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自学入门几套功法_第1页
国术自学入门几套功法_第2页
国术自学入门几套功法_第3页
国术自学入门几套功法_第4页
国术自学入门几套功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术自学入门几套功法为什么把顶砖功放在第一位进行讲解?因为方便练,练起来简单!只要能找到几块砖头,哪怕是很小的一个空间,都可以直接上手了!

具体的练法是:自己找几个砖头,用拳头,顶在墙上;顶砖头的时候,两个脚一前一后的分开就好,就如自由搏击的警戒式的站姿;而另外一个手,可以自然的垂在身体的另一侧,也可以变成手掌,掌心朝下,掌指朝着身体的另外一边,大拇指轻轻的挨着身体,压在丹田或者肚脐部位。

大概的姿势就这么简单。练的人,照着来就好了!

有人要问了:就这么简单,有没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要领?

说要领,也算是有!

首先,拳头,是拳眼朝上的,类似截拳道的日字冲拳;其次,自然呼吸;第三,是比较要着重在意的,那就是身体的姿势,调整好脚和墙的距离站好,这个距离的讲究是: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在强力把砖顶在墙上的时候,前俯后仰。不前俯后仰,就要做到几点,头顶悬的意,脊椎的中正,尾闾略坐之意。这几个要点,其实在国术里面都是要领和法则来着,少了这几个法度的拳架,其实都是白忙活,做体操。另外一个注意点就是,膝盖不要猛力挺直,有句话叫做‘似曲非曲,似直非直’,用这种状态站立就好了。

如果要问呼吸,那就自然呼吸。

注意好了这些东西,就把砖头顶上去吧。砖头在墙上的高度,和你自己的胸部差不多高就最好。这样有利于正确的力的传递结构的建立。

至于顶在砖头上的数量,自己先进行验证。看自己平时的力气,两块,三块的尝试,砖头数量的要求是你要顶到个两三分钟后才支撑不住,而不是求多好!为什么呢?这不是练力气,不是西方体育的增强肌肉力量的练法,而是国术的练法!方法可能差不多,但是要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所以练法的讲究不一样。练的人,要老老实实的按这些要求做到,甩开西方体育的那套思想,不要自作聪明的去加入什么你自认为能增强该方法效果的方法。否则,东西没练出来,不要说国术的东西无效!

这么简单的方法,能达到什么效果?老实不客气的说,明暗劲的境界,都可以从顶砖这个方法里求的到。当然,只是说从这个方法里,你通过练通过积累,能通过自己身体上的一些变化和体会明白明暗劲的境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什么概念,而不是说你就完完全全的全面的到达了国术所说的明暗劲层次!

还有一个注意点,顶砖头,要用一块块的砖头。最怕的是有些朋友以为是讲究重量,把砖头捆扎或者包起来,这样的话效果就要相差很远了!

顶砖功的第一层,属于明劲。在这个层次过程中,首先产生的自然就是肌肉僵硬,酸麻痛涨,全身难受,难以坚持!这个时候需要的自然是坚持!在刚开始不短的一个时间之内,这种感觉都是伴随着练功者的,坚持坚持再坚持!只有熬过去这个阶段,你才会感受到身体上和发力上的一些变化,才会知道国术的追求和体育运动的追去不同之处在你身上的体现,那时也是你开始要慢慢的懂国术的第一步了。

值得一提的是:请不要让砖头砸了脚!

几块砖头顶在那里,当你开始支持不住,当你开始要放弃的时候,砖头是很容易掉下来的!最容易掉下来的,是夹在中间的砖头,其次就是贴着墙面的砖头。但是明确的说,不管哪个掉下来了,全部的砖头就会跟着掉下去了,那个时候哥哥我要给你一个忠告:闪!

之前说不要把砖头捆起来或者包起来的说法,其实是大有深意滴!在你渐渐的支持不住,砖头掉地的过程中,有个长功夫的点,那就是在你感应到砖头有松动迹象的时候,又加了一把力,砖头最后成了一个慢慢的离位,慢慢的随着你的后力不继慢慢的移动,持续了很久才最终啪的一声掉了!这个过程很重要!天歌严重的告诉你,在砖头松动准备掉地的过程中,请不要用你多余的那个手去把砖头复位,而是用你顶砖头的那个手,死命的给我顶住,延续砖头完全松动最终落地的时间。

出功夫,出国术追求的功夫,就在这个过程里了!在这个过程,你自然会有一节一节的体会!比如刚开始是感觉手就是手,然后是手和肩膀成了一片,再然后就是往下又连成了一片,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连接,看你下的功夫大小和体会如何了,当然,还有时间的积累。当哪天你感受到全身通透,从拳头到脚下似乎是由一个通道直接贯穿的,那么,兄弟,恭喜你!一拳打死人,对你不再是传奇和梦想!哦,忘了,打死人,有个前提,那就是你拳头上顶的砖头的数量,大大的增加了!比如:十块砖头?再比如:你能身体保持要领不前俯后仰的十分钟?

国术,不要想着得到了方法就能给自己一个飞跃式的进步,马上变成武林高手,得了方法,能到什么程度,还得看你付出多大的努力!但作为人品保证杠杠的天歌可以跟你说,天歌讲的方法,你们付出一份努力就能有一份回报!

明劲是什么?首先就是整劲!整劲的基础是什么?就是全身的力能聚集在一点!顶砖功,就是在帮你寻求这个过程,让你全身的力,通过你刻苦训练,慢慢的建立了一个传输渠道,身体慢慢的明白了一种传递的方式。当力有了聚集一点的能力,当力有了方向的变化,就可以称之为‘劲’了!

体验整劲上身的过程,是一个明了的过程,是一个明白整劲是怎么形成的过程。明白,不只是你的脑子里意识里明白了,而是你的身体在训练过程中也明白了。身体明白,我们称之为‘功夫上身’!

明者,明整劲是也;明了过程是也。

再次申明,在你坚持的过程延续过程,请记得,头顶悬,脊椎中正,立身中正,坐尾闾,膝盖似曲非曲,自然呼吸,不得前俯后仰!

如果你有幸能看过‘二十四法’,或者知道‘九要论’,在你慢慢的体会和适应了这个艰难的熬肌肉,熬筋骨的过程后,把那些东西里说的要领法则,一条条的都去加到自己的身体上去!让这些要领,都加入到你练这个功法的过程去!

法则,要领,才能造就国术!老前辈,已经把国术的核心,其实都留了下来,放在了一个很多人看到的位置。可惜的是,眼皮底下的东西,大家看不明白,大家没有重视,一味的去追去‘神功大法’去了。结果,在叫嚣着国术失传的同时,丧失的是信心,和一种坚定。忽视的,是在你眼前的,在你眼皮底下的,你很容易就得到的东西!

国术爱好者们,多来点实际的!不要再去走弯路了!哥哥我看着心痛啊!少扯淡,找到能上手的东西,就赶紧的练吧!

半年,一年,三年,五年,你能感受到国术的!能感受到国术的效果的!这些时间,无非就是你上了半年学,或者研究了一年的国术遗留神功,再或者读完了一个高中,大学,又或是在一个工作的地方瞎混了几年的时间而已!更有甚者,你在某个国术讨论群里,扯淡扯得自己除了理论或者错误的理论,身上没有一点变化的过了那么几年了!

因为这一章,是我开始披露国术上手方法的第一个,所以杂七杂八的说了很多,都是为了后面的东西做准备。道理嘛,还是要清楚的,方法有了,理论上明白了,就省了很多事了!

因为时间问题,可能本篇还有一些东西没有写齐全写上去,但相信大家已经足够去开始入手,上手练了!

最后一句:同志们,开始练吧!

面壁蹲墙功,顾名思义,一是要面对着墙,一是要有蹲的动作。

面壁两个字,恐怕很多人马上就想到了达摩,想到了禅宗,然后浮想翩翩的在想:天歌是不是准备披露世间不传之密,和佛法相关,一般人很难得到真传的什么绝世神功了?天歌要抖真东西了?

其实,天歌只是想了一下,觉得这个功法的名字如果叫做‘面对着墙壁蹲墙功’实在难以说出口,不符合天歌一向简洁美丽的风格,所以干脆就叫了‘面壁蹲墙功’而已。跟达摩同志木有任何关系。据我说知,达摩有功夫,但是不是国术功夫,那是他们家的功夫。我们的功夫姓‘武’,他们家的姓‘佛’。七大姑八姨妈的能扯得上一点裙带关系,但毕竟还是两个分支。

面对着墙壁,脚尖挨在墙上。这个很重要,因为挨墙与否,距离多少,对本功法的效果影响很大。动作上,有一个讲究,叫做‘三尖一线’。什么是三尖一线?鼻尖,膝盖尖,脚尖,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这是本功法的动作之中始终要贯穿的!

三尖一线了,说白了,就是三尖都挨着墙了。

挨墙之后,自然呼吸,把自己放松一下。怎么放松?头顶悬,脊椎中正,尾闾坐,沉肩。感觉自己松了之后,就可以正式的动作了。

吸气,然后下蹲。下蹲的过程,要求很缓慢!慢慢的蹲下去,记得,蹲下去的时候,只有一个地方在动,那就是膝盖,其它地方都吊着,没有参与动作的!很重要,其它参与动作的部位越多,本功法的效果就越差!下蹲的速度衡量,就是当你一口气吸完,你的屁股就差不多挨着脚跟了。但是,这里又有另一个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千万不要把屁股挨到脚跟上去!也就是说,不需要你完全的把膝盖弯到不能再弯!什么标准呢?就是不能让自己的腿松了!

在要松的临界点上开始起来的动作。

蹲下去的时候,麻烦你注意你性感的臀部,千万不要撅起屁股来!屁股一撅,完了,整个架子就散了,本功你也等于白练了!最少,在国术层面,屁股一撅,意义全无!

这是一半,也就是吸气下去的时候。蹲下去的时候,你可以把你的意守在丹田或者放在自己呼吸的细和缓上。事实上,要能保持动作的标准和要领守丹田或者呼吸,那对初学初练的人来说,那也是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了!刚开始,还是时刻的注意自己的动作要领有没有走位吧!

做这个下蹲的动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有个要求是你其它地方不能参与动作,只有膝盖在动。这样的话,人就很不得力了!不得力,就很别扭,很不适应!但是,正因为有了练的时候不适应不得力,打人的时候,你才能得力了!

蹲到临界点了,就要起来了!起来的时候,开始呼气,呼气也是缓和细的,和蹲下去吸气时一个节奏!同样的,起来的时候,还是不允许别的地方参与动作!只让腿部缓缓的发力把身体撑起来!在这个要领之下的起身,人是很容易让别的身体部位加进来发力的,比如屁股会紧,比如手会自然而然的往两边调整位置以便自己更好的平衡好让身体发力,比如脑袋会拼命的往上顶腰往上蹭配合。

老实不客气的说,这是错的,在本功法里,出现这些对于本功法来说,都是错的!除了腿,其它一切的地方,都松下去,都不要动,这才是关键所在。人本能的习惯,都是协作发力的,比如推车的时候,全身都叫上劲了,头顶脚蹬的,有人说这叫整体用力,也有一些人用这样的方法训练弟子学生得整体发力。呵呵,这叫不叫整?没错,是整。但是整劲吗?天歌说:不是!为什么不是呢?因为整劲的根源,不是从这里出来的!

那有人问了:那天歌老大,你说整劲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实在的,我今天的水平和境界,还真的没办法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和用一种大家能搞的清楚的方式表达清楚。最少,跟初学者们没办法说清楚,也没办法探讨!但是天歌淡定的告诉大家:脊椎是整劲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因素!脊椎也是国术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因素!

怎么扯到脊椎去了呢?因为面壁蹲墙功的一个核心效果,就是练脊椎的!看过国术方面的书吗?老拳谱的那一种,或者一些老前辈的拳论,相信有看过的朋友一定经常能看到一句话叫做‘脊椎节节脱开(拉开)’,相信每个人看到的时候,都会觉得不明所以,或者一想:脊椎脱开了,人不是废了吗?

呵呵,没想错,真脱开了,那就真废了!其实这句话里说的,是一种身体状态,一种国术功法练到一定境界的时候的感受和状态。这个状态下,脊椎真的脱开了吗?天歌可以告诉你们,确实有一定的程度拉开移位,但这种开,却是为了更好的紧!脊椎是人身之弓弦,就像弓箭,越是力大的弦必然越难拉开,但是拉的越开,射出去的力必然更大。脊椎的道理跟这里有的相同相容之处。人身是活物,是灵动的,当然要比弓弦弓箭多了更多的神奇变化。这里是讲功法,不是讲拳理,所以,脊椎的其它神变就不具体阐述了。大家知道了上面这些,就足够了!对于初学者来说,再多的了解也不需要了,因为知道了也是白知道,身体没有感受,就会当成玄理和故事去看了!

面壁蹲墙功,针对的就是脊椎来的,所以才会有那些要领的产生。接着说要领,在起身的时候,当动作的要领能到位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头顶悬的意念!只有头顶悬的意念把握住了,才能在身体状态的配合之下,作用到脊椎!否则,白费蜡!

面壁蹲墙功,就是在这一蹲一起之间,把你的脊椎练到了!脊椎有了东西,你练其它的很多功夫,就容易出东西了!

再次啰嗦一句:习惯了用体育运动思维的人,请不要把这个功法看成是练你的腿部力量的。否则,嘿嘿,这好白菜,就让猪给拱了!

意之所至,功之所在。脑子那点想法,那点意错了,这国术的那点灵光,灵气,灵动,就要被湮没了!市面上,本功法其实也是有所传播的,对方法要领把握到位的也不是没有,不过我看了一下,对效果的解释,是千奇百怪。原则上说,他们解释的效果,都有,都没错。但是,核心的把握,确没看到过对的。所以我在这里申明了一次!

对一些别人解释过的效果,我在这里进行一些确认。

通任督二脉。通吗?通!——天歌说。

治疗腰间盘突出,行吗?行!——天歌说。

能增强腿功吗?能!——天歌说。

能练气吗?能!——天歌说。

真的,天歌说的都是真的!你们能从中悟出点什么吗?

顶转功杂篇兼答问

一:顶砖功的根本,就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让大家慢慢的体会全身力量聚集一点的感受,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塑造身体的整体力量传递渠道。很多人问能增强力量吗,其实这是毋庸置疑的。先说整体发力的渠道建立之后,把你原来的身体整合了,把你以前习惯性发力动作过程中消耗掉的力量慢慢的拉回来了,你攻击或者发出的力量,一定能成几何级数的增长!而不是增加百分多少。因为事实上,没有建立整体发力的构造之下,一个人使用自身的力气可能占不到几成的。

不要告诉我你测过力气远超于你的体重,说实在的,那只不过是因为一部分的力气再配合加速度的数据,并不是你事实上运用出来的自身气力!

二:我感觉顶砖功特别练肌肉啊,天歌,你不是说这是国术的练法吗?听说国术的练法不太注重肌肉的啊?

天歌曰:只感受到了肌肉,那是因为你练功的时间太少了,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肌肉确实是最明显的感受到的,特别是从手臂开始;但是,当你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顶砖,真正练的,不是覆盖在你外层的那些要隆隆鼓起的肉,而是在你的手臂,身体内里的东西,也就是筋和骨!

三:天歌大大,我怎么练顶砖功没几次,感觉肩膀和腰背都很痛啊?

天歌曰:兄弟,恭喜你!这证明,你已经懂得全身开始参与顶砖的这个动作了,也就是说,你的发力没错,一开始就牵引到了身体上了,腰背上有感觉的,那是筋;不要说腰背,练下去,屁股,大腿,小腿,脚掌,都会逐次的产生感觉。顶砖功真要感受到它作为国术大功的好处,这从手开始逐渐向下到脚底,不管是疼痛还是酸麻,恐怕都要走上一次才行!带着顺序的这么走上一圈,顶砖功你才算是正式上路了,而功夫的感受,那一刻你身上也就有了。所以,兄弟,坚持的去练,你一定会感受到的!

四:老大,顶砖功练多久能感受到效果啊?

天歌曰:老子不想鸟你!因为你问的问题不完整。而且功利心太强。妈的,才没练几天,就想着自己能怎样怎样了!这是练功大忌!追求效果,就容易偏离功法本身!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这样的人,一辈子也练不成国术!

不过既然开口了,就得说一下。如果你按天歌我定的练功量去练功的话,哥哥我还是能帮你预测下你身上效果的次第的。一般来说,按照哥哥我说的练功量保证的话,大概个把月的时间,兄弟,如果你闲着无聊,可以架个实实在在的砖头,然后看准位置,一拳砸下去!结果是什么呢?砖头断了!如果你还无聊,你可以试试你的寸拳功力如何?

三个月能怎样?奶奶的,都不打算长期练啊?如果你没练之前先找人试了试你的拳力,三个月后你再让同一个人试试吧!他一定会说:你的拳怎么重了这么多?这么多啊?

至于半年后,老子不想说了!你先给老子好好的练上半年吧!但是如果有人能坚持三年的话,我可以很淡定的告诉他:哥们,出去吧!见着市面上的这样那样的大师,直接跟他开干!揍死他丫的!五:天歌啊,这个顶转功能练出内功吗?天歌曰:内功?什么是内功?整劲就他妈的是内功了!你给老子好好的练下去,隔山打牛是打不了,但是打在身上,那些跟你玩硬气功的,直接就破了就是!为啥啊?打进去了!当然,哥哥要强调的是,功力,是个相对的东西,永远没有功小的打功大的道理!六:天歌我的哥也,你说了那么久,你说的那个标准练功量怎么就不说出来啊?弟弟们就缺个练功时间指导啊!

天歌曰:是哦,给搞忘记了!这标准练功量嘛,先规划几个东西。首先,就是左右手各顶到自己顶不住了为一次。其次,这样的顶不住,三次为一组。明白这些之后,就简单多了。练功量嘛,就是一天得保证不低于两个时间段的练功时间。至于什么时候练,看你自己的时间了。每个段的练功次数,不低于一组。说白了,就是一天不要低于两组。这个练功量嘛,说实在的,要求不高,按天歌的标准,十成来算的话,这也就是个两三成的练功量而已,嘿嘿嘿…..

各位同志,请看清楚了几个字:顶不住了!标准的要领之下,练到顶不住了!什么是顶不住?就是坚持到最后,砖头掉下来砸脚你可能都累的懒得躲开了!

这里有两个要素,一是练功要领不能不在身上!没有了要领,你熬下去,可能也就是熬个苦力工而已,跟国术没有关系了!第二就是顶不住了。为什么呢?真正的整体上力的体会,也就在你坚持不住的那不长的时间里!

切记切记啊!

七:练功的时候,手臂是伸直的吗?

天歌曰:是!

八:天歌啊,你这个我感觉好像是三体式啊?我聪明吧?挺能理解你的苦心的吧?

天歌曰:放你的狗屁!这就是个顶砖功!三体式?三体式要能全身紧成这样练,那就球了!功夫方法,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出发点,如果是近似或者雷同,那就不需要出现这样的一个功法了!任何效果相近的功法,只需要一个就够了!花式多了,那也是浪费练功人的时间!有的人,一个方法就能练一辈子!

九:这样练完后感觉身上很僵硬啊,要不要活动一下?

天歌曰:问的好!哥哥我还真的忘记写进去了。练完之后,最好能散散步啊,甩甩手拍打一下周身。当然,天歌还强力推荐两个东西给大家:第七和第八套广播体操,效果不错!

很多朋友,都几乎问过一个共同的问题:什么是国术的内功啊?没问过的,恐怕是怕对方说自己浅薄,好高骛远。所以没问,憋着。

今天突然想到,应该来帮大家说说,解除点迷惑,正确的认识。

那什么是内功呢?恐怕,在很多电影,很多小说的影响之下,至今,很多人认为内功,就是隔山打牛,以气击人,譬如‘降龙十八掌‘这种款式的东西;不要否认,绝大多数人说到内功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一定是这些。或者再换一种思路的,大部分就跟气功挂上了等号。

是这样的吗?哥哥很负责的,很肯定的告诉你:不是!只有把这些错误的观点消除了,你们才能理性的明白内功的含义。

悄悄的补充一下,内功跟大家想像中的,作为传说的气,是有那么一点关系的,也只有那么一点而已。气不代表内功,气只是内功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说到这里,有人会问了:气不是内功的话,我怎么看到那么的老拳谱里,似乎都在说气呢?说打拳的时候,也是在说气的运行,比如‘一气之起落‘,’气运丹田‘等等。

确实,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所以,哥哥我今天要帮大家解释一下。其实,拳谱的气,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在说大家想象的气功的气,那不是说气功的气,到底是在说什么呢?这个跟以前的人的语言习惯有关系。其实拳谱里说的气,是说一种状态。但是前人无法用很详细的语言来描述这种状态,就用了一个‘气‘字,来代替这种状态了。或者换句话说,这个气字,是国术的一个专业术语吧。

这种状态是怎样的状态呢?老实说,古人没有用很详细的语言描述出来,哥哥我今天也没这个能力来描述;或者,强行描述了,但是大家接收到的意思,可能也并不是我说的那个意思,所以,不描述。

但是可以揭露气的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名词:重心。也就是说,古人说的这个气字,是一种以重心转换为核心的身体状态的描述。当然,大家不要从此就把重心当成气,这样也将会偏颇,一种现象,有核心,但却是由多种东西组合而造成的,不是单一的。哥哥的描述,也只能到这里了。

说到这里,其实还是属于扯淡范围,因为还是没说什么是国术的内功。

国术的内功,根本是力,这是毫无疑问的,说白了就是这么浅显。没有力作为根本,就不会有国术内功这种东西。

这个力是什么力呢?物质上的根源是筋骨力,然后配上整体的发送方式。这就是国术内功的根基了。所以要成就内功,先练筋骨力,同时练习整体发力,你就有了国术内功的修炼开始和基础了。说起来是几句话,要牵涉到具体的练习方法,和练功方案,就不是几句话的事情了,那将要花费大量的经历和时间,也是哥哥我正在做的一件事情,譬如顶砖功和蹲墙功,这是其中开始的一部分,哥哥会尽力的慢慢去披露一个完整的,让大家有据可依,能跟着练,慢慢让国术内功上大家身的国术教学初级系统。

然后就是力的变化和运用了。同上,要讲清楚变化和应用,也是长篇大论的事情,不属于本章内容。本章哥哥我只负责解释,让大家心里有个大概清晰的内功概念。还是举例来说明吧,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太极拳。太极拳的发人放人,就属于力的变化和运用了。太极拳是众所皆知的,所以拿来说事。市面上说太极拳,大家自然就想到了发放,似乎这是太极的独门功夫和标志产物。事实上,有心的朋友,和国术接触时间长的朋友,就会发现,其实形意拳和八卦掌,还有其它不少的拳种,有成的名人,都具备发人放人的能力。发人放人不是太极拳的专利吗?怎么其它拳也有啊?这是为什么尼?——

答案很简单,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