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人防工程课件_第1页
地下人防工程课件_第2页
地下人防工程课件_第3页
地下人防工程课件_第4页
地下人防工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 地下人防工程PPT课件11概述2口部防护3主体防护4平战功能转换措施5PPT课件2工程范例1概述相关重要概念防护工程-人防工程-地下建筑-防空地下室人防工程建设人防工程的分类按防护特性按战时功能划分按构筑类型划分人防工程的分级抗力分级防化分级人防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及相互关系PPT课件3防空地下室是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防护性建筑物,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重要概念防护工程国防工程人防工程明挖工程暗挖工程单建式人防工程防空地下室地下建筑人民防空(civil

air

defense),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一章第二条),简称“人防”。国外把保护平民不受战争灾害或自然灾害危害的救助行为,称为“民防”。PPT课件4——

按防护特性划分人防工程的分类甲类工程乙类工程能防预定核武器、生化武器及常规武器PPT课件5破坏效应的人防工程能防预定常规武器、生化武器破坏效应的人防工程——

按战时功能划分人防工程的分类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具有战时不间断指挥、通信功能PPT课件6战时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护的工程战时对人防体系进行保障的分队掩蔽工程战时为人员提供的掩蔽工程除上述功能分类外的其他人防工程——

按构筑类型划分人防工程的分类明挖工程 暗挖工程单建掘开式防空地下室(附建式)地道式坑道式人防工程PPT课件7概述1PPT课件8——

防空地下室特点总结人防工程的分类造价经济上下建筑互为加强不单独占用城市用地便于实现平战结合迅速掩蔽人员或物资形式容易受到上部建筑制约人防工程的分级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主要用以反映人防工程能够抵御敌人核袭击能力的强弱,其性质与地面建筑的抗震裂度有些类似,是一种国家设防能力的体现。抗力等级按防核爆炸冲击波地面超压的大小和抗常规武器的抗力要求划分。目前常见的面广量大的防空地下室一般为抗核武器4级、4B级、

5级、6级和6B级,抗常规武器5级和6级。PPT课件9防化分级是以人防工程对化学武器的不同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划分的等级,防化等级也反映了对生化武器和放射性沾染等相应武器(或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现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包括了乙级、丙级和丁级的各防化等级的有关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人防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及相互关系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人民防空指挥工程设计标准人民防空工程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标准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标准.....

RFJ1...行业标准,至少是秘密PPT课件10工程防护措施1、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抗力,满足抗核爆动荷载和建筑物倒塌荷载的强度要求。2、战时出入口设置防护门或防护密闭门。3、战时通风口、电缆引进口、进排水口设置消波设施。4、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通风口和其它孔洞应临战封堵。PPT课件11工程防护措施1、为了降低炸弹的命中率,提高人防工程的生存概率,需要控制主体的规模,对于较大的人防工程按照规定在主体内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2、为了尽量提高出入口战时的可靠度,应满足:每个防护单元出入口满足一定的数量(至少两个)每个防护单元至少设置一个室外出入口出入口要尽量分散配置3、对有抗常规武器直接命中要求的指挥工程应按其所抗当量设计必要的遮弹层等。——

对常规武器的防护PPT课件12PPT课件13工程防护措施1、人防围护结构要满足密闭要求;战时出入口设置密闭门;通风口设置密闭阀门。2、为在室外染毒情况下,能给室内人员提供必要的新风,在进风系统中设置滤毒通风设施。3、为在室外染毒条件下,使人员能够进出人防工程,在主要出入口设置防毒通道和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

对生化武器的防护——

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早期核辐射、热辐射和城市火灾其性质虽然不同,但对这三种杀伤因素的防护可以采用相近的工程防护措施。1、围护结构要满足一定的厚度要求,必要时在顶板上方进行覆土,并进行复核验算。2、出入口通道设置90°的拐弯,并满足一定的通道长度要求。工程防护设备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进入室内的门称为防护密闭门。能阻挡毒剂进入室内的门称为密闭门。其组成为:门扇:门扇开启能保障人员、车辆的进出,关闭时能阻挡冲击波和毒剂。门框墙:门扇的支座。铰页:使门扇灵活转动的支撑。闭锁:锁住门扇,压紧密闭胶条。铰页和闭锁还充当防冲击波负压作用。密闭胶条:设置在门扇内侧,关门时位于门扇和门框墙之间,使门扇与门框墙之间形成密封。——

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PPT课件14工程防护设备——

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PPT课件15工程防护设备密闭通道是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的,依靠其密闭隔绝作用阻挡毒剂侵入室内的密闭空间。当室外染毒时,密闭通道不允许有人员出入。防毒通道是具有通风换气设施的密闭通道。形成防毒通道需满足如下两点:防空地下室设有机械进风系统和滤毒通风设备,在室外染毒情况下,滤毒通风使室内能够维持一定的通风超压。在防毒通道内设有通风换气设备,在超压排风过程中使防毒通道不断通风换气,并将污秽空气不断排至室外。——

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PPT课件16工程防护设备防毒通道设置要求防毒通道的设置应与排风口相结合。防毒通道内应设置能满足换气次数要求的通风换气设备,而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宜缩小通道容积。当主要出入口的防毒通道不止一道时,其中仅要求容积最小的防毒通道应满足换气次数要求。设置在主要出入口的防毒通道通常与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配合设置。——

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PPT课件17工程防护设备——

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停留区的设置要求PPT课件18工程防护设备洗消间是战时专供染毒人员通过,并清除全身有害物的通道(房间)。通常由脱衣室、淋浴室和穿衣检查室组成。洗消间设置要求:洗消间应设置在防毒通道的一侧;脱衣室的入口应设置在第一个防毒通道内(普通门),脱衣室与淋浴室

之间应设置一道密闭门,淋浴室与检查

穿衣室之间可设普通门,检查穿衣室的

出口应设置在第二防毒通道内(普通门);脱衣室、淋浴室、检查穿衣室的使用面积均宜按每个淋浴器3m2计;淋浴器的布置应避免洗消人员的足迹交叉。——

洗消间与简易洗消间PPT课件19工程防护设备简易洗消间宜与防毒通道合并布置,当带简易洗消的防毒通道不满足规定的换气次数要求时,设置单独的简易洗消间。其设置要求如下:简易洗消区面积不宜小于2.0m2;简易洗消间面积不小于5.0m2;简易洗消间与防毒通道设一道普通门,与清洁区之间应设一道密闭门。——

洗消间与简易洗消间PPT课件202口部设计简述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的分类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出入口数量倒塌范围与出入口设置出入口尺寸指标出入口防护措施通风口防护设计通风口与出入口关系通风口防护措施口部综合布置设计PPT课件21口部是防护工程主体与地表面连接部分,是防护工程战时防护的关键环节,也是防护工程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口部主要分为人员、设备出入口和进排风、排烟口,以及其他各种相关设备与地面的连接部分,如集水井、防爆波电缆井等。简

述人防工程组成主体口部出入口通风口其他设备管线口PPT课件22——

出入口分类出入口防护设计按设置位置防空地下室出入口可分为:室内出入口:通道敞开段(即无顶盖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范围以内的出入口,通常位于上部建筑的楼梯间。室外出入口:通道敞开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范围以外的出入口。室外出入口一般用作主要出入口。连通口:人防工程(包括防空地下室)之间在地下相互连通的出入口。防空地下室中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又称单元连通口。按战时使用功能防空地下室出入口可分为:主要出入口:战时能保证人员或车辆不间断地进出,且使用较为方便的出入口。次要出入口:主要供平时使用,战时可以不再使用的出入口。备用出入口:平时一般不使用,战时在必要时(如其它出入口被破坏或被堵塞时)才被使用的出入口。PPT课件23——

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形式按照平面方向划分为:直通式、单向式(拐弯)和穿廊式按照垂直方向划分为:水平式、倾斜式和竖井式冲击波超压特性:

既有超压也有负压遇孔即入并受削弱遇障反射超压巨增平行而过可避反射PPT课件24——

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形式的不同,防护密闭门上的冲击波超压也有不同。单位:MPaPPT课件25PPT课件26——

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与出入口形式出入口防护设计考虑到常规武器的特点以及规范的延续性单位:MPa——

出入口形式与外通道长度方面的要求出入口防护设计乙类防空地下室和核5级、核6级、核6B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其室外独立式出入口不宜采用直通式;核4级、核4B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的室外独立式出入口不得采用直通式;独立式室外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外通道的长度不得小于5.0m。PPT课件27——

出入口数量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数量应满足下列要求:防空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包括竖井式和连通口),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出入口,战时出入口设置在室外出入口。消防车库、大型物资库(大于6000m2)和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应设置两个室外出入口。两相邻单元,在满足下列条件时,防护密闭门外可共用一个室外出入口通道:均为人员掩蔽;或一侧为人员掩蔽,另一侧为物资库两单元均为物资库,且面积之和不大于6000m2PPT课件28——

倒塌范围与室外出入口设置出入口防护设计战时作为主要出入口的室外出入口,其敞开

段宜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在倒塌范围

以外的室外出入口口部建筑宜采用单层轻型建筑。因受条件限制,室外出入口通道敞开段设置在地

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内时,其口部建筑应采用防倒塌棚架。倒塌范围的取值周围相邻建筑!口部建筑设计!29PPT课件——

倒塌范围与室外出入口设置出入口防护设计当条件限制(满占红线),核6、6B级满足下列条件的不设置室外出入口:与有可靠出入口的其他人防工程(抗力级别不低于本工程)相连通;当上部建筑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其主要出入口满足下列各项条件时: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地面,且地下室至首层的梯段上端与室外的距离不大于2米;首层由梯段至通向室外的门洞之间,应设置与地面建筑结构脱开的防倒塌棚架;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的门洞外侧上方,应设有挑出长度不小于1米的防倒塌挑檐;主要出入口与其中一个次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小于15.0米。30PPT课件——

倒塌范围与室外出入口设置出入口防护设计乙类防空地下室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设置室外出入口:与具有可靠出入口的,抗力等级不低于该防空地下室的其它人防工程相连通。上部地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常6级乙类防空地下室,当符合下列各项规定时:当工程主要出入口的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地面,且其通往地下室的阶梯上端至室外的距离不大于5.0米;主要出入口与其中一个次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小于15.0m,且两个出入口楼梯的结构均按主要出入口的要求设计。PPT课件31——

室内出入口设置出入口防护设计电梯主要是为平时服务的,战时由于供电没有保证,而且在空袭中地面建筑又容易遭到破坏,故防空地下室战时不考虑使用电梯,如因平时使用需要,地面建筑的电梯直通地下室时,应将电梯间置于防护密闭区以外。PPT课件32PPT课件33——

出入口尺寸指标出入口防护设计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0m计算确定。每樘门通过人数不应超过700人,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门洞的净宽。战时出入口最小尺寸PPT课件34——

出入口防护措施出入口防护设计按由外到内的顺序,设置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护密闭门应向外开启,密闭门宜向外开启。防护密闭门及密闭门设置数量PPT课件35——

出入口防护措施出入口防护设计防毒通道、洗消设施及密闭通道的设置数量——

通风口与出入口关系通风口防护设计尽量单独设置室外通风口进风口设在出入口通道内,室内新风量不易保证;排风口设在出入口通道内,将会严重影响出入口通道的空气质量。设洗消间的防空地下室由于洗消间、简易洗消间和防

毒通道都要利用通风超压通风换气,并把污秽空气及时排到室外,因而

要求洗消间、简易洗消间和防毒通

道要与排风口相结合。对于二等人员掩蔽的乙类和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防空地下室,在室外确实没有单独设置进风口条件时,进风口允许设在室内出入口通道,但为了防止因倒塌物的堆积,影响活门悬板的开启,要求在防爆波活门的外侧采取防堵塞措施。PPT课件36——

通风口防护措施通风口防护设计通风口防护措施要求供战时使用的和平战两用的进风口、排风口应采取防倒塌、防堵塞以及防雨、防地表水等措施;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进风口与柴油发电机排烟口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m;医疗、专业队、人员掩蔽等工程,其进风、排风排烟采用“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扩散箱)”的消波措施;物资库的通风口可采用“防护密闭门+密闭通道+密闭门”的消波措施;人防车库的通风口可采用“防护密闭门+集气室+普通门(有气密要求)”的消波措施。PPT课件37——

通风口防护措施通风口防护设计排风口防护措施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或扩散箱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排风机房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毒通道染毒区清洁区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或扩散箱除尘滤毒室进风机房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密闭通道染毒区清洁区防化值班进风口防护措施PPT课件38——

通风口防护措施通风口防护设计PPT课件39——

主要出入口防护措施(与排风口结合)口部综合布置防护设计PPT课件40——

次要出入口防护措施(与进风口结合)口部综合布置防护设计PPT课件41——

次要出入口防护措施(无通风要求)口部综合布置防护设计PPT课件423主体设计基本要求主体尺寸指标

面积标准与净高工程穿管限制防护分区简介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指标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抗爆隔墙与挡墙构造辅助房间设计人员掩蔽工程战时所需房间与指标柴油电站的设计PPT课件43基本要求人防工程与地面

建筑相比,一个重要

的区别在于对工程各

构件尺寸大小的选择

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静荷载、爆炸动荷载、覆土荷载、倒塌荷载等,还有早期核辐射防护、防水

保护层等重要因素。——

主体尺寸指标PPT课件44基本要求早期核辐射防护的附加材料换算公式ht≥(hs-

d1

)·ξZ式中:ht——附加材料最小厚度(m);hs——最小防护厚度(m);ξZ——材料换算系数,对覆土和石砌体、实心砖可取1.4,对空心砖可取2.5;dl——结构厚度(m)(顶板包括上部建筑底层混凝土地面厚度在内。PPT课件45——

主体尺寸指标基本要求防空地下室顶板底面不

宜高出室外地面,如高于室外地面必须满足相应条件,

当上部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顶板底面不允许高出

地面,上部建筑为砌体结构,其顶板底面可高出室外地面,但6B、6级防空地下室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得大于1.0m;5级不得大于0.5m,并要求在临战时覆土。乙类工程不得大于室内净高的1/2。——

主体尺寸指标工程埋深要求PPT课件46PPT课件47基本要求人防专业队掩蔽工程和人员掩蔽工程的面积标准和室内净高应按下表要求采用,其它工程的室内净高不宜小于2.4m,战时作为各种用途的防空地下室其梁底或管底距地面不得小于2.0m。——

面积标准与净高基本要求——

面积标准与净高PPT课件48基本要求专供上部建筑使用的设备房间宜设置在工程防护密闭区以外,穿过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护结构;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其公称直径不得大于150mm。凡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过的人防围护结构,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管道一般采取适当集中,并设置单独的管道井,采用将其设于防护范围以外的办法来处理。。——

工程穿管限制PPT课件49防护分区常5级以下的防空地下室不具备抗炸弹直接命中的能力,防空地下室主要通过划分防护单元缩小炸弹破坏的范围,划分抗爆单元来提高人员与物资的生存概率。——

介PPT课件50PPT课件51防护分区一般情况下按表的要求划分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

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指标当防空地下室的上部建筑层数为十层或多于十层(不足十层或无建筑,但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时,可不划分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乙类或甲类的核5、6、6B级,当上下相邻楼层分别划分为不同的防护单元时,位于下层及以下各层可不再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防护分区防护单元要求每个防护单元防护设施和设备应自成系统,其内不应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单元之间设置防护密闭隔墙(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墙);两相邻防护单元之间应至少设置一个连通口。——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单墙设置连通口方式PPT课件52防护分区——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双墙设置连通口方式既是防护单元连通口又是防火分区疏散口形式PPT课件53防护分区——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上下层防护单元连通口示意PPT课件54防护分区——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PPT课件55防护分区——

抗爆单元隔墙与档墙构造平时已砌筑的抗爆隔墙与挡墙要求:≥12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250mm厚的混凝土墙临战构筑的抗爆隔墙与挡墙要求:≥120mm厚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墙砂袋堆垒,墙体断面为梯形,高度≥1.8m,最小处厚度≥

500mmPPT课件56PPT课件57设置在排风口附近,男每40~50人一个,女每30~40人一个,建筑面积每个便桶1.0~1.4m2确定。干厕所辅助房间设计——

人员掩蔽工程战时所需房间与指标盥洗间临战时设置防化值班室设置在进风口附近,医疗救护、专业队、一等人员其使用面积为10~12m2;二等人员掩蔽工程为8~10m2确定。生活饮用水库临战时设置,饮用水可以设置桶装纯净水等方式风机房战时可砌筑风机房,设置隔音套间和隔音防火门(外开)每个防护单元临战设置,可与防化值班室合并设置配电间辅助房间设计——

人员掩蔽工程战时所需房间与指标PPT课件58辅助房间设计——

柴油电站设计柴油发电站一般采用分室布置,即控制室与发电机室分开布置。发电

机室及其附属房间均属染毒区,所以,它们与控制室之间应设置密闭隔墙。为便于控制室与发电机室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设置防毒通道和密闭观察窗,防毒通道内最好设置淋浴设备。发

房进风口(空气)排风口(降温)排烟口(烟气)贮油库(柴油)水库与水泵房(水冷)控制室配电室防毒通道PPT课件59辅助房间设计——

柴油电站设计柴油发电站设计示例PPT课件60辅助房间设计——

柴油电站设计柴油发电站设计示例PPT课件61辅助房间设计——

柴油电站设计柴油发电站设计示例PPT课件624平战功能转换措施简述平战结合设计原则口部转换措施通风采光窗通风口出入口连通预留口主体转换措施PPT课件63——

平战结合原则简

述为了使防空地下室设计能做到兼顾平、战的不同要求,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在防空地下室设计时,不仅要符合战时防护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平战结合的工程还应满足平时的使用要求,当平时使用要求与战时防护要求不一致时,应采取平战功能转换措施,其所采用的临战加固措施应该满足下列要求:满足战时各项防护要求,并在规定转换时限内完成;转换时应用的预制构件与工程施工同步完成,设置相应存放位置;平战转换设计与工程设计同步完成PPT课件64不得实施预留设计和二次施工的项目: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浇筑的结构和构件;出入口等处的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活门等设施;战时使用及平战两用的通风口防护设施;战时使用的给水引入管、排水出户管和防爆波地漏。——

通风口口部转换措施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考虑到平时使用时的通风量与战时通风量差别较大,同时内部通风系统及平面布局也有较大差别,因此有的通风口只在平时使用而战时不用,战时需要一定的封堵措施;而有的通风口平战时都使用,但战时还需要一定的功能转换技术措施。平时用战时不用的通风口PPT课件65——

通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