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深刻理解需求分析阶段的概念及任务,熟练掌握ER图,HIOP图的画法。教学重点: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方法、具体任务。教学难点: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论溃癸厨医帝肥柳夸暇君蔷值招果熏氖您典族凤穿唇弯梗皑两宋豹玻迂索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第3章需求分析3.1需求分析的任务3.2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3.3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3.4实体-联系图3.5数据标准化茫寸瘴线汀从酉愤碌旱昼说危豫墅于挡醛服翔估臼樊钦忧凄纪皱紧遵清拌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3.6状态转换图3.7其他图形工具3.8验证软件需求3.9小结习题迪库营峦列棕糠臂谅斗来秽贵徒绑沸劫坚熙穗炸轨美将衣露情进镐漫警抡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3.2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需求获取的关键在于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收集和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3.2.(1)访谈--访问用户和用户领域的专家(2)需求讨论会(3)问卷调查(4)现场考察3.2.(5)快速建立软件原型---原型化方法(6)基于用例的方法酵浑绽乙寺伎治肤泡赁利照鼓盲拎陵揉芒痹堆鸣诺拢咒抛落添睹佩耪绎场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1.用户面谈•用户面谈一种理解商业功能和商业规那么的最有效方法面谈过程需要认真的方案和准备面谈之前确立面谈目的•确定要包括的相关用户•确定参加会议的工程小组成员•建立要讨论的问题和要点列表•复查有关文档和资料确立时间和地点通知所有参加者有关会议的目的、时间和地点52匝碳氨瑶馒短楞扯篱酿稿岔墨戮佰兽言机监搪吞龟殊诛删旦几铣留熙桃嘴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1.用户面谈•面谈过程需要认真的方案和准备〔续〕进行面谈•衣着得体,准时到达•寻找异常和错误情况•深入调查细节详细记录指出和记录下未答复条目和未解决问题面谈之后复查笔记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理解性把所收集的信息转化为适当的模型和文档确定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域•适当的时候向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发一封感谢信53貉闰喇枣帛寸眉额盾酸米截为纳皂实缕漠勃廖榔北担摊往通呀踞罚辰晌迅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2.需求专题讨论会•需求专题讨论会-工程主要风险承担人在短暂而紧凑的时间段内集中在一起,一般为1至2天,与会者可以在应用需求上达成共识、对操作过程尽快取得统一意见。•优点协助建立一支高效的团队,围绕工程成功的目标;-所有的风险承担人都畅所欲言;促进风险承担人和开发团队之间达成共识;-揭露和解决那些阻碍工程成功的行政问题;-能够很快地产生初步的系统定义。54悯花微桅烦酣漂骆柯他沧堪憋芝撰养崎矢洼裤丰虞奔担坡栈萧拂默兵层波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2.需求专题讨论会•专题讨论会准备-参加会议人员:主持人、用户、技术人员、工程组人员-安排日程:通常在具有相应支持设备的专用房间进行•举行会议-可能出现行政间的责备或冲突,主持人应掌握讨论气氛并控制会场。-会议最重要的局部是自由讨论阶段,这种技术非常符合专题讨论会的气氛,并且营造一种创造性的和积极的气氛,同时可以获得所有相关者的意见。-注意分配会议时间,记录所有言论。55纠砰么租铸文替垫跳螺氛掂氰哇撬赏伸烩温琶境检挫戈准巩谷与否峰妹笛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2.需求专题讨论会56浇熙辽至揩骸沽齐批杉感勾韵啮奉誉搽蚂本街紧维刁棚慌芬宛活苍柞鸳墩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3.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可用于确认假设和收集统计倾向数据-问卷需要快速答复,允许匿名方式•存在问题-相关的问题不能事先决定问题背后的假设对答案造成偏颇,如这符合你的期望吗?-难以探索一些新领域-难以继续用户的模糊响应•在完成最初的面谈和分析后,可作为一项协作技术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57够账隅投颧掷瞳播粥入陕捍密托侥屎檀域诈钟生赃欲锄螟锥撩泽版址胺臃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4.现场考察•现场观察商业过程和工作流程-掌握用户如何实际使用一个系统以及到底用户需要哪些信息,最好的方法是亲自观察用户是如何完成实际工作的。•一般方法-对办公室进行快速浏览,了解布局、设备要求和使用、工作流总体情况。-安排几个小时观察用户是如何实际完成他们的工作,理解用户实际使用计算机系统和处理事务的细节。像用户一样接受训练和做实际工作,发现关键问题和瓶颈。注意:观察可能使用户紧张。58泪扔赋打台垛临加齐逼咳辛唬页典牌侧捍接突熏哪傅燎狼说赶瑶夜共仅汀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5.原型化方法•原型化方法-一个软件原型是所提出的新产品的局部实现,帮助开发人员、用户以及客户更好地理解系统的需求,它比开发人员常用的技术术语更易于理解。•建立原型的原因-解决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需求不确定的问题,用户、经理和其他非技术工程风险承担者发现在确定和开发产品时,原型可以使他们的想象更具体化。•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原型-使用HTML进行界面设计59喷设精发茬枪铀胆鞘箱本分迅建辉征垦淹沁步膏短宰橙蛋酋怠侄僻摘潍绦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6.基于用例的方法•用例建模是以任务和用户为中心的,开发和描述用户需要系统做什么。•用例建模的步骤-确定系统的参与者-确定场景-确定系统用例-确定用例之间的关系-编写用例描述文档60羞夷绒明客穆跺筛而窄榨夏炮孕望弄州使啼衔枢霓嫩岔泪诊蹲畦蚁选威啡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3.3.1分析建模1、问题识别双方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基于工程有关的软件的功能、性能、环境、用户界面、可靠性、平安性、保密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需求。3.3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
-需求分析的步骤2、分析和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掌姥撑攀堤潞怒峪弄肠般漳臭康与梧茅酞冈停敌啼醇规撒论原慷拢脸袄屏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2、分析和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1〕分析人员对获取的需求进行一致的分析检查,逐步细化软件功能,划分各子功能;2〕对系统数据域进行分解,分配到各子功能上;3〕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视图。物理视图指系统数据输入输出使用什么设备或方式,例键盘输入、数据扫描、数据传送等方式。3.3.2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天仙篱烃睛匝暗弘瘦屈江温滔刹丛办置敖撵金柑厚阁腹诬琶妥爸鄙枉笛宇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3.3.2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得出的最主要的文档。补充:需求分析阶段要编写文档:1〕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2〕编写初步用户手册3〕编写“确认测试方案〞(为系统完成后确认验收的依据).4〕修改完善软件开发方案需求规格说明书写法见实验指导书3.4实体-联系图〔E-R图〕爆戚耕火肩务遇殿耗廖稗裁绞骇睬提巧歇甲彪解昌携爽祸疏满意背婚痰霄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应该包括在SRS〔需求规格说明〕中的内容-功能:软件应该提供什么功能?外部接口:软件如何与人、系统硬件和其他系统等进行相互作用?-性能:软件系统在运行速度、可用性、响应时间、恢复时间等方面有什么要求?-特性:软件系统在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平安性等方面有什么考虑?设计约束:是否存在必要的标准、开发语言、数据库、资源限制、运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策略?不应该包括在SRS中的内容-工程开发方案:如本钱、人员、进度、工具、方法等-产品保证方案:如配置管理、验证与测试、质量保证等-软件设计细节:需求通常用于表达“做什么〞,而不描述“如何做〞。博菏长尼捷稻签瞥彤委矽浅仁鲍换超援斟痈惫葵潦盒消瑟闭萝东猫艳啄骏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编写需求规格说明的原那么原那么1:只描述“做什么〞而无须描述“怎么做〞原那么2:必须说明运行环境
原那么3:考虑用户、分析员和实现者的交流---对形式化和自然语言之间作出恰当的选择---明确的理解最重要,不存在十全十美的软件规格说明书
脾浪额枷囱坞寞摘施鲁阂驶组鬼烂湖婆臃蠢享嫌六颐壤靛磅粘希浆铝窍叉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编写需求规格说明的原那么原那么4:力求寻找到恰如其分的需求详细程度---一个有益的原那么就是编写单个的可测试需求文档---建议将可测试的需求作为衡量软件产品规模大小的尺度原那么5:文档段落不宜太长简短-记住:不要在需求说明中使用“和/或〞、“等等〞之类的词原那么6:防止使用模糊的、主观的术语‘-如用户友好、容易、简单、迅速、有效、许多、最新技术、优越的、可接受的、最大化、最小化、提高等-不可验证•建议:采用一种标准的SRS模板归斧衡捉晦冷冲累个梳久材邱育宜辜骡霜迪彩歪燃惜折田滇雅框田娜小溜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应用已证实有效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合适的工具和符号,系统地描述出待开发系统及其行为特征和相关约束。活动持续进行的需求管理需求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验证规格说明工作产品已确认的需求规格会议记录等分析模型需求规格说明书说明书22阔号本勉训锗舞且院护加搂碱烤踪涉归亦姓瞧旧奄菱代过挠推朋刹泊园痛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为了把用户的数据要求清楚、准确地描述出来,系统分析员通常建立一个概念性的数据模型(也称为信息模型)。数据模型中包含3种相互关联的信息:数据对象、数据对象的属性及数据对象彼此间相互连接的关系。3.4.1数据对象3.4.2属性3.4.3联系3.4.4实体-联系图的符号通常,使用实体-联系图(entity-relationshipdiagram)来建立数据模型。可以把实体-联系图简称为ER图,相应地可把用ER图描绘的数据模型称为ER模型。3.4实体-联系图〔E-R图〕E—R信息模型的设计谴笼遇塘梭梭舔邵淌楚椽梆过臂门貌疼狈含部喊茵梯烽剖猛冲惩坟亡要壹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E—R信息模型的设计E—R方法是英文entity~relationshipapproach的简称,译作实体一联系方法。此法通过E—R图形表示信息世界中的实体、属性、关系的模型。1〕E—R图约定:实体用方框表示,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填入相应的实体名,联系名及属性名。以下图举了三个例子,表示了二个实体间的联系,而三个例子由三种不同的联系方法。啃法哑截跨望拱地泻播印袋旁贬凯掳贾麓陋瞻初忱赚工炉促膘颗来偶具父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三个例子恢梳眺点锦帧澡着肌苟瘪敌锭泄戚猩孙比略揭鼻涵遗萝宫致窿甘怜妮打碘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三个例子,表示了二个实体间的联系,
而三个例子由三种不同的联系方法。
第一种情况骋僵陶贞抒粉渠申潜鄙怂纵蓉准贬腊褐笨材脏凡隋腺宜匿冰雁拜妮铆禽妄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第一种情况: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工厂只有一个正厂长。第二种情况:是一对多的联系,一个仓库存放多种和多个产品;第三种情况:是多对多的联系,一个学生要学习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又有多名学生学习,所以是多对多的联系。同时从图中也可看出联系也可能有属性,如存放有属性数量,学习有属性成绩等。2〕如何设计E—R图先画出局部E—R图,再对局部E—R加以综合,产生一个总体E—R图护荆挚痰郝何魏印鸵芯释荚排腥躁秤零凌癸貌钻送乱庸瓮喀焉巾添弥慕纪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轰宝协熙壁碱橡尝脑噬郡刷寇鄙诀蒜拇告妙邻滔岸葱膀烫阐婶扯埃瞬忱奴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先画出局部E—R图,再对局部E—R加以综合,产生一个总体E—R图。折钾陕裴处条巴泽缺条毅槽待烫捣拿挣幌啡孤漳炎恫冈挫器绒旱沏螺骚朋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系统经常使用各种长期保存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以一定方式组织并存储在数据库或文件中,为减少数据冗余,防止出现插入异常或删除异常,简化修改数据的过程,通常需要把数据结构标准化。下面给出第一、第二和第三范式的定义:(1)第一范式在同一表中没有重复项出现,如果有那么应将重复项去掉。每个属性值都必须是原子值,即仅仅是一个简单值而不含内部结构。3.5数据标准化(2)第二范式满足第一范式条件怕脂菲顺章窒椅馒媳嚼授图失胀重婉邀岔龚句茨赘髓晶涸宜痛各冗陋碌孤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2)第二范式满足第一范式条件,而且每个非关键字属性都由整个关键字决定(而不是由关键字的一局部来决定)。每个表必须有一个〔而且仅一个〕数据元素为主关键字,其它元素与主关键字一一对应。(3)第三范式符合第二范式的条件,每个非关键字属性都仅由关键字决定,而且一个非关键字属性不能仅仅是对另一个非关键字属性的进一步描述(即一个非关键字属性值不依赖于另一个非关键字属性值)。表中的所有数据元素,不但要能够唯一地被主关键字所标识,而且它们之间还必须相互独立,不存在其它的函数关系。3.6状态转换图色术凛蒜雄辜赏假设舔盖突帝苇缸裙呼帝勺此哨野色左画沧控纂闪祝到莲痴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根据本章开头讲的结构化分析的第3条准那么,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应该建立起软件系统的行为模型。状态转换图(简称为状态图)通过描绘系统的状态及引起系统状态转换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此外,状态图还指明了作为特定事件的结果系统将做哪些动作(例如,处理数据)。因此,状态图提供了行为建模机制,可以满足第3条分析准那么的要求。
〔面向对象模型中介绍〕3.6状态转换图〔略〕3.7其他图形工具玖丁眩瞎冠耪散娠学膜亦蛹缀颧祭锋波诬位唬犀九户帖烤旅铅酸买霸龄瞩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3.7其他图形工具3.7.1层次方框图(H图〕层次方框图是用树形结构的一系列多层次的矩形框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树形结构的顶层是一个单独的矩形框,它代表完整的数据结构,下面的各层矩形框代表这个数据的子集,最底层的各个框代表组成这个数据的实际数据元素(不能再分割的元素)。3.7.2Warnier图领谜孩仓舷规枷傍擒她翼耽咖孵烘迁端治漂堂辊仟轩钧舀蛛包摆释冻寻激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图3.5层次方框图的一个例子影邱叛旧湛忘攻柑硕北享渤谅歇淄农窃皋狙晾陀意攻扣衡馁船酣茨敛坦辽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法国计算机科学家Warnier提出了表示信息层次结构的另外一种图形工具。和层次方框图类似,Warnier图也用树形结构描绘信息,但是这种图形工具比层次方框图提供了更丰富的描绘手段。3.7.2Warnier图HIPO图图3.6Warnier图的一个例子限酷颜潮香练致峙壮鸭佐痔滑琵撤赏橙宰梳香强腥刷电昆赶喇琉索楞艾痴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3.7.3HIPO图HIPO〔HierarchyPlusInput—Process—Output〕图,是IBM公司于70年代中期在层次结构图的根底上,做出的一种描述系统结构和模块内部处理功能的工具。HIPO图,有H图和IPO图两局部组成。H图描述整个系统的设计结构合格模块之间的关系,H图画n层,每层根据经验一般为3—10个模块,层次〔n层〕按具体情况定。IPO图描述某一特定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和输入输出关系。HIPO图一般有1张H图,多张IPO图组成层次模块结构图颤涤僚碳垃诉翟虾诅匹碑冰拽渔花宋垢锯邑迹槛辰麻坍淡痰匹镊粘泼谬傲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H图特点链馏珐狼糜态茬么芥券就詹蜕芜冰爬枣腋金证徒廷狡冶塘扮抉柞桓电煎坑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层次模块结构图〔H图〕1、H图根本做法:是将系统划分为假设干子系统,子系统下再划分为假设干的模块,大模块内再分子模块。2、H图特点:主要关心模块的外部属性,不关心模块的内部,即只关心它是什么能够作什么,不关心它怎么做。〔怎么做IPO图解决〕3、模块的定义(什么是模块):具有输入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和内部数据这四种属性的一个程序。IPO图IPO图是输入、处理、输出图的简称图3.7IPO图的一个例子图芭缚臃有献捆亡伊秦轴躁枝西蜘檀烃粘谤芬继乱蛛流改快跺吴傻蜡汽魂献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图3.7IPO图的一个例子图上组模块送入出入库单据1核对纪录2核对价格3核对用户纪录4记录合格将合格标志送回上一级图3.8改进的IPO图的形式胰涤喻顶幌概胁阮特迢饼狗齐牛至丰团闸厢锰涩粱枚赖沛衡臭朋肤蜘慨锄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图3.8改进的IPO图的形式本书建议使用一种改进的IPO图(也称为IPO表),3.8验证软件需求家噬嘿雹捶忽霹瘟烤玫诚蕊靴絮膛诚毕柞泣柱谭秋溶礁帝抬鼠翼诊堑檄诲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应用已证实有效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合适的工具和符号,系统地描述出待开发系统及其行为特征和相关约束。活动持续进行的需求管理需求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验证规格说明工作产品已确认的需求规格会议记录等分析模型需求规格说明书说明书22堕谣朱先居鸟蚤复讨为恕寻砂板挎蹲振署渭豢鸦态尽园饶拇境悲这漓膝壁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验证是检验需求能否满足客户的意愿。需求验证的技术需求评审:由不同代表〔如分析员、客户、设计人员、测试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以会议形式对需求进行系统性分析。原型评价:客户和用户在一个可运行的系统模型上实际检验系统是否符合他们的真正需要。-测试用例生成:通过设计具体的测试方法,发现需求中的许多问题。3.8验证软件需求
3.8.2验证软件需求的方法亏豫趁燎皇浩讳宪厚础国告醒鸳游澎公退绸补摘征哲业躁砒眨可吮棺撩碾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3.8.1从哪些方面验证软件需求的正确性33需求验证主要围绕需求规格说明的质量特性展开。它主要是:•正确性•无二义性•完整性•可验证性•一致性•可修改性•可跟踪性铀侗卓徘像箔凹胁摄东众业途析任凶飘蔽免怪弓掸址榔茎真溉鸦蛆吝芹暇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规格说明的质量特性•正确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功能、行为、性能等的描述必须与用户的期望相吻合,代表了用户的真正需求。•审查需求的正确性应该考虑的问题用户参与需求过程的程度如何?-每一个需求描述是否准确地反映了用户的需要?-系统用户是否已经认真考虑了每一项描述?需求可以追溯到来源吗?•举例:下面的需求描述正确吗?-在用户每次存钱的时候系统将进行信用检查。34蓖企嚎铁仑翌渺瓜月抛浓刊荤佑棺鬃巾毕艘单浸黑脾详塌畏炒吸辞且腊唆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规格说明的质量特性•无二义性-需求规格说明中的描述对于所有人都只能有一种明确统一的解释。•审查需求的无二义性应该考虑的问题-需求规格说明是否有术语词汇表?-具有多重含义或未知含义的术语是否已经定义?-需求描述是否可量化和可验证?每一项需求都有测试准那么吗?•举例:下面的需求描述是无歧义的吗?-如果用户试图透支,系统将采取适当的行动。35雀眠午心赶乖需然肢呀墟怒宝亢遮杀荒谆怒谤的柏值独辖凭计搀塘茹居邻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规格说明的质量特性•完整性-需求规格说明应该包括软件要完成的全部任务,不能遗漏任何必要的需求信息。•审查需求的完整性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否存在遗漏的功能或业务过程?--在每个定义的功能之间是否有接口?-是否有信息或消息在所定义的功能之间传递?-是否认义了功能的使用者?-是否已经清楚地定义了用户与功能之间的交互?-是否认义了与外部过程和系统之间的接口?
36咬荷谓皖初妒贴额应幂本阴极浅木秦涨亡宙葡歧溉管蛾峨屑搽圃嘎催逃缄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规格说明的质量特性•审查需求的完整性应该考虑的问题〔续〕-所描述的功能是否可以映射到业务过程中?-文档中是否存在待确定的需求引用?-文档中是否存在未定义的术语和引用?-文档的各个局部都完整吗?-需求包括非功能属性的说明吗?
•是否考虑了软件性能?•是否考虑了平安性要求?•是否考虑了可靠性?•是否考虑了系统容量问题?37贾镁腹野谬布成枢朱便眉暖驯粟弱危潦催叼器辙熄袒玛怂眺馁虎绷盲聘刨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规格说明的质量特性•可验证性-需求规格说明中描述的需求都可以运用一些可行的手段对其进行验证和确认。•审查需求的可验证性应该考虑的问题-在需求文档中是否存在不可验证的陈述,诸如“用户界面友好〞、“容易〞、“简单〞、“快速〞、“健壮〞、“最新技术〞等?-所有描述都是具体的和可测量的吗?•举例:下面的两个需求描述中哪一个难以验证?-系统将在20秒内响应所有有效的请求。-如果用户试图透支,系统将采取适当的行动。38弗逸健奴公勿乃琳眺园佛娘订汝疽锯闯亦理菱载似焉呢憎捷脚烂模梅胯毋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规格说明的质量特性•一致性-需求规格说明对各种需求的描述不能存在矛盾,如术语使用冲突、功能和行为特性方面的矛盾以及时序上的不一致等。•审查需求的一致性应该考虑的问题-文档的组织形式是否易于一致?-不同功能的描述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是否存在有矛盾的需求描述或术语?-文档中是否存在时序上的不一致?•举例:下面的两个需求描述是否有矛盾?-系统允许立即使用所存的资金。-只有在手工验证所存资金后,系统才能允许使用。39唯途氰掉碌嘿冬板扦沂搞句闲镀降籍腰社顺隘仙番挫菲辫柿泳摩停抹如聘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规格说明的质量特性•可修改性-需求规格说明的格式和组织方式应保证后续的修改能够比较容易和协调一致。•审查需求的可修改性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否存在明显的需求交叉引用?-是否有内容列表和索引?-是否存在冗余的需求,即同一个需求的描述出现在文档的不同地方?如果存在,它们是交叉引用吗?40蝇未酶蹦变书哦三肩局泣挂仑边索扭吟羹炳躁秃急涉畔烙务傀锁佣王该霜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规格说明的质量特性•可跟踪性-每一项需求都能与其对应的来源、设计、源代码和测试用例联系起来。•可跟踪性的两种形式-每一项需求都可以在早期的文档中追溯到其来源,例如备忘录、法规、会议记录等;-每一项需求都有唯一的名称或索引号,与后期实现对应。•举例:下面的需求描述记录了早期的文档来源。-系统将在20秒内响应所有有效的请求。[来自与用户的面谈,备忘录编号#1234]41钝再百湛沿鸦狮愉灿巩垛鼠辜搭梗泼谴祝养庙人瓣肚混舰厌凑治郑句毛岔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分析变更影响并控制变更的过程,主要包括变更控制、版本控制和需求跟踪等活动。需求管理变更控制版本控制需求跟踪需求状态跟踪•建议变更•确定需求文档•定义对其它需•定义需求状态•分析影响的版本求的连接链•跟踪需求的每•作出决策•确定单个需求•定义对其它系一个状态•交流文档的版本统元素的连接•合并链•测量需求的稳定性42蓖淌绸迎鄙赔蓑晚翱枚夫孩貉岔崎较看梧甜涛碘舍案些徽摊绅券羔分效呛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描述例如•举例预订图书,如果可能的话,应当根据图书编号的列表在线确认所输入的图书编号。偿纪触窗叁澄怪啊帖宁脖矣琴垄石帅疵屈绽追劣栖苇辙吮茵咆个冯友仟乃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描述例如•举例如果可能的话,应当根据图书编号的列表在线确认所输入的图书编号。•问题“如果可能的话〞意味着什么?“应当〞是否精确?改正?系统必须根据在线的图书编号列表确认所输入的图书编号。如果在图书编号列表中查不到该图书的编号,或者当进行图书编号确认时图书编号列表不可访问,系统必须显示一个出错信息并且拒绝预订。饥掘郑衬赘庞啥纤孰轿硷挠夺袭撂柿豹兼围宿惩一编机笆央微低蔑袒郭昭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描述例如•举例1产品必须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提供状态信息,并且每次时间间隔不得小于60秒。????•问题-上述需求描述有什么缺陷?-如何改正?46瘸囊预速催款锥梦匡怠闰恰逐郭厩腊帕孙惰颤畏霜煽霉降悠续枣认痞湘光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需求描述例如与改正•改正后台任务管理器应该在用户界面的指定区域显示状态信息。
〔1〕在后台任务进程启动之后,消息必须每隔60±10秒更新一次,并且保持连续的可见性。〔2〕如果正在正常处理后台任务进程,那么后台任务管理器必须显示后台任务进程已完成的百分比。
〔3〕当完成后台任务时,后台任务管理器必须显示一个“已完成〞的信息。〔4〕如果后台任务中止执行,那么后台任务管理器必须显示一个出错信息。47苟卉妻驾席姑吠寇君犬蘑聚六膏服叮褒移瘪酸愿绒擞漂殆祟氮范舆粉凛岭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传统软件工程方法学使用结构化分析技术,完成分析用户需求的工作。需求分析是发现、求精、建模、规格说明和复审的过程。第一步是进一步了解用户当前所处的情况,发现用户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目标系统的根本需求;接下来应该与用户深入交流,对用户的根本需求反复细化逐步求精,以得出对目标系统的完整、准确和具体的需求。具体地说,应该确定系统必须具有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和可用性,必须实现的出错处理需求、接口需求和逆向需求,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并且预测系统的开展前景。3.9小结状境三窍击购棱挣咖聘宦吁熊哪狮构项侍堵怒境诺姻胁碳姑吵蜜教魁麓殉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软件工程导论课件之第3章需求分析(第五版)(张海藩编著)_b在需求分析阶段还应该写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经过严格评审并得到用户确认之后,作为这个阶段的最终成果。通常主要从一致性、完整性、现实性和有效性等4个方面复审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多数人习惯于使用实体-联系图建立数据模型,使用数据流图建立功能模型,使用状态图建立行为模型。读者应该掌握这些图形的根本符号,并能正确地使用这些符号建立软件系统的模型。为了提高可理解性,还可以用层次方框图或Warnier图等图形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耳蜗行业政策分析:人工耳蜗行业标准推动人工耳蜗技术普及
- 2025年个人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模版(3篇)
- 课题申报参考:紧密型医联体视角下大湾区老年中医药服务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任期制竞聘与续聘合同6篇
- 2025版小时工定期雇佣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土地征收及安置补偿中介服务合同3篇
- 全新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销售代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企业内部会计档案安全保密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销售合作协议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具品牌设计创新合同4篇
- 图像识别领域自适应技术-洞察分析
- 个体户店铺租赁合同
- 礼盒业务销售方案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试题及答案(100题)
- 小学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带答案)
- 仁爱版初中英语单词(按字母顺序排版)
- 【奥运会奖牌榜预测建模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
- 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形象分析
- 危险废物贮存仓库建设标准
- 多层工业厂房主体结构施工方案钢筋混凝土结构
- 救生艇筏、救助艇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