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上海复旦中山-王群课件_第1页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上海复旦中山-王群课件_第2页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上海复旦中山-王群课件_第3页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上海复旦中山-王群课件_第4页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上海复旦中山-王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王群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电视胸腔镜手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后,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成为普胸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随着经验的积累,手术技巧的提高以及手术器械的改进,胸腔镜手术逐步由简单的肺大疱切除,肺楔形切除发展到较为复杂的肺叶切除和全肺切除电视胸腔镜手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后,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2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包括两种手术方式: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LMTV)通过辅助小切口撑开肋骨在直视下解剖分离

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LVATS)

不撑开肋骨,通过电视显示屏观察进行手术操作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包括两种手术方式:3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LMTV)适合I,II期肺癌患者以及肺的良性疾病手术安全性高,处理叶间/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较为安全费用较低,可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血管和叶裂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LVATS)适合I肺癌患者以及肺的良性疾病术后疼痛较轻,手术恢复较快近期肺功能的影响较小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LMTV)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41995年6月到2007年9月我院共实施153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9例患者进行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LMTV)94例进行了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LVATS)1995年6月到2007年9月我院共实施153例胸腔镜肺叶切51995年到2006年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LMTV)为主,共施行53例,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LVATS)手术仅施行29例2006年至今,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LVATS)手术成为主流共施行65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LMTV)6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上海复旦中山-王群课件6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病例选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病例选择7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类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类型8手术方法

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LVATS

采用30度胸腔镜,放置于腋中线第7肋间,胸腔探查后在腋前线3、4(上叶、中叶切除)或4、5肋间(下叶切除)做4-6肋间小切口,不撑开肋骨,仅作皮肤和肌肉牵开。小切口主要用于放置常规手术器械作肺门结构解剖及切除标本取出。根据手术需要,另做1~2个穿刺小切口用于分离粘连和牵拉暴露肺叶并放置腔内直线切割缝合器手术方法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LVATS9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LMTV)

胸腔镜和小切口位置同LVATS,小切口长度约8-10CM,并做肋骨撑开,撑开宽度为5~8CM,此时由于手术习惯,多在直视下解剖肺门结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LMTV)10术后病理分期情况术后病理分期情况11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问题

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问题

12中转开胸的情况本组94例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中有4例中转开胸,其中2006年至今的52例中1例中转开胸59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患者均完成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胸中转开胸的情况本组94例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中有4例中转13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1例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者术后无创通气时发生严重的返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ARDS死亡,围手术期死亡率0.65%(1/153),总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4.4%(22/153)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1例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者术后无创通气时14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小切口辅助胸腔镜手术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8%(13/94),其中包括肺炎4例,术后漏气>

5天4例,术后房颤3例,乳糜胸1例,吸入性肺炎导致ARDS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2%(9/59),其中包括肺炎3例,术后漏气>

5天2例,术后房颤3例,术后出血剖胸止血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小切口辅助胸腔镜手术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15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多数报告胸腔镜肺癌根治性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很低(0%~2%)McKenna报道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3%均低于文献报道常规开胸手术的发生率德国的一项有关胸腔镜肺癌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胸腔镜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远低于常规开胸手术的术后并发症50%的发生率

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多数报告胸腔镜肺癌根治性手术的术后并发16胸腔镜手术的优势胸腔镜手术的优势17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胸腔镜手术的优点之一是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减少了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时间

我们曾经比较了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LVATS),胸腔镜辅助的肺叶切除(LMTV)和Muscle-Sparing切口下的肺叶切除术(LMST)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结果显示LVATS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LMTV组和LMST组,我们认为胸外科术后的疼痛主要与肋骨撑开有关,因此不撑开肋骨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LVATS)更符合微创外科的要求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胸腔镜手术的优点之一是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18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术后疼痛的比较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术后疼痛的比较19缩短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本组小切口辅助胸腔镜手术组的胸管放置时间为2.9±1.7天,平均住院时间为5.1±2.7天,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组的胸管放置时间为4.3±1.6天,平均住院时间为7.5±4.3天缩短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本组小切口辅助胸腔镜手术组的胸管放20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的提高胸腔镜手术由于不切断胸壁肌肉,不撑开肋骨,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和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均优于常规开胸手术患者日本学者Nakata的研究比较了胸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一周和二周肺功能情况,比较了PaO2,SO2,FEV1和FVC等指标,结果显示胸腔镜组的术后肺功能要明显优于常规开胸手术

NakataM.AnnThoracSurg2000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的提高胸腔镜手术由于不切断胸壁肌肉,不撑21术后恢复时间缩短胸腔镜手术后的恢复时间要短于常规开胸手术DemmyandCurtis比较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手术组术后恢复至术前活动能力的时间,胸腔镜组为2.2个月,常规开胸手术组为3.6个月,两者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

术后恢复时间缩短胸腔镜手术后的恢复时间要短于常规开胸手术22胸腔镜手术的淋巴结清扫问题

胸腔镜手术的淋巴结清扫问题23在胸腔镜肺癌手术的纵隔淋巴结清扫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在胸腔镜下完全可以达到开胸手术纵隔淋巴结的清扫程度但也有学者认为胸腔镜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较差,纵隔淋巴结的遗漏率较高在胸腔镜肺癌手术的纵隔淋巴结清扫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争议24本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规清扫3组以上淋巴结,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1.3个(3-38个)根据我们临床实践的体会,我们认为在技术上胸腔镜行淋巴结清扫安全可行,右侧可清扫2,3,4,7,8,9,10组淋巴结,左侧可清扫5,6,7,8,9,10组淋巴结本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规清扫3组以上淋巴结,平均每例清扫淋25胸腔镜下清扫纵隔淋巴结胸腔镜下清扫纵隔淋巴结26胸腔镜下清扫隆凸下淋巴结胸腔镜下清扫隆凸下淋巴结27何健行等的报道胸腔镜手术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13.41个,与传统切口开胸清扫淋巴结数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因此作者认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可以完成同质量的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并能规范的完成肺癌根治术

《中国癌症杂志》2006,16(8):631-635

Watanabe等报道VATS清扫淋巴结数、每组淋巴结数及术后死亡率、复发率等与传统开胸组无显著差异,电视胸腔镜组并不逊色于传统开胸组

Surgery.2005,138(3):510-7何健行等的报道胸腔镜手术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13.41个,与28日本的一项研究比较胸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清扫纵隔淋巴结的情况。结果显示对于右侧纵隔淋巴结胸腔镜手术可清扫40.3枚,左侧可清扫37.1枚,仅比常规手术切除的纵隔淋巴结少1.2枚。该研究的结论认为胸腔镜手术在技术上可以做到纵隔淋巴结的系统清扫

AnnThoracSurg,2002,73(3):900-4

日本的一项研究比较胸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清扫纵隔淋巴结的情29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

的生存情况

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

的生存情况30现状长期生存情况是评价肿瘤手术方式是否合理的最重要的标准,目前对于胸腔镜肺癌手术的生存情况的报道多为单中心的经验总结。目前而言对于早期肺癌的胸腔镜手术治疗大多数的学者是持支持意见的

现状长期生存情况是评价肿瘤手术方式是否合理的最重要的标准31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生存情况Kaseda等报道I期肺癌胸腔镜手术后的4年生存率是94%,效果甚至优于文献报道的常规开胸手术Ohtsuka统计了106例临床I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的情况,临床I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93%,而术后病理分期为I期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97%,3年无瘤生存率在临床I期和病理I期患者中分别为79%和89%

Chest.2004Lewis等报道VATS术后I期肺癌的3年生存率是94%,Ⅱ期为57%,llI期为25%日本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比较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的生存情况,结果显示胸腔镜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与开胸手术组相似分别为96.%和97.2%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生存情况Kaseda等报道I期肺癌胸腔镜手32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展望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进一步规范化胸腔镜II期以及IIIA期的肺癌手术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展望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进一步规范化33VATS右上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VATS右上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34谢谢大家谢谢大家35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王群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6电视胸腔镜手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后,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成为普胸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随着经验的积累,手术技巧的提高以及手术器械的改进,胸腔镜手术逐步由简单的肺大疱切除,肺楔形切除发展到较为复杂的肺叶切除和全肺切除电视胸腔镜手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后,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37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包括两种手术方式: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LMTV)通过辅助小切口撑开肋骨在直视下解剖分离

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LVATS)

不撑开肋骨,通过电视显示屏观察进行手术操作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包括两种手术方式:38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LMTV)适合I,II期肺癌患者以及肺的良性疾病手术安全性高,处理叶间/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较为安全费用较低,可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血管和叶裂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LVATS)适合I肺癌患者以及肺的良性疾病术后疼痛较轻,手术恢复较快近期肺功能的影响较小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LMTV)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391995年6月到2007年9月我院共实施153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9例患者进行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LMTV)94例进行了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LVATS)1995年6月到2007年9月我院共实施153例胸腔镜肺叶切401995年到2006年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LMTV)为主,共施行53例,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LVATS)手术仅施行29例2006年至今,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LVATS)手术成为主流共施行65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LMTV)6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上海复旦中山-王群课件41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病例选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病例选择42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类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类型43手术方法

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LVATS

采用30度胸腔镜,放置于腋中线第7肋间,胸腔探查后在腋前线3、4(上叶、中叶切除)或4、5肋间(下叶切除)做4-6肋间小切口,不撑开肋骨,仅作皮肤和肌肉牵开。小切口主要用于放置常规手术器械作肺门结构解剖及切除标本取出。根据手术需要,另做1~2个穿刺小切口用于分离粘连和牵拉暴露肺叶并放置腔内直线切割缝合器手术方法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LVATS44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LMTV)

胸腔镜和小切口位置同LVATS,小切口长度约8-10CM,并做肋骨撑开,撑开宽度为5~8CM,此时由于手术习惯,多在直视下解剖肺门结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LMTV)45术后病理分期情况术后病理分期情况46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问题

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问题

47中转开胸的情况本组94例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中有4例中转开胸,其中2006年至今的52例中1例中转开胸59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患者均完成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胸中转开胸的情况本组94例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中有4例中转48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1例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者术后无创通气时发生严重的返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ARDS死亡,围手术期死亡率0.65%(1/153),总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4.4%(22/153)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1例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者术后无创通气时49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小切口辅助胸腔镜手术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8%(13/94),其中包括肺炎4例,术后漏气>

5天4例,术后房颤3例,乳糜胸1例,吸入性肺炎导致ARDS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2%(9/59),其中包括肺炎3例,术后漏气>

5天2例,术后房颤3例,术后出血剖胸止血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小切口辅助胸腔镜手术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50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多数报告胸腔镜肺癌根治性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很低(0%~2%)McKenna报道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3%均低于文献报道常规开胸手术的发生率德国的一项有关胸腔镜肺癌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胸腔镜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远低于常规开胸手术的术后并发症50%的发生率

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多数报告胸腔镜肺癌根治性手术的术后并发51胸腔镜手术的优势胸腔镜手术的优势52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胸腔镜手术的优点之一是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减少了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时间

我们曾经比较了小切口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LVATS),胸腔镜辅助的肺叶切除(LMTV)和Muscle-Sparing切口下的肺叶切除术(LMST)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结果显示LVATS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LMTV组和LMST组,我们认为胸外科术后的疼痛主要与肋骨撑开有关,因此不撑开肋骨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LVATS)更符合微创外科的要求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5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胸腔镜手术的优点之一是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53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术后疼痛的比较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术后疼痛的比较54缩短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本组小切口辅助胸腔镜手术组的胸管放置时间为2.9±1.7天,平均住院时间为5.1±2.7天,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组的胸管放置时间为4.3±1.6天,平均住院时间为7.5±4.3天缩短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本组小切口辅助胸腔镜手术组的胸管放55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的提高胸腔镜手术由于不切断胸壁肌肉,不撑开肋骨,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和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均优于常规开胸手术患者日本学者Nakata的研究比较了胸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一周和二周肺功能情况,比较了PaO2,SO2,FEV1和FVC等指标,结果显示胸腔镜组的术后肺功能要明显优于常规开胸手术

NakataM.AnnThoracSurg2000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的提高胸腔镜手术由于不切断胸壁肌肉,不撑56术后恢复时间缩短胸腔镜手术后的恢复时间要短于常规开胸手术DemmyandCurtis比较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手术组术后恢复至术前活动能力的时间,胸腔镜组为2.2个月,常规开胸手术组为3.6个月,两者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

术后恢复时间缩短胸腔镜手术后的恢复时间要短于常规开胸手术57胸腔镜手术的淋巴结清扫问题

胸腔镜手术的淋巴结清扫问题58在胸腔镜肺癌手术的纵隔淋巴结清扫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在胸腔镜下完全可以达到开胸手术纵隔淋巴结的清扫程度但也有学者认为胸腔镜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较差,纵隔淋巴结的遗漏率较高在胸腔镜肺癌手术的纵隔淋巴结清扫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争议59本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规清扫3组以上淋巴结,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1.3个(3-38个)根据我们临床实践的体会,我们认为在技术上胸腔镜行淋巴结清扫安全可行,右侧可清扫2,3,4,7,8,9,10组淋巴结,左侧可清扫5,6,7,8,9,10组淋巴结本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规清扫3组以上淋巴结,平均每例清扫淋60胸腔镜下清扫纵隔淋巴结胸腔镜下清扫纵隔淋巴结61胸腔镜下清扫隆凸下淋巴结胸腔镜下清扫隆凸下淋巴结62何健行等的报道胸腔镜手术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13.41个,与传统切口开胸清扫淋巴结数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因此作者认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可以完成同质量的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并能规范的完成肺癌根治术

《中国癌症杂志》2006,16(8):631-635

Watanabe等报道VATS清扫淋巴结数、每组淋巴结数及术后死亡率、复发率等与传统开胸组无显著差异,电视胸腔镜组并不逊色于传统开胸组

Surgery.2005,138(3):510-7何健行等的报道胸腔镜手术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13.41个,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