径之外。48“怎么样”与“为什么”1,科学怎么样: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事物的“怎么样”,它限于对经验中的事物和事件进行描述,并对这些事物和事件作出解释和说明,以期形成具有普遍形式的规律。2,哲学为什么:而哲学则是对事物的穷根究底的研究,它力图揭示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基础,以期求得形而上学的满足。科学和哲学有各自的界限和范围,科学研究不问事物的形而上学基础,而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探讨也无助于科学的研究。实际上,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和哲学的分家史。493,丹皮尔否认科学能够揭示事物形而上学基础。他认为,科学是心灵就自然所绘的观念图画,但图画只是图画,它并不意味着科学所揭示的事物也如观念一样如实的存在着,科学的观念并没有揭示外在事物的真实本质。50丹皮尔具有明显的反本质主义倾向。他回避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他对世界的存在持自然主义的态度。他肯定个体事物的存在,不过,这不是仔细考证得出的最终结论,而只是科学研究的方便假设,他本人没有研究世界的存在问题,他把它留给了哲学家。。51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科学的成长史上,有经验主义倾向的“唯名论”通常有利于科学发展,而形而上学色彩较浓的“实在论”,则妨碍对自然的正确理解中世纪经院哲学围绕个别与共相的关系之争形成的两个对立派别。唯名论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这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瑟林﹑阿贝拉尔、培根、邓斯·司各特、奥康的威廉等。实在论断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主要代表人物有安瑟尔谟﹑托马斯·阿奎那等。

525,丹皮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划分,类似于波普的“方法论本质主义”和“方法论唯名主义”的区分。方法论本质主义:科学的任务在于发现和描述事物的真正本性。即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是在或本质。方法论唯名主义:不给事物的本性下定义,而“描述事物在各种情况下的状态,尤其是在它的状态中是否有规律。”53认识的图画——七巧板(seven-piecepuzzle)

1,丹皮尔反对思辨哲学把认识统一在一个宇宙模式的一般论断。但是,他并没有否认认识的局部一致性的存在,他也没有否认各种认识取得最终的一致的可能。丹皮尔把科学认识看成是心灵就所见世界所绘的图画,在他看来,图画是以碎片的形式渐次拼凑而成,起初没有规则的图像,到了认识的某一阶段,则突然形成一幅有规则有意义的图画,宛如游戏所用的七巧板一样。认识的统一性的形成有似七巧板的拼合。542,丹皮尔在批评理性形而上学的时候,并没有否认认识的统一性的存在可能,他只是否认人们想在一朝一夕之间统一所有科学认识的企图,他认为,认识的统一性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只有科学认识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才有可能把各种零碎的知识统一在几个有限的概念之下。553,由于人类的认识对象的无限的宽广,因此,在认识发展的某一阶段所获得的认识的局部统一,与漫长的人类认识史相比,就像是一小片规则的图案消融于更大的未有规则的图案之中。所以,人类科学认识所实现的每一次综合都只是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的局部解答,而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却永远没有完全得到答案的时候。

564,丹皮尔的认识的七巧板理论具体的表明了他对待认识的统一性的具体态度。由于认识的完全统一只能诉诸无限的未来,因此,在历史的某一时刻,各种理论之间难免会有不一致、不吻合。面对这种情况,怎样才是科学的态度?丹皮尔特别欣赏18世纪的英国人。他认为,英国人在处理“人是机器”和“自由意志”的问题上显得非常明智,在实验室,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他们把人视为机器,认为人服从各种机械规律;在教堂,作为基督的信徒,他们则把人视为一个不朽的灵魂,肯定人们的道德责任和意志自由。575,在丹皮尔看来,理论只是工作的假设,理论的作用只在于它能否产生有用的效果。如果它能够产生,并且确实产生了有用的成果,那就应当毫不犹豫地承认它的合理性,即使当时,它与其他的知识看来是相互矛盾的。因为,矛盾可能只是暂时的,这些现在看来相互矛盾的知识,也许在科学足够发达的某一天能够统一起来,正如光的波动说和光的微粒说在当时所产生的困难一样。如果将来,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所采信的理论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与事实不符,那时再行取舍也不为迟。他认为,英国人的这种态度“在大陆人看来,或许是不合逻辑的,但仍不失为真正科学的态度”,而且,这种“对学术的各个部门⋯⋯的分歧采取静候的态度,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也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丹皮尔的这种态度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倾向。58科学认识的局限和对生命总体的追求科学是有局限的。1,他认为科学所描绘的只是实在世界的经验的一面。他反复强调,科学的概念只不过是所见世界的图画或模型而已,即使我们对于自然界所拟的模型非常成功,但那也不至于使我们相信模型与实在是同一个东西,模型毕竟只是模型。他认为,即使将来科学洞察了自然现象的所有惊人而复杂的关系,制定出了原子的最新的模型,它也没有使我们认识事物的真实存在。这一点,他和波普很相似,波普也认为科学概念只是我们解释事物的理论模式,如果仅仅因为它们合理的解释了我们的经验,我们就把它们(“原子、电子、以太、夸克”等概念)看成是具体事物、真实存在,那就是一种错误了592,在丹皮尔看来,世界有无限可能,但是就科学而言,它可能永远只能是决定论的。因为,科学按其本性,是研究世界的规律的,只有在能找到规律的地方,科学才能起作用。因此,科学的决定论使它永远无法揭示世界存在的所有秘密。他强调,物理科学“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体系,⋯⋯它永远不能反映存在的整体”。他引用爱丁顿的话说:“科学世界的问题,是一个更广的问题的一部分,一切经验的问题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人类精神的有些领域,不是物理科学所能管制的。603,科学只是对世界的理性研究,这种研究对于其他经验领域是无能为力的。科学对宗教的经验也许和色盲对颜色的经验是一样的,所以,科学必须承认宗教经验在心理方面的有效性。61丹皮尔认为科学作为实在的理性图画,不足以领会生命的整体,对整体的观看,还须宗教的帮助。丹皮尔承认宗教认识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现存教义的肯定。在某种程度上他认为,宗教祭礼比教义更为重要,它更能满足人的心灵,甚至他认为,如果有庄严的祭礼,就无须斤斤计较于教义,而应让教义慢慢地适应于各个时代的不断变迁的观点,当然也包括科学的观点。他认为宗教信条必须接受科学的批判与科学一起前进,而科学也可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对神学的某些信条提出有益的批评。他没有把宗教凌驾于科学之上,正如他没有把科学凌驾于宗教之上。对于美学、伦理学和哲学,他也持一种平等的态度,他承认它们各自的用处。从以上看来,丹皮尔基本上对认识的统一性持抵制的态度。他承认与科学并列的其他知识,在涉及对实在的整体的认识时,它承认宗教的特殊地位,但是他又用科学对其进行限制。丹皮尔对认识统一性的最好说明,是他的认识的图画理论——认识如同七巧板,它的局部存在着某种一致性,但是,整个世界作为图画,它就成了一幅永猜不透的斯芬克斯之谜。62

评价1,丹皮尔关于认识的图画的观点可以归结为有关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观点。思维的至上性:肯定人的认识能力,认为人能够彻底认识世界。思维的非至上性:否认人能够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632,丹皮尔对思维的至上性持否定态度,他否定科学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像康德一样,他坚持事物的本质是可知的。3,丹皮尔认识的七巧板的理论揭示了真理的辩证进展过程。4,丹皮尔在否定人类对“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的同时,走向了一种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知识观。64

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近代科学成果进行定量分析时发现,从16世纪至20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发生了5次大的变迁,即:意大利(1540年-1610年)、英国(1660年-1730年)、法国(1770年-1830年)、德国(1810年-1920年)、美国(1920年——现在),转移周期大约为80年,科学史界称为“汤浅现象”。我国学者赵红州(1941-1997)在1974年,也独立地发现了科学中心转移的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追寻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轨迹651,意大利(1540年-1610年)文艺复兴带来思想解放

文艺复兴运动——欧洲史上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和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也是古希腊文化后欧洲文化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精神环境和经济土壤.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抬高人的地位,用人性反对神性,赞美人、人生和自然,崇尚理性和科学,强调用实验和观察来认识人、自然和世界,反对宗教迷信、神学教条和权威主义对人精神的束缚与愚弄。

1438年创办在佛罗伦萨的第一个近代科学院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他的《天体运行论在这种思想解放的历史条件下,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思想开始了全面地对古代亚里士多德思想体系的怀疑和挑战。662,英国(1660年-1730年)科学学会繁荣科研交流合作自由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早在1640年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就发动和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新兴资产阶级要依靠科学的力量去发展生产、改进工艺、积累财富,科学家同样需要以科学团体的形式争得社会的承认。无形学会(“自由研究”、“个人奋斗”、“知识私有”)无形学会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科学实验在西方历史上生气勃勃的革命时期。科学实验依靠社会革命所解放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科学实验又从上层建筑的革命中得到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无神论的唯物主义哲学,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673,法国(1770年-1830年)启蒙运动高扬理性造就科学“黄金时代”18世纪中期,法国资产阶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他们高扬理性、批判神权,提倡科学和民主,大兴科学实验。拿破仑对科学和科学家的重视。他经常资助科研项目,关注科研方针。在这期间,法国统一度量衡,建立米制,正式完成度量衡的改革工作;专利制度、奖金制度相继确立;学术交流会、技术博览会层出不穷;基本上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科教制度的基础,进行教育制度改革,把全国分成几十个学区,每区都设有初等、中等、高等学校,全国形成统一的教育系统,政府动员最有名望的科学家从事教育工作。“带薪式”科研制度的确立以及专利和科学奖金的颁发,使成千上万的人们为科学发明而奔忙,科学发明开始变成一种特殊的职业,科学劳动也日益商品化。这些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莫大好处,同时也为法国近代科学的崛起起了重要的作用。684,德国(1810年-1920年)教学科研相结合

独领科技百年称雄著名的科技史学家丹皮尔指出:“德国的科学中心在大学之中。”大学实验室是这一时期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主要形式。德国特别注重科学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于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交通等部门的应用,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国。695,美国(1920年-

)博采众长多元并举

“大科学”时代独领风骚美国科学的兴起,主要得益于英国科学的传统与德国的科学体制,这使美国科学的起飞,一开始就站于“巨人的肩膀上”。美国历来重视科技人才,支持科技的繁荣与发展,有的总统本身就是科学家,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和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大科学体制:自从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逐步控制在国家手里,项目由国家资助,科研成果由国家决定用场。科学史家将这样由国家资助的规模巨大的科研项目,谓之“大科学”,而以“大科学”项目为主导,以国家以及工业界、高校和私人基金资助的“小科学”为基础的科研体制,谓之“大科学”体制。70美国的“大科学”体制是一个既有中央宏观调控,又有多元化自由研究的体制。美国高校的科研机构,作为科学和教育的结合部,充当了美国“大科学”体制的外围软组织的作用。美国的非盈利机构也是一种特殊的科研机构。它们在全国研究与发展活动中虽不占重要地位,但活动能量很大,如兰德公司这样的软科学研究的“思想库”,常常是潜科学生长的温床。71第四节:科学与伪科学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科学划界问题(demarcationproblemofscience)。划界问题不同的哲学家往往有着不同的回答,这里介绍瑞典科学哲学家图奥梅拉在其代表作《科学、行动和实在》所介绍的划界标准。科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科学的客观性(objectivity)标准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领域的客观性:科学审查实在的事物,它们是石头、动物、电子和历史文献。其二在于科学至少在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方面是客观的,科学探索的行为者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探索的促动背景是由它们的共同态度(或共同意向、共同需要和共同信念)形成的,而不是由个人的特异希望和想法形成的;科学研究的过程至少必须原则上是彻底开放的,这个特征也包括(至少在原则上)可重复性(repeatability)的要求,例如科学实验的结果必须是可重复的,尽管可重复性的严格内容是有争议的,但是一些有关的可重复性依然应该加以坚持。

72科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批判性(criticalness)。科学的批判本性并没有对所有的预设放任不管,而是对它们采取批判的、怀疑的态度。在科学中,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逃脱批判的武器,预设、概念、理论和假设、理论推导、实验装置和实验设施、从数据引出的结论等等都要受到无情的批判和严格的审查。不用说,一切批判和怀疑也以它自己的背景假定为基础,但是这些假定能够修改和变更。与科学的批判本性相关,科学也具有可检验性(testability)。所谓可检验性,特别指的是经验可检验性(该性质依赖于探索领域)。科学方法相对于进入理论形成的思想而言是极其宽松的,容许大胆的、可能靠不住的思想存在是合理的。重要的是不要压制科学的创造性,容许所有的花都开放,但是,必须把理论和假设是可以检验的(和可以证伪的)要求加于其上。可检验性仅仅是间接的,它建立在大量辅助假设的基础上。但是理论容许的检验越严格,则理论越好。如果科学不满足可检验性的要求,它就不会再生产和发展,就会变得僵化,乃至转化为伪科学。

73自我矫正性(self-correctiveness)。自我矫正性是科学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这是任何其他获取世界知识的方法所不具有的。批判性的科学讨论和争论,依据观察和实验材料对科学理论和假设进行检验,都有助于排除错误,在不可靠的数据、虚假的理论甚或科学方法本身中都有这些错误。假如科学不能矫正它自己的结果和方法,它则会一事无成。自我矫正性是一个十分清楚的合理性(rationality)的待征,能够把自己的错误按自己的方式矫正到最佳说明的、为真的世界理论,当然是合理性的。自我矫正是以控制论的反馈回路为基础的。科学之所以是自我矫正的,部分是因为它是自主的。自主性(autonomy)也是科学的一大特征。在这方面,科学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建制,是一个在可靠性上不容许外界检查的体制;没有科学之外的矫正标准(这一事实并非排除在建制化的科学和社会的其余部分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