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及文中所展现的风土人情;2.品味语言,品味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3.感悟文中蕴含的作者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2是重点,3是难点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01视频导入02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逝水》《蒲桥集》等。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03字词积累鲜腴(yú)

篱笆(líbɑ)

绿釉(yòu)

缅桂花(miǎn)

密匝匝(zā)

八卦(guà)

避邪(xié)

黄焖鸡(mèn)炽红(chì)

苔痕(táihén)

暮年(mù)04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5分钟的时间自读全文,勾画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字或词,这个字或词须是理解文章的关键。预设:想念、雨、情、喜爱、美“雨”是对象,“美”是特征,“喜爱”和“想念”是情感(2)雨季特点雨季长、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05细节理解,重点突破(1)题目是《昆明的雨》,文中直接描写雨的部分却相对较少,矛盾么?如果没有雨,表达效果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如果没有了雨,就

”的句式造句。例句:如果没有了雨,倒挂的仙人掌就不会开花,昆明人家的屋檐就缺少了绿色的生机和情趣。(2)比读下面两组文字,发现汪老反常规的标点出示一段原文与改文,让学生诵读品咂后说一说表达效果或仿佛看到的画面。原文:1.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2.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3.雨季的果子,是杨梅。4.这种东西也能吃?!5.这东西这么好吃?!改文:1.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2.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3.雨季的果子是杨梅。4.这种东西也能吃?5.这东西这么好吃?预设:按常规习惯,大家可能使用第二组标点行文,可作者却反常用之。改后的句子把原文的逗号都改成了顿号,第三句删去了逗号。第四五句删去了感叹号。第1—3句当然是原句的表达效果好了。因为原句读起来逗号的停顿显然比顿号长,语速慢,更多些回味缓冲的语气。第一个原句读起来特点更鲜明,情感更浓厚,回味更悠长。第二个原句“滑,嫩,鲜,香,”四字读起来一字一逗,字字重音,如当年美味再现,让人馋涎欲滴,恨不得立马飞到昆明一饱眼福与口福。而且汪老眉飞色舞如数家珍的孩童般的微笑神态亦仿佛就在眼前。第三个原句,一句专用两顿,重读“是杨梅”三字,纯甜的味觉立马让口舌生津,裹溢全身。第四五个原句作者反常使用两种标点。感叹号的加用,让读者眼前仿佛看到两幅画面:食干巴菌之前的深度质疑全然不信的苦笑皱眉的画面和入口品尝后惊讶不绝不由得连声点赞的画面。而改句的效果大打折扣。(3)比读下面这两组文字,说一说你的见解或仿佛看到的画面抽查学生诵读,力争读出原句卖杨梅的娇娇的声音原文: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改文: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坐在热闹的地摊上,不时地大声吆喝着:“卖杨梅——”。预设:汪老笔下的苗族女孩子一反我们常见的大声叫卖的场景,而且身着很讲究的传统服饰,一角一坐一唤,声音娇美,情态优雅,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远离闹市,怡然自得的画面,“声音使雨季空气更加柔和”,传递出了昆明人追求淡泊的人性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生活的眷恋。06感悟情感(1)“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但紧接着又写到:“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两句是否矛盾?我查了一下跟他一起喝酒的德熙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原来那一天汪曾祺的心情有一点淡淡的失落,因为他失恋了。所以你们读出他“淡淡的愁绪,淡淡的失落”是对的。但这种失落他不能明说,所以只说是“思乡”。当然,这种“失落”是“淡淡的”,不浓。德熙说,喝完酒回去,就什么都不记得了,就什么都好了,喝酒就解决问题了。(2)关注加粗字体,抽查学生诵读,力争读出柔和舒缓的语气,之后赏析。1.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2.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预设:房东怕乱摘却不明说,而是反常理地无声地送花,表达了作者对昆明人情之美的怀念。酒店一定有好多酒客,作者却反常情地不写人的行动。只写:“雨又下”“下大了”“淋得湿透了”“雨沉沉”,果真只是淡淡乡愁吗?屏显:抗战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沦入日本铁蹄之下,作者的家乡高邮也难逃厄运,可以说所有背井离乡之人面对国破家亡都会有一种祈求稳定安宁生活的渴望,所以这里的所有看似无声娴静的景物描摹,传递出的其实是一种澎湃在内心深处的深沉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从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内容中,我们感受到这不仅是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的随笔描绘,更是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及对昆明的眷恋体现。延伸:”其实,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直到现在思念家乡主题一直亘古不变、历久弥新,在汪曾祺老先生眼中,高邮是故乡,昆明也是故乡。其实“吾心安处便是故乡”,让我们感受到心安、惬意,体味到美好生活地方的便是故乡,便都值得珍视。昆明,这里有作者的灿烂美好的青春时光,这里有远离世俗的宁静明爽,这里有诗意生活的美好寄托,这里有人间恬淡的自然祥和。雨是昆明的精魂,想念昆明的雨,想念永远的昆明!07布置作业1.请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精彩片段,写四五行小诗。2.分角色朗读这首小诗:昆明情缘(男)我想念好吃的干巴菌(女)我想念带露的缅桂花(男)我好想再听一听苗族姑娘的娇声吆喝(女)我好想再看一看小河沿岸的满架木香(男)我好想重温莲花湖畔与友人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